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之前做加法,30歲以後做減法。扔掉生活中不重要的百分之九十,剩下的百分之十會讓我們得到更多。
「斷舍離」這一概念進入公眾視野,並迅速得到公眾的認可。斷舍離,是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提出的生活概念: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不需要的物品,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杭州姑娘小周前些年無意間讀到了山下英子《斷舍離》這本書,便對這樣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便也開始在生活中踐行斷舍離。
扔掉半個家
起初,小周為自己定下了30天的斷舍離計劃,第一天舍一件,第二天舍兩件,第三天舍三件,以此類推。並且還要求自己,在這期間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之外不能再買其他多餘的東西。
挑戰開始的第一天,小周丟掉了一個牛奶箱,第二天丟掉了壞掉的小夜燈和快用完的面霜小樣,第三天丟掉了沒什麼彈力的頭繩,破舊的拖鞋和門後掛鈎……
在這期間,小周遇到了讓她很是糾結的地方,有很多東西雖然沒什麼實用性,但卻很有紀念意義,像朋友送的禮物什麼的,但猶豫再三,小周還是決定把它們丟掉,並說「這些東西留著只會讓人更焦慮。」
30天過去了,小周屋子的空地方越來越多,東西越來越少,感覺是扔掉了半個家,到現在他還一直堅持「斷舍離」。現在的她越來越注重自己和物品之間的關係,不會像從前那樣一股腦兒買回好多東西。
小周的居住環境舒適感直線上升,沒了繁雜的物品,內心也隨之變得輕盈許多。
刪掉200 個好友
堅持了一段時間的斷舍離之後,小周意識到對物品做簡單的取捨是遠遠不夠的,斷舍離的最高境界,還是做好人生的取捨。
小周每天打開手機,都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煩躁情緒,她發現自己的好友列表中,有很多不常聯繫的人。她慢慢發現,自己的社交圈看似很豐富,但其實沒有什麼營養價值,只會給自己徒增煩惱罷了。
於是她決定進行一場社交斷舍離。多年不聯繫的同學,僅有幾面之交的陌生人,不常聯繫的前同事……就這樣她一口氣刪掉了200個好友,清理乾淨之後,她長舒了一口氣,突然感覺全身都輕鬆了。
也許,只有丟掉瑣碎的事情,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找回真正的自己。
斷舍離不僅僅只是扔東西,而是告訴我們要更好地愛惜自己。
如果你現在還在被雜亂煩瑣的生活幹擾著,那就可以讀一讀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它曾使無數內心荒草叢生的人看見新的希望,想必它也一定會讓你發現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很多時候,每一次斷舍離,可能就意味著一次新生。通過日常的收拾整理,改變意識,脫離物慾和執念,擺脫太多的物質束縛,生活才能更加簡單、自由和舒適。
希望通過《斷舍離》,能夠幫助大家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重拾輕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