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⒀——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2020-12-25 澎湃新聞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⒀——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2020-12-22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為講好中旗故事,弘揚時代主旋律,傳遞時代好聲音,營造良好氛圍、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從即日起,旗委宣傳部公眾號陸續推出《我的扶貧故事》系列徵文,旨在通過一線扶貧幹部為您講述和分享扶貧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和感人至深的扶貧故事。來展現脫貧成果,傳遞社會正能量。

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記黃羊城鎮新勝村駐村工作隊員 李倩男

李倩男,察右中旗生態環境局的一名年輕女幹部,村民眼裡的「脫貧貼心人」,2018年4月被選派到黃羊城鎮重點貧困村新勝村,擔任一名駐村工作隊員,協助第一書記完成脫貧攻堅重任,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地衝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

選擇駐村,是心中的大愛所為。小李家在烏蘭察布市,愛人從事教育培訓工作,兩周半的孩子正需要母親陪同成長,如果選擇駐村就會無法一直陪伴兩周半的孩子,孩子面臨著母愛的大量缺失。但是一邊又是脫貧攻堅的光榮事業,不能有半點鬆懈。經考慮再三,她放下了對家庭的所有顧慮,放下了自己熱愛的環保工作,在愛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把孩子託付給了婆婆,選擇了駐村扶貧事業這個大事,毅然扛起了駐村幫扶的責任,一心撲在新勝村脫貧攻堅工作上。

入戶調查、政策宣傳,是脫貧攻堅的第一關。脫貧工作開展初期,只有把黨的一系列脫貧政策宣傳好,讓脫貧政策家欲戶曉,才能打好脫貧攻堅的第一槍。不辭辛苦人,走村入戶忙。三年來,她把持續做好入戶調查、宣傳政策作為基層鍛鍊、脫貧攻堅的第一關口和第一職責, 逐戶進行摸底調查。一是了解全村貧困戶對扶貧政策工作成效開展滿意度調查。二是針對每家每戶上一年度收支情況要詳細調查。三是調查家庭衛生及個人衛生,提高生活質量,改變群眾的精神面貌和環境。為了進一步提高新勝村貧困戶對精準扶貧政策的知曉率,她協助第一書記和村兩委幹部不分晝夜走村入戶、召開村民大會對全村76戶貧困戶開展了一輪又一輪的扶貧政策知識宣講工作。宣傳期間,她和同事們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講解「兩不愁」、「三保障」等方面的最基本扶貧政策,讓群眾最大化了解黨的相關惠民政策知識。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分類進行引導,進一步教育引導貧困戶一定要擯棄「等、靠、要」的思想,對有勞力、有頭腦的引導他們走產業脫貧的路子。對群眾的疑問百問不厭,進行及時、耐心、仔細的解答。同時,她發揮環保業務優勢,對村裡房前院內環境衛生好的農戶,提議村兩委給予物質和精神嘉獎,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到保護環境行動當中。

開展結對幫扶,作好幫扶責任人工作。

她既是一名駐村工作隊員,同時也是幫扶責任人。她堅持「駐村加幫扶、一個也不落」的工作精神,經常深入到4戶幫扶對象家中開展結對走訪,詳細了解每戶的生產、生活情況。一是就其生產、生活、經濟來源等有關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徵求貧困戶對幫扶工作的建議和意見;二是詳細了解其貧困原因和有關訴求,將幫扶對象的基本情況記在心中,為他們制定切實可行的脫貧計劃,確保精準幫扶。

為切實了解幫扶對象的生活狀態和幫扶效果,她與幫扶戶建立了穩定的互訪機制,一是電話了解協調幫扶事宜,確定下一階段的幫扶重點;二是利用休息時間,到幫扶對象家中面對面交流,給予物質幫助,做好雙扶工作,幫助他們轉變思想觀念,樹立自立自強和早日脫貧的信心。

認真履職,做好日常駐村基礎工作

脫貧攻堅工作雖說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任務,只有真正讓老百姓通過幫扶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穩定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生活,才是駐村工作的最終目標。但文件的落實和各類報表的上報,也是駐村工作的基礎工作之一。三年來,她認真填報新勝村基本情況,梳理戶內人口以及貧困戶公益崗等就業信息;協助填報村內常住黨員、流動黨員的基本信息報表,制定黨員管理等相關制度;做好閒置房、常住房、危房以及危改後的房屋統計報表及影像資料整理工作;協助村兩委上報外出務工人員及轉移勞動力等管理信息報表;完成村黨建及意識形態等資料報送;做好兜底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等扶貧資料整理及報表統計;協助報送歷年的麥田保險及養老保險統計報表;錄入全村500多戶1300多人的集體經濟身份認定表和基本信息摸底表;加班加點完成精準扶貧大排查上報資料;錄入全村共200多戶580多人獨生子女基本信息;做好脫貧攻堅檔案整理和問題整改工作,協助第一書記以及村兩委梳理整改問題,拉出問題清單,完善整改方案,上報整改報告,建立整改臺帳,分類裝訂成冊,共整理301盒檔案,方便日後查閱。

主動奉獻,參與脫貧攻堅全旗自查和全市普查工作

2019年10月9日,她赴廣益隆鎮參加為期一個禮拜的察右中旗第一次脫貧攻堅自查行動,跟隨旗領導和扶貧業務人員對廣益隆鎮11個村1200多戶貧困戶進行核查。白天走訪貧困戶到很晚,連夜返回鎮裡開反饋會議,向鎮長、書記提出反饋意見和建議。在檢查期間,雖然很累,但是很充實,在自查工作中,她善於學習,取長補短,汲取了廣益隆鎮的扶貧好方法,促進了新勝村的脫貧攻堅工作。2020年7月19日,她主動報名參與全市範圍內的全旗對調普查行動,由劉秀副旗長帶隊赴商都完成為期20天的普查任務。普查期間,共整理了52本佐證材料。在此期間,由於她每日連續走15000多步的路程,導致走路太多、膝蓋受損嚴重,炎症發作。但是一種使命在她心頭油然升起,她強忍疼痛堅持了下來,最終不辱使命。

做好四件實事,推進「兩不愁三保障」

一是打井成功。協助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多方聯繫各鑽井隊,先後在劉家卜自然村和卜溝自然村各打成110米和80米深的自來水井各一眼。從根本上解決了兩個村43戶78人的飲水困難問題。

二是帶動村民搞養殖。2019年6月18日,與鐵沙蓋福樂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協商,在新勝村發展養雞業。每戶購買十隻小雞,每隻押金十元並送二斤飼料,養成大雞將給予養雞場一隻成雞且退還押金,同時村委會將給與農戶每隻成雞五元補貼作為獎勵,成雞以每隻100元和雞蛋以每斤8元雞場再進行回收,作為村民的部分經濟收益。她主動帶頭,自己投入4000多元資金聯合村兩委幹部在村委會建雞舍,併購買了200隻小雞準備親自飼養,村民們也紛紛過來登記且挑選自己喜歡的小雞。22戶貧困戶參與了養雞,共購買小雞225隻。

三是建設小型糧油加工廠。在新勝村建小型糧油加工廠一處,使全村70多戶農戶種植的大約900多畝油料全部加工成成品糧油,解決了他們原來賣難、增收的問題。小油坊的建成,也解決了貧困戶劉維世和蔚付平的就業問題,使他們不出村就掙到了錢。

四是協助危房改造。她協助村兩委逐戶走訪摸底調查並做好記錄和留存影像資料,同時協同旗住建部門對全村 116戶常住戶的住房進行安全等級評定,採取「掛牌作戰、一人盯一戶」等方式,每日均對危房建設進度、工程質量進行督促檢查,近1個月放棄了休息時間,放棄陪孩子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和全體隊員村兩委加班加點、廢寢忘食督促並參與危改。

三年的扶貧工作過去了,她的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由於缺少媽媽的陪伴,孩子與她的關係有些生疏,性格有點內向。這就是一位扶貧女幹部在工作與家庭中的「兩難」選擇。但是她無怨無悔,心中有愛,覺得個人的小得失與國家的大政策相比算不了什麼。作為千千萬萬駐村幹部中的一員,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這場大戰役中,存有「大愛」的她只是盡了一份微薄力量。

原標題:《《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⒀——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扶貧故事」做好群眾身邊的解惑人、貼心人、帶頭人|羅甸縣龍坪...
    我叫方勝凱,2018年2月,根據縣委組織部統一安排部署,在脫貧攻堅戰事最吃緊的時候,被選派至羅甸縣龍坪鎮龍坪鎮雲盤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兩年多來,有一些的感觸和啟發,希望能與大家分享。2018年以來,我還協調了幫扶物資(有機肥)37.5噸,讓群眾均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前期申報的1131畝珍珠李畝提質增效項目、598畝珍珠李補植補種項目也將於2020年底以前實施,為進一步鞏固的提升扶貧成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⑨——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⑨——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 2020-12-01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故事丨家鄉脫貧是我最大的心願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一副千斤重的擔子,冷緒中深知其份量,不敢有任何懈怠,向沿河縣委縣政府報到後,便第一時間深入到村鎮調研。「老鄉,你家裡幾口人?一年到頭收入怎麼樣?子女現在上學怎麼樣?工作如何?家裡有什麼困難嗎?」冷緒中來到新景鎮長依村,與村民們聚起來嘮起了家常。老楊是長依村建卡貧困戶,身體也不是很好,一年到頭幾乎沒有收入來源,生活十分拮据。
  • 「最美扶貧人物」桃源李華春:貧困戶的貼心人
    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桃源縣廣大幹部群眾凝心聚力、真抓實幹,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傾力支持,湧現出一批心繫群眾、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為民奮鬥,守望相助、開拓進取的脫貧攻堅先進典型。縣脫貧攻堅行動指揮部開展了2019年桃源縣「最美扶貧人物」「最佳幫扶幹部」「脫貧示範戶」評選表彰活動,經過報名推薦、組織評審、公開公示、報批審定等環節,評選出10名「脫貧示範戶」、10名「最美扶貧人物」、10名「最佳幫扶幹部」。今天為您帶來「最美扶貧人物」李華春的脫貧幫扶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聶應平:當好脫貧攻堅「主攻手」
    【我的扶貧故事】聶應平:當好脫貧攻堅「主攻手」 2021-01-06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趙宇:扶貧路上,收穫別樣成長
    那時才二十出頭的我既興奮又茫然,對於是否能勝任農村工作心裡沒有底,完全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鍛鍊一下。這「一試」就是五年,五年的時間讓我在扶貧路上不斷進步成長,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嫩娃兒」成長為幫扶對象的貼心人,從一個「愣頭青」成長為扶貧工作站的站長,從一個普通青年成長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
  • 「扶貧故事繪」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徵集
    2020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在這個偉大的歷史實踐中,湧現出了眾多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中國日報網通過組織本次活動,向您徵集身邊的人物、故事,我們將在評選後以漫畫的形式將他們繪製出來,記錄歷史瞬間、展現扶貧成就!
  • 我的扶貧故事丨王從軍:脫貧路上的平凡人生
    我的扶貧故事丨王從軍:脫貧路上的平凡人生 2020-12-11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羅鳳:扶貧路艱辛更暖心||文興智:從...
    「故事」,因此我的扶貧同事笑說:「耶,你扶貧還混得個『姑媽』當呢!」(文/圖 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單微 整理)從有學上到上好大學興仁市馬馬崖鎮田邊村 文興智我叫文興智,家中有4口人,爸媽在浙江永康打工,我和弟弟在讀書,我家是興仁市馬馬崖鎮田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回想過去,我自己感慨萬千,感觸最深的應該是上學路吧!
  • #中國的脫貧智慧#【多彩貴州·決勝2020】我的扶貧故事 | 謝進萍...
    #中國的脫貧智慧#【多彩貴州·決勝2020】我的扶貧故事 | 謝進萍:教育扶貧根植理念 讓思想先富… 2020-12-15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從習近平扶貧故事中悟初心、決心和恆心
    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串聯起人民領袖同扶貧事業的不解之緣。人民日報海外版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扶貧故事》,近日在全國發行。《習近平扶貧故事》由67篇扶貧故事組成,按照時間順序,系統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先後在陝西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直到擔任總書記,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帶領困難群眾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生動記錄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馳而不息推進脫貧攻堅的精彩瞬間,展現了習近平同志「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
  • 「我的扶貧故事」披星戴月,扶貧路上的那些事|長順縣四寨村脫貧...
    我叫陳昌榮,是四寨村會副主任,也是一名四寨村攻堅隊隊員。幾年過去了,現在作為一名攻堅隊隊員,沉澱下來回憶自己的脫貧攻堅路程,內心很充實,也很自豪,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了農村工作,更與村民們結下了濃厚的情誼,今天我把我在脫貧工作中的一些親身經歷的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 「我的扶貧故事」心中有情 心中有責丨納雍縣勺窩鎮中心幼兒園副...
    我叫張曉夏,是納雍縣勺窩鎮中心幼兒園副園長。2019年7月18日,我接到鄉鎮工作員的電話,告知我到黃河社區結對幫扶貧困戶。當時的我既激動又擔心。激動的是可以投入到這場戰役中,擔心的是自己沒有扶貧經驗,害怕做不好工作。對此,我惡補脫貧攻堅相關政策。
  • 【身邊的榜樣】群眾身邊最暖的「貼心人」 丨老桑曲增
    群眾身邊最暖的「貼心人」記囊謙縣白扎鄉查秀村村主任老桑曲增在脫貧路上,囊謙縣白扎鄉查秀村村主任老桑曲增的腳步從未停歇,他用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書寫出了動人的脫貧故事。曾擔任囊謙縣白扎鄉查秀村村主任,因長期在脫貧路上任勞任怨,成為了群眾身邊最暖的「貼心人」。由於自身的慢性疾病以及高強度的工作,於2019年12月25日早上7時在昌都日通醫院因醫治無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年僅46歲。
  • 「我的扶貧/脫貧故事」開陽縣稅務局工作人員梅可賢:用心用情做好...
    我叫梅可賢,是開陽縣稅務局一名工作人員。今年 3 月,我被委派到花梨鎮新山村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與這裡的緣分便從此時開始。新山村地處花梨鎮西北部,位於美麗的開洲湖畔。在去新山村就任的路上,一路雖風景宜人,但我心裡還是很忐忑,不知道新山村情況如何?盤算著我這個新手,該如何邁出駐村工作的第一步?經過了解,新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有 31 戶 96 人,雖說在 2019 年年底已全部脫貧,但幫助他們鞏固脫貧成效又成為了下一階段工作重點。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楊禹:與聯心村的連心之路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楊禹:與聯心村的連心之路 2020-11-06 1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能加入這場脫貧攻堅戰,我很榮幸丨長順縣田哨村...
    收拾行囊,告別家人,我隨著脫貧攻堅的步伐,奔赴到「戰鬥」的第一線,到貧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修路、建房、搬遷、引水、謀產業發展……  2018年3月初,我是在鼓揚鎮交麻村脫貧攻堅隊。自報導之日起,便開始轉變和適應新的工作角色和環境,並全身心的投入到扶貧工作中去,積極主動的完成攻堅隊交由的各項工作任務。
  • 他是貧困戶的貼心人
    「這些年,駐村扶貧工作隊的馬作兵伯伯,一直都是對我們家和我關愛有加。2017年我考上大學後,他總會打電話給我,關切詢問我的學習、生活等情況,總是鼓勵我要好好學習,他還到我家看望我的爺爺。
  • 謝運良:心中有愛的扶貧人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是省級貧困縣和國家羅霄山片區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該縣縣委、政府自2015年開始,通過精準扶貧開展政府與企業聯合扶貧等形式,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湖南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宜章吉興紙業有限公司和湖南百捷利包裝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謝運良同志在精準扶貧、創新實踐、愛心奉獻,特別是在幫助最難脫貧的殘疾人的脫貧攻堅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得到了中央、省、市、縣有關領導的肯定和讚譽。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1460多個日日夜夜丨劍河縣岑松鎮脫貧攻堅...
    我叫楊蒸,是劍河縣岑松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脫貧攻堅期間,任岑松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我經歷的扶貧故事,和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些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之類的東西,寫得人多了,也就不免落入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