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有定數,請客吃飯,也消耗自己福報,且行且珍惜

2020-12-20 妙音聞聲

一個人沒有福報,才是真正的貧窮。常言道:命中有福要惜福。一個人只要有福報,任何事情都會順,有錢並不代表有福。錢多了如果沒有福報,一樣也會溜走。福報包括生活中的一切,一粒米、一杯水、一件衣服,等等,這些都是自己命中的福報,不可隨意浪費。

人的福報可大致分為兩種,先天福報和後天福報,先天福報是命中的定數,也就是前世的善惡業帶來的,所以有碰到比較高明的大師,往往能把一個人的命數看得很準,在《了凡四訓》一書中,就詳細講述了人生的立命之學。

了凡先生的命運就被一老者算定,幾十年來絲毫不差,後來通過自己後天造福,斷惡修善,命運得以轉變,就把自己改變命運的經歷撰寫成《了凡四訓》一書,流傳於後世。所謂的命運就是因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因果報應的使然,就是命運的吉兇禍福。

很多人不懂得後天積福,愛貪小便宜,殊不知命中福報有定數,當福報享盡,也就到了受苦的時候了,甚至會祿盡人亡。就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來講,很多人喜歡讓別人請客啊,而且不珍惜飯菜,點最好的,最貴的,其實,浪費的還是自己的福報。看似不花自己的錢,卻是在消耗自己的福報。

當然禮尚往來很正常,我並不反對相互請客吃飯,但是要懂得惜福,存心要正,不可有貪便宜的心,人生是修行的過程,也是一個消耗福報的過程,所以佛家講,要福慧雙修。不懂得修福、培福,當福報耗盡,苦就來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讀書人,叫柳生,家境貧寒,自幼就學習很用功,希望將來能求得功名,建功立業,一報父母之恩,為百姓謀福利。後來柳生進京趕考,路遇大雪,就暫住一家客棧,柳生在用餐的時與一位朋友對面而坐,他看這位年輕人氣宇不凡,兩人相談甚歡,就交為朋友。

因柳生自幼家境貧寒,自己覺得能結交這樣氣宇不凡的朋友,一定能對自己有幫助。由於雪勢猛烈,一時也無法趕路。柳生就天天請這位年輕人喝酒,幾天後就身無分文了。不過他交的這位朋友是真仗義,開始反過來請柳生,兩人天天好酒好菜。就這樣柳生起了貪念,就想在客棧多住幾日,反正進京後也是等著,再這還有人請客多好。

不過好夢不長,就在柳生剛萌生暫留幾日的念頭時,第二天之後,他的那位仗義氣宇不凡的朋友再沒出現過。柳生見狀,只能收拾行囊繼續趕路了,這時才發現,自己的包裹空空如也,打開行李,裡面放有紙卷,打開一看,上面寫著:這幾日,多謝柳生相公盛情款待,我本狐仙,你的包裹已被我換成銀兩,我們所享用的好酒好菜,都是你命中的福報,有緣再見。

當時柳生整個人都蒙圈了,不過經過這件事,也讓他明白了,古人的教誨真實不虛,做人一定要自求多福,從此以後,柳生努力培植福報,最終考取了功名。柳生所遇到的這件事,雖說是逆緣,但也是逆增上緣,通過一點小小的損失,讓他明白的人生大道。

古人常講:「惜福者受福,不惜福者受禍。」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是花別人的錢辦自己事,其實消耗的還是自己的福報。你有福報,才會有錢讓你花錢。所以說生活中的飲食衣服,都要倍加珍惜,越惜越有福。珍惜福報,無論今生來世,只要福報具足,生活都會幸福。

相關焦點

  • 別人請客,吃的是你的定數,一定要看!
    閱讀前,請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易經」,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
  • 南懷瑾的告誡:福報自有定數,福報再好,也切忌隨意揮霍
    著名的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認為福報如存款,是有定數的,只取不存,終有一天會揮霍殆盡。他告誡世人:福報自有定數,福報再好,也切忌張揚揮霍。福報是有定數的,心胸狹隘凡事都要爭要搶,看似是得到了好處,但是福報也於其中不知不覺地消耗。心量越大,福氣越厚;心量越小,福氣越薄。心量大了,人才能海納百川,把朋友,財富,好運都能納於其中,越納福氣越多,人生越幸福。
  • 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聽聽星雲大師、南懷瑾教你如何守住福報
    在佛家,福報比世間所有的金錢名利都要珍貴,有福報的人,好運自當如影隨形,而沒有福報的人,再如何哀求祈禱,也一樣不會有好運加持,還有可能招來禍端。既然在佛教觀念裡,福報如此重要,我們生活中又該如何獲取福報呢?其實不然,福運根本不用我們去刻意獲取,它是人皆有之的。
  • 福報自有定數的,出現這3個徵兆,證明你已經消耗過度了
    種善因得福報,種惡因得惡果。所以很多人都希望通過行善積德來為自己求來福報。那麼,有讀者就會產生疑問:是不是只要行善積德,福報就會永遠跟隨著我們?當然不是。正如隋張公禮《龍藏寺碑》有言:「故知業行有優劣,福報有輕重。」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有時候,我們看別人過得很愜意、很舒適,甚至有點兒妒忌和怨恨,但嗔恚是沒有用的,那是人家自己積攢而來的福報,別人有福,自己無福,我們要做的是深刻反思自己,而不是盲目地羨慕和嫉妒。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再強求也是徒勞。佛說,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若不懂得修福、培福,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
  • 佛說:人的福報,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在這人世間行走,有的人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有的人天生就含著金鑰匙,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有的人,出生就是「窮人」,一窮二白,一切全靠自己徒手打拼。歸根結底,這個世界上永遠還是窮人要比富人多。但並不意味著窮人就一定過得不快樂,過得不幸福。今天,我們只是來探討每個人的命運福報。佛說,人的福報,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業力。
  • 南懷瑾的告誡:福報是有定數的,千萬別一次就透支
    福報是一個人的福德報應,常有人疑惑,誰誰的福報真好,子孫滿堂,愛情事業都是順順利利,為什麼別人什麼都美滿?而自己卻充滿了坎坷?是不是老天爺偏心,把世間所有的福報都給了其他人?其實,福報不是誰給予的,而是自己修來的。
  • 佛說:人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不可隨意浪費,切記!
    前世修多少德,今生有多少福。因此我們說,人這一生有多少福氣是有定數的,我們當下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召來的。不要抱怨自己出身不好,不要埋怨父母沒有給你優越的生活條件,一切因緣皆是自己招致的,都是自己該承受的。就像我們種地一樣,付出多少辛苦,就收穫多少果報。種下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不必羨慕別人,該誰的福氣,別人搶不走;不該你的,怎麼也會失去。
  • 人這一生喝的水、吃的米,都是有定數的!
    從佛學的角度說,浪費是削減福報的行為,為自己埋下了惡因。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並不珍惜一個饅頭、一碗米飯、一張紙或一杯水,認為扔掉這麼一點東西是區區小事。人的一生能「吃」多少、能「用」多少都是有定數的,不是我們有錢就可隨便浪費消耗的。人起心動念都有因果,何況是浪費呢?人們常說,頭上三尺有神靈。
  • 人這一生喝的水、吃的米,都是有定數的!
    人在世界上,如果每天浪費所擁有的東西,哪怕是一粒米,都要減掉一些自己的福壽。人的一生能「吃」多少、能「用」多少都是有定數的,不是我們有錢就可隨便浪費消耗的。人起心動念都有因果,何況是浪費呢?一次我與朋友聚會吃飯,一位從國外回來的朋友可能要顯示自己的富裕,要了許多菜。我建議他少要一些,不能浪費。他說:「我有錢不怕消福。」我說:「有錢就可以暴殄天物嗎?別忘了你是中國人,老祖宗沒教我們有福就不怕消掉。」這樣不珍惜福報的人,被懲罰的日子終歸會來臨。人一生吃多少飯是有定數的,當人把一生能吃的飯逐漸地浪費掉,最終的結果是,讓人有病吃不下飯,甚至是生命的終結,這就是浪費糧食的因果懲罰。
  • 人這一生喝的水、吃的米,都是有定數的!
    從佛學的角度說,浪費是削減福報的行為,為自己埋下了惡因。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並不珍惜一個饅頭、一碗米飯、一張紙或一杯水,認為扔掉這麼一點東西是區區小事。人的一生能「吃」多少、能「用」多少都是有定數的,不是我們有錢就可隨便浪費消耗的。人起心動念都有因果,何況是浪費呢?
  • 世事無常,用心對待人,真情難得,且行且珍惜
    世間緣起緣滅都沒有一定的定數牽手,總是不牢固總以為一切長遠殊不知,一個轉身時會成為陌路人料不到,一個分別間就會天人永隔世事無常,用心對待人真情難得,且行且珍惜世事潮起潮落,分秒就會改變沒有昨日可期只有一路上且行且珍惜人海兜兜轉轉,時間轉瞬即逝沒有來日方長只有這一世相偎又相依一路上
  • 佛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福報來得太快,並非好事
    人間為什麼會有佛法?佛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人間是苦海,煩惱無窮,佛以大慈悲大智慧在世間傳法,普度眾生,希望眾生能以此修得福報。福報能使人遠離煩惱苦厄,家世風光,財源廣進,子孫孝順,因此人人都以為得福就是好事,福報來得越快越好,因為福報來得越快,受的苦就越少。
  • 佛說:父母這樣做是在折損孩子的福報!謹慎!別再這樣做了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簡單:父母把孩子的福報提前用光了。驕縱溺愛孩子的父母,你以為在對孩子好,實則在折損孩子的福報。| 人的福報,實有定數 |佛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無論大人孩子,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帶著過去的福祿、福報過來的,是有定數的。每一個有生命的眾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於前世福報,福報盡則命終。因此,要積福惜福。而當今社會,倫常顛倒,本末倒置,父母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只是在消子孫的福。
  • 父母這樣做是在折損孩子的福報!謹慎!別再這樣做了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簡單:父母把孩子的福報提前用光了。驕縱溺愛孩子的父母,你以為在對孩子好,實則在折損孩子的福報。人的福報,實有定數古語有云:「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無論大人孩子,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帶著過去的福祿、福報過來的,是有定數的。每一個有生命的眾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於前世福報,福報盡則命終。因此,要積福惜福。而當今社會,倫常顛倒,本末倒置,父母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只是在消子孫的福。
  • 為何古人說福報是有定數的,看懂這4句話,福報能自然長久
    古人云:「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其實,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也悄然改變著你的軌跡。一個人的品德、性格、言行等都對他的人生起著重要的作用,你種下了什麼,也將收穫什麼。人生坎坷,萬萬不可隨心而行,以免造成大禍。
  • 民間福報故事:竇禹鈞濟人,得高壽且五子俱登科!
    一個命好的人自然他的福報就大,反之福報小。不管是福報大的人還是福報小的人都要去行善助人。福報小的人,千萬不能自暴自棄,只要你心術好,遲早會得到福報的光臨!福報大的人,如果不行善助人,福報會自動消磨殆盡,反之會越來越好。
  • 六道輪迴,人身不易,且行且珍惜!
    佛教經典《提謂經》中說:「如有一人在須彌山上以纖縷下之。一人在下持針影之。中有旋嵐猛風。吹縷難入針孔。人身難得甚過於是。」大概的意思是:有一個人在須彌山上將線往下放,另一個人在山下用線去穿針,而且山中還狂風不斷,這根線是很難穿過針孔的,想要獲得人身的難度和這樣穿針的難度是差不多的,甚至可以說是比這樣穿針還難。
  • 人生如夢世事無常且行且珍惜!
    人生如夢,「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人生總是反覆無常的變化著軌跡,人們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世事無常態,此一時是一生,彼一時還是一生,人生沒有永久的榮華富貴,人生也沒有永久的窮困潦倒,人世間有許許多多的事是人生無法預測的,雖然今天還是顯官達貴風光無限好、不料明天卻成為失去自由的階下囚
  • 佛牌與福報的關係
    泰國佛牌很多人來問,也很多人恭請,但從中真正能悟到佛牌與福報之間的聯繫的人,少之又少。請佛牌也是與佛牌結緣,要有足夠的緣才能做到,無論你是因為想發財請的佛牌,還是保平安,更或者是改命運都需要足夠的才能做到。說到底,佛牌與福報存在什麼樣的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