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5日報導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4日刊載題為《弗蘭肯斯坦式病毒:新冠病毒會和流感病毒結合形成一種病毒嗎?》的報導,作者系記者貢薩洛·洛佩斯·桑切斯,文章指出,一些科學家正在討論新冠病毒是否可能在這個冬天經重組後產生顯著改變。文章編譯如下:
每當新冠病毒在人體細胞內複製時,一種蛋白質複合物就像複印機一樣,不斷複製出遺傳物質核糖核酸(RNA)。這些「複印機」有時會出錯,導致遺傳信息稍稍改變,這被稱作突變。這些變化通常是無關緊要的,但其中一些變化可能讓病毒在免疫力和疫苗面前變得更加難以捉摸。
此外,這種冠狀病毒精於重組自身的RNA,也就是說,將遺傳物質片段混合起來,改變它們的順序。因此,一些科學家正在討論新冠病毒是否可能在這個冬天經重組後產生顯著改變。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薩穆埃爾·迪亞斯·穆尼奧斯認為,新冠病毒可能會與其他幾種能夠引起感冒症狀的冠狀病毒、或者與差別極大的流感病毒之間發生重組,產生一種「弗蘭肯斯坦病毒」。
西班牙遺傳流行病學專家伊納基·科馬斯向《阿貝賽報》記者表示:「冠狀病毒因屬於重組頻率偏高的病毒而得名。可以說,許多冠狀病毒都是『四不像』,由各種冠狀病毒的片段組合而成。此外,這類病毒常見於野生動物,易於在不同宿主之間跳躍。」
新冠病毒也不例外,被認為是經過數十年突變和重組的進化產物。在新冠病毒感染人類之前,就已經在感染蝙蝠和可能的其他動物時出現變化,但多年來無人察覺。
美國紐約西奈山醫院的阿道弗·加西亞·薩斯特雷博士說:「但是,當病毒序列更親近時,重組才更加有效。也就是說,重組往往發生在相似的病毒之間,在差異較大的病毒之間則較為罕見。」因此,西班牙專家伊納基·科馬斯認為,絕大多數重組不會產生弗蘭肯斯坦式病毒。
但是,西班牙薩拉戈薩大學獸醫流行病學家納喬·德布拉斯指出,以動物冠狀病毒為例,FCoV-Ⅱ病毒就是FCoV-Ⅰ病毒和CCoV-Ⅱ病毒重組的結果,而CCoV-Ⅱa病毒和CCoV-Ⅱb病毒也是重組產物。
西班牙馬德裡自治大學神經病毒學實驗室負責人何塞·安東尼奧·洛佩斯·格雷羅認為,流感病毒和冠狀病毒屬於不同的家族,而且它們的RNA極性不同。冠狀病毒的RNA可以直接指導細胞製造病毒,而流感病毒的RNA則需要先經過轉化。因此,洛佩斯·格雷羅表示:「我想不出這兩種病毒如何實現重組。」
伊納基·科馬斯也認為,二者發生這類事件的概率接近於零。科馬斯說:「新冠病毒可能會與其他冠狀病毒進行重組,特別是在基因組非常穩定和相似的區域。但是,大部分重組都不會產生較大影響。實際上,經重組後的病毒還是原來的病毒。」
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女子在接種流感疫苗。(美國斯塔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