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河馬在追你,你該怎麼辦?懂牛頓第一定律是關鍵!

2020-12-13 徐德文科學頻道

如果說有一種食草動物是人類的最大殺手之一,你會認為是哪一種?很多人可能會猜是大象或野牛,不過比起另外一種動物來,它們還是要稍遜一籌,這種動物在非洲平均每年會導致500多人死亡,可謂名副其實的人類殺手。

這種動物就是河馬,體型最大的陸地動物之一,有記錄最重的是3.2噸,擁有動物中最強大的咬合力,800多公斤,是人類的十多倍。最關鍵的是,它的嘴巴可張開到近乎180度,可以將鱷魚當零食一樣撕碎,當然就更別說人類了。

那麼,假如有一頭河馬在追你,你該怎麼辦呢?這可不是危言聳聽,你要是去了非洲,還真得小心河馬出入,避免被追上後,一嘴致命!比如這張照片,就是烏幹達一位管理人員被河馬追咬的照片,幸運的是,他最終逃離了「馬口」——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對勁,什麼時候馬也要吃人了?

河馬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沒有腦子,容易被激怒,逮誰咬誰,曾經有鱷魚被它一口就咬成兩段,真不知這吃素的下巴長那麼強壯幹什麼,吃點草都要費那麼大勁,吃的是凱夫拉縴維草嗎?

所以到非洲去旅遊,觀賞這些僥倖在我們祖先口糧中遺留下來的龐大物種,首要的一條就是,切記離它們遠點,保持在安全距離以外。因為河馬的速度可達30公裡/小時,而一般人的跑步速度不會超過24公裡/小時,這6公裡/小時的差距,就是你「馬」口餘生所需要的提前量。

不過鑑於人類是地球食物鏈最頂級的存在,如果被河馬乾掉豈不是大大弱了我們的名頭,所以我還是要給你提供幾個好辦法,讓你在速度拼不過河馬的情況下,可以拼腦子逃命。

首先河馬體重很大,可能超過你的40倍,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也就是慣性定律,它要改變自己的運動方向肯定很困難。所以如果你被河馬奔襲,可以先慢下來,然後瞅準機會,突然閃到旁邊,這樣就可以和河馬來一次精彩的擦肩而過了,只是你得非常小心,拿捏好時機,否則就可能和鱷魚一樣的命運了,你還沒有它那身堅硬的盔甲,命運可想而知。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就近找到一棵樹,跑到樹的後邊,圍著樹轉圈,河馬就幾乎沒有任何可能逮著你了,你可以像西班牙鬥牛士一樣,輕易地讓它吭哧吭哧氣喘如牛——只是一定要注意,找一顆大點的樹。當然也別太大了,太大的話它轉圈也更容易了。

當然,這些辦法只能用來對付河馬,非洲還有一種大型動物,每年和河馬一樣,差不多也要殺死500多人,你用這些辦法去對付它就只有當晚餐了。這種動物就是萬獸之王的獅子,獅子的速度和靈活性都比人類強得多,你要和它玩擦肩而過當然就是送菜去。據說當地人會隨身攜帶一根長長的打狗棍,遇到獅子了,就用打狗棍對著獅子的喉嚨,大聲呵斥;如果獅子下蹲準備撲過來,你就得上前一步,搶先用棍子抵住它的喉嚨,一邊斥罵,一邊戳它,讓它有想吐的感覺,它可能就會知難而退了。最近看過幾個視頻,都是猛男徒手靠近獅群,最終各自相安無事的。也有一個開電瓶車的司機,獅子已經低吠著要向他撲過來,他用拐杖對著獅子,大聲呵斥,最終脫險。

相關焦點

  • 如果身後有河馬在追你怎麼辦?來了解下牛頓的慣性定律
    如果說有一種食草動物對人類有很大的生命威脅,是最大殺手之一,你認為是哪一種動物?大象還是野牛?都不是,是河馬,河馬在非洲每年至少造成500人死亡,名副其實的人類殺手。河馬是體型最大的陸地動物之一,有記錄顯示,河馬的最大重量為3.2噸,有著強勁的咬合力約為800公斤,是人類的10倍還要多,我們在紀錄片中或許會看到,河馬張開的嘴巴很大,可以張開近180度,用血盆大口來形容河馬最適合不過了。以河馬的咬合力,可以輕鬆的將鱷魚撕碎,那麼,如果你在非洲旅遊,很不幸的遇到河馬在後面追你,你會怎麼辦?這不是聳人聽聞,不信,你看下面的圖片。
  • 河馬每年殺死500個人類,想要逃命,掌握牛頓第一定律是關鍵
    筆者-小文如果問起自然界哪些生物最可怕,很多人都會回答獅子、鯊魚或者鱷魚,畢竟它們長有尖牙利齒,尤其是鯊魚的血盆大口,僅僅是螢屏中的鯊魚就成為了不少人的噩夢。抱有這種想法的你就大錯特錯了,草食、雜食動物生氣起來威力可不比老虎獅子小,以河馬為例,看似呆萌的河馬每年殺掉的人類數量就超過了500人。
  •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一定律
    在「公理或運動的定律」部分,牛頓了提出並論述了「運動的定律」,也就是牛頓三大定律。其中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每個物體繼續保持其靜止或沿一直線作等速運動的狀態,除非有力加於其上,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第二定律為:「運動的改變和所加的動力成正比,並且發生在所加的力的那個直線方向上。」
  • 和你一起理解「牛頓第一定律」
    一、牛頓第一定律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二、理解牛頓第一定律中的幾個關鍵詞1.「一切」。「一切」說明牛頓第一定律對於所有物體都是普遍適用的,不是特殊現象。「或」是指兩種狀態居其一,不能同時存在,也就是說物體如果不受力的作用時,原來靜止的物體仍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三、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實驗定律。定律無法用實驗直接證明,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推理得出的。四、牛頓第一定律的物理意義。
  • 【預習案】牛頓第一定律
    2.能說出牛頓第一定律內容的內涵,並能運用它分析實際現象.3.能說出慣性概念的含義,並能解釋與慣性有關的現象.一、牛頓第一定律有人說「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會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不能運動」,你認為是對還是錯?
  • 《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牛頓第一定律》選自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1節,本節主要內容是牛頓第一定律的發現史和慣性定律。本節是在學生初中已經學習過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上再次詳細的學習。牛頓三大定律是聯繫運動學和力學之間的紐帶,而第一定律又是牛頓定律的基礎,所以對本節課的理解至關重要。
  • 你所不知道的牛頓第一定律
    二、伽利略1.觀點:物體在地面上如果沒有外力作用,將會沿地面一直勻速運動下去。2.依據: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伽利略敏銳的把握到,亞里斯多德關於地面物體運動錯誤之處是在於其沒有注意摩擦的影響。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指出,地面上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物體受到了摩擦;如果沒摩擦等作用,地面上的物體會一直運動下去。
  • 在這樣的高鐵裡牛頓運動定律不成立,該怎麼辦?
    牛頓運動定律再次告訴你,無人機受到的重力和升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你坐在座椅上看著無人機,此時隨著高鐵勻速運動的你也會受到重力和座椅對你的支持力,牛頓運動定律還會告訴你,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牛頓力學中,物體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合力為零。合力為零的時候,物體只能處於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
  • 【B1】4-1牛頓第一定律
    >課前預習學案A.預習目標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    二、預習內容     1、一切物體總保持_______狀態或________狀態,除非__________________,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運動和力的關係:力不是_________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___的原因.
  • 牛頓第一定律要點講解
    牛頓第一定律通過新課的講解以及同學們作業情況,我把我對牛頓第一定律這節內容的簡單理解和大家探討一下,第一,同學們知道牛頓第一定律是在「阻力對物體影響」這個實驗的基礎上展開的,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理想化推理得出的結論
  • 牛頓第一定律及應用
    一、牛頓第一定律②.意義:a.指出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b.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即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2.慣性慣性與慣性定律是兩為事,不能混淆。①.明確慣性的概念。
  • 8.1「牛頓第一定律」知識梳理02:牛頓第一定律
    上一次我們講的是伽利略實驗,得到了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並得出一個推理:如果物體不受力,那麼它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高爾夫球如果不受到草坪的力將一直勻速運動下去。如果這是這樣的話,我們怎麼解釋下面的現象呢?
  • 《牛頓第一定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敘述牛頓第一定律的發展過程,理解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能夠舉例說明物體的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斜面實驗和氣墊導軌實驗,初步具備「實驗+推想」的思維方式,增強思維的嚴謹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利用慣性解釋生活現象,感受物理就在身邊,激發物理學習興趣。
  • 《牛頓第一定律》學習指導
    再後來,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一、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1)牛頓第一定律不可能簡單的從實驗中得出,它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和科學推理概括出來的。(2)表明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 人教版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基礎+拓展
    亞里斯多德認為:如果要使物體持續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伽利略則認為:物體的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運動之所以會停止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你同意誰的觀點?要回答以上問題,就涉及到今天需要輸出的知識點了:牛頓第一定律。
  • 命題點——牛頓第一定律、慣性
    請忽略圖片上的第二段文字哈嘍哈嘍,小夥伴們,讓我們每天一個命題點,每天進步一點點命題點 : 牛頓第一定律、慣性>知識點儲備: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 高考:什麼是牛頓定律?牛頓定律該怎麼簡單理解?這裡有答案!
    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牛頓第一定律,與牛頓第二定律,還附帶一個力學的單位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因為專心,所以專業。一. 牛頓第一定律(也稱慣性定律)①慣性:物體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 「牛頓第一定律」竟然是由伽利略首先發現的,那牛頓呢?
    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和嚴格的邏輯推理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重要的信息,由此他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如果物體不受力的作用,靜止的物體會一直保持靜止,而運動的物體則會一直以這個速度運動下去,也就是做勻速運動。這個結論就是「慣性定律」或者「牛頓第一定律」的雛形!
  • 深刻理解牛頓第一定律內涵,對理解物質運動至關重要
    導讀:如何加深理解牛頓第一定律內涵,此文可以幫助你。在這裡再補充一下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1)提出了力概念的科學的定性定義。牛頓在表述他的第一定律前的定義中明確提出:力是對物體的作用,使物體改變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 牛頓定律
    C.笛卡爾對伽利略看法的補充和完善:如果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僅速度大小不變,而且運動方向也不變。4.慣性:物體具有的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二.牛頓第二定律1.⑤牛頓第一定律定性的描述了運動與力的關係。牛頓第二定律定量的描述了運動與力的關係。三.牛頓第三定律1.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