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講的是什麼,物質和精神層面如何抉擇,作者告訴你答案

2020-12-17 小小寶讀書

懂得放下, 才能更好地前行。其實你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你決定不了一個人的出現,同時你也決定不了一個人的離開。你或許能做的,只有珍惜不期而遇的驚喜,也接受突如其來的失去。

「東西太多了箱子裝不下了。」每次我收拾物品出門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箱子不夠用,後來才明白不是箱子的問題,是旅行中沒用的東西帶得太多了。

「這次網購也太便宜了吧,再下一單!」每次收快遞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房間太小裝不下了,後來才懂得,原來是沒用的東西買得太多。

周末去圖書館的時候看了一本書——《斷舍離》,覺得書中講的和自己的遭遇挺像的,每次抱怨箱子和房子太小時,卻忘了拋棄一些沒用的「雜物」。

整理房間——斷舍離

這些讓人心煩和難過的瑣事,就是生活中不快樂的根源,如果你想要一個「煥然一新」的人生,那就從整理好房間,拋棄沒用的「雜物」開始吧。

01先從整理好房間開始吧

看看你的四周是不是雜亂不堪,衣服襪子隨意丟棄,廚房裡鍋碗瓢盆亂擺放,衛生間的洗漱用品雜亂無章。

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經過我們精挑細選進入我們的視線,行動起來把這些「雜物」進行篩選,按重要程度劃分,沒用的東西果斷丟掉。整理一下你就會發現,房間會變了個樣子,空間更大而且井然有序,重要的是你心情變好了。

整理房間

02斷舍離

整理房間只是一個簡單的開始,現在社會各種快節奏的信息、海量的物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空間,果斷丟棄及時整理我們就可以輕裝上陣。

人際關係、健康、事業、家庭等等也是一樣的道理。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斬斷物慾。

「舍」——捨棄多餘的廢物,輕裝上陣。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學會放下。

山下英子的這本《斷舍離》教我們從整理衣櫃、壁櫥、廚房、餐架、冰箱、書架、廁所、客廳、餐廳等等開始,再到我們的婚姻、家庭、生活,付諸行動學會做減法,輕車簡行,不超載、不超速,就能順利抵達幸福車站。

家庭生活——斷舍離

03不僅僅是扔東西那麼簡單

如果你看了上面的文章,覺得「斷舍離」只是丟棄雜物那麼簡單,那就大錯特錯了。

隨著這一概念的社會認知度提升,開始逐漸有一大部分人將其簡單理解成「斷舍離就是扔東西,圖個痛快」,每當聽到這種說法,心頭總是湧出深深的遺憾。因為,斷舍離的奧義並非在此。實際上,「清理廢棄物」只是「斷舍離」的敲門磚。——山下英子

相較於櫥櫃裡或者冰箱中囤積的無用之物,精神層面上過時的觀念,自我否定、自我譴責境的消極情緒更應該果斷丟棄,只有放手這些「雜物」,我們才可以得到解放,人生才可以煥然一新。

當我們拋下這一切雜念,站在更高的角度去俯瞰問題,重新整理自己的意識,反覆訓練選擇和決斷,才能幫我們找回屬於自己的人生軌道,果敢從容的面對生活。

和物質上的雜物丟棄對比,斷舍離更注重的是精神層面的解放。

打掃房間——斷舍離

04把焦慮和壓抑丟掉

人不開心快樂是不行的。我一直在講,人生最大的罪過就是不快活,不快活是任何事情的源頭。——山下英子

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大,精神層面的困惑也很多,面對未來很多人覺得迷茫和不知所措。久而久之人們變得焦慮和不安,甚至有些人會輕微抑鬱。

《斷舍離》告訴我們人們太期待一個東西,往往適得其反。人的本身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焦慮,欲望過多自身積壓的東西也就越多,因此陷入抑鬱。只有當你把這些「雜物」清除掉,輕裝簡行而且心無雜念,才可以擺脫困擾,這才是斷舍離的哲學理念。

斷舍離本身就是一個決斷和選擇的過程。

扔掉焦慮——斷舍離

05推薦書籍

#今日推薦書籍#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書籍就是山下英子的作品——《斷舍離》。這本書是新版,相較於舊版,這本書全新修訂50%以上內容,一本新版書可以頂替老版本的一套書籍。點擊下方卡片進入店鋪即可購買,價格非常便宜,而且領劵之後再減去2元,非常的划算。

這本書是「斷舍離」書系集大成之作,對稻盛和夫、張德芬、楊瀾等影響至深的減法哲學。讀者可以關注一下。

喜歡文章的朋友長按下方點讚按鈕,一鍵三連,每天分享好的書籍給你!

相關焦點

  • 《斷舍離》:人生的加減法,精神的舍與得,物質的幻滅
    何為斷舍離,斬斷的是什麼,捨棄得又是什麼,離開的又是什麼,是來自物質的壓迫,還是精神上的墮落,總有各種各樣的事物困擾著現代人。現代人的生活,充滿了壓抑,到處都是快節奏,每一日中的每一分鐘彷佛都是在重複,沒有新意,沒有激情。也許是受到了來自物質上的羈絆,也許是精神上的累贅。
  • 清理物品,騰出空間,做生活和精神上的《斷舍離》
    山下英子在書中告訴我們,斷是指斬斷物慾,舍是指捨棄廢物,離是指脫離執念。它強調立足當下,通過整理、梳理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脫離對物品的執念。斷舍離不是單純的「扔東西」,還包含精神層面上「廢棄物的清理」,從而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斷舍離的最終目標是趕走心頭烏雲,過上「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斷舍離也是「出」之美學。
  • 紀碩鳴:重慶兼顧了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
    相比沿海地區的共同富裕「兩步走」模式,重慶正在探索「一步走」,而且兼顧了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重慶日報:中國的改革開放到了目前這個階段,是不是分配製度也非改不可了?紀碩鳴:共同富裕這個概念是鄧小平提出的。目前,社會上對共同富裕的理解還有些偏差,有人認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帶動整個社會共同富裕,最終會變成「劫富濟貧」,或者是搞平均主義。
  • 生活需要怎樣"斷舍離"?三句話告訴你答案
    生活需要怎樣"斷舍離"?三句話告訴你答案每晚一本書  作者:鄭紫薇  2018-05-16   人要有追求,但不能貪婪無止境,過分的索取而不願捨棄,意味著永遠無法滿足,同時永遠與快樂有距離   主播/羊城派記者 鄭紫薇
  • 《家庭斷舍離》如何更好決斷的藝術
    到底我們應不應該去幹涉父母和孩子的選擇呢?家庭整理應該怎樣才能一起來做。今天我們要講的這本書就是斷舍離的創始人山下英子的新書,叫做《家庭斷舍離》。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也將斷舍離中最重要的幾個方法和概念給大家梳理出來進行介紹。而另一方面,再來著重講一下如何在家庭裡面和父母小朋友一起做斷舍離。
  • 讀書也需「斷舍離」
    讀書的「舍」與「得」,也可謂「減」與「加」,唯有「斷舍離」了種種主、客觀條件上的枝枝蔓蔓、牽牽絆絆,讀書方可獲加分增效。  曾有人因此回顧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閱讀圖景。當時閱讀的物質條件很差,讀書的風氣卻很濃,無錢買書,學校就把《青春之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撕下來每天貼幾張到布告欄上,同學們類似看連續劇般,每天簇擁在布告欄前讀小說,一兩個月才把一部書讀完。
  • 「斷舍離」是反人類的:你真的理解《斷舍離》嗎?
    你所看到的和你所想的都是回憶,你想什麼,你想什麼過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需要在時光認識你。所以有人說他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扔掉所有的東西,看一個有嚴重收藏癖的女孩的視頻。她扔掉了自己的愛馬仕和香奈兒袋子、收集多年的各種盒子和她沒有放棄的化妝品。
  • 家庭斷舍離……
    前言這期解讀的是《家庭斷舍離》,副標題是:扔掉物慾和執念,迎接幸福生活。下面我將為你講述書中精髓:如何通過家庭斷舍離,來消除家居環境和家庭關係間的堆積物,從而擁有自由舒適的家庭關係。曾經有一位媽媽,看著兒子那些堆積如山、擺放得亂七八糟的玩具,心中實在惱火。
  • 斷舍離:給思維、認知和行動,來一場變革,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斷舍離》一書的出現引起了一場年輕人斷舍離的熱潮,我們驚喜地發現,雖然精簡了物質,精神卻充盈了起來,這裡面發生了微妙的改變。作者給家居物品收納,總結了三個標準:必要、合適和愉快。這三個原則一出,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的核心都是圍繞著「我」的感受而來。有人說:「我每次收拾完之後,沒過多久家裡又塞滿了東西,這可怎麼辦啊?如何一直保持整理乾淨?」作者提出了一個「1 out 1 in法」。
  • 人往高處走,是在精神層面和那些品高境闊的人交往
    什麼事都不要急著辯解,什麼話都不要忙著傾訴,學會說話只要幾年,懂得沉默卻要幾十年。 節制是生活的藝術,節制喜悲,節制貪慾,節制衝動,那麼你的生活就會充滿陽光。 以前不懂事,總和一些講不通道理的人苦口婆心,費勁巴拉。
  • 日本暢銷書《斷舍離》告訴我們的4個道理,女人該怎樣過後半生?
    斷舍離是什麼?雖然很多人都聽過「斷舍離」,但對這個概念其實還是比較模糊的,至少你讓他講個所以然出來,他講不出來,只知道將沒用的東西扔了。女人要想過好自己的後半生,一定要學會清零的態度,對抑制自我成長的人和物、環境、情緒的斷舍離。《斷舍離》告訴我們的4個道理,女人該怎樣過後半生?一、對物品的斷舍離。
  • 《斷舍離》:從物質、思維到社交斷舍離,讓孩子學會打造精緻人生
    【三】從物質、精神到社交斷舍離,打造孩子的精緻人生其實現在想想,問題早就潛伏著:首先孩子的父母如果給孩子買個適合孩子年齡的書包,然後父母和班主任讓孩子養成整理書包的習慣,經常進行斷舍離。孩子就會從需要和時間兩個維度選擇當天自己上課最需要的學習用具,減少書包的重量,孩子不至於遲到,當然,學校的工作也就不會被否定。細節決定成敗。斷舍離對整理、收納能力的要求並不高。只要平時注意培養,孩子在關鍵時候就不會出問題。
  • 富養貴在精神層面,並非物質上的給予,做到這些孩子才會受益良多
    實際上,富養並非我們能夠從其字面含義上理解到的「物質富養」,更多時候指的是「精神層面」。   當然,這麼講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抽象,將其應用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一般來說,能夠具體到這幾大方面上,如果家長們能夠學會在這幾個方面「富」養孩子,孩子必定受益良多!
  • 「斷舍離」到底是什麼意思?
    《斷舍離》是2013年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是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日本人,山下英子生於東京,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並通過瑜伽滲透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隨後便致力於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
  • 情感曉生兩個人精神和物質層面的差距
    曉生這樣的問題一開始可能還能相互適應,曉生但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因此產生更多的隔閡,曉生所以我們說大多數情況下的收入懸殊,曉生帶來的問題也是兩個人精神和物質層面的差距。  曉生此時就會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假如說兩個人想要長久生活在一起,曉生或者說想要步入婚姻,曉生應該考量的因素有什麼?
  • 書單| 一份關於斷舍離、極簡生活、自律的書單
    斷舍離—1.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舍離》人事物的斷舍離,心靈斷舍離。開始斷舍離,有勇氣和一切不再需要的說再見,學會放下,著眼於當下,才能開啟輕盈自在的生活。極簡生活—1.旅日作家小野《極簡力》儘管很多評價說作者寫的像高中生作文,但是我看完仍然很受啟發,作者描述的生活方式和狀態,至少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戶,該如何更加輕盈自在的生活?看過之後有了一點方向。
  • 聯合早報:中共思維務實調整 精神與物質層面並置
    聯合早報:中共思維務實調整 精神與物質層面並置 》,文章就中共黨內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發表刊發,該文指出,中共中央重視這項改革,精神與物質層面並置反映的現實考量,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社會的改變,以及中共思維的務實調整:幹部的服務和奉獻不再是一種無條件的付出,沒有物質的補償,它也將無以為繼。
  • 你敢讓自己的家空空蕩蕩嗎?——我的斷舍離之路(七)
    她老人家哪裡知道,這種「空蕩蕩」是我經歷了多少斷舍離才達到的樣子! 想起一個做微商賣內褲的朋友講的一個故事。微商朋友的一個客戶買了幾條兒童內褲給兒子穿。然後朋友就問她兒子穿後感覺如何?客戶說兒子不喜歡,說穿了跟沒穿一樣。 微商朋友讓了哭笑不得。母親看我新家的感覺也是裝了跟沒裝一樣,住人了跟沒人住一樣。
  • 育兒路上你需要斷舍離
    他們想要一個終極答案,然而,最好的早教資源不是任何人推薦給你的,而是在實際與孩子的磨合中不斷發現的,最好的早教資源不是來自網絡或者某權威測評中,而是孩子與父母的交流實踐中。那麼,如何擺脫這種搜集了海量資源,卻對孩子早教無從下手的「怪圈」呢?
  • 心力交瘁時,試試斷舍離
    原本這幾天的精神,就跟北京的陰天一樣,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也不高。但當今天下午清理完屋子以後,竟然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真的特別舒坦,特別舒服,有種夏天喝了一大瓶冰汽水的感覺,酣暢淋漓。我想,你應該也有過類似的經驗。 我一直覺得斷舍離的概念很好——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令人不舒適」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它們的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