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法師:如果人只有福報沒有智慧 就會被福報所害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閆秀勇

如果一個人修學菩薩道,這個必須要知道:不要著相,要具足三輪體空的智慧去行布施,這樣所得到的是無漏的福德。我們現在修行,看有多少人知道無相而行布施?不知道。你看為什麼我們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其實就是不明理。我們現在都是比較執著於相,做事情執著於相。所以如果用《金剛經》的思想去做事情,那就沒有絲毫的壓力,很輕鬆、很自在,而且積累無漏的福德。

《金剛經》講到了著相布施,佛經常用比喻: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去行布施,所得的福報在世間法來講是非常之大,雖然之大,但它還是有數目的。這樣所得的福報是虛妄的,早晚要喪失。而且對於一個人來講,如果說單有福報沒有智慧是很危險的。智慧是眼睛,你福報越大,你造惡業的機會也就越大,福報大的人,成就快,但是墮落也快。

所以大家要知道,有福報也要有智慧。如果你沒有智慧,福報大,你造惡業也最容易,墮落得也就越快。但是如果你有大福報、大智慧的話,成就也就越快。如果我們不著相去行布施,哪怕是布施一個蘋果,我們不著相去供養佛,所得的福德是虛空遍法界,就是無漏的福德,是成佛的資糧。佛陀在此地,比喻說道,當一個人不著相去布施,就好比太陽高照,在陽光照耀之下,看到無量的珍寶,取之不盡。

相關焦點

  • 萬事不順因為缺乏福報,如何快速提升福報了?
    某段時間沒有福報,即使擁有很多很富有,也感受不到快樂。福報不足的人,好比一鍋湯,遇到些許小困難,就像一碗汙水倒入一鍋湯,整鍋湯都壞了。福報大的人,好比大海,一江汙水流進大海,海不會被一江水轉汙,相反能把它轉清,讓自己更強大,納百川而成百穀王。徹底消除一切問題的方法,就是增長福報。
  • 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聽聽星雲大師、南懷瑾教你如何守住福報
    過去我遊歷過不少佛門廟堂,也結識了不少得道僧侶,其中有這麼一樣東西,是經常被佛家人士所提起看重的,那便是「福報」。佛語有言:「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在佛家,福報比世間所有的金錢名利都要珍貴,有福報的人,好運自當如影隨形,而沒有福報的人,再如何哀求祈禱,也一樣不會有好運加持,還有可能招來禍端。既然在佛教觀念裡,福報如此重要,我們生活中又該如何獲取福報呢?其實不然,福運根本不用我們去刻意獲取,它是人皆有之的。
  • 江蘇東臺彌陀寺本源法師邀您吃素積福報
    2019年佛誕節,鳳凰網佛教頻道特別策劃了「佛誕吃素積福報」活動,面向全球發出「佛誕吃素」的倡議。
  • 慈航法師:仁厚的人福報大
  • 一切都是福報,如何積累福報呢?
    福報大的人,諸事如意,財源廣進,工作順利,家庭和樂,身體健康,面相莊嚴,子孫昌盛。福報小的人,學習工作不順利,婚姻戀愛挫折重重,常遇小人,貧困潦倒,疾病纏身,事事不順,做什麼虧什麼,長相也越來越醜……
  • 淨空法師:現在修福比古人方便,所獲果報卻不如古人
    或教人書。或自塑畫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畫。所受果報。必獲大利。】...佛法中教人修福,修福是什麼原因?你沒有見性。沒有見性要想得福報,那怎麼辦?只有靠「修」。靠「修」得到的這個福,不是自性的,自性才是無有止盡。像我們在淨土經裡面看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是自性的福報。《華嚴經》上講到毗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也是自性的福報。
  • 千萬別損耗孩子的福報
    ,賴以生存的就是福報,就像生存需要呼吸空氣一樣,如果不能呼吸空氣,人就會窒息。而如果沒有福報,人就會福盡而死。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福報。其實你看世間人,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短命,或長壽,為民,或為官。都是自己的福報造成的,都有他的因果在那裡。我們不必羨慕他人,也不必怨天尤人,努力積福便是了。但福報從何而來?從累世善惡業力而來,行善得善,作惡得惡,今生的一切全是累世行為所決定的。
  • 人應該存福報,勝過存錢
    文:一星雲法師人應該儲存的是福報,有福報,走到哪裡都有的吃,做什麼行業都能賺錢,因為福報在的緣故。沒有福報,錢也守不住。很多人做什麼都賺錢。以前改革開放初期,那些人賺到錢的,都是本來有自己福報,再加上開放的因緣,就賺到錢了。如果自己沒有福報,怎麼努力,賺來的錢,也是小錢。有的人做什麼都賺錢,有的人做什麼都只能養活自己。這就是福報問題。一個人的成就,靠的是智慧加福報。單有智慧,很會讀書,沒有福報,走到社會上賺錢就很困難。讀書要會讀,但賺錢和讀書,是兩碼事。
  • 一個人福報大了,就可以讓周遭的人得到功德
    、四間房子,太有錢了,所以她就執著了,那個房地產飈的時候嚇死人,所以,我永遠都體悟到,你要福報,最簡單就是天天為別人想,天天都布施,沒有第二條路,不用攀緣,讓錢追著你,你不要去追錢。那天人說供僧,能夠供養到清淨的發心的僧人,那個是福報最大的,所以我們每年水陸法會也好,各種的法會也好,一定要有供佛齋僧,讓我們修福報。所以這個希瓦利,他出家以後就是這樣,後來佛陀就跟希瓦利講:希瓦利,你慈悲,你多到有些出家人託缽託不到的地方,所以佛陀就跟僧團說,只要有出家人到哪裡託缽託不到,你就往希瓦利住的方向就好了。只要希瓦利在僧團,福報增上,大家都會特別有福報,所以各位,人能不能影響世界?
  • 生存的智慧:真正善良的人都會自帶三種福報,越助人福報越多
    可以說,懂得善良的人,往往會自帶這幾種福報,因為他們身上擁有這些過人的品質,才會吸引好運靠近。01善良的人積累是陰德,贏得更多人尊重古人云,一個人最大的福報來自積陰德。02善良的人,內在能量高真正的善良之所以擁有福報,是因為善良的人幫助別人,內在非常坦蕩與真誠,內心沒有糾結,更沒有內耗。曾經有一個霍金能量學講述到,人處於自在能量時候,級別是很高的,尤其是內在平和的時候,能量更高。
  •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常做這兩件事,福報多
    如果你不積累福報,你反而會做壞事,生活自然會很難順利進行。至於如何積累福報,我們的祖先對這個世界有許多告誡,《易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福報和禍事都是被自己的言行所吸引。善行有善報,惡行有惡報。
  • 千萬不要損了孩子的福報!花一分鐘進來為孩子積累福報增福增慧!
    世人之福,皆有定數福盡災來,祿盡人亡古語言: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當今社會很多人在拼命的賺錢說多留點錢財給子孫殊不知你留錢財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住你留書本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其實什麼留給子孫最好,最好的是福報世間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福報來的如果孩子不懂惜福
  • 原來萬事不順,是因為缺乏福報,鎮不住啊!
    當人現有的福分超過所能承受的福分時,一點小事也會鎮不住,也就是會產生抑鬱、自殺、憂愁、鬥諍、煩躁、悲傷、絕望、怨恨、指責等情緒。想修行而沒有好的、清淨的環境,不用抱怨,看著是我們的業障,還沒有福報享受更好的修行條件。不用抱怨事業不順、家庭不合,等等等等……如果業障夠小,福報夠大,你就應該是事事如意,心想事成!福報升上去了,生活自然會好,自己的想法、愛好、追求也會跟著改變。
  • 因為你福報不夠,所以總被業障拖著走
    智者大師說過:修福德不修智慧,叫作愚;修智慧不修福德,叫作狂。消耗享用過去的福報叫做「吃腐食」,不積福報總有一天會把福報吃完,沒有福報處處是苦。  什麼是窮?不懂布施就是窮。不懂布施會有六種窮:財窮、身窮、智慧窮、心量窮、福報窮、擔當窮。
  • 佛教:心量越大,福報就越大!這6個方法幫你擴大心量,積累福報
    古德有雲「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他的福報就有多大,他的事業就有多大。」經雲「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句話亦是告訴我們,心量越大,福報就會越大。對於學佛之人來說,我們皆有聽聞這麼一句話「學佛、是學佛諸佛菩薩的心量、慈悲、精神。」
  • 南懷瑾說:福報多的人,往往都有這2個特徵
    大家都是媽媽生的,為什麼有的人福報很多,順風順水;而有的人一輩子過得很差,不管怎麼努力,都是碌碌無為呢?其實,這和自身因素有很大關係。正如《左傳》中所講:「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場,自身品質如何,就會吸引來與之對應的福或禍。
  • 如瑞法師:賺錢光有本事還不夠 還得有福報
    賺錢不單靠本事,還得靠福報(圖片來源:資料圖) 朝拜五臺山,不是每個人都能來的,這需要因緣。來朝五臺山、來拜佛,不管你有沒有佛教信仰,都已經得到了加持。 為什麼我們同樣的本事,那個人就掙錢了,我就沒掙錢?你慢慢懂得因果的道理的話,就會知道,掙錢不單單靠本事,還要靠福報。過去生中,你積累了那樣的福報,加上你的緣,也就是說你有這樣的本事,你才可以掙得到錢。如果你沒有那樣的福報,單單有本事,你也掙不來錢的。所以,有兩件事情我們都非常需要做,就是培福報和修智慧。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有時候,我們看別人過得很愜意、很舒適,甚至有點兒妒忌和怨恨,但嗔恚是沒有用的,那是人家自己積攢而來的福報,別人有福,自己無福,我們要做的是深刻反思自己,而不是盲目地羨慕和嫉妒。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再強求也是徒勞。佛說,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若不懂得修福、培福,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
  • 南懷瑾的告誡:福報自有定數,福報再好,也切忌隨意揮霍
    因而,人的福禍與命運無關,皆因自己所作而得。著名的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認為福報如存款,是有定數的,只取不存,終有一天會揮霍殆盡。他告誡世人:福報自有定數,福報再好,也切忌張揚揮霍。心胸寬廣之人會得到眾人的推崇和敬佩,喜歡與這樣的人結交,也樂於與這樣的人做生意,所以人生懂得退一步,整個天地都會更加廣闊。福報是有定數的,心胸狹隘凡事都要爭要搶,看似是得到了好處,但是福報也於其中不知不覺地消耗。心量越大,福氣越厚;心量越小,福氣越薄。
  • 家有念佛人,福報延三代!
    福雖未至  禍已遠離人為惡  禍雖未至  福已遠離財不留三代  才不傳三代  福報延三代家有學佛人  福報延三代"阿彌陀佛"念到底的人,這種人福報最大!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學佛之家必有善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