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書實苦,願你不懼辛苦(家長讀給孩子聽)

2020-09-03 微話告家長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我早早等在校門口接兒子放學。

路上,我忍不住問兒子:「見到了久違的老師和同學們,你有沒有很高興呀?今天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呀?」

然而,兒子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興奮,反而蔫蔫地回答到:

「還是放暑假好,可以隨便玩。上學既要早起做操,又要完成一大堆作業,太苦了!」

我摸了摸兒子的頭,決定好好和他談一談:

1

學習如上山爬坡,先苦後甜才是真滋味

還記得去年12月,在書房學習的你突然嚎啕大哭。

爸媽連忙上前,一問才知道,你對即將到來的期末考很是著急:

為什麼寫了那麼多,題目還是解不出來?為什麼學了這麼久,成績還是不見起色?

爸媽既心疼又欣慰,心疼你所受的壓力,欣慰於你對學習的上心。

其實,學習就像用積木搭城堡,沒到最後一步都不算完成。

堅持到底,你才能看到努力的全貌,才不會辜負一路以來的刻苦;

可如果嫌苦嫌累、提前放棄,你將永遠等不到大功告成的那一刻。

學習如上山爬坡,辛苦是不可逃避的主旋律。

但孩子你要知道,學習的苦是暫時的、有盼頭的,而不學無術的生活之苦卻是終身的。

今天多吃點讀書的苦,明天就能多繞過一些生活的累。

現在多為自己積攢實力,將來就更能成為人生的主宰者。


因此,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不要選擇玩樂,在最應該吃苦的時候不要選擇安逸。

周末、假期不只是用來休整玩樂,更要用來查缺補漏、蓄勢待發。

媽媽不反對你玩,但前提是做到有玩有學、守時守約。

如果你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媽媽很樂意讓你去玩/陪你一塊兒玩!

2

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卻是最好走的那條

前些日子高考放榜,一眾學霸、狀元紛紛亮相。

某天晚飯後,電視中播著唐楚玥大姐姐(總分725,今年湖北省理科狀元)的新聞內容。

你若有所思地問:「考高分,究竟是為了什麼?高考,又是為了什麼?」

孩子,在和你這般大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有過這樣的困惑。

而一路走來,我們不得不承認:

高考可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對大多數人而言,高考卻是最好走、最有希望的那條路。

幾年前,白巖松的一番話引人深思:

「不考試、不上學,你還有多少東西可拼?連考試都考不好,你憑什麼覺得自己行?」

2006年河南考生蔣多多、20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因高考交白卷而備受關注。

可很快,由於學歷低、能力不足,苦於輾轉打工的他們後悔了。

最終,前者幾經周折進入一所技校讀書,後者在十年後考上了一所專科院校。

經歷過社會的殘酷後,他們終於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而這條彎路,你不要走!

茨威格在《斷頭王后》裡寫道:「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命運所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親愛的孩子,我希望你長大後能不悔年少,期盼你有個無限可期的未來。

所以,媽媽這般 「狠心」督學,你一定要讀懂背後的用心良苦啊!


3

少壯工夫老始成,學得越多選擇就越多

宋代詩人趙恆,在《勸學詩》中這樣寫道: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書中真的有千鍾粟、黃金屋、馬多如簇和顏如玉嗎?並沒有,但讀書大成之後,這些都隨之到來。

還記得媽媽讀初中時,班裡一女生無心學習,逃課早戀各種混。

後來的一次班會課上,班主任說了這樣一句話,讓我記憶至今:

「你們還小,不要著急著闖社會、談戀愛。

趁現在多讀書、爭取考到好大學,在那裡你會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遇到更優秀的人!

到那時,你想要的東西都會自己找上門來,任君選擇。」

明天的命運是由今天創造的,現在學多少,未來的路就能拓寬多少。

好好讀書,你就能更快、更有機會實現理想,成為想成為的人。

而從更現實的角度出發,努力讀書將助你進入更高的學府、帶你認識傑出的人才,並使你躋身其中。

爸媽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給你,但比起物質,我們更希望豐富你的學識。

因為,即使擁有千萬身家,也終有揮霍殆盡的那一天。

別人搶不走、最不會背叛你的,是滿腦的知識和一身的技能。

少壯工夫老始成,媽媽的這一番話,希望你能牢牢記住、慢慢體會!

待我說完,原本急躁的兒子漸漸平靜了下來。

我笑著摸了摸兒子的頭,或許他現在還不能完全理解,但我堅信:

教育無法一蹴而就,但也不能等孩子長大後再來引導。

儘早和孩子說,他便能早一點領悟,進而做到為自己而學、為理想而奮鬥。

親愛的孩子,讀書實苦,願你不懼辛苦!

相關焦點

  • 「媽媽,讀書真苦!」 孩子,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他因為不好好學習被整個班級邊緣化,不僅學習上出現障礙,連人際交往都會出現障礙。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模樣?別人都能考上好學校,而他只能在街上瞎逛,當個遊手好閒的小混混。就算他能找到工作,一個月賺三四千,但因為沒有知識和學歷,等混到三十歲就面臨失業。後半輩子,找不到工作,結不成婚,吃不飽肚子,沒有房子可以安居樂業。
  • 告訴孩子,讀書並不苦!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讓他們心煩,最讓他們擔心的就是孩子讀書的問題。有一些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覺得讀書苦,讀書累,不想學習。每當家長們聽到孩子喊讀書好苦啊,心裡一定是百感交集,一方面是覺得孩子學習壓力大,另一方面又覺得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 ,不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在這裡,我想直言,家長們,你們應該告訴孩子,讀書並不苦。
  • 孩子不喜歡上學,家長無意識的行為,讓孩子拒絕吃學習的「苦」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傳統教育中,孩子不愛學習家長就會說,不會讀書就出來工作,工作比讀書還苦,可是孩子沒體會過工作,在他們現在這個時候,讀書對他們來說就很辛苦。
  • 抱怨讀書苦,媽媽罰孩子泔水桶撈麵:不吃學習的苦,就吃生活的苦
    孩子一邊撈,一邊被噁心得連連乾嘔,累得不得了。媽媽看到孩子的這個樣子,雖然也心疼,但還是讓他堅持了下來,她表示:「其實我們比較辛苦,所以不想讓孩子以後走我們的路。想想那時候父母讓我們念書,我們也不念。沒有吃學習的苦,現在就要吃生活的苦。」
  • 孩子讀書很苦,但不讀書的人生會更苦!你知道嗎?
    孩子讀書很苦,但不讀書的人生會更苦!孩子,嬰兒剛出生來到這個世上,第一聲總是啼哭,為什麼呢?也許嬰兒天生也知道世道的艱難。孩子,人的一生不容易啊!先學會做人,然後成才,也就是今天倡導的教育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的思想。孩子,請別再打遊戲了!「遊戲是精神鴉片」,有毒、有劇毒!一旦「遊戲成癮」、「網絡成癮」會害死你一輩子的人生,後悔就晚了。
  •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吃讀書的苦,請你要明白3點
    生活中,老師、家長經常給孩子講要好好讀書,但許多孩子總是抱怨讀書辛苦。是,讀書確實辛苦,但是比起生活中其他的道路,讀書是充滿希望的道路,是通向未來的道路,也是最有可能獲得收穫的道路!建議家長,讀給孩子聽!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吃讀書的苦,請你要明白3點!
  • 孩子讀書雖苦,但不讀書的人生更苦,一位媽媽的肺腑之言讓人深思
    孩子,你現在正上高中,你總跟媽媽抱怨,高中作業好多啊,課程多,學業重,有些課程聽不太懂,學起來很吃力,每天晚自習要上到十一點。媽媽只想對你說,你的辛苦我都懂,但是我希望你能明白一個道理,要想以後過上輕鬆體面的日子,就得吃學習的苦,別的孩子也同樣能吃的苦,我希望你也一樣。因為讀書是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也是離成功最近的一條路。給你講個我的親身經歷吧。
  • 在學校混日子的孩子,老師想對你說幾句話!(家長讀給孩子聽)
    不得不說,有一些孩子來學校就是混日子的,不認真上課,不聽老師管教,不願意主動學習,不聽家長的勸告……在此,小磊哥想對在學校混日子的孩子說幾句心裡話,希望能夠給他們一些警醒作用,請家長讀一讀給孩子聽!一步錯,步步錯,你現在不吃苦,以後會更苦!
  • 孩子,校園之外沒有溫室,長大之後沒有兒戲!(家長讀給孩子聽)
    1孩子,學習從來不輕鬆,全世界都一樣但學習是靠近成功最近的那條路孩子,那些你崇拜的偶像、名人,其實都沒有「輕鬆」的童年。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不是小時候一大堆家庭作業……沒有經過無聊和辛苦的學習過程,就不可能有快樂的學習成績。孩子,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使命,對於現在的你來說,學習就是最重要的責任。哪怕學習有多麼辛苦,但不學習,就要飽嘗無知的代價。學習,永遠是普通人最好走的捷徑。
  • 你憑什麼,把不讀書的責任全歸咎於孩子?
    許多父母在孩子初高中時,苦惱於孩子不喜歡讀書或學習成績差。現實中,父母甚至把全部責任歸咎於孩子,且整日勸說道:「孩子,媽媽若是你肯定會努力讀書,不讀書以後怎麼養活自己。媽媽很後悔當初沒好好讀書。」這樣的說教屢見不鮮,但成效甚微。你以為孩子不讀書全是自己的責任,其實這也與父母早期的教育息息相關。請不要拿出父母的權威,把不讀書的責任全歸咎於孩子。
  • 孩子 ,我知道你讀書很苦!當你堅持不下去時 ,看看這些圖片吧
    孩子,我知道你學習很苦,每晚十二點才睡覺,早上五點多又起床讀書。不可否認,學習確實辛苦。孩子,你每天早起上學,回到學校以後上午五節課,下午四節課。各科老師輪番上陣,布置下來的作業,一科科作業都」要晚自習下課前完成。雖說有兩節晚自習時間,可是有一節自習課用來完成小測試。只有一節自習課要完成當天所學科目的作業。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我知道你辛苦啦!
  • 暑假過半:在家混日子的孩子,請讀讀老師這些話!(轉給家長)
    有一點請各位家長務必必須提醒孩子,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怕別人比你優秀, 怕的是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告訴孩子,在家別再混日子了,現在的你加倍努力,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的自己。孩子,你覺得讀書苦,我們能理解,整天坐在教室聽課、記筆記、思考問題怎麼可能有在外面打籃球和朋友玩啥來的舒坦,做作業、練習題肯定也沒有玩手機那麼輕鬆,但是你們知道嗎,這些讓你爽的東西,都是毀掉成績最快的方式。今天偷的懶,都將成為日後最深的遺憾。
  • 孩子,我知道你讀書很苦!當你堅持不下去時,看看這些圖片吧
    孩子,我知道你學習很苦,每晚十二點才睡覺,早上五點多又起床讀書。不可否認,學習確實辛苦。孩子,你每天早起上學,回到學校以後上午五節課,下午四節課。各科老師輪番上陣,布置下來的作業,一科科作業都」要晚自習下課前完成。雖說有兩節晚自習時間,可是有一節自習課用來完成小測試。只有一節自習課要完成當天所學科目的作業。
  • 再愛孩子,也要他承受這5種苦!(家長必讀)
    你再疼孩子,也要讓他吃苦。讓孩子承受這五種苦,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沒有教會孩子獨立,等到孩子走遠了,就不得不吃「不獨立」的苦。如果時光能倒流,我也好想告訴當年那個覺得讀書苦的自己:再努力一把,考個更好的學校,這真的不一樣。
  • 開學季:一定要跟孩子說這6句話(家長必看)
    上學實在是太苦太累了!如果能挑著學就好了......的確,睡懶覺很爽,早起上學很累;出門玩很爽,待家裡寫作業很累;文體課很有趣,文化課枯燥又難學。可孩子你要明白,學習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世界都一樣。之所以辛苦,是因為你正迎著陡坡向上爬。都說學習苦一陣子,不學習則會苦一輩子。
  • 滾雪球式的閱讀積累:大聲讀書給孩子聽最高效(附實戰分解)
    關注過一些研究表明:在兒童成長的早期堅持大聲讀書給孩子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影響就會呈現出滾雪球式的增長,當小朋友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父母不斷給他們大聲讀書,孩子接受語言測試(幼兒園階段)綜合能力會高出一般孩子12%,這樣測試的數據比例會隨著年齡的變化不斷增加,小學階段將高出13%的比例、中學階段19%的比例、高中階段高出30%的比例、大學階段高出34%的比例。
  • 「讀書很辛苦,我為什麼要讀書?」爸爸的一番話,讓孩子幡然醒悟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長大後逐步進入學習階段,父母大都望子成龍,但是讀書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孩子遇到挫折容易產生畏難心理,需要父母及時加以引導和督促。帆帆是一名高中生,經常抱怨讀書太辛苦功課壓力很大,一天他和爸爸到郊外散步。帆帆問:「爸爸,讀書很辛苦,為什麼您要叫我讀書呢?」
  • 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5種苦!(家長必讀)
    你再疼孩子,也要讓他吃苦。讓孩子承受這五種苦,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沒有教會孩子獨立,等到孩子走遠了,就不得不吃「不獨立」的苦。清華大學社科院院長彭凱平說:真正的教養不是在溫室裡栽培植物,而是幫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同時教會他們獨自面對世界。但父母往往愛子心切,常常說:你只管學習就好了,其他的不用擔心。
  • 臺灣一家長帶孩子讀經的實務經驗
    只是「紙上談兵」容易,真正做時,就要因人因時因地而有所調整。  給孩子最好的教材   我一直都很感恩現代讀經之父-王財貴教授,大力推展兒童讀經,還親自編選十八本的中外經典(已出十三本),作為孩子們的讀經教材,而且大字印刷,加上CD錄音帶的製作,讓孩子們學習起來,感覺很方便。
  • 孩子童年不吃苦,家長晚年必吃苦(原創)
    有句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放眼望去,許多父母自己節衣縮食,但給孩子買高檔名牌時眼都不眨;對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丁點家務活也不捨得幹;父母都沒捨得出去旅遊幾次,但孩子要錢參加出國遊時,就算借錢也要報名。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都怎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