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識別及調料配方

2021-02-12 廚師講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種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稱,如麻辣粉、鮮辣粉等,是家庭烹飪佐餐不可缺少的調味料。

 

配方1 :
   砂仁 60g 丁香 12g 豆蔻 7g 肉桂 7g 三柰 12g
配方2 :
   大料 20g 乾薑 5g 小茴香 8g 花椒 18g 陳皮 6g 花椒 18g
配方3 :
   大料 52g 桂皮 7g 三柰 10g 白胡椒 3g 砂仁 4g 乾薑 17g 甘草 7g

(有些配有少許孜然,也是茴香的一種,叫野茴香。)

 十三香大料的具體的配方


   「十三香」這個名字很長時間沒有聽人提起了。記得小時候見過走街串巷的挑擔者邊走邊吆喝著買「十三香」,那時也不知道「十三香」是什麼,只是覺得這個名字很有意思。


   其實,「十三香」就是指13種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藥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乾薑等。


   「十三香」的配比,一般應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陳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餘各1份,然後把它們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分開使用也可,如茴香氣味濃烈,用於製作素菜及豆製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羶氣增加鮮味,使肉質細嫩;燻肉、煮腸用肉桂,可使肉、腸香味濃鬱,久食不膩;汆湯用陳皮和木香,可使氣味淡雅而清香;做魚用三奈和生薑,即能解除魚腥,又可使魚酥嫩相宜,香氣橫溢;燻制雞、鴨、鵝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燻味獨特,嚼時鮮香盈口,滿室芬芳。


   聽老人講,製作「十三香」時原料必須充分曬乾或烘乾,粉碎過篩,而且越細越好。每種原料應該單獨粉碎,分別存放,最好將其裝在無毒無異味的食用塑膠袋內,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兒。使用時並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適量,因為桂皮、丁香、茴香、生薑以及胡椒等料,它們雖然屬於天然調味品,但如果用量過度,同樣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誘變性,所以使用時應以「寧少勿多」為宜。

火鍋香料配方

配方一

白扣5克

草果5克

三奈3-5克

丁香3-5克

砂仁5克

香果5克

孜然5克

桂皮5克
甘草5克

枝子5克

排草5克

老扣5克

甘松5克

陳皮5克

篳撥5克

香茅草5-8克
八角5克

香葉5克

千裡香5克

小茴香8克

香草5克

配方二

小茴香0.2克
大料0.5
甘草0.15
桂皮0.3
丁香0.08
草蔻0.1
肉扣0.09
白扣0.12
陳皮0.02
蓽撥0.07
白芷0.1
三奈0.25
香草0.04
靈草0.06
排草0.1
紫草0.06
香茅草0.04
草果0.2
香果0.05
良姜0.08
砂仁0.09
肉桂0.07
木香0.03
沙仁0.07
香葉0.1
香砂0.2
甘菘0.06

鍋底料配方及其炒制方法 
一,小鍋炒製法配方 配料: 牛油3斤 色拉油2斤 郫縣豆瓣1斤 白酒50克 醪糟20克 滋粑海椒1,5斤 生薑1兩 大蒜1兩 花椒1.5兩 豆豉15克 宜賓碎米牙菜15克 冰糖1兩 上等辣椒麵2兩 大蔥1兩 3寸段
香料配方:
白扣5克 草果5克 三奈3-5克 丁香3-5克 砂仁5克 香果5克 孜然5克 桂皮5克 甘草5克 枝子5克 排草5克 老扣5克 甘松5克 陳皮5克 篳撥5克 香茅草5-8克 八角5克 香葉5克千裡香5克 小茴香8克 香草5克
炒制前先把香料剪成2寸長得節,用溫水泡大約20分鐘,花椒泡漲. 準備2口炒鍋,一個裡面放(豆瓣,大蔥 生薑 醪糟 白酒25克 大蒜 碎米牙菜 豆豉冰糖)共9樣拌勻. 另一口鍋內加入3斤牛油熬化,然後加入色拉油燒到7-8成熱,用勺子把油舀到和勻的豆瓣上面,邊淋油邊攪拌,以免豆瓣焦化.至到油淋完為止.然後將豆瓣置火上用中火熬製10分鐘左右,豆瓣快幹水氣時下滋粑辣椒,改用大火炒制當油沸騰時,改用小火熬製,15分鐘後加入白酒25克左右,繼續炒制,直到各原料水分快幹時加泡漲得香料繼續炒制,直到各原料9分幹時下泡漲得花椒,炒制5-10分鐘即可。

   吊湯

   俗話說"無雞不鮮,無鴨不香,無骨不濃"所以在吊制白湯時一定要注意原料得搭配,才能保證湯鮮味美. 其特點是:顏色乳白,味正,稠度較濃. 

    老母雞一隻 老母鴨一隻 豬骨頭15斤 鯽魚4斤 (鯽魚熬湯時一定要用紗布包好) 

 

   

2 涼水浸泡原料1個小時,使各原料內部各營養成分疑固,熬出得湯才鮮香味美.

3 吊湯時加入姜蔥料酒,胡椒顆粒.

4 一次性摻滿水,如果水被熬幹,只能加入開水衝到湯鍋裡,嚴禁往湯鍋內加入冷水.

  

一般推薦使用4:6鍋 即4分清湯6分油. 對鍋原料:生薑顆粒50克 大蒜顆粒50克 鹽15克 味精50克 雞精50克 胡椒粉5克 黃酒75克白糖15克 醪糟10克幹辣椒40克 花椒25克 老油5斤鮮湯3斤. 記住:先把味道調好,再放母料.花椒和幹辣椒把老油和母料放了再放.

清湯鍋底 配方:

雞精30克 味精20克 鹽10克 胡椒15克 大棗10克 枸杞5克 大蒜10克 薑片(取皮)5克 雞油50克 西紅柿4片 山珍20克 清湯4斤.豬油100克 山珍(羊血菌,牛桿菌.滑子菇等)

將當歸和黨參共20克剁成顆粒放到白湯鍋底內效果特佳.

 

什麼是香料? 
香辛料這一術語指的是廣泛用於食品的物質;它們或有強烈的香氣,或有刺激性的味道,或可用於著色,或可用於提高食慾,或有利於消化。概括地說,現通常所指的香辛料大都是香料植物的乾燥物,它們可以是植物的根、花、蕾、枝、皮、葉、果等,它們能給食物帶來特有的風味、色澤和刺激性味感。香辛料在中國食品和烹飪界可統稱為香料。

二、香辛料的種類有哪些?

1、 以芳香為主的香辛料,如大茴香、羅勒、芥子、黃蒿、小豆蔻、丁香、肉桂、芫荽、蒔蘿、茴香、肉豆蔻、洋蘇葉等。

2、 以增進食慾為主的香辛料:如生薑、辣椒、胡椒、芥末、山萮菜、花椒等。

3、 以脫臭性(矯臭性)為主的香辛料,如大蒜、月桂、蔥類、洋蘇葉、玫瑰、麝香草等。

4、 以著色性為主的香辛料,如紅辣椒、藏紅花、鬱金等。

國家技監局於1991年公布的國家標準中規定了42種我國常用的香辛料的技術標準。

 

 三、火鍋底料炒制時為什麼要施放香料?  

首先,是呈香、增香和抑臭的需要。重慶火鍋,特別以「老火鍋」為代表的傳統火鍋的底料 生產,以牛油、辣椒、花椒、姜、蒜、豆瓣為主材,不施放香料,靠廚師掌握火候來確定底料的 呈香度,特別是依靠牛油熟化後的呈香,但牛油本身具有腥臭味,僅靠姜、蒜等物料不能有效的 抑制牛油的臭味。因此,重慶老火鍋給人的感覺只是厚重、油膩,而缺乏香味,而我們研製的火 鍋底料香料中按科學配方將數十種天然香料有機組合,添加於火鍋底料中起到抑臭、去邪、呈香、 增香的作用。


其次,是防腐、滅菌、留香的需要。火鍋底料在炒制過程中由於高溫的作用,物料中絕大部分細菌已經滅殺,但底料中的水分不可能完全炒幹,因此,底料冷卻後在貯存和待用過程中,當水與空氣發生接觸後,會使底料逐漸發生氧化、黴變、酸敗等現象,嚴重影響火鍋底料的品質,甚至不能使用,我們研製的火鍋底料香料中配有的成份如丁香、千裡香、豆蔻、肉桂等具有很強的滅菌、防腐的作用。為保持火鍋底料質量和留香、延長保質期提供了保證。


第三,飲食保健的需要。食客在食用火鍋時,往往會因燙涮方法不得當,將未燙熟的菜品吃下,往往導致腹瀉,也有些食客胃腸因對辛辣食品產生過敏反應也會導致腹瀉,或者一些食客因自己的身體狀況,如脾胃虛寒、腎陽衰微、腸寒滑洩、感冒等原因吃火鍋會產生不適狀況。根據藥食同源,醫食同源的原理,我們在火鍋香料中加入了如豆蔻、砂仁、霍香、排草等即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料,對食客在進食火鍋中產生的不適具有良好的去寒、溫中、化溼、止瀉的作用。


四、為什麼要在兌鍋時添加香料?


首先,是增香的需要。我們知道在火鍋底料炒制時施放香料,其香料中成份是起到抑臭、增香、防腐、藥療的作用,其中的增香作用是隨著火鍋燙涮過程中緩釋出來,具有持久性。但食客是迫不及待的,他們在進食火鍋之前對香味就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我們根據食客的心理,研製出來瞬間揮發出香味的火鍋調香料,即對火鍋進行二次增香,以滿足食客的要求。


其次,是調味的需要。調味是火鍋製作的精髓所在。前面談到重慶老火鍋使用的材料非常簡單,主要靠廚師對材料的理解和火功的掌握來炒制火鍋底料,追求的是「本味」、「真味」,包括原料自然之味和涮燙後出現的美味。它體現出來的是厚重與原汁原味,不足的是油膩、香氣不足和品味單一。而近代的調味,特別是現代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在飲食方面追求的是「濃而不膩,淡而不薄」。「濃而不膩」指味要濃厚,不可油膩,即要突出本味,也要去掉原料的異味(如底料中牛油、涮燙菜品中牛羊肉、海鮮品等的異味)還能保持和增加原料的美味,從而收到除異味,樹正味,添滋味,廣口味的效果。所謂「淡而不薄」,即指味要清新,不可淡薄,追求味之清美。中餐講究是 「百菜百味」,而火鍋的精華在於「百菜一味」,除了火鍋講究的「本味」、「真味」,還追求其最高境界一至味,也就是對菜品的味進行恰如其分的調理。比如,豆蔻、孜然對牛羊肉的調理,丁香對豬肉的調理,三奈、良姜對雞肉的調理等等。從而達到"百菜一味"不偏味,奼紫嫣紅春滿堂的美妙境界。


五、火鍋常用的香辛料有哪些?


火鍋用香辛料主要分兩種類型,一種是用於火鍋底料炒制之用,其主要作用是抑臭、祛腥、賦香;另一種是用於火鍋兌鍋之用,作用是賦香、增香。這兩種香料都是複合香料,單靠一種香料來提香是不可能的。


香料又依南方和北方的生活習慣不同而有所區別。


火鍋常用的香辛料主要有:


胡椒、花、辣椒、小茴香、八角茴香、甘草、肉桂、丁香、肉豆蔻、肉豆蔻幹皮、草豆蔻、紅豆蔻、陳皮、辛夷、孜然、蒔蘿、蓽撥、白芷、三奈、鼠尾草、百裡香、草果、香果、良姜、甘牛至、砂仁、月桂、木香、廣木香、迷迭香、廣沙仁、紫蘇、香薷、甘菘、葫蘆巴等。


火鍋香料的作用及其用量

 

甘菘 在麻辣火鍋湯料或滷菜中常用的一種毛絨絨、黑褐色的根狀香料,成都人稱為香草,重慶人稱其為香菘,其實應該叫甘菘,又名甘菘香。甘菘氣味辛香,近似強烈的松節油氣味,具有理氣止痛、開鬱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療胸腹脹痛、胃痛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藥。在麻辣火鍋湯料或滷水中加入此香料,其香味濃鬱。不過要注意量的把握,一次用量不宜超過5克,否則香氣「膩人」。

 
2

丁香 又叫公丁香、子丁香,為丁香的花蕾,烹調中常用的是幹品,香味濃,嘗之有刺舌、麻舌感,其性味辛溫,有暖胃、止嗝逆、驅風、鎮痛的作用。在烹調中的用量應在1~2克以內,千萬不可多用。

 
3

八角 應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這是人們較為熟悉的一味香料。其特點是聞之芳香,嘗之微甜。其性味辛、溫,有溫中開胃,祛寒療疝的作用。在烹調中無論是火鍋、紅燒、滷水均可使用。由於其香味是有人喜歡有人煩,故在使用中比較靈活,以5~10克為宜。

 
4

小茴香 又叫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全國多數地區都有栽培,且為人們所熟悉,其鮮品莖葉在烹調中常見用於製作茴香胡豆、茴香餡餃子等。其成熟果實猶如小稻穀粒或孜然,有特異芳香氣。作為香料使用,廣泛用於紅燒、滷水、麻辣火鍋中。在火鍋中可適當加大用量,比如10~20克或更多一些。在藥用方面,其性味辛溫,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

 
5

草果 一種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嘗之味怪,不好受。其藥性溫、味辛,有燥溼健脾、祛痰溫中、逐寒抗瘧疾的作用。烹調中可拍破或整粒使用,作為香料與牛肉同燒或同滷,其風味尤佳。草果在麻辣火鍋和滷水中也不得多用,放3~5個較為合適。

 
6

砂仁 又叫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藥性溫,味辛。有行氣寬中,健胃消食之功,藥用於胃腹脹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腸炎、痢疾、胎動不安等症。用於火鍋和滷菜中則不可過多,以3克以內為宜。

 
7

三奈 有的地方也叫沙姜、山辣,為根狀莖。雜貨店、中藥店出售的為其幹制切片,其味芳香。藥性溫、味辛,能溫中化溼、行氣止痛,主治急性腸胃炎,消化不良,腹痛洩瀉,胃寒疼痛,牙痛,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等。在烹調中多用於燒、滷、麻辣火鍋,用量多在5~10克之間。廣東人把沙姜用於製作鹽?雞。近年來,四川江湖菜中有「三奈菜」的製作,即是說主料加上大量的三奈和幹紅辣椒、乾花椒烹製而成。這道菜因其味芬香奇特,故受人稱道,不過還未見有報導。 

 8

靈草 為近幾年廣泛用於火鍋的一味香料。因為市場所售皆為幹品,故不好辨認。經過多方請教,將幹品拿給我校徐江普副教授驗證:應叫靈香草,又名零陵香,為報春花科珍珠菜屬植物。屬多年生草本,有濃烈香氣,性味甘平。在麻辣火鍋中運用,一般用量不超過5克。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靈草,名羅勒,可代替上面一種,但屬唇形科植物,也叫零陵香,又叫九層塔、香草、香佩蘭、鴨頭、雀頭草等,其性味辛溫。在藥用方面,其性味辛溫,有治風寒、感冒頭痛等作用。

排草 與靈草一樣,也是近年來在麻辣火鍋中運用普遍的一味香料。前幾天,我請熊四智教授幫助查找相關資料,很快得到結果:排草又叫排香,香排草,香羊,毛柄珍珠菜,也屬報春花科植物,其性味甘平。具有治感冒、咳嗽、風溼病、月經不調等作用。在麻辣火鍋中用量也不宜多,3~5克即可,也可在滷水中使用。

 

有人說,在麻辣火鍋和滷水中,「靈草增香,排草防腐」,其實很多辛香味調料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抑菌防腐作用。


10 白豆蔻 又叫圓豆蔻,市場上或藥店有寫為百叩、叩仁的。口嘗之有澀味,因其藥性味辛溫,故有行氣理氣,暖胃消食,化溼止吐,解酒毒的作用。在麻辣火鍋中加入3~5克即可。因其香味佳,故用量少。

 
11

肉豆蔻 別名玉果。近年來在火鍋中運用十分普遍,不過嘗之味亦不好受,其藥性味辛溫,具有暖脾胃、澀腸、下氣的作用。此物不可多用,2-3個即可。

桂皮 又稱肉桂。性味辛甘、熱,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心腹冷痛、久瀉等。油性大,香味濃烈。嘗之味辛辣、回味略甜。在麻辣火鍋和滷菜中運用很普遍,用量5~10克為宜。

 
13

孜然 別名,阿拉伯小回香,安息茴香,屬傘形科植物,孜然芹的種子,主要產於我國邊域一帶,果形呈橢圓形.兩端細長約5毫米,寬3毫米,淡綠灰色,形同小茴香,使用時注意保存,儘量密封,以免跑味達不到效果。

 
14

香葉 即桂樹之葉呈灰綠狀,以體無黴癍,香氣濃鬱味上品.作用,增香去異味,促進食慾。

 

15

川椒: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辛香麻辣、有增香﹑解膩﹑除腥的功效,用油爆香更能增添香氣。

 古代香料配方

壽陽公主梅花香   
[藥物] 沉香七兩二錢,棧香五兩,雞舌香四兩,檀香、麝香各二兩,藿香六錢,零陵香四錢,甲香二錢(法制),龍腦香少許。
  [製備] 上搗羅細末,煉蜜和勻,丸如豆大。
  [用法] 爇之。

宣和貴妃王氏金香

  藥物] 真臘沉香八兩,檀香二兩,牙硝、甲香(制),金額香、丁香各半兩,麝香一兩,片白腦子四兩
  [製備] 上為細末,煉蜜先和前香,後入腦、麝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為衣。
  [用法] 爇如常法。

花蕊夫人衙香

  [藥物] 沉香、棧香各三兩,檀香、乳香各一兩,龍腦半錢(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兩(法制),麝香一錢(另研,香成旋入)。
  製備] 上除龍腦外,同搗末入炭皮末、樸硝各一錢,生蜜拌勻,入瓷盒重湯煮十數沸,取出窨七日。
  [用法] 作餅爇之

唐開元宮中香

  藥物] 沉香二兩(細銼,以絹袋盛懸於銚子當中,勿令著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兩(清茶浸一宿,炒令無檀香氣味),龍腦二兩(另研),麝香二兩,甲香一錢,馬牙硝一錢。
  製備] 上為細末,煉蜜和勻,窨月餘取出,旋入腦、麝丸之。

江南李主帳中香

  [藥物] 沉香一兩(銼如炷大),蘇合香油(以不津瓷器藏)。
  製備] 上以香投油,封浸百日。
  [用法] 爇之。入薔薇水更佳。

漢建寧宮中香

  藥物] 黃熟香四斤,白附子、茅香各二斤,丁香皮五兩,藿香葉、零陵香、檀香、白芷、生結香各四兩,茴香二兩,甘松半斤,乳香一兩(另研),棗半斤(焙乾)。
  [製備] 上為細末,煉蜜和勻,窨月餘,作丸或餅。
  [用法] 爇之。

韓魏公濃梅香

  [藥物] 黑角沉半兩,丁香一錢,臘茶末一錢,鬱金五分(小者,麥麩炒赤色),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錢。
  [製備] 上各為末,麝先細研,取臘茶之末湯點澄清調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鬱金,次入餘茶定粉,共研細,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餘取燒,久則益佳。
  [用法] 燒時以雲母石或銀葉襯之。

逼蟲香

  藥物] 茅香一兩五錢,細辛一兩五錢,零陵香一錢三分,山柰一兩,川椒二兩五錢,藿香一錢六分,千金草三錢六分,莪朮一兩七錢三分。
  [製備] 共研成粗末。

百和香

  藥物] 沉水香五兩,丁子香、雞骨香、兜婁婆香、甲香各二兩,薰陸香、白檀香、熟捷香、炭末各二兩,零陵香、藿香、青桂香、白漸香、青木香、甘松香各一兩,雀頭香、蘇合香、安息香、麝香、燕香各半兩。
  [製備] 上二十味末之,酒灑令軟,再宿酒氣歇,以白蜜和,放入瓷器中,蠟紙封,勿令洩。
  [用法] 冬月開取用,尤佳。

重要香料

註:圖片乃根據網上資料合成,不保證100%正確。
麝香

麝香是天然香料,屬動物性香料之一,又名:當門子、臍香、麝臍香、四味臭、臭子、臘子、香臍子。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四州、西藏、雲南、貴州、廣西、湖北、河南、安徽等地。我省豫西山區盧氏,豫南山區均有分布。

麝香,為鹿科動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乾燥而成,是一種高級香料,如果在室內放一丁點,使會滿屋清香,氣味迥異。麝香不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麝香在我國使用,已有悠久歷史。唐代詩人杜甫在《丁香》詩中遇:"晚墜蘭麝中"。麝香是配製高級香精的重要原料。古代文人、詩人、畫家都在上等麝料中加少許麝香,製成"麝墨"寫字、作畫,芳香清幽,若將字畫封妥,可長期保存,防腐防蛀。

麝香是十分名貴的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含水22.66%、灰分8.62%(其中含鉀、鈉、鈣、鎂、氯、硫酸根、磷酸根等)、含氯化合物(中含碳酸銨1.1%、銨鹽中的氨1.89%。尿素0.4%、胺基酸氮1.077%,總氮量6.16%)、膽甾醇2.19%、粗纖維0.59%、脂肪酸5.15%、麝香酮1.2%。麝香性辛、溫、無毒、味苦。入心、脾、肝經,有開竅、闢穢、通絡、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悶、心腹暴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許多臨床材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發作時,或處於昏厥休克時,服用以麝香為主要成分的蘇合丸,病情可以得到緩解。古書《醫學入門》中談"麝香,通關透竅,上達肌肉。內入骨髓."。《本草綱目》云:".蓋麝香走竄,能通諸竅之不利,開經絡之壅遏"。其意是說麝香可很快進入肌肉及骨髓,能充分發揮藥性。治療瘡毒時,藥中適量加點麝香,藥效特別明顯。西藥用麝香作強心劑興奮劑等急救藥。

麝亦稱香獐,哺乳綱,是珍貴的野生動物,生長在大石山的森林中,以樹葉、野草、苔蘚和野果為食。麝生性機靈,性急好跳蹦,膽小狐獨,白天隱伏在偏僻、溫暖之處休息,早晚外出活動。動作敏捷,又善跳躍,一般不易捉到。過去採取捕殺野生麝取香,實屬"殺雞取蛋"。為了保護我國珍貴資源,國家規定嚴禁獵麝,並採取人工飼養,活麝取香的辦法,使麝香產量大大增加,已居世界首位。我國還是麝香的主要出口國家。麝香在國外的主綠用途是製造高級化妝品及香水,也是製造某些貴重中成藥不可缺少的重要藥材原料。

龍涎香

龍涎香本生具有令人愉快的麝香香味,更重要的是它有能使香料的香味持久的特殊功能,因此,很早以前就開始用在化妝品的製造中。
龍涎香呈蠟狀,生成於抹香鯨的腸道中。腸道分泌這些物質是醫治其傷口的良藥。龍涎香從鯨魚的腸道中慢慢地穿過排入海中或是在鯨魚死後掉入海裡。它必須在海中漂浮浸泡幾十年(龍涎香比水輕)才能獲得高的身價,有的甚至是浸泡了百年以上。身價最高的是白色的,價值最低在是褐色的,它只泡了十來年。

相關焦點

  • 祖傳秘制燒烤調料配方,絕無僅有!
    聽老闆講,燒烤之所以好吃,是因為他們有一份祖傳秘制的燒烤調料配方,絕無僅有,裡面有100多種配料秘制而成,真可謂色香味全。也曾想過拿到他們的祖傳燒烤配方,自己開一家燒烤店肯定能吸引很多顧客!燒烤撒料配方其實根據不同地區的口味不同,燒烤調料配方也千變萬化,有些地區的調料可以多達上百種,不過從衛生安全角度上來講,燒烤的調料不用太多,一般家庭燒烤只需要簡單
  • 麻辣燙串串香調料配方做法,訣竅是什麼?
    當然,如此火爆的競爭,不是所有麻辣燙串串香店鋪生意都能紅紅火火,這與麻辣燙串串香調料配方做法息息相關,這就是今天調味品廠家要同大家分享的重點:麻辣燙串串香調料配方做法,訣竅是什麼?麻辣燙串串香調料配方做法原料配方:混合油5kg(紅油和熟菜油各一半),豆瓣醬2.5kg,幹辣椒節500g,花椒100g,蒜瓣150g,老薑100g,香料300g,料酒30g,白酒50g;八角30g、山奈5g、小茴香60g、桂皮15g、香葉50g、孜然30g、草果20g、白扣15g、砂仁15g、丁香15g、香果5g、千裡香
  • 新開滷肉熟食店需要購買哪些香料和調料,實體店師傅給新手的推薦
    第三家分店夏季到了,理論上說滷菜熟食店也進入了旺季,因此有很多朋友也躍躍欲試,打算進入這個行業,可是,大多數的朋友並沒有真正系統的學習過滷菜技術,有的只是在網上或者託朋友隨便弄一個滷肉香料配方,特別是網上,關於滷肉的香料配方太多了,所用的香料種類也是五花八門
  • 香料秘制配方
    上述三種配方適用於各類海產、淡水產品的烹製。   香料除了用來熬滷水,其他還有很多用途,例如熬製自己酒店秘制的辣醬和料油,以及自製的十三香粉,只要搭配適宜、操作正確,就能做出相比於市場上所售成品更有個性特色的調料,從而衍生出若干道招牌菜品。下面介紹幾個南北方都比較容易接受的配方。
  • 學習香料配方,想要入門,應該知道的4個關鍵字
    最近總有朋友拿著自己得到的或者買到的一些配方,讓我來看一看是不是靠譜,應該從哪裡修改等等。但這樣的任務總是讓我誠惶誠恐,因為我非常了解配方的地域性是很強的,各位朋友來自四面八方,都有各自區域的口味特點,我對那個配方的修改可能真不是最正確的。
  • 頂級常用香料大全!(附配方)
    香辛料也可稱作辛香料,烹飪行業俗稱香料。是對可廣泛用於食品調味物質的統稱。他們或具有強烈的香氣,或具有刺激性的味道,可增加食物風味,提高食慾,利於消化等作用。現在通常所指的香辛料多數是香料植物的乾燥物,他們可能是該植物的果實(如白豆蔻、八角)、皮(如桂皮)、葉(如月桂葉、藿香葉)、花蕾(如公丁香)、根(如廣木香、高良姜),他們能夠賦予食物特殊的風味、味感等。天然香辛料不僅具有香味可作調料,在醫學上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
  • 兩種「一身具有多種香」的香料,配方裡畫龍點睛的訣竅
    前幾天我曾和一位開調料店的朋友探討過香味層次的問題,他除了賣調料之外,也自己配置一些火鍋底料之類的供應餐館。他說出了自己的一個困惑,說眾所周知,現在很多的商業調料等,提香都是以添加劑為主體,就是我們在街上經常聞到的那種,強烈卻有些怪的香味兒。但近兩年,這種添加劑配製的成品調料卻逐漸被市場所排斥,也不知原因在哪兒?是同質化太嚴重還是其他的原因。
  • 用個小小的香料訓練,讓自己對配方的認知提高一個層次
    我也從自己的經驗裡,儘量給大家分享過一些學習香料和配方的技巧,儘量做到簡單易學,但即使方法再簡化,這也是一門學問,量變與質變的本質是擺脫不了的。也就是說,只有你自己的專業知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從悟性上產生質的飛躍,這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
  • 酸辣粉教程配方,涼皮六大調料,串串香配方。
    涼皮6大調料分別有。大蒜水。紅油,芝麻醬。辣椒油。醋水。大料水。主頁裡還有各種涼皮調料教程,大家可以查找使用。火鍋麻辣燙串串香配方: 2019年最新串串香配方 最新版本配方:色拉油、牛油各200克,餈粑辣椒、郫縣豆瓣醬濃香各250克,幹椒節50克,香果14克,香葉、孜然、桂皮、豆豉各4克,草果皮5克帶子的16克,花椒10克,小茴香、沙姜各6克,陳皮、丁香、甘草各2克,茴香8克,白蔻7克,南姜、姜各10克,肉蔻9克,大蔥40克,冰糖20克。
  • 夜市的炒粉、炒麵特別入味,用的是什麼「調料」?神秘配方在這裡
    夜市的炒粉、炒麵特別入味,用的是什麼「調料」?神秘配方在這裡現在的夜市小吃攤特別多,只要做的東西實惠好吃點,乾淨衛生有保證,那麼生意一般都會很好。後來朋友告訴我說,他的炒粉、炒麵好吃的秘訣就在於「調料」。剛開始炒的時候,小吃車上擺滿了各種調料,後來發現這些調料又佔地方,用起來又不方便。於是便秘制了一些調料粉,把多種佐料按照比例混合制粉,不僅味道豐富好吃,使用起來也節約時間。
  • 廚房常用的各種調料,香料——細說
    廚房常用的各種調料——細說那就是調料 香料用的不到位,下面我給大家分析,會用調味品了,飯菜自然就美味了!香料香料香料是為了提高食品的風味兒添加的天然植物為原料加工成。草果,肉蔻,豆蔻,白芷這些香料可以加入(丁香,八角,香葉,桂皮)一起熬製一鍋滷煮水,用來滷製肉類比較合適。
  • 香料還能這麼玩兒?讓小店人氣滿滿「西式五香泡菜」配方
    在烹飪古籍的記載裡,也有做麵條的時候加入特製香料粉,而使那碗面「裡外都是香」,回味悠長的記載。還聽說過一位廚師,有一個家傳的泡菜配方,就因為裡面有個香料組合,而口味層次很好,有日本企業找到他要百萬購買的故事。
  • 滷肉中,香料配方並不是最重要的,別再迷戀所謂的秘方,實話實說
    說到滷肉,很多人都會認為配方是特別重要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滷肉是一門系統的技術,在整個滷肉過程中,配方並不是最重要的。食材的選擇,食材前期處理,滷製方法,滷製火候,滷製時間,鹽度大小,調料的使用等等都對滷肉最終的味道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配方只是起一個讓滷肉味道保持穩定的作用。
  • 滷豬蹄都要放什麼香料?沒有比這在詳細的教程了,價值8000元配方
    ,只要是製作滷製豬肉製品香辛料配方中肯定會有草寇這一味香辛料,這就像牛肉的製作中的香料配方中必有草果一個道理,同樣是滷菜製作禽類的滷菜製作中例如;雞,鴨,等食材在製作中必有的一味香辛料那就是白芷,這都是香料配方的使用規律。
  • 陝西涼皮調料配方,涼皮調料的做法
    做正宗陝西涼皮就離不開涼皮調料配方、離不開麵皮、調料水、辣椒油、醋水、芝麻醬、綠豆芽、黃瓜絲等將近10種調料,其中辣椒油至關重要,辣椒油一定要香,那麼下面我給大家一一介紹涼皮調料配方的具體做法。調料水 陝西漢中涼皮調料水的做法:(以兩斤水為例)準備工作:鐵鍋一個、濾網一把、秤2斤水、鹽80g、味精40g、大料粉10g步驟:1、鐵鍋中放入2斤水,燒沸騰;沸騰後放入鹽和大料粉一起煮,大火燒開三分鐘,然後關火!
  • 滷豬頭肉配方天然辛香料搭配伍,味道奇香,純天然上色才是關鍵
    這款滷豬頭肉配方及製作流程,全部用純天然香料配製,上色也是純天然產品。口感豐富,色香俱全讓顧客好評不斷。下面就是這款配方的詳細配方及教程,喜歡的請收藏。香料:八角20克,小茴香10克,草果10克,桂皮8克,良姜8克,白芷7克,花椒7克。以上全部香料放到開水泡20分鐘,撈出瀝乾。調料:排骨醬240克,精鹽300克,糖色40克,紅曲米50克。
  • 大廚千金不換的調料配方,有了它,不管做什麼菜,都能鮮香美味
    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因為自己做的調料汁不對,在美食界,有個重要原則:「食材是骨架,調料是靈魂」。可見調料對於整個菜的重要性,調料不好菜再好也不能吃,調料做的好做任何菜都很簡單。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道調料的配方,它可是小編做大廚的表哥千金不換的秘傳配方哦!只要學會,不管你做什麼菜,都能夠保證鮮香美味。下面就隨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老配方15:傳統五香醬牛肉,香料5種,用蔬菜增香是個妙招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朋友提了一個意見,說我發的那些配方,雖然一看就很專業,而且是用心做的,但是從他們作為讀者的角度來說,感覺受眾面比較小。因為商業配方和家用配方是不一樣的,我發的很多配方裡面,都是香料十幾種,然後還有一些專業的配比理論等等。
  • 辛香料的配方相互作用——相畏(配方設計六要素1相須2相使3相畏4相殺5相惡6相反)
    授課內容:2020年11月20至22號【重磅推出】第10期辛香料組方密碼課程1、72種辛香料料性與用途,2、72種辛香料之間的互補關係,3、料包配方如何運用君臣佐使理論組合,4、辛香料配方的合理計量標準料,5、辛香料五行相生密碼,6、辛香料九宮格密碼體系,7、組方表格密碼原理表,8、配方還原和升級規律密碼。
  • 辛香料的配方相互作用——相反(配方設計六要素1相須2相使3相畏4相殺5相惡6相反)
    授課內容:2020年11月20至22號【重磅推出】第10期辛香料組方密碼課程1、72種辛香料料性與用途,2、72種辛香料之間的互補關係,3、料包配方如何運用君臣佐使理論組合,4、辛香料配方的合理計量標準料,5、辛香料五行相生密碼,6、辛香料九宮格密碼體系,7、組方表格密碼原理表,8、配方還原和升級規律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