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開啟體育全面教改 20條舉措「以體育人」

2020-12-10 上海熱線

  東華大學近日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開啟體育全面教改。該辦法「以體育人」,推出五大類20條舉措,不只抓學生個體,同樣抓各院系總體,將體育工作效果納入學校二級單位群體考評,獲得「優秀稱號」的二級單位學生體質測試成績合格率必須達到95%以上。這意味著各院系要像抓就業率一樣抓體測合格率,95%是「硬指標」,不達標不評優。

  個性化選修,達參賽水平

  東華大學體育部主任朱江華說,2014年制訂的高校學生千米長跑國家標準,已將及格線從3分多鐘延長到了4分多鐘,但學生中的不合格率依然較高。從上肢力量看,差不多半數大一男生連1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

  針對「身體危機」,東華大學的新辦法是將體育課拉長、變寬,不僅可選修「小眾專項」課程,而且貫穿整個學制,還對1.4萬多名本科生、7000多名碩博研究生甚至4000多名留學生實現全覆蓋。通過幾年來推進「大學體育個性化」教改,全校以三大球、三小球、三特色(旱地冰球、攀巖、健身操)9個運動項目為主體,將傳統體育課改為體育俱樂部,學生可自由選擇加入俱樂部上課。比如籃球課分為四期,建議大一修兩期,大二大三各修一期,最終讓每個修課者掌握一門可終身為伴的體育技能,達到可參賽的「準專業」水平。除了144個總學時的必修課,還保證學生每周至少3次課外體育鍛鍊,在App上「打卡」。本科4年中,每年體測一次,取最高成績考察達標與否。

  非專業學生練成專業選手

  誰說高校裡健將級運動員都是退役後才入學的?大學難道培養不出能在國際大賽上拿獎牌的選手?

  最令朱江華驕傲的是,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男子撐竿跳高比賽的銀牌獲得者姚捷,就是自己帶教的碩士生。姚捷只在體校待過幾個月,被招入東華大學後就讀市場營銷本科專業。這位普通學生在校期間被選入國家隊,如今同時修讀公共管理專業研究生。

  「課內教會、社團勤練、業餘常賽」,這是東華大學的體育綜合解決方案。從射擊到冰壺,從龍舟到槳板,東華全校現有40支不同項目的校運動隊,包括約700名校隊隊員,從隊伍數量看甚至比體育專業院校還多,有能力參加幾乎所有大運會項目。按我國高校的體育社團配置比例,在校生規模3萬人以下的院校,體育社團不少於20個,東華大學卻達到65個,覆蓋3000多名社員。

  王婉婉原是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專業學生,在交誼舞課上,她以舞為樂,課餘常和老師樓曉娟探討技藝。畢業後,王婉婉毫不猶豫選擇上海體院的舞編專業繼續攻讀研究生,如今已多次在國內外大賽中獲獎。

  以社團主體,靠場館造血

  一個非體育類高校如何支撐起龐大的體育教育體系?朱江華坦言,靠的是以體育社團為主體「自我造血」。曾赴新加坡國立大學帶隊參加亞洲大學生攀巖比賽的他,對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攀巖社團感佩不已。這座大學既無體育課程設置,也無體育教師在編,幾十個體育社團全是學生骨幹裡外張羅,就連這樣的洲際大賽也是社團承辦,充分鍛鍊組織和運營能力。如今,東華大學健身房也借鑑了這一模式,由大學生自主經營,以10元左右的低門檻對外開放。

  軟體之外,硬體同樣不可或缺。比起海外名校各種各樣的體育場館,甚至座席人數超過全校人數的大型場地,國內高校體育基建還不夠完善。如今,東華已在校教育發展基金下專設體育發展基金。如位於松江校區的水上中心,獲得了企業百餘萬元贊助;校隊得到企業冠名,每年有百萬級資助;校體育館也爭取冠名,5年周期內運維自如。校體育部黨總支書記沈潔表示,面向人人的學校體育,不是做一兩個盆景,要真正將「每一片操場、每一處體育館、每一塊運動場地」打造成體育育人主陣地,讓學生參與的「每一次體育教學課、每一次課外體育活動、每一場體育競賽」都成為全面育人大課堂。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東方網 作者:徐瑞哲 責任編輯:顧銘

相關焦點

  • 如何有效推進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東華大學有良策!
    那麼,各大高校應該如何有效推進「面向人人」的學校體育美育工作?這所高校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在藝術資源極為豐富的魔都,通過打通校園內外藝術場館間的「牆」,主動借力,增強育人合力。 12月1日,東華大學體育美育工作推進會召開,亮出了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新定位、新目標,並發布東華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
  • 在東華,「體育」與「美育」再發力!
    今天,東華大學體育美育工作推進會召開,亮出了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新定位、新目標,並即將發布東華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以體育人,開展面向人人的校園體育一直以來,東華大學遵循「以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成才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在國內高校中較早提出並堅持踐行「以體育人」的校園體育發展理念。
  • 東華大學:讓每一次體育教學課成為育人大課堂
    圖說:東華大學體育美育工作推進會現場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將「每一片操場、每一處體育館、每一塊運動場地」打造成體育育人的陣地,讓學生參與的「每一次體育教學課、每一次課外體育活動、每一場體育競賽」成為體育育人大課堂。這是昨天東華大學育美育工作推進會定下的目標,這所滬上大學將體育、美育融入本科人才培養。
  • 東華大學:把體育美育做成校園「香餑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東華大學在上海全市高校中率先為體育和美育工作召開了一場推進會。會上,這所學校亮出了體育美育工作的新定位、新目標,並即將發布東華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
  • 東華大學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式 讓體育美育打贏「翻身仗」
    近日,東華大學召開體育美育工作推進會,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全面啟動教學改革,明確具體工作任務表,真抓實幹,把體美教育從「軟要求」變為「硬指標」。近年來,東華大學以體育項目為依託,通過課堂教學、社團活動、課餘競賽三結合不斷擴大「以體育人」平臺。
  • 課內、社團、競賽,學會、勤練、常賽 東華大學體育美育落地有聲
    12月1日,東華大學體育美育工作推進會召開,亮出了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新定位、新目標,並發布東華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東華大學大學生美育實踐基地在會上啟動,首批3家合作共建單位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復星藝術中心、上海蘇寧藝術館,將為大學生開展美育實踐提供更多優質文化藝術場地及資源。
  • 東華大學這個會讓兩項工作落地有聲—新聞—科學網
    如何實現「面向人人」的學校體育?「課內、社團、競賽」「學會、勤練、常賽」,這所高校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12月1日,東華大學體育美育工作推進會召開,亮出了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新定位、新目標,並即將發布東華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 當天,東華大學大學生美育實踐基地啟動,首批3家合作共建單位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復星藝術中心、上海蘇寧藝術館,將為大學生開展美育實踐提供更多優質文化藝術場地及資源。
  • 臺灣教改20年的得與失
    不過到了1996年,才正式確定教育鬆綁、帶好每位學生、暢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等5大方向,並將中小學教科書由「一綱一本」改為「一綱多本」。由此開始,臺灣社會教育改革的大幕開啟。此後近20年中,臺灣當局又推出了一系列教改措施,涉及法令、師資、課程、教學、教科書、財政等方面。雖然,臺灣社會各界對於教改頗多微詞,但持平而論,教改至少功過參半。
  • 心之所向,善美東華——2018年東華高級中學招生簡章(含普高、國際部、體育藝術類、語言類特長生招生)
    個性成長,全面發展,堅持德育活動生活化,德育內容課程化,落實「以學定教」,經歷傳統課堂→有效課堂→高效課堂→先學後教→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過程轉變,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生活,打造出東華公民教育、感恩教育、賞識教育、課堂創新等四大特色,形成了東華不一樣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鄉情文化等。
  • 第六屆中外大學校長體育論壇在北京體育大學召開
    2018年10月20日,在北京體育大學紀念建校65周年之際,第六屆中外大學校長體育論壇在北京體育大學召開,論壇主題為「冬奧文化與傳承」。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堅持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準確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規律和發展實際,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要牢記根本、立德樹人,堅定不移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介紹《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
    從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對教育提出一個非常直接的要求就是對人的素質、人的全面素質提升的要求。而人的全面素質提升,同時又跟每一個人的專項特長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新時代對教育提出的最直接的要求就是教育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社會發展也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人才的全面發展和專項技能的發展,這兩者關係必須要處理好。
  • 國家體育總局:惠臺體育措施凸顯務實特點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於嘉、李寒芳、陳舒)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25日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體育是科學求實的事業,體育人有崇尚實幹的作風,兩岸體育界有務實合作的傳統。「26條措施」中的惠臺體育措施凸顯務實特點。
  • 教育部發布會介紹《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
    第三,給大家介紹下一步貫徹落實這兩個文件的三個方面的舉措。第一,關於兩大主題詞。這兩個文件都貫以新時代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新時代的含義跟學校體育美育的發展其實是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我們從新時代這個主題詞來講,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今年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關鍵一年。
  • 高校足球氛圍專訪 | 東華大學
    ,入選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111計劃」、「雙萬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教育部「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重點高校之一、首批28所全國來華留學質量認證院校之一
  • 西安2高校開啟體育產業校企合作新路子
    在疫情籠罩之下2020年的西安體育氛圍8月份的西安各樣賽事相繼開啟8月31日西安體院經管學院與潤德體育籤訂五年戰略合作協議校企合作是新形勢下企業發展進步的內在要求和實現雙贏的戰略舉措8月19日下午體育專業碩士協同培養育人基地正式揭牌西安交通大學與匯跑賽事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產學研融合等方式
  • 走進廣元體育之既往總結篇:「十三五」答卷 廣元體育是成效顯著卷
    如今的大蜀道條條通天下,道道連世界,輻射全國,貫通全球,川體在線沿大蜀道一路暢通,直達女皇故裡——廣元,走進廣元體育,見證輝煌歷程。2020年12月,「十三五」時期收官之際,川體在線採訪了廣元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羅紅明。
  • 「體育」武寧路小學:課時「+1」 健康加益
    武寧路小學歷來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小學體育興趣化課程改革試點工作推進以來,學校積極參與試點申報,於2018年9月成為上海市小學體育興趣化課程改革第二批試點學校。充分認識 全面推進學校充分認識到體育興趣化課程改革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立德樹人」「五育並舉」教育要求、落實「健康第一,全面育人」教育思想的重要改革舉措,全校上下思想高度統一,努力克服人、財、物、空間等各方面困難,試點啟動伊始,就在一至五年級全面推進體育課「每周增加一課時」的工作。
  • 東華大學研究生院成立
    劉承功指出,學校研究生教育大會的召開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部署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和三部委《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推進新時代東華大學研究生教育搶先機
  • 體育教育論壇預熱「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 國家體育總局
    以「冬季運動,合作共贏」為主題的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中國、克羅埃西亞、美國、加拿大等共計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餘所高校代表參加。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高峰率代表團和學校常駐當地教師代表共14人參會。  「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是北京體育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首都體育學院、波蘭格但斯克體育大學、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大學等10所國內外高校達成共識,在北京體育大學紀念建校6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一——第六屆中外大學校長體育論壇的開幕儀式上共同發起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