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消息:省內最大的
鮮花交易市場嶺南
花卉市場年內將新添210畝花卉生產基地,屆時嶺南花卉市場的交易及種養花場地將超過22萬平方米,成為全國最大的鮮花交易平臺。
對於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嶺南花卉市場可能在近期結業」,昨日荔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嶺南花卉市場不僅不會結業,還會擴大規模經營。另據悉,荔灣區將逐步把區內2000餘畝目前種菜的農業用地全部改為種植鮮花,目前已有1000多畝土地完成了改造。
花卉市場日成交額最高達600萬
荔灣區的芳村自古就有種花的傳統,「花地」也因此得名。嶺南花卉市場,緣於花地花圩,當時花地觀音廟是花卉集散地,稱花圩,花圩因午夜開市,天光散市,習稱「天光圩」,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1991年,嶺南花卉市場的前身———天光圩花市在珠江大橋西側自然形成。
經過17年的發展,嶺南花卉市場的交易場地從4萬平方米發展到現在的8萬多平方米,有800多間商鋪和1500多個交易檔位,其產品覆蓋到全國各地和東南亞、臺灣、香港、澳門及部分歐美國家和地區。據統計,現在嶺南花卉市場日銷鮮花達數十萬枝、盆栽萬餘盆,日成交額100萬—300萬元,最高時日成交額達600萬元,成為與雲南鬥南花卉市場齊名、全國最大的鮮切花批發市場之一。
軟硬體設施不斷完善
昨天下午,嶺南花卉市場東區完成了擴建並正式投入使用。據悉,市場東區為二層框架結構,經營品種以仿真花卉、花材等為主,佔地30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8000平方米,可容納300戶商家進場經營,同時東區還增設了可容納300個車位的地下停車場,緩解了市場停車難問題。
荔灣區經濟貿易局副局長鄧壽生介紹,嶺南花卉市場是荔灣區重點扶持的十大專業市場之一,是荔灣區的重點改造對象。據悉,近期廣州市、荔灣區兩級政府共投入80多萬元對其進行改造,改造後該市場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產、供、銷」一體化的花卉交易平臺。廣州嶺南花卉市場近年來也累計投入了3000多萬元,對市場軟硬體設施進行改造,成立了物流配送中心,可提供包括海陸空等多種方式的專業配送服務,範圍涵蓋全國各地乃至東南亞、美洲等國家和地區。
荔灣全部菜地將改花田
在中心花市旁邊,記者留意到有一處菜地正在進行填土
工程。據介紹,這個剛剛開始建設的花卉基地,預計將於年內建設完成,屆時嶺南花卉市場的交易和種養花場地將超過22萬平方米。
荔灣區農業水利局副局長馮向紅透露,荔灣區計劃將全區2000多畝菜地全部改為種花。「老城區土地灌溉用水多是周邊水源,受生活汙水、工業廢水的汙染比較嚴重,這樣種出來的蔬菜已經基本不能食用,這次在不改變其農用地性質前提下,將菜地改成花田,是一舉兩得的做法。」馮向紅介紹,該項目已被列入全市的「青山綠水工程」,由市財政給予補助,將原先用於種菜的土地填高改良,變得適宜花卉生長。此外,改造後的土地仍屬農民所有,政府將引導他們學習花卉種植,從菜農變成花農。
昨日動工的嶺南花卉市場生產基地,正是從菜地「變身」而來,面積約210畝。據悉,目前改造工程進度過半,已完成了東漖、西塱等村共1000多畝菜地的改造,還剩海龍圍地區有待改造。改造完成後,荔灣歷史上的「水秀花香」景象將再度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