謀士三國時期的「最強大腦」,諸葛亮排第五,第一曹操都要聽他的

2021-02-08 時間講史

謀士三國時期的「最強大腦」,諸葛亮排第五,第一曹操都要聽他的

縣各上其縣中豪傑若謀士、居大夫重厚,口數多少——《墨子·號令》

謀士這個詞在古代的時候專指一類人,中國古代將民分為四種:士、農、工、商,讀書人一直是排在最前面的,讀書人一般都想考取一個功名,這樣就能輔佐君王成就一番事業。謀士實際上也是讀書人,不過不巧的是因為各種原因,這些人不能走仕途,但是又有著滿腹的才華和抱負想要施展,於是就有了謀士這個職位。

前言

謀士實際上最興盛的時候莫過於春秋戰國時期,那個時候百家爭鳴,謀士因為其在很多方面都有所長,因此也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到了三國時期,謀士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歷史的走向也是因為這些謀士而改變,所以三國時期依然有很多優秀的謀士。

三國時期真正掌握天下的並不是那些手握兵權的將軍,而絕大部分都是這些謀士運籌帷幄,天下大局在談笑之間就盡在掌控,這些謀士將軍營中的大小事務處理的非常之妥善,可以說三國時期的戰役、政治事件沒有一個離得開這些謀士的參與。因此三國的較量更是這些「最強大腦」的角逐,這十位也是三國時期頂尖的謀士,不知道下面的排名是大家心中的排名嗎?

排名第十:徐庶

最早是因為水鏡先生的指點,徐庶選擇投奔了劉備,他也是劉備的第一位謀士。徐庶和龐統諸葛亮的關係非常好,但是後來因為被曹操所擒不得已成為了曹操的謀臣。徐庶的謀略並不比諸葛亮、龐統差。

只是因為徐庶一心還想著自己的舊主,即便識破了龐統的連環計也沒有說話,因此即便十分的有才能,但是到了曹營之後徐庶沒有被重用,而這主要的原因還在徐庶自己,可以說徐庶是個很敦厚的人。

排名第九:龐統

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這是龐統對自己的評價,龐統一直以來都會被人們拿來和諸葛亮相比較,但是相比於擅長治國的諸葛亮來講,龐統更擅長奇謀,從這個角度來看,龐統更適合被叫做謀士。龐統在謀略方面確實非常的厲害,但是很不幸的是他去世的太早了,因此相比於其他人成就也就少了很多。

排名第八:沮授

沮授在很早的時候就被袁紹看重,當時輔佐袁紹時也是有他的幫助才將河北整個統一,但是在很多關鍵問題上,袁紹對他的建議總是思前想後,比如他建議迎回天子,袁紹就沒有照做。可以說如果沮授能夠遇到一個明君,以他的謀略想要統一也未必不能實現。

排名第七:郭嘉

郭嘉相比於其他謀士來說,他的才華更應該被稱為是鬼才。但是在各種記載中也有一些誇大其詞了,雖然郭嘉為曹操在統一北方地區有一些功勳,但是《三國志》中對他的描述不多,而且也是很早就掛了,沒有太多施展抱負的機會。

排名第六:荀彧

荀彧可以被稱為是戰略大師,曹操之所以能統一東北跟荀彧的軍事謀略有著莫大的關係,而且他在政治上也是非常有見地的,因此可以說荀彧作為謀士還是非常優秀的。不過他先給袁紹做謀士後又到了曹操這裡效力,可能在忠誠度方面值得商榷。

排名第五:諸葛亮

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後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

諸葛亮在三國的模式中可以說是名聲大噪的一位,而他的謀略相比於很多人來說,更擅長於治國。在用兵上諸葛亮其實還是很弱的,但是治國方面的才能十分的優秀,所以諸葛亮更適合輔佐君王,在太平盛世的時候更能展現他的才能。

排名第四:賈詡

「算無遺策」賈詡真的是當之無愧的,但是他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人不太積極,從來不去主動給出建議,先後輔佐和很多主軍像董卓、郭汜、張繡最終投靠了曹操。主君不問他意見,他是不會主動說話的,而問了之後他給出回答。

主君按不按照他的說法去辦,他也不會再過問,很多時候他輔佐的主君,如果能夠聽他的勸告,就一定會有更好的結果。但是可能就是因為這樣不愛管閒事的性格,才讓他活到了77歲,相比其他謀士來說這個年齡也是非常的長壽了。

排名第三:周瑜

一場赤壁之戰成就了周瑜,在正史的記載中,周瑜是一個曠世奇才,很早追隨孫策徵戰,因此有很多的軍功。可以說孫策死後,東吳之所以能夠穩定和周瑜的輔佐有著莫大的關係,而且最早也是在他的幫助下才奠定了東吳的基業。赤壁之戰後,周瑜憑藉自己的能力將天下局勢發生了重大的改變,這樣的成就更是很多謀士求之不得的偉業。

排名第二:程昱

在戰略分析方面有著驚人的敏銳度,曾經給劉岱支招讓其站隊袁紹,實際上當時袁紹和公孫瓚的實力非常的懸殊,即便袁紹處於劣勢在程昱看來袁紹更有前途,果然如其所料。後來跟隨曹操也是出力不少,曹操能擊退呂布更是程昱用計的功勞。

排名第一:荀攸

荀攸是曹操手下的謀士,郭嘉很多人都認為是一個非常有才的謀士,但是郭嘉的很多謀劃都是來自於荀攸。當年荀攸在別人都反對的時候堅持先拿下河北,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荀攸這個人非常的低調不愛出風頭,因此曹操帳下很多人都比他更讓人熟知,在軍事上荀攸戰術非常多變經常能夠克敵制勝,計謀上也是層出不窮,有曹操的「謀主」之稱。

總結

這些三國時期的謀士,才是真正推動歷史發展的人,各個以一己之力在亂世中成就一番事業,也留下很多的故事,究竟誰才是謀士第一見仁見智,網友們也可以各抒己見參與討論。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三國志》

【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三國最聰明的十大謀士:徐庶第九,諸葛亮僅排第五!他是第一?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都說時勢造英雄,所謂英雄,並不僅僅就是指上馬打仗的名將,還有智計百出的謀士,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三國時期排在前十的謀士。第十:陳宮
  • 三國最厲害的六個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三,第一無人能敵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三國是一個亂世,但也正是亂世出英雄,出來了曹操、劉備、孫權這樣的梟雄,也出來了呂布、關羽、張飛這樣大將,今天,我們要來聊一下三國時期的謀士,聊聊三國時期最厲害的六個謀士。在說謀士之前,先明確是一下,謀士和輔臣之間的區別。謀士是指給主公出謀劃策的人,輔臣是除了會說,還具有一定的行政處理能力的人。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謀士,只出謀劃策的那種。
  • 三國最強五大謀士,個個都比諸葛亮厲害,第一名死了還當皇帝
    5.徐庶,河南許昌人。先投的是劉表再投劉備,任軍師一職業,並幫助劉備三番五次擊敗曹操,後被程昱設計騙到曹操陣營,不過徐庶的老母被曹操所騙自殺,此舉讓徐庶對曹操是十分痛恨,直到死亡也沒有為曹操獻一條計謀。
  • 中國歷史上四大最強謀士,諸葛亮只能倒數,第一已經接近成神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往往都會有謀士相助,而在這些謀士的幫助下,他們更是如虎添翼。而這些謀士往往都是很智慧的人物,不需出戶而天下事盡知,羽扇輕搖間,檣櫓灰飛煙滅。今天就盤點四大最強的謀士,智慧的化身的諸葛亮只能是倒數,第一毫無爭議。
  • 三國十大謀士排行榜,司馬懿僅排前五,蜀漢五人上榜!
    以龐統的實力就把排在第五,此人是劉備帳下的謀士,但因長相醜陋,劉備卻不喜歡他,看來上司也是以貌取人的,官拜軍師中郎將。此人為人狂傲,隨劉備取蜀,設計斬殺楊懷、高沛,得涪水關,但在攻雒城之際疑諸葛亮欲爭功,不聽其書信勸阻,冒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被亂箭射死。
  • 這些人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誰更厲害?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168,閱讀約3分鐘三國時期有很多謀士。關於誰是第一顧問和他們的級別有一場辯論。比如"郭嘉未死,臥龍未出",大家都知道"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那郭嘉是誰?
  • 三國時期那些著名的謀士,以他們綜合能力打分,司馬懿排第一
    三國時期是許多人都熟悉的歷史,不僅包括曹操、劉備、孫權和其他開國皇帝,還有許多文人的謀士。今天小編就從這些顧問中選出前10名,從歷史的角度上來說,小編認為應該有一個標準,那就是他個人的生活成就和他未來的地位。通過綜合打分,來進行排名,說的不對的地方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 三國殺:盤點三國最強謀士武將,SP徐庶第一,陳宮墊底!
    伴隨著《三國殺移動版》在國內的爆紅,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這款遊戲。在遊戲中英雄各具特色,每一位武將都擁有著自己的特色。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最強謀士武將,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武將呢?第一位:SP徐庶作為"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故人物,徐庶在《三國殺》中也擁有著不少的人氣。除了是唯一一位擁有著魏勢力邊框的蜀漢武將,SP徐庶的【無言】與【舉薦】兩個技能更是廣受玩家們的好評,這樣一流的戰力,不愧是頂級的三國謀士。
  • 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師傅,水鏡先生司馬徽
    不喜勿噴大家都知道三國這個時代出現了很多英雄人物,無論是武將還是謀士,而在謀士層次郭嘉、龐統、諸葛亮、荀彧、司馬懿等人可謂是人中豪傑,其中郭嘉為鬼傑、龐統為鳳雛、諸葛亮為臥龍、荀彧幫助曹操一統北方、司馬懿為冢虎,都是當時響噹噹的人物,而這個人在三國並不有名,只出現了那麼幾次,但是他和諸葛亮、徐庶、龐統、甚至司馬懿等人都有著深深的聯繫,
  • 誰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曹操評價他:吾之子房!
    在三國亂世,人才就更重要了。所以,曹操才頒布「唯才是舉」的政策,石破天驚的打破了當時官員選拔傳統。正因為手下人才濟濟,所以弱小的曹操,才能擊敗兵多將廣的袁紹,從而統一北方。關於曹操手下的人才,想必大家都能說出一兩個,比如郭嘉、賈詡、程昱、戲志才、荀攸、劉曄、司馬懿、荀彧等。那麼,問題來了,誰才算曹操手下第一謀士呢?對於這一個問題,相信十有八九的人,都會選擇郭嘉!
  • 名字最好聽的五位三國謀士,周瑜第5,郭嘉第2,第一無人不服
    5、名字最好聽的五位三國謀士,周瑜第5,郭嘉第2,第一無人不服,周瑜,字公瑾,都知道周瑜長得很帥,名字也很好聽。司馬懿是三國時期著名的陰謀家,尤其是他的隱忍能力可以說是三國第一。司馬懿早年的時候就開始在曹操的手下做事,不過司馬懿卻一直低調做人,這讓曹操都沒有注意到他的野心。直到曹芳繼位的時候,司馬懿才開始發難,一舉奪取了曹家的天下。
  • 三國時這個地方出現了許多謀士,其中這兩位智謀和諸葛亮不相上下
    三國時候謀士相當的多,魏蜀吳都有很多比較出名的。她們都在各為其主貢獻自己的智能。但是這些謀士當中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潁川,相當於現在河南省禹州市。其中比較出名的謀士有:郭嘉,荀彧,荀攸,徐庶,陳群等。大部分都是在曹操帳下謀職,那是什麼原因這個地方出現這麼多的謀士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三國時期「坑人精」謀士是誰,得其一必失天下,得其二命都不保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這場長達的百年的戰爭之中,湧現了不少出謀劃策的智者謀士。因人能力各異,所以人們對他們的評價也都差距懸殊。老話常說文無第一,對於三國時期誰是最智慧的謀士,對此歷來頗有爭議。不過,仍然沒能討論出個能讓眾人都服的答案。
  • 三國七大頂尖奇才,臥龍鳳雛幼麟排名靠後,外號神龜排第一
    很多喜歡看三國的小夥伴們,肯定也非常清楚在三國時期有很多有智慧的謀士。很多人也是給他們排了一個序,只不過這些排序都非常的混亂。
  • 劉備為何要自立漢中王,為何勸進表中諸葛亮排第五,誰排第一
    諸葛亮排第五名?關羽排第六名?排名的依據是什麼?馬超排第一就是因為他的地位最高,劉備在沒有稱漢中王之前,與馬超的地位相當,馬超的官職可是漢朝廷所封的偏將軍兼併州牧,這是正宗的漢官,包括劉備本人的左將軍也是漢朝的官職,漢朝的官職含金量是最高的,所以排第一。而馬超的爵位是都亭侯,與關羽的漢壽亭侯是一樣大的,比張飛的新亭侯有含金量,因為張飛的新亭侯是劉備封的,不是漢朝封的。
  • 三國最坑的謀士,出的全是餿主意,為誰獻策誰滅亡!
    《三國演義》中,說到最聰明最會用計策的,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諸葛亮了,但是在三國那個戰爭不斷的時期,有優秀的英雄人物,那麼毫無疑問,也會有許多的不盡如人意的人物。在這個亂世,天下的謀士良將輩出,紛紛投靠了各方諸侯,但是同時也有著幾位很坑的謀士,其中就有郭圖和蔣幹。
  • 諸葛亮為何不投曹操?看了這四個人,就知道他選劉備才是明智之舉
    三國時代在整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代,雖然它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王朝存在的時期,但是卻有著不輸其他時代的人氣,與之相關的影視劇、電子遊戲都出了很多,要問你誰是三國時代最聰明的人,很多人肯定會下意識的想到一個名字,那就是諸葛亮,他是蜀漢陣營大腦般的存在,
  • 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哪個人不屬於三國時期的人?
    何為三國?相信大家都知道,即魏蜀吳三國。廣義上來說,我們心中的三國故事是從漢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開始,直到到晉太康元年(280)三家歸晉結束。但是嚴格來說的話,在魏黃初元年(220)之前,都應該算是東漢。也就是說曹操一生都是屬於東漢時期的人物(當然,在漢建安二年(197)袁術也建國稱帝,與大漢分庭抗禮,不過這也不重要,一個早已淪為笑柄的小插曲而已)。所以嚴格來說,曹操是不屬於三國時期的人物(相信大家都不願意接受一個沒有曹操的三國吧,但也沒辦法,這就是事實!
  • 這些是劉備手下著名的謀士,最後一個是劉備最看重的,不是諸葛亮
    這些是劉備手下著名的謀士,最後一個是劉備最看重的,不是諸葛亮三國時期處於亂世的時候劉備等人揭竿而起,其中劉備、曹操、孫權在最終建立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其中在建立政權中少不了謀士的出謀劃策,並且對於這些領導人來說更加看重謀士,因為當時的時代腦子是非常重要的。
  • 歷史:三國時期出現了那麼多的人才,哪一位才是你最崇拜的人
    三國時期是歷史上出現人才最多的階段之一,前前後後經歷了將近一百年的動亂時局當中出現了無數的有名的謀士,有勇有謀的武將。而有很多知名的模式也成為了現代多少人的偶像?今天我們就各個郭嘉的謀士而言來做比較。而在你心目中能排到三國時期前五位的謀士有哪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