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娑婆世界行走,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如意地過上富貴的生活,也不是誰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當然雖然世上還是窮人相對來說更多一些,但是也並不是只有窮人,每個人的命運福報不是上天隨意的安排,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業力。
有時候,我們看別人過得很愜意、很舒適,甚至有點兒妒忌和怨恨,但嗔恚是沒有用的,那是人家自己積攢而來的福報,別人有福,自己無福,我們要做的是深刻反思自己,而不是盲目地羨慕和嫉妒。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再強求也是徒勞。
佛說,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若不懂得修福、培福,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前世的修行、善惡業決定了今生的命運,前世修福培福、積德行善,廣種善因、福田,今生自得感召福果。同樣的,若我們今生培植好善根福德,來生才會享福果。相反,若前世造惡業嚴重,結下惡緣,今生障礙現前,自然沒有福報。一切皆因果循環,真實不虛、概莫能外。
佛門裡有一首著名的偈子: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不論我們是行善還是作惡,不是沒人看到就沒事了,所謂「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我們的內心就是一個磁場,心裡想什麼,哪怕只是動一個念頭,這個念頭就是因果之「因」。「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吃虧不會虧,行善終有福報,屬於自己的終究還會回來,要懂得布施,人生才會越來越有福。
有時候我們也不要覺得吃苦就是在受苦,其實不盡然,因為佛門有句話「吃苦了苦、享福消福」,就是說人不能太過安逸,過於奢侈和揮霍福報,當福報一旦用盡,就只剩下苦果了。人生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生活中看似磨難和痛苦,回頭想來原來是命運的成全和善待。
有人問了,怎樣修福呢?要惜福、培福。什麼是惜福?舉個例子,不要浪費。有些人認為錢是自己掙的錢,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大肆揮霍、鋪張浪費,這種思想是大錯特錯的。我們浪費,不止是浪費了錢,更重要的是損自己的福報。我們有那個福報享受這個福果,若不懂得珍惜,福報就會越來越薄。
我師父就是一個特別惜福的人,她每次吃完飯都要在碗裡倒入熱水,將碗中剩的米粒就著熱水一塊兒吃下去,碗裡乾淨如洗,一點兒也不敢浪費。如果我們有錢,那是自己努力積攢來的福報,再有錢也不要浪費,浪費損自己的福。
富貴從哪裡來?從布施中來,越是富貴越要懂得布施。若吝惜手裡的那點兒財,則難以培福。培福的首選就是布施、救濟窮苦、廣結善緣。屬於自己的福報,你願意發心布施給他人,你的善心善行終究不會被命運辜負。萬事皆有因果,行善之人,福雖未至,禍已遠離。願大家都能夠遠離苦厄,福報滿滿。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