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戰爭後,為何中國到日本學習的留學生,反而增多了?
部分赴日留學生畢業合影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甲午戰爭後,與日本有著深仇大恨的中國有志青年都選擇去日本留學呢?很多人不太了解,其實在甲午戰爭後,中日關係反而進入了「蜜月期「」。首先從日本角度來說,在擊敗清朝之後,它在東亞的對手就只剩下沙俄了,此時聯合清朝共同對付沙俄,是日本能想到的最好策略。所以,日本當時很樂意接收中國的留學生, 一是能拉攏清朝政府,二是可以培養親日勢力,還能帶動日本的外匯收入,可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所以當時日本很重視招收中國來的留學生。
-
在日留學生講述抗疫故事:疫情會過去靜候春暖花開
「疫情終會過去靜候春暖花開」 在日留學生講述「抗疫故事」 □ 本報駐日本 記者 冀勇 4月7日,日本政府宣布東京、大阪等7個地區進入緊急事態後,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驟然加劇。疫情蔓延下,11萬多名在日中國留學生的健康安全牽動著各方的心。
-
一位日本地方官員的講述:日本應該向中國學習什麼
在演講中,任職於日本福岡市政府國際課主查的奧田聖先生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中國20多年來的巨大發展和變化。以下為演講主要內容。奧田聖先生在演講中。其實他是一個黑車司機,打的從火車站到學校,現在也不過40元左右,但那時候我花了整整200元。到大學門口下了車,保安不會講英語,我找不到留學生宿舍,又開始著急。就在那個時候,又有人在背後問我:「你是日本人嗎?」原來這個男生是日語系的學生,他帶我去了留學生宿舍。他是我來中國後接觸的第二個中國人,對我非常友好。
-
一位日本留學生的中國緣
截至2017年年底,日本累計赴華留學已超過24萬人;僅2016年在華日本留學生就有13595人,在205個國家44.3萬在華留學生中位列第九位。90後日本女生依田有裡佳,就是日本赴華留學大潮中的一員。依田有裡佳今年剛剛從東京女子大學畢業,大學期間曾作為交換生在上海外國語大學交流學習一年。時間雖短,但在中國的生活和學習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讓她勵志為日中兩國關係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在日華人教授談留學生問題和中日教育差異(圖)
針對久盛不衰的赴日留學熱潮以及留學教育情況等問題,本網記者邀請到在日從事留學生工作十餘年的國士館大學教授邢志強,圍繞在日中國留學生問題以及中日教育的差異等話題進行了獨家專訪。 記者:邢教授在日本的大學教授學生多年,也接觸了很多中國留學生,請您先介紹一下在日華人留學生現在大約有多少人,是個什麼情況。 邢志強:目前在日本大約有留學生將近12萬,其中70%以上是中國人。
-
在日中國研修生勤奮學習獲肯定 老師赴中國家訪
中新網2月21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目前,來自浙江省平湖市的3名中國研修生正在廣島縣府中市一所高中學校學習。老師向學生家長傳達了3名學生在日本勤奮學習的情況,學生家長聽後熱淚盈眶。在中日關係陷入僵局的形勢下,日本教師說:「父母思念孩子的心情是無國界的,」表達致力於民間交流的想法。 府中市原上下町與位於上海近郊的平湖市結為友好合作城市。籍著這樣的緣分,從2002年開始,府中市上下高中學校每年都從平湖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接收3名中國學生。這些研修生經過1年刻苦學習之後,幾乎都考入了日本大學。
-
為什麼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會允許中國留學生進入日本的軍校學習?
確切說,是大清的莘莘學子一撥撥削尖了腦袋往日本跑。1896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了第一批公派留學生,「留學日本」的熱潮這下成了開閘的洪水。從1896年至1911年,僅清政府向日本公派的留學生就有近萬人,自費生更是「公派生」的兩倍以上,甚至還有「步履維艱的纏足女子,老人和小孩……有全家全族同來留學的情景。」為什麼如此狂熱?
-
日本大學注重來華招生 中國學生佔日留學生總數近半
為何日本的大學仍注重來華招生?赴日中國留學生人數佔總數近一半目前,在日留學生總數約21萬人,其中中國留學生總數約9萬人,佔到了日本全部留學生總數的近50%,是赴日留學生群體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日本作為亞洲的老牌留學國家,教育質量和學術水平一直處於亞洲前列,受到眾多中國留學生的青睞。相比歐美國家而言,留學日本不僅經濟實惠,性價比更高。而且由於中日地緣接近,社會文化氛圍差異較小,中國留學生對於日本社會的適應更快,融入度也更高。近年來,隨著中日院校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中國留學生赴日留學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
-
共同抗疫 溫暖同行 西日本中國留學生的抗疫故事
來源:神州學人 作者:李偉 自年初至今,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留學生活,改變了我們固有的學習計劃和生活軌跡。值此危難時刻,祖國母親心系海外學子,通過駐外使領館不斷為我們提供貼心的支持和切實的幫助,令人振奮的正能量,讓我們海外中國留學人員在互相鼓勵和幫助中,共同抗疫,溫暖同行。
-
日本啟動留學生赴日籤證
但是,因為辦理赴日籤證的手續,必須委託當地的籤證服務中心,由籤證服務中心送到省裡,再由各省市的外事部門的籤證服務中心統一送交到駐中國日本使領館辦理,來去一折騰,這一籤證的申請時間,就需要7-10天,加上機票緊張。所以,這批國費留學生能夠在9月份全部抵達日本,已是萬事大吉。那麼,自費留學生什麼時候可以獲得籤證進入日本上學呢?
-
日本大學注重來華招生 中國生佔日留學生總數近半
赴日中國留學生人數 佔總數近一半 目前,在日留學生總數約21萬人,其中中國留學生總數約9萬人,佔到了日本全部留學生總數的近50%,是赴日留學生群體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日本作為亞洲的老牌留學國家,教育質量和學術水平一直處於亞洲前列,受到眾多中國留學生的青睞。
-
駐日本使館為2019年度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舉行壯行會
8月16日,駐日本使館在教育處為即將赴華留學的2019年度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舉行壯行會。駐日本使館公使銜參贊胡志平,日本眾議院議員、日中友好議員聯盟幹事長、全日本留華畢業生同窗會會長近藤昭一,日本文部科學省高等教育局主任大學改革官松永賢誕,日中友好協會常務理事永田哲二,日本外務省和學生支援機構代表及獲得2019年度中國政府獎學金的日本學生代表等約80人出席。
-
溶洞音樂受邀赴日參加「中日教育合作展望研討會」
溶洞音樂受邀赴日參加「中日教育合作展望研討會」,進一步推動中日文化教育交流的研究。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也是中日恢復政府間留學生交流40周年,在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溶洞音樂董事長梁斌先生11月3日將赴日受邀參加「中日教育合作展望研討會」,中日兩國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在青少年交流、大學校長和教師交流、民間機構交流等方面一直非常活躍。
-
甲午戰爭之後,為何日本會同意中國留學生進入日本軍校參觀學習?
而在1990年左右,日本這個國家甚至成為了中國的反清派與變法派的避難所。而同時,許多的中國有志救國之士相應康有為等西學派的號召,為了學習現代的科學以及軍事的只是前往日本留學。且這些人大多都是進入了日本的軍校之中學習,比如說日本的陸軍的軍官學校,當年就是大批接受晚清留學生的學校之一。那麼為何日本會允許接納中國的留學生呢?
-
周恩來後人赴日尋訪總理足跡 敘中日友好(圖)
周恩來後人赴日尋訪總理足跡 敘中日友好(圖) 受日本法政大學王敏教授的邀請,4月中旬周恩來總理侄女周秉德、周秉宜,以及侄子周秉和、周秉華對位於東京的日本法政大學進行了訪問。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循著93年前青年周恩來的留日旅程,他的後人將中日友好之情誼繼續發揚光大。 1917年,19歲的周恩來自天津名門南開畢業後東渡日本,進入東京神田的東亞高等預備學校學習日語。
-
日本開放留學生入境,10月生赴日指日可待!
赴日留學之旅喜報傳來,日本已經決定放寬留學生入境政策,解除入境限制。具體實施方案將於本月內開始擬定。入境政策往好的方向發展和日本各界的努力分不開。此前,日本語學校聯盟向入國管理廳提出放寬入境限制的建議,之後入管積極回應了該建議,經過多次研討後公布了放寬限制的決議。
-
日本西本願寺派遣的赴藏留學生
在該校學習期間,被日本西本願寺第22代法主大谷光瑞(1876—1948)選派進入中國西藏留學,於1912~1916年在西藏生活了近5年。他與西藏結下的歷史淵源和經歷成為我們回溯中日關係,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染指西藏的歷史事實,也可窺見日本藏學發展史之一斑。
-
日本廣島辦國際交流日 中國留學生學習傳統書道
日本廣島辦國際交流日 中國留學生學習傳統書道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日本擁有獨特而悠久的文化。
-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舉行2017年中日教育交流新年會
1月13日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張燈結彩,賓朋滿座,充滿喜氣洋洋的熱烈氣氛。2017年中日教育交流新年交流會在此舉行。、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日中友好協會、日中協會、HSK日本實施委員會、中國留學生友之會等40餘家教育機構及友好團體負責人,日本孔子學院代表,教育處所在地江東區議會議長堀川幸志等日本官民各界150餘位嘉賓應邀出席。
-
上海交通大學舉辦中日青年精英夏令營
開放日上,還舉辦了東京大學和大阪大學的宣講,兩所名校師生就學校概況、大學課程、大學生活以及留學政策等進行介紹,吸引了諸多對中日文化交流、赴日留學感興趣的教師、學生和家長參加。此次開放日活動由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外國語學院、凱原法學院承辦,並得到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日分會、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上海分會、中等日語課程設置校工作研究會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