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操作手冊丨如何正確地扔掉家裡的東西

2020-12-17 望仔的主題閱讀

這本書又是一本囉嗦的書,我儘量用大家都能看明白的語言把最關鍵的信息提取出來,把主要內容說清楚,畢竟「斷舍離」的理念確實是很不錯的。

《斷舍離》山下英子

什麼是斷舍離?

斷舍離就是通過收拾家裡的破爛兒,也整理心中的破爛兒,讓人生變得開心的方法。

斷——只買必需品,不將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買回家。舍——扔掉家裡已有的,但你根本不需要的東西。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心情變得愉悅。斷舍離的理念核心不是需要整理的物品,而是你自己。

你在收納的時候,篩選每一件物品,要問的並不是這個東西值不值錢,能不能用,扔掉可不可惜,而是你現在真的需要它嗎?

斷舍離的重點是「收拾」,這裡的「收拾」是指如果不需要,就果斷扔掉。

如何做到斷舍離?

1、哪些東西應該扔掉?

不用的東西——已經不用了,但僅僅因為覺得扔掉可惜就一直留著的東西。還在用但卻不是很滿意的東西——在用,但不滿意,也就隨便用著的東西,也不珍惜。篩選下來的物品也分為:

日常——每天、每周、每月使用非日常——每年、特殊日子使用要確保物品是「使用中」。

2、斷舍離中打掃的步驟

① 確定打掃的地方——沒有必要花一整天時間把全屋都搞定,很有可能會做到一半累了就放棄了。根據自己的時間一點一點打掃,即使只是一個抽屜都可以開始打掃。

② 收拾——扔掉不需要的物品

先扔掉怎麼看都是垃圾的物品再篩選剩下的③ 整理——完成第②步,才到分類收納整理這一步

大中小三分法把自己想分類的雜物按「大中小」分為三類,從中分類開始再細分。小分類部分完成才正式進入「收納」階段。以廚房物品為例:

④ 打掃——掃、擦、刷等

3、收納整理的原則

七五一總量限制原則

看不見的收納空間物品只能放七成。比如衣櫃,留三成是因為這樣會讓人有收拾的欲望和心情。

看得見的收納空間物品只能放五成,比如書櫃,東西太多影響美觀。

裝飾性的空間物品只能放一成。最低限度地放東西,主次一目了然。

//

短評

//

斷舍離一直都是最近幾年非常火的收納理念,概念很簡單,丟掉不需要的,只買必需的,脫離物慾的影響。

說實話,在中國應該很多家庭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幾十年的東西不捨得扔掉,所以家裡雜物到處都是,尤其是有老人在的家庭。

幾代人的觀點是衝突的,其實也非常理解老一輩經歷了缺吃少喝的年代,對於日常的物品,都是勤儉節約的態度:能用就一直用,能攢著就一直攢著,不能用的留著也是一種紀念。

我們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只能適當勸阻,尊重他們。

但我們自己還是可以努力改變的。

這裡面有個觀點我覺得還蠻有道理的:

一個人所使用的的物品,能夠反映出自我形象。

比如,親戚朋友送了你一套很漂亮的杯子,你覺得太漂亮了捨不得用,於是你把這套杯子放在了柜子裡,幾年都沒有打開。

而你正在使用的是你在超市買酸奶送的杯子,幾塊錢一個。

其實在潛意識裡,你認為自己是配不上這套杯子的。那麼,你也認為你現在使用的杯子是最配得上你的。

勤儉從古至今都是值得稱讚的,這裡並不是說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就一味追求身邊每個物品都要是價格高顏值高的,而是在你擁有的情況下,允許自己使用更好更高級一點的東西,你要讓潛意識的自我意識更加自信一些。

--------------------------------------------

這是我第二個主題閱讀——【收納整理】

第一篇記錄

我先簡單說下我自己的閱讀方法:

選定一個主題,找到至少10本相關的書,帶著問題用快速閱讀的方法來讀,每一本都會發布一個推文,自己的書單讀完之後,將會出一個總結文章和推薦書單。

但是要注意啦,我的閱讀都是從問題出發,只讀書中和我想要解決的問題相關的部分,這樣更有針對性,所以我的書籍推文會有長有短,對每本書的總結都不是對書的完整感想,如果介意的可以關閉。

相關焦點

  • 閨蜜堅持斷舍離一個月後,扔掉家裡60%的東西,生活一團糟
    閨蜜最近常常跟我抱怨,自從堅持斷舍離一個月後,扔掉了家裡60%的東西,現在的生活是一團糟。我知道一個月前,家裡太亂,她從網上看到斷舍離的教程,就將家裡不用、深藏在各大角落裡舊衣服全扒出來,扔扔扔。我很好奇,反問她:為什麼每次去你家還能看到那麼多的東西呢?閨蜜沉默了。
  • 杭州姑娘堅持一年斷舍離,扔掉家裡60%的東西,生活清爽又舒適
    而她是一個愛購物的姑娘,家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有時候東西多到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偶然間,她在網上看到一個博主分享自己的「斷舍離」生活,頓時她感覺自己的生活也需要「斷舍離」。於是她從網上查詢斷舍離的教程,將家裡不穿的、深藏在各個角落裡的舊衣服全扒了出來,統統扔掉。家裡一些不用的、舊的物品,她也全都收拾出來扔掉了。
  • 《斷舍離》:家裡寶寶的物品太多了,需要斷舍離
    寶寶一天天長大,家裡的各種關於他的東西越來越佔地方了。寶寶的衣服塞滿了衣櫃和好幾個編織袋。這些衣服有的是我買的,有的是親戚朋友送的。寶寶的玩具和繪本家裡扔得到處都是,有時候一腳踩下碰到個玩具就會跳起來,太疼了。最佔地方的就是嬰兒車、扭扭車、平衡車和自行車了。
  • 新年「斷舍離」,100件要扔掉的物品清單!
    不過,除了打掃,寶媽們對過年「斷舍離」也充滿了困惑。家裡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啦,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對於判定一件物品去留的一個時間基準是:一年。如果某樣東西你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沒有使用到它,那麼意味著你在今後用到它的可能性也不大。
  • 30種家裡可以扔掉的雜物!斷舍離讓家裡更乾淨!斷舍離
    很多朋友不懂如何斷舍離,我10年前有幸拜讀過山下英子老師的《斷舍離》,可以說頓悟了!從此踏入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斷舍離》是日本著名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的名作,全球暢銷書。「斷」,斷絕接收不需要的東西。
  • 斷舍離後,家裡最該扔掉這些東西!
    因為,健身減肥它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看到效果;計劃每月存錢會被一張請帖瞬間打破計劃……而斷舍離它可以現在立刻馬上從自己居住的環境開始行動,甚至也可以從眼前的一個垃圾開始,且完成後的before&after效果圖還會令我們感覺家裡乾淨了、空間變大了、心情變好了,真是痛快至極
  • 淺析《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斷舍離"的概念非常簡單,"斷":斷絕想買回家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家裡的那些泛濫的破爛,"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在遊刃有餘的自在空間。這些年,「斷舍離」風靡全球《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於2009年首次出版。該書主要講述了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斷等於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等於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
  • 日本小哥扔掉98%的東西後:家裡越簡單,生活越幸福
    這些年,隨著日式斷舍離理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家居博主,開始崇尚這種「極簡主義」帶來的生活模式。刪繁就簡,少即是多。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在日本有一位小哥堪稱「現實版」的斷舍離,他扔掉家裡98%的東西後,才發現一個道理,那就是「家裡越簡單,生活越幸福」。很多時候,我們過分在乎外在的物質,就會忽略掉心裏面的聲音。在日常的家居當中,真正需要的物品,遠沒有房間裡面真正堆積的那麼多。
  • 《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這才是人生
    《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這才是人生只是想去超市買袋洗衣液,最後差點兒把整個超市都搬回家。說好減肥用的跑步機,現在變成了晾衣架。嗯,最近又胖了。想周末多陪老婆,朋友一個電話酒局不得不去,最後成了老婆照顧喝吐的我。上面幾條,大家都中了嗎?
  • 《家庭斷舍離》如何更好決斷的藝術
    核心內容斷舍離的奧義,以及我們該如何踐行它。大家好,我是韓藝恩,歡迎每天聽本書。有人說我的家裡已經整理出了一堆不要的破爛,但是呢,就是怎麼都捨不得扔掉,該怎麼辦呢?還有人說,我把東西已經整理好了,也丟出去了,但是又被父母給撿回來了。
  • 日本一男生把家裡90%的物品扔掉,刪繁就簡,生活更輕鬆
    日本一男生把家裡90%的物品扔掉,刪繁就簡,生活更輕鬆一個家裡面,物品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當你控制不住自己的物慾,囤積過多的欲望之後,家裡的物品越積越多,就會拖累生活的品質。相同的道理,當你學會刪繁就簡,能夠正確控制物慾之後,你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輕鬆,更有品質。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男生,他從深度的囤積症患者,到如今的斷舍離達人,把家裡90%的物品扔掉之後,生活反而過得更精緻了。
  • 年紀大了,更要斷舍離!扔掉這30樣東西,擁抱嶄新2021
    年紀大了,更要斷舍離!扔掉這30樣東西,擁抱嶄新2021「斷舍離」這個概念非常的火爆,很多年輕人已經成為斷舍離理念的忠實擁護者,他們追求極簡生活,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其實年級越大越是要做「斷舍離」,因為很多時候,丟掉的不僅僅是東西,更是一種生活的疲憊,人生的糾葛。「斷」,是不買那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舍」是捨棄那些家裡無用的東西;「離」是放棄對物品的執著,讓生活更加的自由、寬敞。化繁為簡,讓晚年生活更加的輕鬆、愉悅。
  • 新書預告丨斷舍離:一日一處&物事人心
    以物品為準軸的朋友,有沒有覺得你們往往連很小的東西都不捨得放棄呢? 對於以物品為準軸的人來說,他們通常認為斷舍離這種需要對物品做出取捨選擇的方法很難執行。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通過上述方法得出的自我印象,只是你的「主觀意識」。 很多人以為斷舍離只是一種以丟棄物品為全部內容的整理術,但其實它是一種能讓你拋棄這類偏見的思維方式。
  • 真正的斷舍離從來都不是「扔東西」,而是學會做減法
    斷舍離最開始出自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斬斷物慾,不盲目購買不需要的東西:裝了中央空調,加個開關控制面板;添置了電視機,加個遙控器;為了在家吃個西餐,買了氛圍檯燈......在提升生活品質的同時,家裡東西也越來越多。
  • 家庭斷舍離……
    前言這期解讀的是《家庭斷舍離》,副標題是:扔掉物慾和執念,迎接幸福生活。下面我將為你講述書中精髓:如何通過家庭斷舍離,來消除家居環境和家庭關係間的堆積物,從而擁有自由舒適的家庭關係。曾經有一位媽媽,看著兒子那些堆積如山、擺放得亂七八糟的玩具,心中實在惱火。
  • 2020「斷舍離」操作手冊:客廳、廚房、臥室、手機,該整理了
    美好的一天,從「斷舍離」開始。客廳裡的東西太多了、廚房太髒了、臥室還沒有收拾,手機,額,很卡......生活中的「雜物」太多,堆滿了整個房間,是時候清理一下,讓生活變得舒心簡單,心靈也得到淨化提升。一、客廳篇1、茶几上的過期雜誌、小票該扔了;2、角落裡的簸箕、掃帚,用很久的可以換新了,用後整理好,放在該放的地方;3、角落裡的汙垢、紙屑,堆積很久的用品該整理了;4、桌子上的一次性手套、水杯、壞了的茶具可以扔掉
  • 日本人的「極簡主義」:別一提斷舍離,就只會扔東西
    再例如:憑藉一部《斷舍離》大火的山下英子,一躍成為日本著名整理諮詢師。她們都分別中「人與物質」的角度,來解讀了「極簡主義」的生存方式,通過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地審視自身與物品之間的關係,內心與物慾之間的羈絆。
  • 心理:不捨得扔掉任何東西,這是一種病態的積壓強迫
    心理:不捨得扔掉任何東西,這是一種病態的積壓強迫首卷語系通過梳理生命空間,了解我們的內心世界,梳理混亂的內心世界,是一門令生命舒適的學問。這個句子來自於日本山下英子——斷舍離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對生活空間的整理,從而學會清除內心的垃圾,使生活變得更加輕鬆自在。
  • 斷舍離:扔掉半個家,刪掉200位好友,他最後成了人生贏家!
    什麼是「斷舍離」?不太了解的人可能認為,就是扔東西。「斷舍離」的創始人山下英子說:「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 如何有效地進行斷舍離?這三個簡單的技巧,讓你的生活變得更舒適
    其次,想要踐行斷舍離,就要通過收拾東西,觀察和修煉自己清零的心智模式。每一次逛完街,或者「雙11」結束,你是不是發現自己原來買了這麼多實際上根本用不到或者短時間內用不到的東西?這就表明你可能是無法拒絕自己或者別人誘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