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走進小峰的百家號。炸糕是小峰小的時候很喜歡吃的小吃,還記得五六歲的時候,媽媽每天都會去早市買炸糕和豆漿來當作我們家的早餐。炸糕的做法有很多,今天小峰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太后御膳泡泡糕和晉中油糕的做法!
第一道美食—太后御膳泡泡糕
【原料】
精粉500克,白豬油150克,紅棗500克,核桃仁25克,花生仁25克,熟芝麻25克,冰糖50克,綿白糖150克,花生油2.5千克,青梅、櫻桃、玫瑰醬、青紅絲各適量,礦泉水(用麥飯石浸水也可)適量,上等紅茶水1杯、黨參、黃芪各20克,海馬0.5克,山芋肉0.2克,枸杞子0.5克。
【製法】
首先將黨參、黃芪用開水泡汁。再將海馬、山芋肉、枸杞子、核桃仁、熟芝麻、青梅、櫻桃、青紅絲剁碎。將紅棗煮熟,去核、去皮後,加入綿白糖、玫瑰醬和冰糖末攪勻拌成餡。
然後將炒鍋上火,放入白豬油70克,待油化開時加入黨參、黃芪水汁100毫升及適量開水,等鍋中水燒沸時,速將精粉倒人,用筷子不斷攪拌,注意掌握火候,面要攪勻,不得有疙瘩。把面燙熟後倒在案板上攤開晾涼後,反覆加幾次茶水和白豬油後揉勻,使面達到三不粘為止。
再把麵團搓條,揪30個劑子,揉圓壓扁,包餡合口後在手心團成「泡肚「狀糕坯,要求是邊捏糕邊炸。
最後在炒鍋內放入花生油,待油五成熱時,將糕坯封口朝上,順鍋邊溜入鍋內,並迅速將糕翻過,待油糕呈蘑菇狀、形似花朵、色澤金黃時即可撈出。將炸好的泡泡糕擺在盤子裡,在糕上撒上白糖即可食用。
【特點】
遠看「蘑菇雲",近看「泡泡花」,色澤金黃,酥脆香甜。
第二道美食—晉中油糕
【原料】
軟黍米麵、植物油、紅棗、豆、小豆、白糖、冰糖、紅糖、桂花、玫瑰醬、青紅絲等各適量。
【製法】
制炸糕:將軟黍米麵加水後握成團上籠蒸熟,下籠後蘸水概勻揉好。將紅棗、豆豆、小豆煮熟,做成豆沙餡,或用冰糖、白糖、紅糖,再加上糖料,拌成糖餡。最後揪糕面劑子,分別包入豆餡或糖餡,成小圓餅狀糕坯,人油鍋炸成金黃色即可。
制雲片糕:將軟黍米麵加水,和成散性麵團後上籠蒸熟,下籠撓好攤在案子上,把蒸好的紅棗鋪在糕片上,再捲成卷,切成雲片形,下油鍋炸成金黃色即成。
制切糕:將黃米麵與紅棗混在一起,用大火蒸熟後下籠,切片食用。
制生炸糕:將黃米麵用水拌好揉勻,包上餡,直接下油鍋炸成金黃色即可。
制菜糕:與豆餡糕製法大致相同,主要是用餡不同,糕的造型不同,是餃子形,個頭比餃子大,讓人一看就能分出豆餡與萊餡的不同。
【特點】
色澤金黃,外脆裡嫩,綿軟香甜,美味可口。
小知識:
油糕是晉中地區民間百姓比較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因「糕」和「高」諧音,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貴之意。民間百姓往往在逢年過節或婚喪嫁娶、嬰兒過滿月、慶賀生日、起房蓋屋都要有糕,名稱隨著節日變換,如年糕、喜糕等。油糕伴隨著辭舊迎新、慶賀道喜而成為這一帶百姓生活中離不開的傳統小吃食品。
以上就是太后御膳泡泡糕和晉中油糕的做法啦,小峰覺得做法還是蠻簡單的,大家可以動手嘗試一下哦,今天小峰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