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湘市江南鎮新洲村醫生肖文。
紅網時刻嶽陽12月22日訊(通訊員 李弈萱)爽朗的笑聲,清秀的臉龐,在臨湘市江南鎮新洲村,只要提起肖文這名鄉村醫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誇讚她是一名「紮根基層,為農村衛生事業樂於奉獻」的最美鄉村醫生。
從醫12年裡,她診治好的病人不計其數,賒出去的醫藥費不計其數,走過的路、踏破的鞋子不計其數。可是,唯有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家庭病史、經濟狀況,她卻牢牢記在心裡。誰都不會想到,她還帶著先天性手腳殘疾的身體紮根農村,在最基層的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守護著當地百姓的健康,她所在的診所未發生過一例醫療事故和醫患糾紛,她自己也獲得臨湘市「2019感動衛健十大人物」的榮譽稱號,2020年,被省衛健委評為「最美鄉村醫生」。
為了回報故裡 她踏上返鄉行醫之路
1986年,肖文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因腓骨肌萎縮症候群遺傳,先天性手腳殘疾,父親同樣是一位身殘志堅的鄉村赤腳醫生。從小受父親耳濡目染,看著父親夜以繼日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守護著全村老百姓的健康,肖文希望自己長大後也能像父親那樣,做一位能給鄉親們解除病痛的鄉村醫生。
1998年父親病逝,悲痛之餘,看到因「看病難、看病貴」而飽受病痛折磨的鄉親們那絕望的眼神,肖文心痛不已。於是,她暗下決心,一定要苦學本領,爭取早日接過父親的重擔,用自己的一生來走完父親沒有走完的路,完成父親沒有完成的夢想。2007年,畢業於湖北省仙桃市醫學專科學校的她,原本有大城市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條件,但都被她婉拒了,為了回報故裡,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返鄉行醫之路,在新洲村衛生室當一名村醫。
她刻苦鑽研,堅持走中西醫結合道路,她說,「作為一位基層醫者,看到孩子能夠不打針、不吃藥、不輸液就能痊癒,她由衷地感到幸福與自豪,也希望能夠更加深入研究中醫外治療法,肩負起行醫責任,為發揚中醫綠色健康療法而努力,造福更多患者。」
為了一方平安
她挺身而出走在最前面
2013年,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在嶽陽市全面實施,為了辦好百姓家門口的醫院,肖文積極配合上級,按照鎮衛生院的統一標準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規範化村衛生室,實現了五室分離、規範化診療設施及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刷卡,讓村民在衛生室看病就能報銷醫藥費,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同時,肖文積極主動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現已為轄區2400多名常住居民進行了健康體檢並建立了居民健康檔案,為轄區289位老人,128位高血壓病人,28位糖尿病人,14位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檔案並納入健康管理,提供每季度一次的上門隨訪服務。除此之外,她還積極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免費為村民測血糖量血壓,每年為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一次免費體檢,同時為老年群體發放和講解老年人中醫保健知識資料。衛生室掛著多本表格臺帳,分別寫著高血壓、糖尿病、高危孕產婦及0-6歲兒童管理情況,這些表格內逐一登記著需要隨訪服務村民的姓名、上次檢查的時間、健康狀況及服藥情況等。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我們每個人的正常生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即是戰鬥。從2月21日召開緊急會議通知以來,肖文便協同村支兩委進行嚴格排查,把所有返鄉人員摸排清楚後,並建立家庭隔離防控檔案。「能不出門就不出門,不聚會,勤洗手,戴口罩……」「特別要注意食物安全和衛生,不吃生的和沒有熟透的食品……」這樣叮囑的話,她每天都要重複許多遍,遇到有些不理解、不配合的返鄉人員,都非常有耐心、細緻地反覆溝通,並認真觀察居家隔離人員每一個細微的變化並記錄在冊,每次上門除了測體溫,還告知村民怎樣做好自我防護,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及洗手等防控知識。
為了百姓健康
她無怨無悔繼續前行
村裡有15位行動不便的病人,都是肖文最牽掛的人,為了按時隨訪,她騎著代步車,風雨無阻,送藥上門,急人之所急,只為了讓鄉親們儘快解除病痛。每天接聽許多問診電話,她都耐心解答,細緻入微,儘量讓患者少走彎路,少花錢,治好病。
在醫療工作中始終把孤寡老人、特困戶作為重點關注對象。胡爹是位因骨折臥床一年多的高血壓患者,隨訪日,行走不便的肖文便會被媽媽用摩託車馱著上門給老人量血壓,查看老人的用藥情況和身體狀況。肖爹是村裡的五保戶,2011年因腦梗導致行動不便,每次肖爹不舒服打個電話過來,肖文便騎著代步車上門診療,風雨無阻,毫無怨言!用肖爹的話說「肖文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守護著我們。」
2009年的一個酷暑,新洲村五組的肖垂喜因為中暑暈倒在農田裡,被家人送到衛生室的時候已經出現了休克症狀,經過診斷後,立即開展兩條靜脈通道進行抗休克治療,經過2個多小時的奮力搶救,病人轉危為安,後來有鄰居說:「這麼嚴重的病人幹嗎還要接診,萬一出事了咋辦?」肖文坦言:「搶救生命是爭分奪秒的事情,是與時間在賽跑,必須盡最大的努力,至於其他的已沒時間考慮了。」
肖文認為,唯有自強不息,才有無限可能。在堅持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刻苦鑽研,精益求精,每天看書三小時。多年來參加培訓學習20餘次,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基層醫生典籍,並堅持向上級部門資深醫師虛心求教,在業務上力求精益求精。肖文常常將父親生前常說的一句話掛在嘴邊:「做人要重人品,行醫要重醫德。」十幾年來,從未收過病人一分錢紅包,未參加過病人一次宴請,她以超強的責任心,過硬的醫術為鄉親們的健康保駕護航,12年來未發生過一起醫療事故和醫患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