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把體育美育做成校園「香餑餑」

2020-12-10 中國青年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

日前,東華大學在上海全市高校中率先為體育和美育工作召開了一場推進會。會上,這所學校亮出了體育美育工作的新定位、新目標,並即將發布東華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值得一提是,學校還打通了校園內外藝術場館間的一堵「牆」,把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復星藝術中心、上海蘇寧藝術館變成了「東華大學大學生美育實踐基地」。

記者注意到,東華大學是國內高校中較早提出並踐行「以體育人」校園體育發展理念的學校。這所學校在多年前就提出要把「每一片操場、每一處體育館、每一塊運動場地」打造成體育育人的陣地,讓學生參與的「每一次體育教學課、每一次課外體育活動、每一場體育競賽」成為體育育人大課堂。

目前,這所學校建有39支校級運動隊、65個學生體育類社團、17個教工體育類協會,以訓練、比賽、沙龍等形式開展各類活動。在足球、撐杆跳高、手球、射擊和攀巖等項目中取得了優異成績。有趣的是,這所以紡織、服裝、設計等專業聞名的全國的高校,還進入了「中國高校體育競賽榜」的前20名。

在這所大學裡,體育課變成了學生特別願意選擇的「香餑餑」,有的體育「金課」還成了學生未來的深造方向。

除了從金融專業轉到舞編的專業的女神,東華大學還有人文專業碩士出身的校男足隊長。

看到男足隊長袁瀟馳騁在球場上的身影,很少有人會把他和每天與四書五經打交道的文科男聯繫在一起。袁瀟從小就愛踢球,他報考東華大學的一個理由是——這裡有一支歷史悠久的足球隊。這支球隊曾包攬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中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全國大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三項頂級大學生足球賽事冠軍,「在校期間我們參加各種賽事和國際交流,既提升了實力也拓寬了視野,更重要的是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完成繁重比賽任務的同時,袁瀟主動與任課老師溝通,高質量完成學習任務,還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19年,他被保研至該校人文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

目前,該校建有包括男足、女足、女手、田徑(撐杆跳高)、射擊在內的5支高水平運動隊;攀巖、軟式曲棍球、體育舞蹈、男籃等一批以普通學生為主的重點項目運動隊,力抓項目普及,爭取競技水平有突破,通過參賽打出知名度。

「十三五」期間,該校大學生運動隊在國際、全國和上海市各級各類體育賽事中戰績優異,獲亞洲亞軍2個,全國冠軍62個、亞軍67個、季軍62個,上海市冠軍127個、亞軍136個、季軍130個。

身在「魔都」上海的東華大學,還特別關注「美育」,它提出了以「德育」為核心,以「藝術」為引領,以「智育」為目標的美育育人體系。

美育教育在這裡被納入大學生培養方案,目前已開設《中國民族音樂賞析》等106門藝術類課程,多門歷史文化、哲學文學等門類的人文素養課程,打造「線上+線下」美育大課堂。《中華傳統文化之戲曲瑰寶》等4門超星爾雅通識課程選修學生近3000人。

今年夏天,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大四學生李若思的作品在COACH設計師項目中脫穎而出,作品直接變身為高端時尚品牌的商品。在沉浸式的美育藝術實踐活動中,她一次次找到了「感覺」。

值得注意的是,這所學校在全國首次提出建立完整的「時尚學科生態鏈」,東華時尚周、畢業展演季、時尚設計展演,每年輪番上演的校園活動是設計類科班生的靈感策源地,看秀、逛展的活動標配,也成為東華學子校園生活的「美麗加分」。

東華大學學生藝術團現有合唱團、民樂團、舞蹈團、戲劇團、西樂團5個團隊,200多名團員。學生的興趣愛好,還能拿獎。東華民樂團登上非洲肯亞的大學舞臺,東華合唱團曾獲俄羅斯聖彼得堡「歌唱世界」國際合唱節等多項國際賽事金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在東華,「體育」與「美育」再發力!
    今天,東華大學體育美育工作推進會召開,亮出了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新定位、新目標,並即將發布東華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將傳統體育課改為體育俱樂部,學生可自由選擇,大學體育課變成了學生愛學樂學的「香餑餑」。
  • 東華大學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式 讓體育美育打贏「翻身仗」
    近日,東華大學召開體育美育工作推進會,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全面啟動教學改革,明確具體工作任務表,真抓實幹,把體美教育從「軟要求」變為「硬指標」。近年來,東華大學以體育項目為依託,通過課堂教學、社團活動、課餘競賽三結合不斷擴大「以體育人」平臺。
  • 課內、社團、競賽,學會、勤練、常賽 東華大學體育美育落地有聲
    東華大學體育美育推進會現場(央廣記者 吳善陽 攝)央廣網上海12月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孫慶華 李盈頡)如何實現「面向人人」的學校體育?「課內、社團、競賽」「學會、勤練、常賽」,這所高校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在藝術資源極為豐富的魔都,能否打通校園內外藝術場館間的「牆」,主動借力,增強育人合力?
  • 如何有效推進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東華大學有良策!
    那麼,各大高校應該如何有效推進「面向人人」的學校體育美育工作?這所高校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在藝術資源極為豐富的魔都,通過打通校園內外藝術場館間的「牆」,主動借力,增強育人合力。 12月1日,東華大學體育美育工作推進會召開,亮出了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新定位、新目標,並發布東華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
  • 東華大學:讓每一次體育教學課成為育人大課堂
    圖說:東華大學體育美育工作推進會現場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將「每一片操場、每一處體育館、每一塊運動場地」打造成體育育人的陣地,讓學生參與的「每一次體育教學課、每一次課外體育活動、每一場體育競賽」成為體育育人大課堂。這是昨天東華大學育美育工作推進會定下的目標,這所滬上大學將體育、美育融入本科人才培養。
  • 東華大學這個會讓兩項工作落地有聲—新聞—科學網
  • 東華大學開啟體育全面教改 20條舉措「以體育人」
    東華大學近日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開啟體育全面教改。該辦法「以體育人」,推出五大類20條舉措,不只抓學生個體,同樣抓各院系總體,將體育工作效果納入學校二級單位群體考評,獲得「優秀稱號」的二級單位學生體質測試成績合格率必須達到95%以上。
  • 體育美育浸潤校園 青春夢想綻放朝陽
    9月2日,朝陽縣教育局在縣教師進修學校會議室召開了「2020年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試點工作暨瀋陽體育學院和朝陽縣對接工作會議」。朝陽縣教育局副局長王朝暉,朝陽縣進修學校教研人員和瀋陽體育學院11位大學生志願者參加會議,此次會議由職體藝股股長馬井騫主持。
  • 我市學校開展多樣化體育美育課程 武術醒獅入校園 京劇影視進課堂
    學校體育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具有以體育智、以體育心的獨特功能;美育則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體育與美育往往「讓位」於文化科目教學。如何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
  • 高校足球氛圍專訪 | 東華大學
    1.男子校園組:東華大學校園組足球隊始建於2013年6月9日,球隊成員均來自校內各個院系的非體育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女子校園組東華大學校園組女子足球隊成立於2017年3月,隊員分別由延安路、松江兩個校區學生組成,球隊常年保持1周2-3次訓練,近年來積極參加上海市大學生足球聯賽及杯賽,並且表現較為搶眼。校園組女子足球隊的成立對於推進東華校園足球在訓練、競賽、文化、後勤保障等各方面工作的全面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 體育老師為何變成了「香餑餑」?
    新華社上海9月9日電 題:體育老師為何變成了「香餑餑」?新華社記者當體育課從以前的「輔助課」「邊緣課」變成現在每周都有的「必修課」時,體育老師的重要性日漸凸顯。曾經動不動就會「被生病」的體育老師,現如今成為學校授課的「主力軍」「香餑餑」,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體育師資缺口。這一變化的背後,不僅是政策帶來的驅動,更是由於全社會對運動健康概念的認識更深了,要求更高了。
  • 長沙師範學院啟動實施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
    紅網時刻9月14日訊(通訊員 鄧東京 張蜜)9月11日的懷化市辰谿縣羅子山瑤族鄉學校熱鬧歡騰,長沙師範學院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工作隊與羅子山瑤族鄉學校師生在此隆重集會,正式啟動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
  • 中考提分後,體育和美育怎麼考?
    同時,為實現學生掌握專項技能的教育目標,教育部還開展了體育特色學校項目,目前已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近3萬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近1萬所、全國青少年冰雪運動特色學校近2000所。與體育教學相對應,美育教學的改革以教會「基本的藝術知識、基本藝術技能和專項的藝術特長」為目標方向。
  • 教育部長陳寶生:推動學校體育美育工作在思想觀念、條件保障、實踐...
    12月10日,學校體育美育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進會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在京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陳寶生出席會議並講話。把全國教育大會關於學校體育美育的重要部署推向縱深、推出實效」在談到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時,陳寶生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用改革創新的精神,推動學校體育美育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 河海大學大勝東華大學奪冠 深圳大學隊榮獲季軍
    搜狐體育訊 大學生足球聯賽南區決賽勝利閉幕  本報訊 北京時間4月25日,為期八天的07-08李寧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南區決賽)在同濟大學一.二九足球場落下帷幕。在最後一戰中,來自江蘇的河海大學隊以4:0力克上海東華大學隊,奪得本次南區決賽的冠軍。
  • 禮敬中華傳統文化 東華大學藝術中心再續經典
    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構想,東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紮根傳統文化,貼近學生生活,攜手我校服裝學院專業教師,建設跨專業化學院的「東華大學琴箏雅裳文化傳習基地」傾力推出了以「琴箏雅裳」為主的系列活動,詮釋了中國力量,堅定了同學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引導青年學子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鼓舞學子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 體育美育要「硬起來」了
    王將攝/光明圖片「非常清晰地界定了學校體育和美育在整個教育乃至每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中的意義和價值。這本身就是一場移風易俗的思想觀念的革命……體育、美育包含的內容已經極大地豐富了。」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學校體育、美育乃至學校體育美育內涵和如何實現等等一系列問題的認識。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範迪安表示,學校美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美育不僅僅是一堂課、一次活動,而是對學生的思想素質、人文修養、審美能力、精神境界全面培養的全方位、全過程育人,是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營養基」。
  • 東華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東華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創新搶先機 奮進開新局——東華大學
  • 「十三五」,學校體育、美育這樣「重」起來|教育2020「收官」系列...
    「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鍊;2019年實施「自主招生」和2020年實施「強基計劃」的高校在招生考試中全面實施體育測試製度;「十三五」期間,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美育教師由59.9萬增加到74.8萬......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整體質量不斷提升。
  • 新華社:體育老師為何變成了「香餑餑」?
    當體育課從以前的「輔助課」「邊緣課」變成現在每周都有的「必修課」時,體育老師的重要性日漸凸顯。曾經動不動就會「被生病」的體育老師,現如今成為學校授課的「主力軍」「香餑餑」,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體育師資缺口。這一變化的背後,不僅是政策帶來的驅動,更是由於全社會對運動健康概念的認識更深了,要求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