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炊具大王」到「衛浴大王」,72歲二次創業身價近70億!

2020-12-16 蔣東文

人們已經記不清楚了,有多少曾經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被「中國製造」拉下神壇,只要中國製造市場佔有率超過50%的產品,通通被做成了白菜價。

在中國強大的生產力面前,一個個可以裝扮「高貴」的產品都被打回原形,使普通民眾也能用實惠的價格得到「貴族」般的享受,中國製造帶給世界的意義也許就在於此。

在今天的家電行業,中國製造已經走出國門,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製造的高水準。

目前,海爾是全球最大的冰箱製造商,格力已成長為全球最成功的空調企業,美的則繼續多元化發展。

有這樣一家電巨頭,在過去的13年,這家中國最大的炊具公司生產了4億口鍋,平均下來每個家庭至少擁有一口它們生產的鍋!

它就是蘇泊爾,中國最大、全球第二的炊具研發製造商,中國廚房小家電領先品牌,是中國炊具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而一手打造它的傳奇創始人蘇增福,用了12年時間,將負債300萬的小破廠變成市值400多億的集團企業,套現70億瀟灑離場,因此成為知名的「炊具大王」;

本該頤養天年的他卻在72歲高齡時選擇第二次創業,最終完成了從「炊具大王」到 「衛浴大王」的越階挑戰。

寰中絕勝蓬萊景,海上名山盛世樓。

雁蕩山峰巒疊嶂、泉瀑雄奇,其北是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海濱古城台州。

台州雖不似嵊州市一般擁有中國廚具之都的美譽,卻孕育了中國廚具行業最具代表性的巨頭——蘇泊爾。

蘇泊爾,這家成立於1994年,坐落在中國杭州的企業(發源於浙江省台州市下屬的玉環市,後來把總部搬遷到了杭州),多年發展,做到了目前中國最大、全球第二的炊具研發製造商,中國廚房小家電領先品牌,是中國炊具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蘇泊爾作為A股市場上的一股清流,給投資者的感覺就是他永遠不會低下它那高傲的頭顱,仿佛股價頻繁創新高才是上帝給予它的使命,從2004年上市以來,公司股價整體漲幅超過了60倍。

股價持續高漲,也是因為業績菲人。2018年蘇泊爾實現營收178.51億元,同比增長22.75%。

可就是這麼一家巨頭,前不久卻因一條奇葩廣告,被罰了3480000元。

據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公開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近日,因發布虛假廣告,浙江蘇泊爾家電製造有限公司被處以348萬餘元的罰款。

據信息顯示,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發布的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構成了虛假廣告。楊浦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並處以廣告費用4倍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348.312萬元。

雖說如今的「蘇泊爾」已經是「別人家的孩子」,但對蘇添福而言,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有了汙點也是難以接受的。

17世紀中葉,一個名叫德尼·帕潘的法國年輕人發明了壓力鍋,但傳到中國的時候,已是20世紀中期了。

當時,壓力鍋在中國還是一個空白的市場,1956年,瀋陽雙喜正式創建。

經過8年時間的艱苦奮戰,雙喜研發出了中國第一口壓力鍋,同時也奠定了在國內炊具行業的領先地位。

而彼時的蘇添福剛剛被推選成為玉環一家負債的農機廠廠長,為了謀生路,蘇增福通過與雙喜聯營,讓玉環壓力鍋廠獲得了穩定的配件生產訂單。

眼看別人吃大肉,自己勉強溫飽,有時候甚至連口湯都喝不上,蘇添福決定做整鍋。

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同樣讓一群習慣安逸的人去冒險也是極其困難的。

蘇添福頂著股東退股和被鎮領導免職的壓力,依然要引入生產線造整鍋,但是擺在他面前的現實問題卻是,去哪拿錢?引入一條生產整鍋的生產線需要300萬元!

最終,蘇添福在上海找銀行貸了200萬,又挨家挨戶的找村民一分一毫地湊齊了300萬,1989年蘇增福成功帶領企業引進了第一條壓力鍋生產線。

自大使人盲目,瀋陽雙喜開始並沒有把蘇添福視為競爭對手,產量提高他們獲得的分成也就越高,所以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1994年,玉環雙喜的年產值達1.8億元,產量高達230萬口,比母廠瀋陽雙喜多出了一倍!

這下瀋陽雙喜不幹了,開始以為是養了只「貓」,哪知長大了才知道是只「老虎」,於是果斷停止了貼牌授權。

也是這一年,53歲的蘇增福正式創立蘇泊爾,同時以蘇泊爾諧音相近的英文「SUPOR」作為公司產品的商標品牌。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初期市場壓根不認蘇泊爾這個品牌,蘇添福只得另闢蹊徑,以新國標作為突破口,他不惜成本、不惜代價,率先全面嚴格執行新的國家標準。

1995年,蘇泊爾新型壓力鍋推出市場僅僅一年,銷量便迅速突破200多萬件,一年後,市場銷量便翻了一倍,佔據全國壓力鍋市場的半壁江山,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鍋王」。

這一年,蘇增福55歲,蘇泊爾是他的第一次創業。

隨後幾年,蘇泊爾又對準電飯煲、炒鍋、不粘鍋,向炊具行業縱深發展。憑此,蘇泊爾連續多年保持炊具銷量全國第一。

據統計,1999年,蘇泊爾的市場佔有率為48.65%,2000年為52.11%,2001為53.11%。而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加上農村市場,蘇泊爾的市場佔有率將超過70%。

2000年,蘇泊爾集團成立炊具公司,並於2004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炊具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蘇增福將蘇泊爾帶到了中國最大、全球第二的炊具研發製造商的巔峰,成為當之無愧的「鍋王」!

自古有大智慧者,都熟知「滿招溢,水過則流;滿招損,月盈則虧」!懂得急流勇退,而蘇添福無疑是位智者!

炊具業務蒸蒸日上,但蘇增福卻萌生了想要賣掉壓力鍋業務的念頭。

2008年,蘇增福陸續向全球最大的炊具和小家電製造商法國SEB公司轉讓蘇泊爾炊具71%的股份,蘇泊爾集團也因此失去對蘇泊爾炊具的控股權。

而創始人蘇增福自2008年起,便開始大手筆減持股份進行套現,兩次賣股套現70億元後瀟灑離場…蘇增福也正式告別曾經中國炊具大王的頭銜。

至今仍然有人追問他,為什麼要把中國最好的炊具公司賣給法國SEB集團。

蘇增福卻意味深長地說:「鍋,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遲早會轉移到其他國家去的。隨著國內勞動成本的上升,蘇泊爾面臨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到後期企業的價值就會急轉直下,我們賣了個好價錢。」

也是,馬上古稀之年的蘇添福也是到了逸享晚年的時候!哪知不久之後,他又殺了個「回馬槍」!

72歲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蘇增福卻「再次出發」,開始二次創業。告別炊具大王光環的他,開始賣起了蘇泊爾水龍頭。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褚時健74歲時二次創業,成就了「褚橙」王國,蘇增福也不逞多讓,72歲二次創業,一頭撲在水龍頭上面,聲稱要再造「百億」事業。

蘇增福如同當年做鍋一樣,同樣是在缺乏領軍企業的時候提前布局,高標準起步,帶動行業升級換代。

2015-2017年蘇泊爾衛浴連續三年蟬聯衛浴榜十大品牌榜單,2018年又榮獲「中國十大陶瓷潔具品牌」、「中國十大五金龍頭品牌」2項大獎。

2019年,78歲的蘇增福以68億財富入圍了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國家居富豪榜。

至此,蘇增幅完成了從「炊具大王」到 「衛浴大王」的越階挑戰。

他令人欽佩的,不僅是把一口壓力鍋做到中國之最,更重要的是演繹出中國製造的華章,更是貫穿一生的不甘平淡的創業氣質。

七十歲再創業,他把安穩的存量財富變成對未來的再投資,他七十歲的夢想和中年時的壯志一樣強烈,這也是為什麼任正非、宗慶後等老一輩企業家至今依然奮鬥在一線的原因所在!

最後用蘇增福說過的一句話來結尾: 「我不會去判斷這條路走對了或是走錯了,就像在空中走鋼絲,走到一半的時候已經無路可退,因為你前進或者後退的風險是一樣的。」

參考資料:

浙商科創《蘇泊爾創始人蘇增福》、

華商韜略《從炊具大王到衛浴大王,另一個褚時健式的傳奇》、

21世紀經濟報導《蘇泊爾被罰3480000!只因一條奇葩廣告...還有這兩家公司也被罰了》

相關焦點

  • 30歲開始創業,今坐擁6家上市公司,身價150億,人稱血液製品大王
    30歲開始創業,今坐擁6家上市公司,身價150億,人稱血液製品大王作為騁馳資本市場近30年的商業大佬,鄭躍文曾以430億元的身價醫成為第三位中國醫藥首富,然後這位醫藥界「股神」卻也因為旗下公司炒股巨虧19億跌落神壇,今天和吃土君一起來聊聊鄭躍文的商業故事吧
  • 從只有一個員工到2000多人,身價150億,他被譽為「玻璃大王」
    說到國內的玻璃大王,許多人會想到曹德旺,其實中國還有一位玻璃大王,他就是李賢義,李賢義泉州人,與曹德旺同樣是福建人,也算是老鄉,信義集團(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89年,創建信義集團(玻璃)有限公司,創造了玻璃工業的奇蹟,其企業一舉成為全球第三大「玻璃王國」,被譽為「玻璃大王」。
  • 亞洲第一煙廠長:51歲才創業,成「中國菸草大王」,貢獻1400多億
    褚時健51歲時開始創業,並將玉溪捲菸廠做成了亞洲第一煙廠,自己也成為了「中國菸草大王」,合計貢獻的利稅高達1400多億。後來褚時健因貪汙受賄,連累家人,一家三口被關進了監獄。女兒也在獄中含淚自殺。女兒自殺後,褚時健在獄中開始了二次創業,昔日的「中國菸草大王」變成了「中國橙王」。永遠打不倒的褚時健是真正的中國傳奇。
  • 鋼鐵大王杜雙華:身價410億,曾是中國第二富豪,因前妻「出名」
    鋼鐵大王杜雙華:身價410億,曾是中國第二富豪,因前妻「出名」 去年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與結婚結合25年的髮妻 MacKenzie Bezos ( 麥肯齊·貝佐斯 )離婚被各大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在網絡上引發眾多網友討論,而中國商界的富豪們對於夫妻離婚與家族財產分割,大多都會選擇隱秘協商,私下處理
  •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臺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作為臺商,蔡衍明霸氣十足,又十足低調,19歲接手家業當老總賠一個億,卻依靠「雖千萬人吾俱往矣」的精神一手將公司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米果製造商,並成為中國休閒食品大王、臺灣首富。可如今,已過花甲之年的蔡衍明精力已大不如前,旺旺仿佛也旺不起來了...
  • 鋼鐵大王卡內基:身價2812億,卻在巔峰時退休,死後裸捐1.5億
    在鋼鐵大王卡內基死去的3年後,一個34歲的創業者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卡內基,後來他寫了一本書,叫做《人性的弱點》,他也因此獲得了一個美稱——「成功學之父」。沒錯,你所熟識的那位心靈導師戴爾·卡內基,他的名字其實是來自另一位——「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
  • 中國首位女首富:廢紙回收到「造紙大王」,今身價高達440億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人都有「創業夢」。提到成功創業家,我們很自然地會想到馬雲、劉強東和王健林等這些男性企業家。然而,中國也有很多成功的女企業家,比如被稱為「鐵娘子」的董明珠,以及73歲再度出山的陶華碧。這兩位女富豪在最新的胡潤富豪榜上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就。
  • 手機玻璃大王:14歲輟學打工,曾是內地女首富,今身價427億元
    其中最為低調的當屬被譽為手機玻璃大王的周群飛。周群飛藍思科技的董事長,從事玻璃製造,被譽為手機玻璃大王,曾是內地女首富,在2015年由胡潤制定發布的《2015胡潤女富豪榜》中,以500億元的身價成為內地女首富。就算到了現在,身價仍然高達427億元,在《2020新財富500富人榜》中排在第51位。
  • 溫州「合同大王」已是特殊的符號,「耳蝸大王」李方平衝刺A股了
    1982年4月,浙江省組成了以省委常委、省公安廳廳長為組長的70多人工作組,在後來號稱「溫州模式」發祥地的樂清抓住了兩大典型案例:一是縣二輕局企業登山鞋廠問題,二是眾所周知的所謂「八大王」事件。李方平,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小時候家裡很窮,1973年,18歲的李方平跟著鄰居到上海跑推銷。當時的上海,是全國推銷員「大本營」,李方平後來說,為了推銷產品,晚上他在火車過道上睡覺,白天醒來,看到立有大煙囪的城市就下車跑業務。有次晚上和天南地北的供銷員聊天,經人介紹,他在山西籤訂了第一份價值萬元的大合同。
  • 河南首富:副院長50歲下海創業,蹬三輪賣湯圓成就速凍食品大王!
    中國也有個同樣傳奇的創業者,他3歲開始隨軍輾轉各地,「家道中落」的他撿過廢品,打過小工,做過剃頭匠,後來奮發圖強拿上了手術刀;50歲時,辭去省會市級醫院副院長的職務,蹬著三輪車賣起了自己研製的速凍湯圓,如今,他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中國速凍食品之父」、近200億上市公司三全食品(002216.SZ
  • 「中國鍋王」要花3億造車?他賣掉蘇泊爾「虧」了500億
    1994年,53歲的浙江人蘇增福創立蘇泊爾,僅用了1年時間,蘇泊爾新型壓力鍋的銷量便突破200萬件,佔據全國壓力鍋市場的半壁江山。 隨後幾年,蘇泊爾又生產出電飯煲、不粘鍋等,向炊具行業縱深發展,蘇增福成了中國當之無愧的「鍋王」。2000年,蘇泊爾集團成立炊具公司,並於2004年成功上市, 蘇增福身價大漲。
  • 65歲「賣鍋」,75歲做水龍頭,蘇泊爾創始人蘇增福上市賣「兒子」
    若從2006年開始減持套現算起,就有蘇增福65歲「賣鍋」之說,而在11年前,蘇增福家族就將蘇泊爾的股份逐漸轉給法國SEB公司,開始「清倉式」減持。為什麼要告別炊具大王的光環?問題出現了,45歲的蘇增福開始涉足壓力鍋,經過20多年摸爬滾打獲得巨大成功,蘇增福也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炊具大王,那他作為創始人,為什麼到65歲時要拋棄、告別蘇泊爾呢?
  • 玻璃大王兒子接班 曹暉接手市值641億福耀玻璃(經營分析圖)
    「玻璃大王」曹德旺兒子曹暉已經被說服接班,未來將成為福耀集團董事長。據悉,曹暉於1989年11月加入福耀,2015年,不願意接班的曹暉從福耀玻璃辭職,選擇自己創業。2018年1月起,曹暉任福耀玻璃副董事長,同時任福建三鋒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三鋒汽配開發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 身價10億的網紅,變身共享充電寶大王,再次「一炮而紅」
    例如說學校共享的洗衣機,大家只需要投幣就能夠洗衣服,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們紛紛使用,又例如說現在的共享充電寶,很多人在外面手機快沒電的時候,就會去店鋪中借用共享充電寶來使用十分的方便,用完找個地方還回去就行,再到現在的共享汽車,雖說用的人還不是很多,但是總歸還是會有人去使用,畢竟十分的便捷,價格也十分的合理。
  • 中國不粘鍋大王:把國產炒菜鍋賣到美國,一年能賺走超過1個億
    今天要介紹的愛仕達,就把國產炒菜鍋賣到了美國。企業的炊具製作才能居世界前列,不粘鍋和壓力鍋國內市場佔領率名列前茅,產品暢銷全球多地,出口額居國內同行業首位,年利潤超過億元。 資料顯示,愛仕達集團創辦於上世紀70年代末,經過40餘年的發展,現已是全球炊具行業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
  • 賣油條一年賺3個億,永和大王是怎麼成功的?
    永和大王的創始人林猷澳,直到2018年,永和大王開出近400家連鎖店,將普通的油條一年賣出3個億,成為一個深受白領青年喜愛的中式快餐店,各大中式快餐店競相效仿的對象,而它被業內人土稱為「中國的麥當勞」。
  • 從萬元戶到「紅磚大王」 年近古稀的他仍走在創業路上
    羅玉元也自然成了當地有名的「紅磚大王」。 雖然鎮上建有新房,可這些年,羅玉元每天吃住在廠區裡,負責日常生產管理,銷售則交給兩個子女。 因家境貧困,羅玉元15歲輟學,為了餬口飯吃,他跟著外鄉來的磚匠師傅學砌牆。「年輕人頭腦靈光,跟著師傅一學就會,第二年我就出師帶徒弟了。「 那個年代,當地工程很少,聽說貴州有許多三線建設工程。1968年,年滿16歲的羅玉元便背著鋪蓋卷,跟師傅一起來到東升壩火車站,爬上開往貴州的火車,開始闖蕩世界。
  • 全球「教育大王」:從幾十塊的家教兼職,到身家百億的機構老闆
    作為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經歷一直是一個十分勵志的故事,三次高考,兩次落榜,憑藉著不服輸的精神最終考上北大西語系。同樣是經營教育機構,有一個人卻後來居上,80後白手起家,十幾年的時間內就做到了行業第一,超越前輩俞敏洪先生,成為新一代的中國「教育大王」,甚至財富值超越英孚教育創始人成為全球的「教育大王」,以88億美元位居2020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57位。
  • 愛「炫富」的鋼鐵大王:從工廠員工成鋼鐵霸主,資產高達400億!
    米塔爾人稱「世界的鋼鐵大王」,其財富一度超過了400億美元,要知道華人企業家裡,也就屈指可數的幾位資產能達到這一數字,比如「雙馬」、李嘉誠等。自貧窮家庭走出的霸主米塔爾出身於一個超過20口人的貧窮家庭,小時候與家人一起擠在水泥板上睡覺。
  • 中國真正的筷子大王,一年賣出4億雙筷子,全國近9億人都用過
    作為中國筷子領域巨頭的雙槍竹木便用年銷量4億雙的銷售成績,向世人證明了小物件也有大商機。據公開資料顯示:雙槍竹木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日用餐廚配件的供應商,旗下有著工藝筷、牙籤、砧板等多種產品。雙槍竹木的創始人為鄭承烈,他的家鄉浙江有著豐富的毛竹資源,因此,他將創業的目光放在筷子上。就這樣,憑藉著2萬元的創業基金,開啟了他的創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