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沒有福報,才是真正的貧窮。常言道:命中有福要惜福。一個人只要有福報,任何事情都會順,有錢並不代表有福。錢多了如果沒有福報,一樣也會溜走。福報包括生活中的一切,一粒米、一杯水、一件衣服,等等,這些都是自己命中的福報,不可隨意浪費。
人的福報可大致分為兩種,先天福報和後天福報,先天福報是命中的定數,也就是前世的善惡業帶來的,所以有碰到比較高明的大師,往往能把一個人的命數看得很準,在《了凡四訓》一書中,就詳細講述了人生的立命之學。
了凡先生的命運就被一老者算定,幾十年來絲毫不差,後來通過自己後天造福,斷惡修善,命運得以轉變,就把自己改變命運的經歷撰寫成《了凡四訓》一書,流傳於後世。所謂的命運就是因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因果報應的使然,就是命運的吉兇禍福。
很多人不懂得後天積福,愛貪小便宜,殊不知命中福報有定數,當福報享盡,也就到了受苦的時候了,甚至會祿盡人亡。就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來講,很多人喜歡讓別人請客啊,而且不珍惜飯菜,點最好的,最貴的,其實,浪費的還是自己的福報。看似不花自己的錢,卻是在消耗自己的福報。
當然禮尚往來很正常,我並不反對相互請客吃飯,但是要懂得惜福,存心要正,不可有貪便宜的心,人生是修行的過程,也是一個消耗福報的過程,所以佛家講,要福慧雙修。不懂得修福、培福,當福報耗盡,苦就來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讀書人,叫柳生,家境貧寒,自幼就學習很用功,希望將來能求得功名,建功立業,一報父母之恩,為百姓謀福利。後來柳生進京趕考,路遇大雪,就暫住一家客棧,柳生在用餐的時與一位朋友對面而坐,他看這位年輕人氣宇不凡,兩人相談甚歡,就交為朋友。
因柳生自幼家境貧寒,自己覺得能結交這樣氣宇不凡的朋友,一定能對自己有幫助。由於雪勢猛烈,一時也無法趕路。柳生就天天請這位年輕人喝酒,幾天後就身無分文了。不過他交的這位朋友是真仗義,開始反過來請柳生,兩人天天好酒好菜。就這樣柳生起了貪念,就想在客棧多住幾日,反正進京後也是等著,再這還有人請客多好。
不過好夢不長,就在柳生剛萌生暫留幾日的念頭時,第二天之後,他的那位仗義氣宇不凡的朋友再沒出現過。柳生見狀,只能收拾行囊繼續趕路了,這時才發現,自己的包裹空空如也,打開行李,裡面放有紙卷,打開一看,上面寫著:這幾日,多謝柳生相公盛情款待,我本狐仙,你的包裹已被我換成銀兩,我們所享用的好酒好菜,都是你命中的福報,有緣再見。
當時柳生整個人都蒙圈了,不過經過這件事,也讓他明白了,古人的教誨真實不虛,做人一定要自求多福,從此以後,柳生努力培植福報,最終考取了功名。柳生所遇到的這件事,雖說是逆緣,但也是逆增上緣,通過一點小小的損失,讓他明白的人生大道。
古人常講:「惜福者受福,不惜福者受禍。」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是花別人的錢辦自己事,其實消耗的還是自己的福報。你有福報,才會有錢讓你花錢。所以說生活中的飲食衣服,都要倍加珍惜,越惜越有福。珍惜福報,無論今生來世,只要福報具足,生活都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