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演講就是要告訴聽眾自己想說的。
其實不對。
演講是用聽眾愛聽,能聽懂,能記住的方式表達。
其中最容易讓人聽懂並且記住的表達形態,就是故事。
從文學表達,到廣告營銷,從職場晉升,到日常溝通,故事無處不在,它每時每刻都在改變我們的想法,影響我們的行為。
我們一直以為講故事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其實,所有的故事都遵循一套萬能公式。
只要掌握了這套公式,就可以講出一個好故事。
1
臺灣有一位作家寫了一本書叫《故事課》,把一個完整的故事拆分成了七步。
分別是:目標、阻礙、努力、結果、意外、轉彎、結局。
古今中外,不管小說、電影,還是漫畫,只要它的核心是故事,大多都滿足這七個步驟。
有了這七個步驟,你就可以在3分鐘之內,說出一個完整故事。
比如「科幻小說之父」,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八十天環遊世界》。
我們按照這七個步驟來推演一遍。
第一步,目標:
「目標是什麼?」
主人公霍格跟朋友打賭,要在八十天之內環遊世界一周;
第二步,阻礙:
「他達成目標的阻礙是什麼?」
警察錯把霍格當成搶劫銀行的罪犯,想盡辦法追捕他。
第三步,努力:
「他怎樣努力,奔向目標」
主人公用盡各種方法加快速度,走進死亡叢林,強行飛越斷橋,好幾次都差點丟了性命。
第四步,結果:
「努力後的結果是什麼,一般是不好的結果」
主人公環遊世界一周,回到倫敦。比八十天只多花了五分鐘。
第五步,意外:
「結果不理想,又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變現狀麼?」
但是根據出發地倫敦的日期顯示,霍格只花了七十九天又五分鐘。
第六步,轉彎:
「意外發生,情節如何轉折」
因為地球自轉,造成了各地時間不一,形成了「時差」。霍格是一直往東走的,繞地球一圈,花費的天數就會減少一天。反過來,假如往西走,就會多出一天。
第七步,結局:
「結局是什麼」
霍格不僅贏了比賽,還抱得美人歸。
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了,而且還是長篇小說的故事。
這套辦法不光可以用來寫小說、編劇本,它幾乎適用於各個領域。
2
把故事講出來簡單,但是要講成好故事,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不可否認,書中的七步法,確實可以把一個故事講的跌宕起伏。
但是,歸海看到的是七步法只提供了一個的基本故事框架,卻沒有進一步細節的講解。
科學家總結規律,我們也應該總結生活的規律
講故事一定要簡單,實用,好用。
作為一個實戰派,歸海給大家分享兩條乾貨。
刪除故事裡所有低價值的情節,增加高價值點
很多人在講故事的時候經常會無意識的傳遞一些低價值。
「比如:自己不受其他人尊敬,沒有社會地位,沒有資源,沒有能力或者顯示自己不穩定的情緒。」
故事最終是要通過人來展示,如果一味的傳遞不好的情緒,無論是故事效果還是自己的影響都是非常減分的。
應該怎麼做呢?
隨意的在故事情節裡增加高價值點。
比如對正在追求的女生說:
我曾經養了一直寵物,養了3年
「價值點:有愛心,持之以恆」
我經常帶領我的朋友們和它一塊玩
「價值點:社交價值,男性領袖」
最近某某女生邀請我去K歌,我都沒去
「價值點:有女生約,刺激對方嫉妒」
我現在每天堅持看書,感覺看完書特別有滿足感
「價值點:上進心」。
再比如:
王總,我們跟國內幾大鋼廠都合作過,並且現在都是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
「價值點:跟很多大公司合作」
**鋼廠的李總,*月份剛又上了一臺
「價值點:客戶重複購買,忠誠」
現在我們都是很好的朋友,上一年我們公司承辦行業年會,行業內去了800多人,我們剛見過面。
「價值點:承辦行業年會,社會認同」
重新組織語言,用情緒和情感來描述故事
亞里斯多德說:我們無法通過智力去影響別人,而情感卻能做到這一點。
講故事一定不要過分邏輯性,過分的邏輯性會讓表達死板且沒有活力。
一個好故事絕不是把發生的事情簡單堆砌
應該是讓聽眾感受到是在一種體驗中。
而好的體驗一定是富有情感的表達,嘗試著在故事裡增加幽默,尷尬,有趣,嫉妒,不感興趣等元素。
這些元素會讓整個故事變得潤滑而富有吸引力。
最後
即便是知道了七步法的套路,還是需要不斷的練習。
不斷的內化於心,然會自然就外化於行。
微信公眾號:銷售人日記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羅曼羅蘭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百家號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聯繫我們:baijiahao@baidu.com
百家號獨家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