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人物訪談《智農匯》欄目是一檔講述農業專家、農業企業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在工作中表現出的事跡、成長曆程、奮鬥故事,介紹創新創業的做法和經驗,催人奮進勇於打拼的創業故事、敢為人先的創新故事、守法誠信的自律故事、回報社會的感恩故事,總結經營的實踐創造和偉大精神。欄目以傳播農業資訊、推廣農技知識為思想,並全方位提供農業科技教育、專家服務、農資及農產品上下行、農村電商、農業創業服務、農村金融、政策解讀等維度綜合服務。
欄目以演播室為主陣地,以話語因素為主、圖像因素為輔來詮釋創作創新,欄目時長為60分鐘到90分鐘,由「1+1」或「1+1+N」的方式構成欄目中談話人物,即一位主持人加一位採訪對象,或加農業專家現場剖析、指點迷津,表現手段可以與農民線上互動,遠程互動、微信、電話連線等應用形式。
一、欄目特點
以創新思維引領農民致富,著力推動農民創業、合作創新,推進「網際網路+」行動,集眾智、匯眾力,發展農村經濟和眾創經濟,為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賦能。
二、欄目受眾
欄目受眾主要針對那些已經成功、將要成功、希望成功的農村青年創業人群,通過了解農業企業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功途中經歷的酸甜苦辣,成功背後的艱辛努力,加以借鑑,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同時,欄目現場的深度剖析,就像一盞指路明燈,為那些為前途而迷茫的新農人指引方向,也為那些新農人分享成功寶典,從談話欄目中那些不同的人物身上都能找到與自己心理訴求相呼應的位置,從心理上融入話題的拓展和談話的過程中尋找標杆、宣傳創業精神,走近他們、學習他們,還原他們的創業歷程,感受他們的辛酸苦辣。
三、運營
1、建立基礎階段:
①以『古耕農業融媒』百度百家號自媒體帳號為主帳號,以騰訊、快手、抖音帳號為輔,通過市場化運作,以區縣為一個直播單元逐步成體系推進,構築緊湊而有序的融媒體直播矩陣,以訪談農民專業合作社代表及農業專家講述工作的好經驗、好方法、好路子為切入點。
②及時開通農業專家專業領域粉絲圈子,積極組織推動專項資訊傳播與技術應用,充分發揮自媒體直播的重要作用。
③組織成立農業產業化相關創新聯盟並引導農民群體加入。
2、上升發展階段:
①直播要系統部署、多措並舉、統籌協調、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則,協調百度、騰訊官方,金融機構,電商、短視頻官方、農業科研院所等各類社會資源加強合作,加強對縣、鄉、村各級幹部和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開展電商運營技能培訓,組織農業企業電商運營技能培訓,豐富電商運營專業知識。
②搭建一縣一平臺,形成一支線上運營隊伍。
3、加強宣傳引導
運用各類地方媒體,加大推介力度,提升直播效益和市場知名度,加大引導力度,培育廣大農民認知概念。
四、定位
1、欄目名稱
《智農匯》
2、欄目類型
人物訪談類
3、欄目主旨
以農業企業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代表人物為欄目採訪對象,通過挖掘人物心路、閱歷、經驗、人生節點的曲折,剖析嘉賓的人格魅力和社會價值,與觀眾分享真實的故事,一起領悟成敗得失、人生百味,從而產生共鳴、啟迪、反思和指導作用,獲得最大的社會價值。
4、欄目風格
輕鬆,自然,勵志,創業;
5、欄目時長
60分鐘—90分鐘;
6、播出媒體
百度、騰訊、愛奇藝、抖音、快手。
五、直播特色
1、思想性——直播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業專家為核心搜索並篩選相關信息,將最優質的案例挑選出來呈現給農民,力爭直播信息豐富翔實,極具指導意義。
2、藝術性——精心策劃、精心包裝,保證直播富有內涵,讓直播給農民帶來積極的思想啟迪。
3、創新性——廣泛創新故事及設置互動環節,達到引農民入勝、在農民中引起共鳴並進一步建立粘性。
六、策劃要求
直播以日播直播加錄播的形式, 對於每一期直播,要從選題定位、整體構思、文案撰寫、訪談內容、現場攝錄、後期製作、信息反饋等各個環節,達到「有文案策劃、有操作標準、有監督檢查,促進直播順利推進。
七、運營模式
制播分離,公司運營,根據電臺、網絡、紙媒、移動互聯有特長的現狀,採用以網絡為起點製作直播,輔以自媒體庫,微信公眾號傳播的多媒體聯動方式,多平臺聯運,多渠道傳播,打造優質直播內容,構建立體傳播航母,通過「植入式」產品獲得經濟收入,為直播的持久和壯大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和資金支持力度,形成良性循環,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共增長的運營模式。
八、嘉賓選擇
成功的農業企業家、成熟農民專業合作社、優秀農村基層領軍人物、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農民種植養殖典型。
九、訪談內容
可以是:
|創建創業的初衷;
|經營過程中的突出成績;
|從事行業的經歷、磨難、重要起伏轉折;
|匯報社會情況,獲得的榮譽、獎勵;
|目前及今後發展願景。
十、要求
圖文:文字字數3000字以內配圖
視頻:文字字數100字以內配視頻
我們期待你的故事!
古耕農業融媒欄目組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