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做這件事最損福報,切記!

2021-01-07 明月天心

信佛、學佛的人都知道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自己積攢來的,所謂積善成德,一個人的福報裡藏著他的運氣,會使人在不經意間收穫幸福。吃虧也是福,為什麼?布施是善因,必可得善果。佛教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讓我們懂得積累福報、改善命運。然而,有一件事最損福報,你知道是什麼?不孝順父母!

佛說: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一個不孝父母的人,他的心是壞的,佛門裡講,「一切唯心造」,心若不正,則諸事不順,坎坷叢生。這不是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因果。父母有恩於我們,若我們不懂得回報,甚至厭棄、責難,要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存心有天知」,你的因果就在你的所作所為裡。

佛說:最大的善,不會大過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不孝。世上若是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佛曾經對阿難說: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慈心孝順供養父母,這個功德殊勝難量。父母是三界內的最大勝福田(眾僧是出三界的福田)。

這世界上有四種恩最難報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來(佛)恩,四是法師(僧)恩。供養這四類人,會得到無量福報。佛門回向裡有一首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其中,「四重恩」指的就是父恩、母恩、佛恩、法師恩。

有人會有疑問,如果出家了便不能從衣食住行及精神上侍奉父母,是不是不孝呢?當然不是,出家實乃大孝,出家成為佛陀的弟子,通過修行,將所獲功德回向給過去六世父母,使他們脫離六道,離苦生天,究竟解脫。

也可使現世父母安樂吉祥,福慧雙增。若因緣具足,可讓父母也學佛。一家人都入佛門、精進學佛,堅信阿彌陀佛,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不再受苦海輪迴,是幾世修來的大福報。若非福分圓滿、善根具足,也出不了家,所以出家是具有大福報之人。《楞嚴經三》阿難贊佛偈卷中曰: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所以,出家是對父母孝順,也是在報佛的恩情。

普賢菩薩說:供養父母、和尚、尊師,這種知恩的人,雖然在生死輪迴中,但是善根不壞;不知恩的人,他的善根斷滅。諸佛稱讚知恩報恩的人,因此大家在家要好好孝養父母,這和供養佛的福德是一樣的,沒有差別的。

世人有兩種方法可得大功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哪兩種方法呢?孝順供養父母、孝順供養菩薩。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佛說:眾罪中最惡的,其中之一就是不孝順父母。

若想往生西方淨土,要修三種福,第一就是孝順供養父母師長,不殺生,修十善業;第二是受三皈依戒,不犯戒,不犯威儀;第三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也勸別人讀。我們要深信因果,不要和父母吵架鬥氣,否則不僅傷害身體,還會消耗福報。

百善孝為先,與其遠行以功利之心拜佛燒香,不如好好在家孝順父母。你孝順父母,人天共贊,福報自然來。你違逆父母、不侍父母,拜再多的佛也無用,也不會有什麼福報降臨。若是因果無感應,目連救母為何因?若人深信因果報,同生西方極樂國。三世因果說不盡,皇天不虧善心人。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更要懂得因果,知恩報恩,地藏菩薩以「大孝」和「大願」聞名遐邇,以感天動地的孝行為我們樹立了典範和榜樣。孝順父母,是為人子女的我們應還的債和恩,亦可獲無量功德福報。反之,不孝父母,惡果昭然若揭,人天共憤。願大家拿出實際行動去關愛我們最親近、也最愛我們的父母,他們是我們身邊最大的活菩薩。祈願天下所有父母吉祥安康、諸事順遂。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說,這四件事最損福報,別再做了!
    但不管怎樣,這就是現實的生活,縱然有風雨,但也能收穫內心的幸福。福從哪裡來?自己修行而來。佛說,常做這四件事最損福報,別再做了!一、不孝順父母佛說,世間最大的善為孝順,世間最大的惡為不孝。這個世界上若沒有佛,去孝順父母,父母就是佛。這充分說明了孝順父母的重要性。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
  • 佛教:這5件事最損陰德,切記萬萬不能做!
    所以耗損陰德福報之事,切記不能去做,這五件事最損陰德,你做過嗎?一、不孝父母。經雲「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孝養父母,乃是為人子女本具的技能,因此行持孝道,乃是天經地義之事。作為一名佛弟子,行善之事也是培福之事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行善的極極致亦需懂得「孝順父母」。在佛教《四十二章經》中雲「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二親最上之神也 。」或是《大集經》中雲「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當下末法時期,佛法本就難聞,如有機緣聞其佛法,我們亦需懂得去珍惜去學修。
  • 佛教:因果不虛,常做這四件事,最損功德福報!
    它是因緣果報的簡說,我們通常所說的因果,即因果律。在佛教文化之中,世間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偶然的,每件事必有其原因,並且會導致結果。經云:「一切諸法之形成,『因』為能生,『果』為所生。」從廣義上來講,人的身口意三業行,都是「因」,並且會產生相應的「果」。自種善因,自得善果;自種惡因,自得惡果。
  • 「舉頭三尺有神明」: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佛家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世上的任何事皆不離因果,如那句偈語所說: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佛法:這四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
    生活之中很多人燒香拜佛都是為自己及親人求財求福報。他們買最貴的燈燭,燒最貴的香,以為花錢越多越是對佛的尊敬,表明自己對佛的虔誠,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獲得自己想要的福報。其實這樣做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福報的多少並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要想獲得福報,佛說,這四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第一件事:一心誦讀佛經《金剛經》上說「若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佛家常說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世上的任何事皆不離因果,如那句偈語所說: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佛說,常行這10件事,是為最吉祥!
    也並沒有所謂的「什麼時候不吉祥,什麼時候不能誦經」之說。在時間上,我們已經知道時時刻刻都是吉祥如意。但什麼樣的人最為吉祥?這在佛教經典《佛說吉祥經》中亦有提及,一日,佛在舍衛國祗陀園孤獨精舍,曾有眾神和眾人來到佛的住所。請佛開示:「我等天人眾,願永遠幸福,我佛慈悲,請告訴我們如何才能獲得吉祥?」
  •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折損「陰德」的6件事,別再做了!
    所以,以下這折損「陰德」的6件事,別再做了,果報不饒人!一、嗔恨。人很多時候運氣不好、障礙比較多,問題往往出現在自己的脾氣上。古人常說「量大福大」,人的心量越大,貴人才會越來越多,路才會越走越寬。易怒、易生氣的人,好運也會繞道走。「嗔」是大多數人最易犯的惡習。
  • 佛說:命好的人,常做這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件?
    最靈的佛菩薩在自己的善念裡,最厲害的風水在自己的心中,人生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命好的人,常做這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件?一、不貪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事到頭來螳捕蟬。欲望越重,苦惱越多。得到與失去是相當的,魚與熊掌總是不可兼得。
  • 佛說:這三種話,最好不要掛在嘴邊,有損福報,看看你曾說過嗎?
    要想自己福報滿滿,便要學會克己修身,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正如佛說:這三種話,最好不要掛在嘴邊,有損福報,看看你曾說過嗎?佛不渡人人自渡,修行先修心,渡人先渡己,永遠要相信:自助者,天助之!駟馬難追」等,而最為說得透徹的便是「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一旦失去了誠信,便很難再在天地間立足了。在如今我們身處的時代,其實一次兩次的食言,還算情有可原,別人也許會理解你,但若失信成為了一個人的常態,那麼誰還想和你做朋友?誰還想和你合作?人,必須要有信譽度,做不到的,就不要說;說出了的話,就一定要去想法設法地做到。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我們學佛之人要清醒地認識到,福氣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要想修福,就要修善,善心善行,要多去利益他人,一個人越是貧困、越是福薄,越要有善的發心,不可嗔恨抱怨,否則越是無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 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一、不孝父母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佛陀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曾多次前往仞利天為其生母摩耶夫人說法度化,(仞利天為佛陀母親離世往生之地),以感念生母恩情。地藏菩薩以「大願」和「大孝」感天動地、聞名遐邇,他曾在過去無量劫中救度自己的幾世生母,令其離苦生天,解脫輪迴。
  • 佛學:這3件事情最損福報,千萬不要做,會有報應!
    我們不僅不要去犯下惡業,還要不斷地為自己積攢福報,這3件事情最損福報,千萬不要去做,會有報應的!不守口業,惡語傷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傷害他人的話,可以讓他人在炎炎夏日裡,渾身寒冷,就像是當頭一棒,或是從頭上澆下一盆冷水,一下子從頭冷到腳。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做了「陽善」的人,享受的是世人的讚譽和眼前的福報;但是如果一個人積了「陰德」,那可謂是功德無量,不僅上天會眷顧,來生也會享福。那麼何為「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
  • 佛說:凡事有因必有果,這三件事不要做,否則自損福報,苦果連連
    凡事既然發生了,就會有它發生的理由、有它發生的果報,該發生的早晚都會發生,不該發生的也不會到來,正如佛說:凡事有因必有果,這三件事不要做,否則自損福報,苦果連連。從古至今我國都在傳承中「百善孝為先」的善念,孝作為人活於天地間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是我們積德的一大助緣,可獲無量福報。反之,不孝父母者,苦果連連。我們生活在俗世中,常常看到一些對父母不尊重、甚至常常吼叫的人,往往都沒有什麼出息,事業上很難有所成就。這是因為,他們的福報都在忤逆父母的時候被消耗殆盡。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在這娑婆世界行走,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如意地過上富貴的生活,也不是誰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當然雖然世上還是窮人相對來說更多一些,但是也並不是只有窮人,每個人的命運福報不是上天隨意的安排,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業力。
  • 佛說:「因果不空」,這4件事,折損福報,你有做過嗎?
    做人不要缺德,缺德最後都是缺了自己的德,傷害別人,最終害了自己,損的是自己的福。「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做好事利益他人,其實是在為自己積德修福;做壞事傷害他人,其實最終都是害了自己。人生有因果、命運有輪迴,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真正能庇佑自己的不是你所崇信的神靈,而是自己的善業。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吉人自有天相。
  • 佛教:最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個?
    生活中這十件事是最損福報的,無論你過去積累的再多的陰德,一但去做這十件事,福報就會被消耗殆盡,看看你有沒有做過?第一件事,不信因果。佛法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家說:「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佛教認為,福報的多少與自己布施的多少是成正比的,越是喜歡布施的人,福報就越大,相反,越是貪財吝嗇之人,就越會折損自己的福報。第四件事,不孝父母。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反過來看就是百惡不孝為先。
  • 佛說,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
    學佛的人都知道要以因果為學修基礎,因果是這世間最公平的裁判。佛門裡有句話叫作「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謂命運都是我們自身因果業力的感召,隨業流轉,自己造什麼因,將來就要承受什麼樣的果報。
  •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常做這兩件事,福報多
    佛說眾生世界是一個可以忍受的世界,眾生都在其中忍受三毒和煩惱。人生是一片苦海,大部分人都是在煩惱和磨難中掙扎。生活往往是不快樂的,但有時是快樂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會遇到低谷,尤其是很多人付出很多,收穫卻很少的時候。看到別人輕鬆成功,就義憤填膺,埋怨別人,以為自己運氣真的不好。《易經》:「要想活得好,就要多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