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畢業的山下英子,在日漸枯燥的人生之中變得煩躁,變得迷茫,她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也不是在自己現在想要什麼。要學歷嗎,自己日本早稻田畢業,頂尖大學出身得自己,不論是工作還是前程,都已經不需要擔憂。
此時的山下英子,得到了許多卻又彷佛什麼都沒有,這種焦慮讓她不知所措。而斷舍離的哲學思想,正是在這個時候被山下英子參透出來的。不久之後山下英子便將之際的感悟整理出版,斷舍離知道究竟是怎樣得呢?
何為斷舍離,斬斷的是什麼,捨棄得又是什麼,離開的又是什麼,是來自物質的壓迫,還是精神上的墮落,總有各種各樣的事物困擾著現代人。現代人的生活,充滿了壓抑,到處都是快節奏,每一日中的每一分鐘彷佛都是在重複,沒有新意,沒有激情。也許是受到了來自物質上的羈絆,也許是精神上的累贅。
斷舍離既是一種哲學思想,也是一種人生理念,更是一種生活習慣。
斷舍離思想的產生讓我想到了老莊思想,自在無為,道法自然。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身上的苦悶以及無奈,其實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精神上的累贅,我們背負了太多。父母的期望;愛人的期盼;上司的輕視或者重用,等等這些,將我們壓抑著。
這樣的生活狀態,讓我們很多時候無法更好地放開自己的身心,總是將自己禁錮在籠子中,可以說這樣的禁錮,既是他人給的,也是我們自己套上了來的。因此在某些時候我們應該放開我們自己,甩掉籠子的束縛,找尋真正的自己。這不是捨棄,而是發現,發現真實的自己,真實的想要的未來,而不是他人眼中的自己。
這樣的生活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城市之人開始嚮往鄉村生活,因為鄉村有著城市沒有的寧靜。在哪裡沒有喧囂,沒有爭奪,人們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這樣的鄉村可能也已經所剩無幾了。但這不僅僅是一種物質追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一種灑脫與放空。
但是,試問今日有多少人願意放下城市之中的生活去鄉村,恐怕沒有幾個人,那些享受慣了城市便捷生活的白領們,是無法適應沒有快捷交通、食物,還要自己動手的生活的。
因為他們無法捨棄,也無法放下,這就是他們的累贅,物質上的累贅。他們總是幻想著精神上的解脫,卻放不下物質上的誘惑。
這就是當代人的困境,物質的脫離,精神上的假掙脫,每個人都期待著遠離喧囂,卻永遠也無法放下物質上的優渥,這就是斷舍離的出發點。
物質上的斷舍離才是起點,唯有打破自我,將自己從物質的壓迫之中解放出來,才有機會去談精神上的追求。很多人總是嚮往著精神上的自由,卻永遠也走不出來其中桎梏。
何為斷舍離,捨棄的時候雖然痛苦,但是在社區只後來自精神之上的愉悅,卻是我麼應該體驗到的。陶淵明咋為官期間,每日庸庸碌碌,和上司打著交道,絲毫沒有一點點的激情。
最終陶淵明不願意為了五鬥米折腰,選擇了離開官場,他捨棄了物質上的優越,去追求來自精神上的自我放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正是陶淵明的精神追尋。
人生在世,除了需要做「選擇題」,也需要「加減法」,便是懂得取捨。生活工作快節奏的今天,很多人會感到內心疲憊,卻又無法提高效率。其實仔細想想,每天有多少無關緊要的事情拖累了我們的做事節奏。
只有學會正確取捨,合理安排自己的形式節奏,才能夠提高工作、學習的效率。如何通過「分離」和「取捨」,使自己身心輕鬆呢?給大家推薦這本《斷舍離》。
這本書的核心便是「整理和取捨」,先從觀念上認識現狀,停止自我否定。之後再通過「雜物」的整理了解當下自己的真實需求。只有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才能夠果斷捨棄其他事物,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之中。
正如書中所說:有時候我們只看到了斷舍離的痛苦,而忘記了若不斷舍離,就會失去更多。懂得「捨車保帥」,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這本書原價98,現在活動價只要49.9,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不到幾杯奶茶錢,就可以擁有這本助你輕鬆前行的「枕邊寶典」。
總結:對於生活在一二線繁忙之中人來說,每日的生活看似充實,實則枯燥無味,日復一日的重複,早就讓人心身疲憊。每一個都在幻想自己精神世界的狂歡,然而卻從來無法從物質上先解放自己,這是當時下人最大的問題,也是最無法避免的問題。
斷舍離的重點不在於要捨棄什麼,而是捨棄之後所獲得的精神變化,對於物質的捨棄,以及精神的獲得,這才是我們所需要追求的。但是事實上卻是很多人忌憚於物質上的得失,最終未能夠打破自己身邊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