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最近常常跟我抱怨,自從堅持斷舍離一個月後,扔掉了家裡60%的東西,現在的生活是一團糟。
我知道一個月前,家裡太亂,她從網上看到斷舍離的教程,就將家裡不用、深藏在各大角落裡舊衣服全扒出來,扔扔扔。
我很好奇,反問她:為什麼每次去你家還能看到那麼多的東西呢?
閨蜜沉默了。
原來,閨蜜理解的斷舍離就是將不用的東西全扔掉,然後再購買一些新的東西,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家裡擺滿了新的東西,錢也花出去了,這樣的生活能不一團糟嗎?
為了讓閨蜜理解真正的斷舍離,我推薦她看最早提出「斷舍離」概念的日本收納整理學家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本書,
在書中提到,斷舍離的真正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就是現在。
不能單純地理解這件物品「能不能用」,應該自己思考一下,這件物品「我要不要用」。
我將自己喜歡的一些語錄摘抄出來,加上自己的理解,分享給閨蜜,希望能幫助她改變觀念。
1、 真正的斷舍離,是收拾家裡不用的雜物,整理內心的雜物,讓自己變得開心的一種方法;
2、 認真地思考,哪樣東西是自己需要和不需要的,不要將時間和金錢浪費在沒有價值的地方;
3、 有舍就有得,不肯捨棄一些東西,你怎麼會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4、 每當有購物的欲望時,就對自己說,是真的需要嗎?買回來會懊悔嗎?如果讓自己很痛苦,請記住這種感覺,警示自己;
5、 對人也是如此,遇見讓自己不喜歡、不值得的人,哪怕曾經有過多麼美好的回憶,請記得當下這一刻,他讓自己很傷心,該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讓自己太沉迷過去;
6、 如果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湊合著用一件東西,湊合著和一個看著順眼的人交往,那反饋給你的也是順便;
7、 減去生活中多餘的東西,做物質的減法,了解自我需求,做精神的加法,才是真正的斷舍離。
生活就是這樣,不是在出就是在入,有新的東西就來,就會有舊東西仍走,當把瑣碎的生活細節整理的井然有序,這樣的人生自然會活得精彩。
馬上要到過年了,這次閨蜜理解了斷舍離的意義,沒有買太多不需要的東西,將家裡一些看著還順眼的東西留著,扔掉一些實在不喜歡的東西,整個家變得乾淨整潔了許多,自己的心靈也慢慢充實起來,她逢人就說,太喜歡現在這種生活了。
很高興閨蜜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現在你的生活正一團糟,家裡堆滿了快遞盒,或者購物車裡加滿了一些並不太需要的東西,讓自己很苦惱時,不如嘗試一下「斷舍離」的生活方式,為自己的生活和心靈減減壓。
「斷舍離」的觀念,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
簡單來說,斷,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舍,就是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就是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通過收拾物品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生更舒適的行為技術。
《斷舍離》一書就是山下英子的智慧結晶,這本書從出版以來,累計銷量達到了400萬冊。以「整理」為入口,教你如何螺旋上升式地達到改變人生、提升自我。
書中主要針對這兩大部分內容,展開詳細的講解。
1、提出了有別於一般收納術的雜物整理方法——篩撿雜物。
2、深度分析如何通過整理來認識自己,從而打開新的人生局面。
有讀者分享看完此書的感受:
不想再囤積,只想精心選擇每一件陪伴我的東西。
稻盛和夫、張德芬、林夕、楊瀾、 李冰冰、蘇芩、林依晨、陳數等眾人都從書中得到啟示和力量,對本書盛讚有加。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買東西很容易,扔東西很困難。甚至扔東西成為了很多家庭兩代人之間不可觸碰的矛盾根源。
環顧我們生活的屋子,到處都有我們很久都未曾使用過的東西,但我們認為:總有一天會有用。
而正是這些「總有一天會有用」的東西,把我們的屋子佔滿,讓我們的心擁擠不堪。
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需要斷舍離的部分,但是我們卻又做不到真正的斷舍離。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看一下這本書,讓它告訴你,為什麼要斷舍離?要如何去做?
只不過一頓外賣的錢,就可以讓自己的房間整潔有序,讓自己的心情如釋重負,讓自己的人生煥然一新能讓你終生受益!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斷舍離》這本書,全套有6本書,至今已經累計銷量400萬冊,幫助無數的家庭整理收拾家務,生活過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