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最調皮搗蛋的孩子,你也可以用故事來吸引他,讓他安靜下來。燒腦的職場溝通問題,也可以用故事來化解。
哪怕你只經歷過其中一件事,也會驚嘆,故事實在是太好用了。
不論大人小孩、男女老少,沒有不喜歡聽故事的。故事究竟有什麼魅力,讓人們一如既往地痴迷呢?
一、人們為什麼喜歡故事
1.聽故事
故事裡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像我們所處時空之外的另一個世界,可以滿足我們所有的好奇心。
故事裡有我們沒有見過的人,沒有看過的風景。我們可以到故事中去體驗經歷、學習和成長,也不必面臨風險,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所以,我們喜歡聽故事,也不管是長的短的,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2.講故事
有喜歡聽故事的人,自然就有擅長講故事的人。在講故事的人眼中,故事可以傳遞信息、影響他人,甚至解決問題。
斯基普剛買下一個公司,準備重整旗鼓,但問題是如何讓股東們信任他,聽從他的領導。他35歲,還是一個富三代,在股東的眼中,他更像一個紈絝子弟,而他急需打破這個成見。
他給股東們講了他第一份工作的故事。
那時,他在為一家造船廠畫平面圖,圖紙必須精確無誤,因為一個小差錯,就有可能造成近百萬美元的損失。不過他一點也不擔心,他從小在船上長大,又有高學歷,覺得這再簡單不過了。
一天早晨,他還在被窩裡,陸續接到工人和上司的電話,與他核對圖紙,他都堅稱自己是對的。直到董事長的來電,把他叫到現場,他耐著性子向工人解釋圖紙,才發現自己弄錯了左右,竟然把平面圖畫成了鏡像圖。
他說:「幸好這位工人及時提醒了我。這件事情告訴我,即使胸有成竹,也要懂得傾聽別人的聲音。」
斯基普用這個故事成功破冰,贏得股東們的信任,解決了問題。股東們也通過故事,了解到斯基普吸取了傲慢的教訓,開始對他有所期待。
3.故事的重要性
人們都喜歡故事,不過是從何時起,開始認識到故事的重要性的呢?
去年12月,我開始學習文案,接觸到各種商業故事,才意識到故事的重要性。
美國的意義深遠物件網,曾做過一個實驗。研究者從廉價的舊貨店購進一批物品,然後請一位作家給物品寫一個短篇小說,把物品放到網站上拍賣。
購進物品的成本只有128.74美元,拍賣後的收入卻高達3612.51美元。實驗結果顯示,故事有效地提升了商品的價值,為商品帶來了27倍的高收益。
亞里斯多德說:「我們無法通過智力去影響別人,感情卻能做到這一點。」故事調動了人們的情感,於是人心甘情願地掏出錢來。
故事可以解決問題,可以調動人們的情感,但是想要講好一個故事,卻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我們先看看別人都是如何講故事的。
二、別人是如何講故事的
大家都知道,賈伯斯曾經被趕出蘋果公司,後來卻在公司危難之際,挽救了蘋果公司。那中間這段時間,他幹嘛去了呢?
他當然沒閒著,而是締造了另一段傳奇。他買了一個故事工作室,那個工作室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他曾問工作室的同事們:「誰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人?」有人答,是「南非總統曼德拉」。
賈伯斯搖搖頭說:「錯!大錯特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是『說故事的人』。說故事的人塑造了整個世代看事物的角度和價值觀,以及決定什麼是值得重視的議題。」
賈伯斯的話有兩層含義:
1.一個故事可以傳遞大量的信息,卻因為講的人不同,會出現完全不同的解讀。其中的差別,就在於故事的表達方式。
2.在說故事前,先確定要表達的道理、價值觀,然後再選擇故事的切入點和側重點。
正是在這樣的觀念影響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先後創造了《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飛屋環遊記》等經典動畫電影。
兒童需要故事,來感受世界的美好,學習做人的道理,青少年和成年人也同樣需要故事,只是這些故事不再是童話。
《文案變現》一書中,反覆強調文案寫作前的思路:說什麼、對誰說、在哪說、怎麼說。講故事其實也一樣,需要根據閱讀對象,選擇內容和表達方式。
青少年這個階段,正是尋找榜樣,樹立人生志向的時候。所以青少年的課本中,有很多名人偉人的故事、勵志的故事,旨在促進青少年勤奮努力,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漸漸遠離校園,進入職場的成年人,則需要從職場故事中,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學習為人處世的方法和自我提升的技巧。所以,職場故事的側重點,在於分享經驗思考,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論。
想清楚了故事要說什麼、對誰說,接下來要怎麼說呢?我們可以從3個方面來學習。
三、學會講故事,解決3個難題
1.打破心理障礙,講自己的故事
最常用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向陌生人做自我介紹時,講自己的故事,說明「我」是誰,來獲得對方的信任。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沒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講不了故事。其實,我們只需要,把自己的經歷用恰當的方式說出來,就成了故事。
許榮哲在《故事課1》中教了讀者一種講故事的方法,叫做「靶心人公式」:
目標、阻礙、努力、結果、意外、轉彎、結局。
如果有3分鐘做自我介紹,我們可以套用這個公式,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如果只有1分鐘,我們可以把公式拆分使用,講一個簡短的故事:
「努力人」公式: 目標、阻礙、努力、結果。「意外人「公式: 目標、意外、轉彎、結局。
2.學會這2招,解決溝通問題
第1招,用「現實扭曲力場」來講故事。現實扭曲力場,簡單來說就是讓人進入故事創造的情境,而忽略掉現實,賈伯斯就很擅長用這一招。
在蘋果公司創立之初,需要一位CEO,賈伯斯鎖定了當時的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卡利。那時,蘋果還是微小企業,而百事可樂卻樹大參天,怎麼看這都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賈伯斯對約翰·斯卡利說:「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改變整個世界?」短短一句話就打動了約翰·斯卡利,用現實扭曲力場,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第2招,用強烈反差來講故事。徐小平是一位著名投資人,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講到劉楠的經典案例。那時,劉楠還是一個創業者,卻憑藉一條簡訊,成功引起了徐小平的注意,還拿到了投資。她的簡訊是這樣寫的:
「徐老師,我是個北大的畢業生,但是我現在在開淘寶店,我的銷售額已經有3000萬了,但是我非常的不快樂,我聽說您是青年的心靈導師,而我是一個陷入困惑的青年,您有時間開導一下我嗎?」
短短的幾句話裡,就包含了3個強烈反差,充分調動了讀者的好奇心,令人想要給出回應。
3.傳遞價值觀,提升影響力
我們繼續來看賈伯斯的故事。賈伯斯重返蘋果時,蘋果已經不再是以「改變世界」為目標的蘋果了,他需要重新樹立旗幟。
所以,回歸後他拍的第一支廣告,叫做「不同凡想」。廣告用1分鐘的時間,呈現了十幾位各領域的天才。
廣告的結尾,賈伯斯說道,「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伴隨著小女孩張開緊閉的雙眼,仿佛預示著下一位天才的誕生。
看過賈伯斯的故事,再看許榮哲的解讀,我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這是高手,高手……」
「實質價值」是鐵板一塊,幾乎動不了,至於「認知價值」則有很大的操作空間。這支廣告的設定很清楚,它就是傾全力改變蘋果在人們心中的「認知價值」。把蘋果和「改變世界」的名人牢牢綁在一起,這一招實在太強大了。從此蘋果自動升級為神,而它的競爭對手,全都降級為賤民。賤民的產品是為了錢,而蘋果是為了改變世界而來,兩者的核心價值差太多了。
賈伯斯用故事改變認知價值的這一招,我們可以直接套用嗎?
多半不行。別忘了,拋出觀點後,你有義務證明,否則就是耍流氓。賈伯斯可是一直用他的產品,在向人們證明他是對的。
講故事,其實是在傳遞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用價值觀來提升個人、品牌的影響力。但是,講完了故事,別忘了踐行自己的價值觀。
通過講故事,我們解決了自我介紹、高效溝通、提升影響力這3個問題。不過想要成為像許榮哲那樣,說故事的高手,還需要更多的學習和修煉。
《故事課1》和《故事課2》是一套講技術與套路的課程,其中也有大量的經典案例和叫人拍手稱絕的解讀。這套書作為講故事的入門書籍也很適合。
學習完《故事課》,縱然做不到像賈伯斯那樣改變世界,我們至少也可以講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