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脫貧故事」開陽縣稅務局工作人員梅可賢:用心用情做好...

2020-12-23 瀟湘晨報

我叫梅可賢,是開陽縣稅務局一名工作人員。今年 3 月,我被委派到花梨鎮新山村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與這裡的緣分便從此時開始。

新山村地處花梨鎮西北部,位於美麗的開洲湖畔。在去新山村就任的路上,一路雖風景宜人,但我心裡還是很忐忑,不知道新山村情況如何?盤算著我這個新手,該如何邁出駐村工作的第一步?

經過了解,新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有 31 戶 96 人,雖說在 2019 年年底已全部脫貧,但幫助他們鞏固脫貧成效又成為了下一階段工作重點。

新山村海拔最低處 630 米,最高處 1230 米,年平均氣溫 16 ℃,年降水量 1128 毫米,全村有耕地總面積 14220 畝,林地 8527 畝。資源豐富集體經濟基礎卻十分薄弱,唯一的集體經濟來源,就是蛋雞養殖基地。

但由於受到疫情影響,今年蛋雞養殖基地雞蛋銷售遇到了困難,大量囤積的雞蛋讓村支兩委發愁。為幫助村民將雞蛋銷售出去,我隨即聯繫了開陽縣稅務局食堂和當地幾家企事業單位的食堂,跟他們講了村裡的情況,得到大家的支持,同意以後他們食堂的雞蛋,都由新山村蛋雞養殖基地供應,問題就這樣迎刃而解,村民心裡也樂開了花。

駐村幫扶不僅要幫助村民發展集體經濟,更要在家家戶戶小事上下功夫。

新山村金竹坪組村民龔明豔,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應用專業的學生。自幼父母離異,跟著父親生活,今年 6 月父親生病去世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雖說龔明豔還有兩年大學就畢業了,但這期間學費麼辦?生活費從哪裡來?讓這個稚嫩的孩子滿臉愁容。該怎樣幫助孩子解決後顧之憂呢?思考幾天後,我經過多方奔走找到了開陽美聯博雅房產開發有限公司老闆,跟他講明情況,希望他能夠出資幫助龔明豔完成學業。聽完情況後,開陽美聯博雅房產開發有限公司老闆爽快答應,願意每年贊助她學費 5500 元,每個月生活費 1500 元,直至大學畢業。

同樣,因為學費發愁的還有新山村石老虎組的潘國海家。他家有三個分別上大一、大二、大三的女兒,一到開學季,近 4 萬的上學費用就成了潘國海家急需解決的難題。

為此,我又去找開陽縣雲開國際樓盤開放商貴州中御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為潘國海家爭取到 2 萬元贊助,順利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扶貧路雖苦,但這一路上的一樁樁,一件件事情,都是踐行著我扶貧的初心——用心用情做好群眾的貼心人。

貴陽晚報 +/ZAKER 貴陽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晨

編輯 侯川川 / 編審 李楓 / 籤發 黃震

【來源:ZAKER貴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偏坡布依族鄉黨委書記馮良勇:用情用心用力寫好脫貧...
    我的扶貧故事|偏坡布依族鄉黨委書記馮良勇:用情用心用力寫好脫貧攻堅答卷 2020-12-19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做貧困戶脫貧路上的「小太陽」|六盤水...
    我叫沈折貴,2015年4月任南開鄉花場村村文書,2018年9月任玉蘭村支部書記。這些年來,我用心用情,做貧困戶脫貧路上的「小太陽」。   2016年,趕上國家的好政策,花場村修建易地扶貧安置房,花場村決戰隊隊員和我多次上門做工作,郭貴祥因個人原因就是願意搬遷,中途也放棄過,但是我沒放棄,我一次又一來到他家,用心和真誠打動了郭貴祥一家人,2016年8月郭太良一家4口從破舊的老瓦房搬遷到現在嶄新的易扶搬遷安置房裡。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貧答卷」丨荔波縣水浦村第...
    正在工作中的羅文旗用心做好「凝心聚力答卷」  初到水浦村,村常務幹部兩三天才見到一次,工作也比較散漫,作為第一書記,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組織召開村社合一工作會在縣委辦的工作經歷讓我知道,「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村裡必須有一支強有力的黨員幹部隊伍。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用力幫扶 扶貧扶智希望紮根|水城縣第六...
    我叫鄧集雙,是水城縣第六小學的一名教師。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三尺講臺上教育工作做好後,我就會開車到水城縣新橋街道新橋社區的貧困戶家中實地走訪。鄧集雙(左一)幫助幫扶對象核對系統內信息扶貧工作雖然艱辛,但使命光榮。幫扶工作不僅僅只是帶領整理房間、美化家居,幫助補齊生活短板,改善人居環境、宣傳惠民政策。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用力幫扶,才能讓貧困戶真正脫貧|餘慶縣...
    2019年8月,組織選派我到餘慶縣龍溪鎮平場村擔任第一書記。我深知,脫貧攻堅不是耍嘴皮子功夫,而是要用心用情用力幫扶,才能讓貧困戶真正脫貧。在今年年初的駐村工作計劃中,我似定了2020年要辦理的十件實事,並通過村委會公示欄向全村村民進行了公告。  在這十件實事當中有爭取幫扶資金、建設示範基地、疏通損毀公路、開展送溫暖慰問活動等等,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 雲巖區稅務局 用心用情做好社保繳費工作
    電話那頭是貴州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工作人員,因其單位基本帳戶開設在貴州省外,無法通過正常流程完成繳費,眼看馬上到繳費時間,工作人員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而且,這樣的繳費單位還有貴州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及上海辦。  「您先別著急,慢慢說,我稍後立馬核實情況答覆您。」貴陽市雲巖區稅務局社保和非稅收入股張翼翔耐心說道。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 點燃幫扶路上的熱情「火」|都勻市沙包...
    我是唐顯江,都勻市沙包堡辦事處茶園村的一名幫扶責任人。自2015年接到沙包堡扶貧站通知的那天,我輕裝簡行正式踏上脫貧攻堅之路,承擔茶園村四戶建檔立卡戶的幫扶責任。幫扶伊始,身邊沒有現成的經驗提供學習,我只好抱著熱情,投石問路,一步一腳印狠下功夫、積累經驗,用心用情擔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責任。
  • ——國家稅務總局貴陽市稅務局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速寫
    「'既來之則安之',我一定完成組織交給我的任務,畢竟代表著稅務形象呢!」劉虎笑著表示。  剛到村裡那陣子,村民們看到劉虎,並沒有什麼好印象,他們認為:這次來的這個稅務幹部,就是來「鍍金」的,過不了多久就會回到繁華的城裡去,不會真正幫助老百姓的。劉虎想:扶貧工作的前提是要熟悉村民,儘快跟大家打成一片,才能取得大家的信任。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與他們一起編織美好的生活丨天柱縣高釀...
    我叫周虹秀,是天柱縣高釀鎮新民村的駐村幹部。「農村是一所大學、一個舞臺、一個熔爐,能夠從基層幹起,才能夠經風雨、長見識、成良才。」為了磨鍊自己,實現自我價值,2017年10月,在考入編制的同時,我駐村工作也就安排在了新民村,從那時開始我便踏上了駐村扶貧的道路。
  • ...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助力脫貧攻堅丨赫章縣威奢鄉黨委副書記何江
    我叫何江,今年40歲,共青團畢節市委婦委會副主任。2019年6月,我被派駐到赫章縣威奢鄉掛職黨委副書記,聯繫漁塘社區脫貧攻堅工作。   掛職以來,我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工作,千方百計促為威奢鄉脫貧致富謀發展。
  • 「我的扶貧故事」小屜「蒸」出脫貧志|開陽縣紫興社區居民姚靜
    每天清晨,在貴陽市開陽縣紫興社區蔣家寨易地扶貧搬遷小區,我的小籠包子店都會準時開門迎客。   別看只是一輛小推車,一個小攤位,一籠小包子,它改變著我的人生。  我是開陽縣花梨鎮高坪村人,搬遷前一家三口居住在一棟不足80平米的房子裡。
  • 「我的脫貧故事」小「我」被大「國」惦記的溫暖丨開陽縣南江鄉龍...
    我是開陽縣南江鄉龍廣村涼水井組吳紹貴的大女兒吳小青,現就讀於哈爾濱師範大學二年級,十分有幸有機會寫下我們家與精準扶貧的故事給大家分享。   2018年的深秋,我上高三那年,天似乎也很冷,卻出現了最暖的陽光,照亮了我們全家愁容,溫暖我直到現在,甚至我的以後幾十年人生,那就是黨的好政策——精準扶貧。
  • 做好「加減乘除」法打贏脫貧攻堅戰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近年來,揭陽產業園稅務局堅持黨建引領,抓實謀劃推進,沉下心撲下身,著力做好「加減乘除」四種運算方法,尋求扶貧工作破解之策,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貢獻稅務人的力量。
  • 「我的扶貧故事」在扶貧路上的幸福教育者|水城縣比德鎮比德小學...
    我是農村的孩子,我的家鄉比德鎮民族組地處偏遠,山高路陡,自然環境惡劣,正是因為脫貧攻堅不落一村一戶一人的精準脫貧攻堅戰,才使得馬路修到家門口、水管飲水到食堂、舊屋換成亮新居,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 用心用情做好本職工作
    來源:時代周報用心用情做好本職工作漆富林楠木橋村大學生扶貧村官大四那年,當身邊同學開始奔波於各大招聘市場時,我還陷入了巨大的迷茫。我清楚知道自己無法對企業高薪動心,也不想拋離家鄉去大城市。周圍的同學們都在跑各種招聘會時,我就隱隱覺得不是我想要的,每天悶在寢室想自己的出路。在輔導員和學院黨總支秘書的解疑答惑後,我的內心有了答案,漸漸地明確了深入基層、服務社會的就業方向。2018年我選擇了回家鄉工作,大學剛畢業的我參加了五峯縣第三批大學生扶貧村官考試,有幸成為了五峰扶貧村官中的一員。時光荏苒,時間如梭。轉眼間,我到村工作已經1年之多。
  • 「我的扶貧故事」爭做群眾好幫手,發展產業促增收|開陽縣平寨村駐...
    袁鳳剛走訪群眾,了解群眾發展需要我叫袁鳳剛,2019年2月,組織安排我到開陽縣高寨鄉平寨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平寨村是少數民族小花苗聚集村,全村1277戶,4980人。理清思路,選準產業發展方向要打好脫貧攻堅戰,群眾增收是根本,產業發展是關鍵。駐村之後,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走訪、了解全村115戶建檔立卡戶。並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一道分析致貧原因,探討致富方法。
  • 「我的扶貧故事」莫庭香:用心用情做好服務只為一句「值得」
    我叫莫庭香,是黔南人,也是百裡杜鵑管理區民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我從織金縣官寨鄉調過來,目前主要負責區內社會救助工作。「個頭矮小、外地口音、工作嚴謹、熱情服務」是同事和群眾對我的評價。我當時便記住了,看到他們這麼困難的家庭境況,也讓我下定決心要做好社會救助工作,盡心盡職為這些特殊困難群眾服務。民政部門在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承擔著兜底作用,自負責社會救助這塊工作以來,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位民政幹部親民、愛民、為民的公僕情懷,著力抓好社會救助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向佳惠:用心用情用力 帶老百姓奔向更加美好生活
    向佳惠是施秉縣檢察院駐雙井鎮黃琴村的第一書記,工作了5年,在黃琴村第一書記這個崗位上一幹就4年。她以「用心用情用力」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雙井鎮黃琴村第一書記向佳惠說:「雖然現在已脫貧,但我們將按照『四不摘』的要求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鞏固扶貧成果,為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我的扶貧故事」以後我就是你的媽媽丨興仁市稅務局工作人員曾孔婭
    作為一位包保幫扶責任人,我不負自己的初心與使命,圓滿完成了組織交給的脫貧攻堅任務,讓自己包保幫扶的三戶建檔立卡搬遷戶順利實現了脫貧致富。  而今日我要講述的是我與一個小姑娘之間的故事,雖然她並不是我的包保戶。
  • 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件事 ——記臨夏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崔學芬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記者 閆改琴&nbsp&nbsp&nbsp&nbsp對於崔學芬而言,脫貧攻堅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從2015年開始,她便投身到永靖縣川城鎮的脫貧攻堅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