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瀾昌:臺灣人口負增長,少子化和人口老化漸趨嚴峻
作者:劉瀾昌來源公眾號:劉瀾昌拆局(ID:liulanchangchaiju)在臺灣,今年的出生人數首次低於死亡人數
-
受少子化衝擊 臺灣彰化縣初一新生驟減103班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華夏經緯網7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不敵少子化浪潮,這屆初三學生畢業後,彰化縣今年初一新生驟減>103班,人口密集的公立明星初中衝擊嚴重,最高都少掉7班,私立中學則是逆勢成長、擠破頭;一方為了超額教師,頭殼抱著燒,另方則為超收學生,飽受罰款和關說的困擾。
-
如何應對中國人口少子化挑戰?
茆長寶 成都理工大學法學院講師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總人口規模為13.95億人,較2017年增加530萬人,總人口規模依然表現出增長的趨勢。事實上,包括聯合國在內的諸多預測結果顯示,我國總人口規模大概率在2025年前後達到峰值(不超過14.5億人)後開始下降,此次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我國總人口規模的小幅上升尚在預料之中。然而,同期發布的我國出生人口規模與總人口規模的反向變化趨勢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與討論。
-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 促生育新招頻出
9月新學年開始,臺灣嘉義家職女校校長楊世圳不得不作出艱難的抉擇,這所60年來只招女生的學校,今年首次招收了90名男生。「學生少了,學校得面對現實。」楊世圳說。 而為了應對「少子化」的衝擊,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計劃在未來五年撤併60多所院校。
-
臺灣陷少子化危機 私立大學1/3將退場
臺灣面臨少子化危機,臺灣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分析,臺灣未來8年內一定會出現大學退場潮,若公立學校學生人數佔總數35%到50%,且不減招,現有的111所私立大學中有3分之1將會退場。
-
受臺灣「少子化」衝擊 大學要減招
(資料照片) 本報電 據《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少子化」衝擊大學招生,教育當局日前宣布大學本科、碩博士班將全面減招,推估10年內大幅減招13萬人。 馬英九日前在「大專校長會議」上指出,「大學整並是非走不可的路」。
-
少子化衝擊下 臺灣高校出路何方
據臺灣媒體報導,據臺當局內部事務管理部門統計,截至2020年11月底,島內新生兒總數為14萬7702人,創史上新低 。由於臺灣近年少子化加上人口老化嚴重,臺灣2020年首度出現「生不如死」的人口負成長情形。島內人口老齡化不僅牽涉諸多議題,更影響島內勞動力市場和產業發展。
-
臺灣簡訊:少子化效應 臺北小學今年減少80個班
中新社香港三月二十二日電 題:臺灣簡訊 臺灣網站廣告年增率不到百分之七 新媒體搶佔臺灣廣告巿場不如預期。臺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調查,去年島內大宗網站廣告營業額僅二十七點四八億元新臺幣,年增率百分之六點五九,遠遠低於美國百分之三十四的年增率。
-
臺北市小學招生人數劇減 因受島內少子化影響
受島內少子化影響 臺北市小學招生人數劇減 華夏經緯網8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八月底各中小學將開學,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統計,今年臺北市小學一年級新生較去年減少近四千人,是近二十年來人數減少最多的一年。
-
2018年臺灣人口增加1.8萬人 增長率創新低
資料圖:臺灣臺南市私立寶仁小學的小學生,赴廣州市進行文化參訪和交流體驗活動中新社記者 郭軍 攝 中新社臺北1月20日電 臺灣內務部門最新統計顯示,2018年底,臺灣戶籍登記人口為2358.9萬人,較2017
-
搶救少子化,臺灣發現公共託育可能更有效
於是,臺灣衛生福利部門和教育部門共同開展託育和幼兒園公共化的探索。數據顯示,臺灣地區2歲以下兒童的入託率從2017年底的10%提高到2018年底的12.38%。從更長的時間段來看,2010年,臺灣地區2歲以下兒童的入託率在5%左右,8年時間增加了一倍多。
-
「少子化」倒逼人口政策加快調整步伐
少子化這個詞來源於日語,最直白的意思就是孩子太少,而且越來越少。3年前,日本人口學者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力。他們製作了一個「兒童人口鐘」,發布在網際網路上,以倒計時方式提醒公眾日本距「只剩最後一名兒童」還有多長時間。根據他們的預測,到3011年5月,日本將沒有兒童。今天,很多網絡媒體都轉載了第一財經日報的這篇關於「中國已經進入少子化」報導。
-
因應「少子化」 臺灣猛「催生」(組圖)
根據美國人口研究機構「人口資料局(PRB)」7月發布的「2011年世界人口估計要覽表」,2011年全球平均生育率2.5人,其中高度發展區域國家和地區平均1.7人,最低度發展區域平均4.5人。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圖源:日本厚生勞動省)日本厚生勞動省2020年12月30日公布了最新的日本未來人口推算結果。未來50年內日本減少的人口數量將達4132萬,相當於目前日本關東地區1都6縣的全部人口。隨著少子化進程加劇,29年後日本年均人口減少量將突破100萬,36年後日本人口總數將減至1億以下,到2060年日本人口總數將下降至8674萬。
-
臺灣工作年齡人口佔比創10年新低 少子化高齡化嚴重
中新網2月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內務部門2019年2月2日公布,截止至2018年底,臺灣工作年齡人口佔比為72.52%,佔總人口比率創近10年新低。對照臺灣「發展委員會」2018年預估,人口紅利2027年將消失,更凸顯臺灣少子化與高齡化問題嚴重。
-
出生人口僅比死亡人口多17人 臺灣人口負增長馬上來臨
據臺灣內務部最新統計顯示,2018年上半年新出生人口僅比死亡人口多17人。臺灣人口負增長馬上來臨。出生死亡交叉比預計的2021年提前了3年。在沒有執行過計劃生育的東亞國家和地區,相繼掉入了人口萎縮陷阱,日本如此,韓國如此、臺灣也是如此。
-
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對房地產有什麼影響?
人口老齡化,少子化,這些都是對房地產市場不利的因素,不少人看跌房地產市場也是由於這個原因,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是個大趨勢,如果政策沒有180度的大轉彎或者是女性生育意願突然大幅提升的情況下,這個趨勢是很難改變的。
-
臺灣人口即將減少 臺灣準備好了嗎?!
勞動人口的多寡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競爭本錢,地處東亞的臺灣地區在1945年後的「二戰嬰兒潮」中每年都維持約30萬至40萬名新生兒的出生,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新生兒在2010年創下歷史新低的16萬名,自此再也沒有回升至1945年後的水平。近期,臺灣一項數據再次給予廣大民眾一個警訊,就是「嚴重少子化」和「超高齡老齡化」。
-
臺灣人口確定負成長、2020上半年減8795人
今年將出現人口「死亡交叉」負成長!臺灣內政主管機關最新統計,一至六月就有五個月的死亡人數高於出生,上半年死亡比出生多出近九千人,刷新曆年紀錄。更引注意的是,新冠狀肺炎導致國際封鎖,上半年自外國遷入僅八千九百人,遷出卻多出一萬六千多人也創紀錄,學者憂心恐造成人口負成長惡化。
-
臺灣社會必須面對的真相:人口真要減少了
當前的臺灣,除了吵鬧的「藍綠惡鬥」外,還有一個全體臺灣同胞必須共同面對的現實,那就是臺灣總人口真要減少了。依據臺灣戶政部門的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總死亡人口數為175,424人,新生兒數為175,074人,人口淨增長在臺灣地區有統計數據以來首次由正轉負,總計負增長3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