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2020-12-17 旭日達達

"斷舍離"的概念非常簡單,"斷":斷絕想買回家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家裡的那些泛濫的破爛,"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在遊刃有餘的自在空間。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寫道: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執著和迷戀。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放下,學會選擇,才能去擁抱新的生活。

前段時間在網上流行一個短視頻,視頻中的內容引起了大家的深思,這個視頻講述的是各個年齡段的人參加實驗,提出幾個問題讓這些人進行回答。

問題一:你的通訊錄裡有多少個好友?大家都淡定地回答:少的有一兩百,大多數人都五六百,甚至有的達到了一千多個。

問題二:去把那些不經常聯繫的人刪掉。大家刪完之後,發現大多數人的微信通訊錄中只剩下了二三十個,然後大家都沉默了。

問題三:除了家人之外,能有幾個說得上話的朋友?有的人有兩三個,有人甚至連一個也沒有。

問題四:那這些說得上話的朋友們,你們有多久沒有聯繫了?

有人回答:"一星期吧"。然而更多的人回答:"記不清楚了。"

看到這裡我相信大多數人都陷入了一種尷尬的狀況,其實,這就是現在人們流行一種病叫社交焦慮

有數據顯示:中國的社交焦慮者據說也達到了3000萬,其中90後、95後年輕人的症狀尤其嚴重。

白巖松在一次演講中,曾說:我在30歲以前,拼命做加法,30歲以後,要懂得做減法。社交中的減法,是遠離過載的信息,和無效的關係,真正獲得自由。

人生在世,無非是三個問題:人、事、心。

這些年,「斷舍離」風靡全球

《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於2009年首次出版。

該書主要講述了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斷等於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等於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等於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山下英子出生在東京,家中成員有父母和一個大她6歲的姐姐。因為時代所限制,山下英子從兩位主婦的身上看到了時代的影響。

一個是她的母親另一個是她婆婆。媽媽非常討厭主婦的工作,婆婆不一樣,她非常執著於主婦的工作,但除此之外她並沒有找到其他任何的人生意義

山下英子對於這兩種生活狀態的不認同,給了山下英子寫下《斷舍離》的契機。

山下英子在22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瑜珈的道場,被傳授了「斷舍離」的理念。

但在十年之後才開始意識到「斷舍離」確實可以運用在現實的生活當中,於是作者在自己的生活中實施「斷舍離」,在不斷的失敗和體驗中,總結出來「斷舍離」理念,就開始寫博客,最後被出版商看到。

書中寫到三種扔不掉東西的人:

一、逃避現實型。這類人太忙碌,幾乎沒時間待在家裡,所以沒辦法收拾屋子;

二、執著過去型。這類人即便是現在已經不會再用的過去的東西,也非得收著不可;

三、擔憂未來型。這類人致力於投資不知何時會發生的未來的不安要素。

書中有最精闢的一句話,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

任何人都是不一樣的,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所以每個人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也是中年人最聰明的活法。

其實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是為了讓我們去擺脫生活多餘的瑣碎,比如與其說單純的花一天的時間去整理那些不需要的雜物,為什麼不去捨棄那些拖累自己的生活節奏,影響生活健康的生活瑣碎呢?

其實,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節奏,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讓生活不再為瑣事負擔,讓生活更有意義,正專注於我們本身,更好的發展自己,而不是被生活、工作、家庭拖累,從而失去自我。

讀完《斷舍離》,會讓我們發現:學會捨棄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扔掉無用的包袱和過往的累贅,生活才能更加輕鬆,也會更具有價值。

只有懂得捨棄生活中無用的東西或者是人,才能發現生活的美好。

其實斷舍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人最脆弱的地方就是捨不得。但是有時候逼著自己放下一些事,會讓我們覺得只是當時放下的那一瞬間讓人難受,事情過後,便是一種釋懷。

捨棄,也許是一種釋放,有舍才有得。捨棄那些令人煩惱的瑣碎,或許得到的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斷舍離》這本書中,句句體現著大智慧,是當代人們的「救贖」,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太多的瑣碎所牽絆著,讓我們壓力越來越大,沒有獨立的空間,更不能去全心貫注的發展自己,放下執念,心才能回歸安寧。

著名演員陳數說:"在斷舍離的過程中,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得到了很好的鬆弛與排毒"。通過這本書,讓她走出了那段無法與人分享,又找不到解決辦法的艱難時光。

這套書,幫助大家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成長是一個加法的過程,而成熟卻是一個減法的過程。

相關焦點

  • 《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這才是人生
    《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這才是人生只是想去超市買袋洗衣液,最後差點兒把整個超市都搬回家。說好減肥用的跑步機,現在變成了晾衣架。嗯,最近又胖了。想周末多陪老婆,朋友一個電話酒局不得不去,最後成了老婆照顧喝吐的我。上面幾條,大家都中了嗎?
  • 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你能得到更多!
    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其實我們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卻很多」。欲望就是人的本性,大多數的人都渴望有所成就,追求人生的價值,都希望得到得到別人的尊重,體面的活著。但是往往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讓我們變得迷茫,焦慮。
  • 斷舍離:扔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50個原則讓生活清爽
    斷舍離,應該先從整理自己開始,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這50個原則,幫助你讓生活更清爽。01基本原則1. 避免走歪比努力更重要。2. 把不重要的東西騰挪出去,才能讓有價值的人事物進來。買你自己喜歡的東西,而非別人強烈要求的東西。30. 便宜不一定沒好貨,但貴价可以讓你更高效率地找到好貨。31. 你花費的錢應與投入的時間精力大致成正比。07穿衣篇32. 如果只有10%的衣服穿得好看,就穿這10%。
  • 《斷舍離》最經典的10句話: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寫道: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放下執念,才能回歸安寧。其實,人生中,我們往往有太多的執著,執著於近在咫尺的成功;執著於絢麗多姿的生活,執著於唾手可得的感情……卻始終差之毫厘。
  • 斷舍離操作手冊丨如何正確地扔掉家裡的東西
    這本書又是一本囉嗦的書,我儘量用大家都能看明白的語言把最關鍵的信息提取出來,把主要內容說清楚,畢竟「斷舍離」的理念確實是很不錯的。斷舍離就是通過收拾家裡的破爛兒,也整理心中的破爛兒,讓人生變得開心的方法。斷——只買必需品,不將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買回家。舍——扔掉家裡已有的,但你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 2020年末「斷舍離」清單:快扔掉這50件東西,讓你重拾好心情!
    如果你正在被許多無用的雜物包圍,想找一樣東西卻怎麼也找不到,時常感到心煩意亂、氣急敗壞,那麼,是時候給自己的生活空間來一次「斷舍離」了。接下來大家就照著這份清單來斷舍離吧!建議收藏!10、不用的空筆筒四、愛美小物1、兩年內沒戴過的眼鏡和太陽鏡2、沒有彈力的頭繩3、已經過期的化妝品4、幹掉的指甲油、睫毛膏7、各種試用裝小樣,用不掉就扔掉
  • 2020年末斷舍離清單:扔掉這43件東西,收穫精緻新生活
    所以,2020都快結束了,為什麼不來做一次「斷舍離」呢?讓自己的雜亂房間和糟糕心情都有一個清爽的結束。無處下手?不用擔心,這裡給大家一份斷舍離清單,照著上面扔,相信很快就能給你一個精緻的新房間。堆積的塗料、電線、地磚、木板斷舍離是人一輩子需要做的功課,這不僅僅是讓你扔扔扔,更重要的是,面對「我」這一心態上的變化。購買一件物品前,首先想到的不是我想要,而是我是否需要。在買東西前這樣思考一分鐘,那不僅對你的錢包很友好,也能讓你的房間得清爽無比。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 斷舍離:看了這份清單,我扔掉了一半的家中物,生活變得更高級
    如果想要讓自己輕鬆起來的話,那就來一起斷舍離吧!斷舍離不僅是讓你的生活環境變得寬敞整齊,更能讓你的內心變得豁然開朗。這裡呈給大家一份斷舍離清單,一起來照著扔吧!用了不止一次的一次性餐具吃蛋糕剩下的蠟燭、紙盤已經老化損壞的電器茶几、電視櫃過期的藥品空茶葉罐子、空咖啡罐子各種傳單、小票、名片壞掉的電視遙控器過期的優惠券不喜歡喝的茶葉一堆用不上的塑膠袋書桌、書櫃舊日曆過期的報紙、不再看的雜誌
  • 斷舍離心理學:想看清一個人的內心,看他的生活環境就夠了
    房間不大,但是東西卻非常多,尤其是屋子裡有許多長久不用卻也不捨得丟棄的東西,甚至還留著上學時候的課本和練習冊,想著「萬一將來孩子以後用得上呢」,又或是好多年前的舊款衣服,分明許久不穿,但仍然囤在衣櫥裡,想著「也許有一天會穿呢」。
  • 斷舍離:扔掉半個家,刪掉200位好友,他最後成了人生贏家!
    什麼是「斷舍離」?不太了解的人可能認為,就是扔東西。「斷舍離」的創始人山下英子說:「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 2020年斷舍離清單:這40樣東西該扔了,除了佔地方沒啥作用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為什麼不來做一場酣暢淋漓的斷舍離呢?扔掉家中不需要的雜物,釋放那些擁擠的環境,緩解自己的焦慮,很多時候,整理你的房間,其實也是在整理你的內心。如果你已經被繁瑣的雜物包圍,身心俱疲,想要改變雜亂不堪的生活時,其實就可以來看一看日本山下英子的《斷舍離》一書
  • 試試斷舍離,簡直不要太自在
    她的書也使得很多人通過斷舍離,過上了簡單的生活,通過「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也許,讀一讀這本書,你也可以為雜亂無章的生活做做減法,通過斷舍離,讓你的小窩更整潔,讓自己的氣場更強大。斷舍離這一概念最近很火,幾乎人盡皆知。其實呢,早在2009年,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就出版了《斷舍離》一書,何為「斷舍離」?
  • 35歲日本主婦堅持10年「斷舍離」,年輕似20歲,生活過得美如詩
    卻不知,斷舍離才是生活的最頂級的活法。「斷舍離」的學說是日本雜物管理大師山下英子所提出的。斷舍離不僅僅是扔掉東西,更多的是整理自己無用的人生,淨化自己的內心。曾經有一個日本主婦小松和子堅持「斷舍離」10年時間,現如今已經40歲了,但看起來卻像20歲的少女。這就是斷舍離帶給她的好處。
  • 閨蜜堅持斷舍離一個月後,扔掉家裡60%的東西,生活一團糟
    閨蜜最近常常跟我抱怨,自從堅持斷舍離一個月後,扔掉了家裡60%的東西,現在的生活是一團糟。我知道一個月前,家裡太亂,她從網上看到斷舍離的教程,就將家裡不用、深藏在各大角落裡舊衣服全扒出來,扔扔扔。我很好奇,反問她:為什麼每次去你家還能看到那麼多的東西呢?閨蜜沉默了。
  • 杭州姑娘堅持一年斷舍離,扔掉家裡60%的東西,生活清爽又舒適
    而她是一個愛購物的姑娘,家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有時候東西多到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偶然間,她在網上看到一個博主分享自己的「斷舍離」生活,頓時她感覺自己的生活也需要「斷舍離」。於是她從網上查詢斷舍離的教程,將家裡不穿的、深藏在各個角落裡的舊衣服全扒了出來,統統扔掉。家裡一些不用的、舊的物品,她也全都收拾出來扔掉了。
  • 斷舍離:看了這份清單,我丟掉了家中50%的物品,生活卻更精緻了
    「斷舍離」這個概念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扔掉家中不需要、不喜歡、無意義的物品,從而清理自己的心靈。不過也許很多人都想嘗試一下斷舍離的生活,卻不知要從何做起,這裡就給大家提供了一份清單,照著上面扔,可能會丟掉你家中一半的物品,不過相信扔完以後,你一定會心情舒暢起來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精緻。
  • 35歲日本主婦年輕似20歲,堅持10年「斷舍離」,生活過得美如詩
    可能一說起來這三個字,很多人都會想到的都是扔扔扔,實際上,斷舍離不僅只是扔掉東西,而是更多的是讓我們去學會整理無用的雜物,在簡化生活環境的同時,也能夠淨化自己的內心日本家庭主婦sunny,原本很不喜歡整理收納,家裡最亂那時曾有過500多件衣服還有各類書籍散落在各個地方,整個家裡都亂糟糟的。
  • 40歲的女人,需要一次斷舍離,讓你重回18歲,重拾美麗人生
    《斷舍離》中曾說:「無能無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用的人,當舍,心頭煩欲執念,當離。」這是斷舍離的真諦所在,也是一種自在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已經40歲的女人,當你讀完《斷舍離》一書後,秉持著斷舍離的理念生活,也許你就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主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別人、被外物幹擾自己的人生。到那時,相信你心態好得能讓整個人都重回18歲。當生命裡的東西越來越多,你的生活空間也會被漸漸擠壓,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你的心情也隨著環境的擠壓而變得壓抑煩躁。
  • 《斷舍離》:後半生最好的活法,珍惜眼前人才是王道
    簡單意味著要對人生中的一些東西進行取捨,畢竟生活中在意的越多,同樣心理負擔也會更重。人活在世界上本來就是一個斷舍離的過程,因為若是一個人發生了苦惱無疑就是和一些事情和人心發生了羈絆。常言道:「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
  • 35歲主婦如少女,只因十年堅持斷舍離,過減法生活越活越年輕
    「斷舍離」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詞。「斷舍離」這一概念是由雜物管理大師山下英子所提出的,其中「斷」就是斷絕自己和無用閒置物品的聯繫;「舍」就是捨棄家中不需要的東西;「離」就是脫離對物品的執念,使自己處在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空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