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美術館展覽《合意——中國園林中的人》開展

2020-12-20 深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日前,由坪山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坪山美術館承辦的展覽——《合意——中國園林中的人》拉開序幕。

  本次展覽系策展人沈瑞筠的「中國園林」系列展的最新成果,展覽結合坪山美術館空間特質呈現劉建華、何岸及王思順三位藝術家的13組作品,包含新增一件在地創作作品,為巡展賦予更豐富的意義。

  本次參展的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各不相同:劉建華通過翻轉材質的物質和視覺特性,質疑視覺所建構的固化認知的可靠性;何岸通過對工業部件的改造和重組使表面冰冷的材料產生微妙的敘事關係;王思順通過石頭來回應天人感應和天工開物的思想。通過展覽作品和特定空間的對話,產生展覽氣質和所指的多義性,這種思考在本次巡展中得到進一步的體現,也有效回應了坪山美術館的在地性面向與訴求。通過展覽和系列活動,坪山美術館將繼續推動學術建設和藝術生態的平衡發展,為這個城區帶來更豐厚的藝術滋養,拓展城區居民的「精神生活」邊界,成為坪山全域公共藝術的引領者。

  《合意——中國園林中的人》正在坪山美術館1樓、6樓展廳、1樓戶外空間展出,展期將持續至2020年11月20日。開幕後,坪山美術館將在位於戶外廣場的作品《自留園》中開展相關公教活動,帶領大家融入其中,通過遊走感知造園的深意與樂趣。(信息員:李超群)

相關焦點

  • 「合意—中國園林中的人」展覽在順德華僑城開幕
    信息時報訊(記者 葉佳茵)6月30日,由策展人沈瑞筠策劃的「合意—中國園林中的人」展在順德華僑城盒子美術館順利開幕。據悉,「合意—中國園林中的人」參展藝術家為劉建華、何岸以及王思順,是沈瑞筠系列研究中以「中國園林」為主題的最新呈現,這也是華僑城盒子美術館與策展人沈瑞筠關於「園林」系列的第二次合作。
  • 華僑城盒子美術館打造「中國園林」,探尋古建空間的「天人合一」
    6月30日下午,由策展人沈瑞筠策劃的展覽「合意—中國園林中的人」在順德華僑城盒子美術館開幕,參展藝術家包括劉建華、何岸以及王思順,是策展人沈瑞筠以「中國園林」為主題的系列研究中的最新呈現。據悉,這也是華僑城盒子美術館與沈瑞筠關於「園林」系列的第二次合作。
  • 坪山美術館當代藝術展覽「繆斯、愚公與指南針」拉開序幕
    《繆斯、愚公與指南針》是坪山美術館在2020年推出的首個展覽,由策展人、學者魯明軍博士擔綱策劃,邀請約翰·亞康法、褚秉超、段建宇、方迪、龔劍、何子彥、鳥頭、瑞秋·羅斯、楊福東、鄭國谷等十位/組藝術家參與到一段歷史現場的考察和當代寓言的書寫之旅中。
  • 坪山美術館《九層塔:空間與視覺的魔術》首輪展覽開幕
    「九層塔:空間與視覺的魔術」是一次跨界行動,是中國從未有過的展覽方向和形式。「九層塔」系列展覽由策展人崔燦燦和建築師劉曉都共同發起,匯集了9位/組藝術家的作品作為展覽基礎素材,同時邀請了9位建築師、9位平面設計師,分別組成9個臨時團隊。
  • 藝起逛丨中國園林中的人
    策展人沈瑞筠說,中國在組織不同物與物之間的關係,會有不同的意境,這場展覽我們將所有的空間布局融合了不同的氣氛。所以,這場展覽主題為合意,意在打開人與萬物的對話窗口,表達生命不該被過份簡單地量化。畢竟人生不像高考,沒有標準答案。
  • 坪山美術館:服務深圳市民文化發展新陣地
    3月30日,坪山美術館迎來一周歲生日。記者從深圳市坪山區委宣傳部獲悉,一年來,坪山美術館按照「正而新、小而精、特而亮、惠而美」的坪山文化發展思路,積極推進坪山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努力打造服務深圳市民的文化發展新陣地。
  • 來坪山這些地方打卡,許你一個愜意假日
    坪山圖書館音閱空間 |坪山美術館 既然到了坪山文化聚落,別忘記正而酷的坪山美術館,走出坪山圖書館,舒展舒展筋骨,再去坪山美術館看個展,在當代藝術中汲取力量,相信這裡的每一處都會讓你按捺不住按下快門的衝動。
  • 坪山美術館開館一周年成果豐碩
    劉錦城 攝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餘俊傑) 自去年3月30日開館以來,坪山美術館以《未知城市》開館大展為契機,按照「正而新、小而精、特而亮、惠而美」的坪山文化發展思路,積極努力推進坪山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的步伐。
  • 坪山美術館明日亮相 開館大展讓你烎
    坪山美術館將於明日開館。    繼坪山圖書館火熱開館,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後,坪山又一盛事、深圳又一文化新地標———坪山美術館也將於3月30日正式亮相。開館當天,「未知城市:中國當代建築裝置影像展(坪山)」也將正式拉開序幕,展期半年,讓市民感受建築的魅力。    坪山美術館位於坪山文化聚落北區,面積為9900平方米,共六層,設有展廳、藝術品庫房、辦公室以及公共教育區、藝術家創作室、貴賓廳、會議室、咖啡廳、戶外花園等配套設施。
  • 坪山美術館「共時」:瞬間即永恆
    坪山美術館2019年11月30日,由深圳市坪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坪山美術館承辦的年度藝術展覽「共時」在坪山美術館拉開序幕。而八年後的今天,在坪山美術館的「共時」展覽上,共享同一時刻的藝術家們又聚在一起,在策展人李振華看來,「這個項目終於完整」。「展覽的結構呼應了『共時』的主旨,以並行的關係進行呈現,如同『七個倒敘的個人故事』,於『共時』的主題之中,勾連起七位藝術家在各自的語言、地緣、知識的時間經歷之下不斷推進的創作邏輯。共時是這個展覽的內在結構,貫穿著事件和個體,是每個藝術家的光照進現實。」策展人李振華在採訪中提到。
  • 坪山美術館年度大展「共時:七個倒敘的個人故事
    11月30日,由深圳市坪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坪山美術館承辦的跨年大展「共時」將在坪山美術館一樓展廳拉開序幕。此次展覽是坪山美術館館長劉曉都上任以來推出的首個大型展覽,由著名策展人李振華擔綱策劃,徐文愷、胡介鳴、呂勝中、邱志傑、芭芭拉 西格納(Barbara Signer)+ 麥克 波登曼(Michael Bodenmann)、羅曼 西格納(Roman Signer)、汪建偉受邀參展。
  • 坪山美術館館長公布!著名建築師劉曉都擔任館長
    5月30日上午,坪山區舉行坪山美術館館長聘任發布會,著名建築師、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學術委員劉曉都任館長。他表示將把坪山美術館打造成為獨具特色、多元創新的公共美術館。    打造獨具特色、多元創新的文化新地標    劉曉都是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學術委員,香港大學、湖南大學、深圳大學、清華大學建築系客座教授,深圳設計之都推廣促進會首屆會長,20 17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深圳)總策展人,應邀在多個國際學術機構講座並擔任國際競賽評委,是中國當代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
  • 坪山美術館這一年,讓藝術走近大眾
    回望過去的一年,坪山美術館以4場高水準的展覽和11場不同形式的公共教育活動,深刻融入到坪山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美術館原來並不是陽春白雪的代名詞,它可以離生活那麼近。與藝術對話:讓人難忘的四個展覽2019年3月30日,坪山美術館開館。當天,《「未知城市」——中國當代建築裝置影像展》也隨之亮相。
  • 坪山美術館館長劉曉都這樣說
    不久前,劉曉都上任以來推出的首個大型當代藝術展覽「共時」拉開帷幕,為坪山美術館「現當代」的定位奠定基礎。他希望,更多人都能在當代藝術的刺激下,打破習慣去思考,發現作為一位城市人的價值。身份轉換中,劉曉都「從乙方變成甲方」,曾經的設計者變成管理者,考驗的是對每個展覽的細節關注和全局把控。
  • 「當代中國畫名家精品邀請展」在深圳坪山新區美術館成功舉辦
    (記者/賀秀梅)為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由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深圳坪山新區黨工委、坪山新區管委會、坪山新區公共事業局主辦,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書畫委員會、華夏文化遺產中國畫院、坪山新區美術館承辦的「當代中國畫名家精品邀請展」於8 月28 日上午在深圳坪山新區美術館開幕。
  • 博物館照明之坪山美術館:埃克蘇照明與您共赴當代寓言的書寫之旅
    從開館大展「未知城市」、跨年大展「共時」,到「繆斯、愚公與指南針」,坪山美術館無意中演繹了一個預言者的角色。「共時」不期然成了共克時疫的治癒藝術。《繆斯、愚公與指南針》作為疫情發生後坪山美術館的第一個大展,蘊藏了美、持久與耐受、方向,為了更佳地演繹時間和藝術共築的故事,美術館館照明系統選用了埃克蘇Tracron M4博物館級軌道燈。
  • 坪山要辦怎樣的美術館和圖書館 聽聽大咖怎麼說
    在她看來,根據坪山的實際情況,美術館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個是歷史當中的話題,美術館要對當地的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從歷史人物、社團、風俗民情中挖掘適合本地的特殊場景文化,讓當地居民在喜聞樂見當中,提升文化品位,凝聚文化內涵。
  • 2018年1月中國美術館免費展覽活動時間地點及門票預約方式
    2018年1月中國美術館免費展覽活動及門票預約方式  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寶藏經典 活化精神——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陳列」  展覽時間:2017-01-25 至 2017-12-31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館  展覽場地:六層藏寶閣
  • 坪山美術館四季學術沙龍:以「地方性」入手開啟「行動想像」
    此次沙龍由坪山美術館主辦,《打邊爐》策劃。四季學術沙龍現場坪山美術館館長劉曉都在開幕致辭中向觀眾介紹道,坪山美術館作為坪山文化聚落的重要組成,所舉辦的四季學術沙龍、公共講座和藝術工作坊等活動,是希望坪山美術館未來能在深圳乃至整個大灣區的文化生活中扮演起前端角色,成為深圳未來的當代藝術高地。
  • 繪畫的邏輯藝術展覽在石家莊美術館開展
    12月29日,「繪畫的邏輯藝術展覽」在石家莊美術館與觀眾見面。此次展覽由市美術館、中央美學美術館聯合舉辦,展覽圍繞「繪畫進行時」「行動中的繪畫」「超越繪畫」三個單元展開。參展的大部分藝術家執教或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包括範迪安、方力鈞、馮海濤、高洪、韓婭娟等藝術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