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院士湖南大學開講共話未來計算與產業變革

2020-11-05 紅網邵陽站

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的第二場名家講堂在湖南大學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舉行。

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芳 田萌 楊楊 長沙報導

11月4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的第二場名家講堂在湖南大學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舉行。本場名家講堂以「未來計算與產業變革」為主題,匯聚了知名院士、學者,線上線下同步分享計算技術的發展前沿與未來趨勢,探討計算技術為生產生活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可能性。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計算機學院傑出教授凌曉峰,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歐洲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遙測院院長金雙根三位嘉賓依次發表了主題演講。湖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汪衛斌出席活動並致歡迎辭。

本場名家講堂的主持人由湖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文擔任。

湖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汪衛斌。

湖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汪衛斌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變,各國競爭日漸激烈,唯有堅持以創新為引領,以人才為核心,培養具有創新思維、掌握創新手段的科技人才,方能在世界科技競爭中贏得主動權。中國計算機事業的蓬勃發展,需要依靠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接續奮鬥,傳承創新。世界計算機大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思想交融、技術交流的國際化平臺,我們要藉此機會積極了解先進計算技術發展前沿與趨勢及其為產業跨界賦能的路徑與強大能力。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計算機學院傑出教授凌曉峰進行視頻演講。

就《人工智慧助力我們的思維和生活》這一主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計算機學院傑出教授凌曉峰在加拿大遠程連線,從技術和人生等多個維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演講。他通過新鮮有趣的視頻節目和測試遊戲,讓青年學子更直觀地感受人工智慧與我們思維和生活的聯繫。人工智慧系統總是有一個定義非常清晰的目標,人工智慧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算法優化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短期、中期、長期的,可以是各個方面的組合。人類生活也是同樣,必須首先擁有一個目標,然後需要努力工作,以最優的策略實現這個目標,進而提升生活的質量。「隨著技術的發展,AI會不可避免地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崗位。我們該如何作為?」對於到場學生的提問,凌曉峰表示,人工智慧是一把雙刃劍,要用充分好,不要懼怕。人工智慧的最終目的是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為人類決策做支撐。他鼓勵學生學習和掌握人工智慧的思維方法,用理性的思維積極、合理地規劃人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發表了主題為《新基建中的高性能AI算力基礎設施的架構與測評》的演講。首先,他解釋了AI算力基礎設施的重要性。AI是新基建的內容之一。當前AI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圖像檢測和視頻檢索、博弈決策、自然語言處理三個類別。其中,自然語言處理需要很強的算力,需要很大的計算機器。參數越多,效果越好,計算量就越大。下一代AI的發展需要大規模AI算力基礎設備來支持這一迫切需求。其次,他介紹了AI算力的基礎架構。AI算力系統與傳統的超算系統在處理器、網際網路、存儲上都有區別。超算的HPC系統以雙精度性能為優先,兼顧低精度計算,更大規模的機器甚至需要採用80位或128位高精度;AI算力系統則著重半精度計算性能,面向神經網絡運算進行優化。更大的計算集群不僅能將已有問題算得更快,更重要的是解決現在不能解決的問題。最後,他提出了AI算力評估方法的必要性。公眾需要一個簡單的指標來明確哪套系統的AI算力更強,以及整個領域的發展情況。同時,好的指標可以引領領域的健康發展。此外,傳統高性能計算機的測試結果與AI需要的性能也並不完全一致。

歐洲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遙測院院長金雙根。

歐洲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遙測院院長金雙根分享了《數位技術在時空信息應用與機遇》。他通過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和天文觀測望遠鏡在運行過程中的數據體量和複雜性質,解讀了時空信息的發展對數位技術,尤其是超級計算技術的迫切需求;通過分享影像遙感數據採集、物聯網、人工智慧數據處理,以及智慧城市建設、智慧生活服務等案例,展示數位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智能化在時空信息當中的重要性。他指出,現在正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之時,數位化和技術能力的快速發展在帶來危機和挑戰的同時,也帶了新機遇,尤其是在推動新基建發展方面的機遇。我們應該加強產學研多方協同,構建時空大腦,推進超級計算機等新型基礎設施在時空信息領域的應用,共同聚焦基礎研究和軟體研發,推進領域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引領世界時空信息領域智能化發展,服務政府決策,推動社會發展。

當前,計算技術已經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多種層面的賦能作用。未來,現有計算架構的不斷優化升級,以及對未來新型計算架構的顛覆性創新,將更高效地實現人-機-物互通和智能應用,從而帶來產業變革。本場名家講堂的內容,對於培養高校人才的創新思維,以及推動相關領域未來科研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啟發。

相關焦點

  • 湖南婁底舉行茶產業論壇 共話新化紅茶現實與未來
    摘要:11月26日,湖南婁底市茶產業發展論壇暨新化紅茶品牌發布會舉行,共話新化紅茶現實與未來。此舉對新化紅茶的歷史與現實進行了精心剖析,結合特點,給出針對性很強的科學建議。使新華紅茶向著華中南紅茶大市邁進。
  • 計算萬物 湘約未來丨信息互聯時代 跑出「湖南速度」
    編者按:11月3日至4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將於長沙舉行。屆時將有15位院士、1位圖靈獎獲得者、百餘位政企高層齊聚星城,從計算技術、晶片、應用、未來發展趨勢等維度展開深入研討,行業高手們將在這場國內,乃至全球都有分量的計算機產業盛會上——圍繞產業生態、計算晶片、網絡安全、5G、工業網際網路等熱點話題,分享最新的計算機行業創新與產業發展經驗。
  • 院士學者齊論道 共話中醫藥發展——武陵山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院士...
    11月22日下午,武陵山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院士論壇在懷化市委迎賓館會議廳召開,來自中醫藥及相關行業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政府部門負責人等眾多嘉賓相聚一堂,共同探討中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前景。懷化市委副書記、市長雷紹業出席並致辭,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陳恢清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劉良率先上臺,作了題為《基於中藥打造世界級藥物》的演講。
  • 傳承李政道科學精神 院士、科學家「CUSPEA之家」論壇開講共探科技...
    傳承李政道科學精神 院士、科學家「CUSPEA之家」論壇開講共探科技前沿 2020-12-24 20:43:59(李政道-秦惠䇹故居)正式開講。
  • 大咖齊聚四會,共話灣區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未來發展
    大會主題為「智慧灣區,引領未來」,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李培根,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顧建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宋曉剛等業界大咖,共話機器人發展的新技術、新風向、新挑戰。
  • 「大學第一課」開講,大咖共話青春成長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13日晚,「時光不負、青春敢為」大學第一課主題演講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行。從科學院專家到名校教授,再到在校大學生,當日演講者的發言充滿對於青春成長的啟發與鼓勵。
  • 院士專家來常共商湖南紅茶發展
    尚一網訊(記者 江一舟 通訊員 杜斌 文/圖)1月9日,「院士專家常德行」暨湖南紅茶高峰論壇在市城區遠觀大酒店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唐建初等專家齊聚,共商湖南紅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常德開放強市產業立市聚智引才。
  • 計算釋放「加速度」產業孕育新動能——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綜述
    透過這場立足世界計算機最前沿、匯聚行業頂尖智慧的盛會,可以感受到計算釋放出的「加速度」,觸摸到計算機產業迸發出的新動能。  一場關乎生活的變革  聽障人士怎樣「聽」懂電視新聞,電競舞臺上何時能有國產電腦「身影」,5G高清攝像頭拍到的畫面有多清晰?在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創新技術與產品應用成果展上,都能找到答案。
  • 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共通共享話未來
    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共通共享話未來 原標題:   8月26日上午,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開幕。  本屆智博會有來自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會,共吸引843家企業參展。參會嘉賓包括國際組織負責人、國外知名學者和60多位世界500強企業高管等。在智博會21萬平方米室內展覽面積中,外資企業布展面積佔比達13.6%,比首屆智博會提高4.2個百分點。在首屆智博會設立智慧體驗廣場的基礎上,今年新增了3個實景體驗區,並向觀眾免費開放。
  • 「計算湘軍」心繫湖南——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
    張平文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彭可心 「計算無邊界。現在什麼都可以做計算,而且你不知不覺中就在做計算。」9月10日,在2019世界計算機大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理事長張平文自豪地說,計算機是根植於數學的,計算機的發明與發展,數學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張平文說,行內有一個說法叫「計算湘軍」,因為湖南的數學在國內外都有比較大的影響,如國防科大的計算機實力非凡,湘潭大學的計算數學全國知名,袁亞湘院士、許進超教授、黃雲清教授等一批優秀數學家均畢業於湘潭大學。
  • 計算架構演進的必然,邊緣計算引發的產業變革正在開啟
    站在當下,回顧10年間雲計算為整個IT產業甚至社會帶來的改變,以此去審視邊緣計算的發展,我們絲毫不會懷疑它的未來。因為邊緣計算的潛力與價值正在快速釋放!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ECIS2020)邊緣計算,計算架構演進的必然按照中國科學院姚建銓院士的話說,邊緣計算是數字世界的計算架構不斷演變過程中的必然
  • 人工智慧如何助力未來教育?四位院士共繪新藍圖
    20日至22日,在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上,趙沁平、鄔賀銓、張軍、王耀南四位院士,以各自專業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出發,從不同維度共話智慧教育未來,並就相關問題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採訪。趙沁平院士:人工智慧不應完全取代教師教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表示,作為智慧教育重要的支持技術,虛擬實境VR技術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結合其他相關科學技術,致力於生成一個與現實世界在視、聽、觸覺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數位化環境,人們可以通過一些設備與數位化環境進行交互,產生親臨現實世界的體驗。
  • 剛剛,湖南新增7位院士!兩院院士達73人
    剛剛,湖南新增7位院士!其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分別為國防科技大學王懷民教授和國防科技大學李東旭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分別為湖南大學王耀南教授,國防科技大學姚富強教授,中南大學柴立元教授,湖南師範大學劉少軍教授,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除國防科大3位新增院士外,其餘4位院士均為我省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
  • 湘商需要的大數據思維都在這裡 湖南湘商會講二度開講
    專業技術少將、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譚躍進,湖南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舒斌,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李肯立,大漢集團董事長傅勝龍等來自學界、媒體、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嘉賓結合自身探索,闡述了自己對大數據助推湘商發展的思考。
  • 三大院士齊聚蕭山峰會 百度與大咖嘉賓共話數字經濟與智能製造
    中國智造駛入「快車道」:開源開放成為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重要模式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引導數字經濟和智能製造深度融合,是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
  • 2020湖南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博覽會閉幕 湖南生物醫藥產業開啟新徵程
    紅網時刻10月27日訊(通訊員 龔倩)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無疑已成為湖南速度的一個關鍵詞。產業規模不斷增大、上市企業不斷增加、研發能力不斷增強、項目鋪排不斷增多,作為湖南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之一的生物醫藥產業顯然已步入高光時代。
  •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AI計算是未來的核心生產力
    網易科技訊 12月27日消息,以「超算無界、智創未來」為主題的2019國際超級計算產業博覽會在濟南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在大會發表《智慧計算 未來動力》主題演講。
  • 四院士勾勒「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藍圖
    2020年8月20日—22日,在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上,趙沁平、鄔賀銓、張軍、王耀南四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結合虛擬實境、5G、智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從不同維度共話智慧教育未來。
  • ...出席第三屆中國產業網際網路峰會 將與華為等企業巨頭共話產業未來
    2020年初,疫情的突然襲擊掀起了社會各行各業的動蕩和變革,然而這樣的大環境中,產業網際網路所蘊含的無限潛力和活力被看見了,成為了傳統企業轉型脫變的重要趨勢。    隨著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不斷深入,消費網際網路的「紅利「逐漸被蠶食和瓜分,網際網路行業可以說正式進入「下半場」——產業網際網路時代。
  • 王耀南院士在長沙市青少年開講:從「嫦娥五號」和快遞小哥說起
    14日下午,「院士來了」長沙市青少年科普大講堂第二課如約而至。本次講座迎來了我國機器人技術與智能控制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王耀南。講座中,王耀南院士以《智慧機器人技術應用與發展趨勢》為題,引領現場數百名青少年走近科技前沿,踏入「智慧機器人」的科學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