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別人隱私犯不犯法?一文說清調查隱私的正確方式,附查詢方法

2020-10-23 法律微言

我是法律微言,關注我,有問必答,無償普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別人欠了你的錢,你想知道他的財產狀況,到底是有錢不還,還是確實還不上,遇到個知心愛人要結婚,你想知道他的婚姻狀況;買到了一個假貨,想去起訴商家,可苦於不知道商家的基本信息,法院不立案。

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會遇到但是因為涉及到別人隱私而無法獲取的信息,排除請私家偵探、偷拍、偷聽偷錄等違法的手段,在法律準許的範圍內,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合法的查詢別人的財產、婚姻等個人隱私情況呢?

下面法律微言一一詳解:

1.銀行帳戶查詢

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只有公安機關、監察機關、紀檢機關、檢察院、法院、國家安全機關、稅務機關等機關被賦予法定職權,有權調查公民個人的儲蓄存款和單位存款情況。當然這些機關也不是能夠隨意查詢,必須得有特定的案子,遇到確實需要查詢的情況,還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才能查詢。

我們個人想要調查他人的銀行帳戶,也必須得有具體的起訴案件,在案件中,藉助法院調查或者委託代理律師向法院申請調查令,才能到銀行調查個人的財產狀況。

在調查他人存款帳戶時,一定要將被調查人的活期帳戶、定期帳戶、定活兩便帳戶以及一本通等存款帳戶一一查詢;對於查詢企業法人的時候,應查詢其基本存款帳戶、一般存款帳戶、專門存款帳戶和臨時存款帳戶。

2.查詢企業工商登記信息

首先,需要明白一個常識,企業的工商登記信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企業的基本情況(對外公開的),一類是企業在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登記的相關材料(不對外公開)。

企業對外公開的信息,一般包括:名稱、法人、註冊資本、公司類型、營業範圍、成立日期、年檢、登記機關、股東或者出資人的狀況等;

不對外公開的信息,包括:企業開業、變更、註銷登記材料,企業的年檢報告書、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審計報告、企業申請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股東合同、委派書、聘任書、、驗資報告(驗資證明)、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決議等等。

對外公開信息的查詢方法: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上查詢到基本的信息,或者百度搜索一下「天眼查」,再或者拿著你自己的身份證去當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詢。

對於不對外公開的信息,也需要在訴訟過程中,通過法院調取,或者依靠委託的律師,去申請法院的調查令,律師持律所介紹信和本人執業證申請查詢。

3.婚姻狀況查詢

當事人對自己的婚姻狀況,當然是可以持有身份證或者戶口本,直接去登記機關(民政局)去查詢,並開具相應的婚姻證明材料。

如果是當事人向委託他人查詢,得寫授權委託書,而且這個委託書必須得經過當地公證機關公證。

如果想調查他人的婚姻狀況,也是得在起訴過程中查詢。一般需要法院的調查協助函(調查令)和委託的律師執業證。

4.房產信息查詢

房產查詢的信息一般包括:房屋、土地、異議、房地產抵押、預購房屋及抵押、建設工程抵押、房屋租賃、房地產權利限制、地役權、文件。

房主本人當然是可以通過身份證去房地產登記部門查詢。查詢其他的人的房產情況,也是得在具體的訴訟中,申請法院查詢。

這裡額外提供一個方法,就是委託律師查詢,如果你知道被查詢人所在小區的位置,可以讓律師持執業證和律師事務所的介紹信(調查函)到物業公司或房地產公司調查,在法律上,律師是有調查權的。

5.出入境記錄情況查詢

出入境記錄,也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因公查詢和因私查詢。

因私查詢,僅限中國公民(含香港、澳門、臺灣居民)查詢本人近5年內的出入境記錄,拿著身份證,填一個查詢出入境申請表,就可以查詢。

因公查詢,也是上述所列的公檢法等機關,因辦案需要查詢。

如在訴訟中想查詢對方的出入境情況,也是需要向法院申請調查令的。

6.戶籍查詢

如果你想起訴一個人,在去法院立案的時候,一定會被告知,要求提供被告的身份信息,如果你有對方的身份證複印件還好,但是如果你什麼信息也沒有,只知道對方的名字和住所,那麼就需要委託律師,去對方的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查詢,這是立案前的比較程序。

7.小結

通過以上的查詢方法,我們可以總結一下:

其一,法律對於隱私的保護還是很嚴密的,個人能夠查詢的信息有限;

其二,公檢法等國家公權力機關,在辦案過程中,是可以調取相關信息的;

其三,公民想要查詢非公開的企業或者個人財產婚姻情況,是需要遇到具體案件,在起訴過程中申請法院調取相關信息的;

其四,有些信息,也可以不經過法院,委託律師,律師持律師證和律所的公函,也是可以查詢到的;

其五,法院一般不會去主動調查他人信息,如果你想提高申請調查相關情況的成功率,建議委託一個律師,由律師向法院申請調查令,然後律師帶著自己的相關手續和調查令去某些機關查詢。因為法院的案子多,對於有些信息,他可能認為與案情不太要緊,就不去調查了,但是如果律師申請了,一般他會準許律師去調查,因為有人替他跑腿了。


常用調查平臺

為了幫助大家,法律微言提供幾個官方的查詢平臺,可以自己動手在其中查詢到一些很有價值的信息:

①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http://gsxt.saic.gov.cn/)

可以查詢所有企業對外公開的信息。

②香港公司註冊處電子查冊服務(http://www.icris.cr.gov.hk)

可以查詢到香港公司的名稱、基本資料、抵押登記冊等信息

③臺灣商工登記資料公示查詢系統(http://gcis.nat.gov.tw/pub/cmpy/cmpyInfoListAction.do)

可以查詢到臺灣公司的資本總額、公司地址、代表人、設立日期、經營範圍、公司設立情況等信息

④12368訴訟服務熱線

這個熱線是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全國法院系統通用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務號碼,有起訴問題儘管打電話諮詢。

⑤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http://zhixing.court.gov.cn/search/)和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系統(http://shixin.court.gov.cn/index.html)

可以查詢一個人是否上了失信名單,非常重要。

⑥中國裁判文書網(http://www.court.gov.cn/zgcpwsw/)

可以查詢一個人有沒有案底,有沒有財產或者其他官司情況。

我是法律微言,持續創作法律問題,關注我,留言或者私信,有問必答,無償普法,謝謝!

相關焦點

  • 注意個人隱私 iPhone設置中可查詢詳細軌跡
    大家都要注意自己的隱私問題哦,小編建議,有問題還是多溝通比較好。再囉嗦一句:偷看別人隱私信息真的是犯法的,我們這裡只討論操作問題。 (原標題:注意個人隱私 iPhone設置中可查詢詳細軌跡)
  • 淘寶店查iPhone信息被質疑侵犯隱私
    新京報訊 近日,楊小姐iPhone被盜後,通過在淘寶網店查詢維修記錄等找回。北京一蘋果維修店證實,近期有多名手機失主通過淘寶網店查詢到手機ICCID號(SIM卡集成電路的識別碼)以及維修記錄後,在警方的幫助下到維修店拿回手機。  專家認為,ICCID查詢針對機主本人開放是合法的,但通過其他渠道獲得則可能存在侵犯隱私嫌疑。
  • 隱私保護證書查詢網址發布~
    讓大家久等了,『KYUUBI商業安全&隱私保護國際認證』證書編號,已經可以在「全日本綜合調查業協會」官網查詢啦~一直以來,都有學員反饋希望在日本協會官網上能夠查詢到證書信息,通過磋商,現在,官網查詢網址終於發布了~● 方法一:
  • 父母偷看孩子隱私的後果
    家長偷看孩子的隱私算不算犯法?隱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確保護的一項人格利益,在法律上任何人不得不經他人同意,包括未成年人同意,偷看他人信件,日記。這屬於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構成違法治安管理行為,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所以即便你是家長,也不要隨意查看孩子的隱私,法律上不允許,也會給孩子造成傷害,你知不知道父母偷看孩子隱私的後果是什麼?
  • 個人隱私信息花費幾百塊錢就能「查」到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一些二手平臺多次發布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公告,凍結並公示了一些涉及出售隱私信息的會員帳戶。   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   依然有各種個人信息出售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多位賣家的帖子中,個人隱私信息被明碼標價公開出售。
  • 監督官員與侵犯隱私的邊界
    2015年11月,開始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加強公民信息保護的立法趨勢:犯罪主體身份不限,信息獲取方式不限,最高刑提至7年。公民監督中的調查取證,有了禁區和風險。隨後,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黃巖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原民警池文撞到了槍口上。2017年7月7日,時任黃巖公安分局副局長周祥輝報案稱,自己的私家車保險槓底部被人安裝了GPS定位跟蹤器。警方展開調查,發現定位器的買家是池文。
  • 學信網查詢學歷方式變更:保護個人隱私,也要便利
    6月30日,有網友爆料稱,在學信網查詢學歷信息方式變更,即不能單獨通過身份證查詢,目前必須通過身份證和畢業院校名稱查詢,此事引起廣泛關注。7月1日,學信網回應稱,這項驗證功能於2019年5月就已上線,意在加強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
  • 監控戰爭升級,祝你隱私自由
    大量的數據增長,來自於每個人每天的日常行為:查天氣、查股票、查地圖導航、購物、聊天、刷微信朋友圈、轉發、點讚等。2015年,每人每天的數據交互行為為218次。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據將飆升到每人每天4785次。這些設備生產出來的海量數據中,越來越多的數據是個人隱私數據,因此它們需要被保護或加密。
  • 可以查別人的銀行帳號,有三種合法途徑,你都知道嗎
    這事犯法不知道嗎,找朋友幫忙,那不在坑朋友嗎。那有什麼辦法既查了債務人帳戶,又不違反法律呢?今天我們教大家三種可以查詢別人銀行帳號的方法:銀行一、申請法院查詢。個人帳號屬於個人隱私的範疇,並不是誰可以隨隨便便就可以查詢到的,隨著我國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加強,社會上已經沒有誰感去冒驗的查他人帳號信息了,只有國家的權力部門才有權進行調查,你可以在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同時,向人民法院遞交查詢申請,要求法院的訴訟保全部門,用網絡查控系統,對債務人在全國全一百多家銀行進行查詢,看看哪家銀行有全的帳號,帳號是多少。
  • 給數據加「噪音」,差分隱私如何保護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
    三年後,Netflix最終因隱私原因宣布停止該比賽,並付出了九百萬美元的高額賠償金。對於那些手握大量人口數據的部門,這種攻擊可能就是致命的。因為傳統的做法是對數據的敏感列作匿名化,但這些做法並不能完全保證數據安全,攻擊者還可以對分析結果的差分攻擊以及查表撞庫等方法反推原數據。
  • 成都一確診病例隱私信息網上流傳?警方介入調查
    近兩日,四川省成都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趙某個人隱私信息在網絡平臺上被轉發,涉及的圖片包含了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照片等信息。」一事,公安已介入調查。網傳信息是否屬實需等待調查結果,具體情況、調查結果可通過官方渠道了解。8日上午,成都市疾控中心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確診病例相關信息由衛健委及政府部門公布。至於病例身份證號等隱私信息被洩露的問題,「公安部門會涉及,該查的要查」。據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博12月8日消息:12月8日,0—6時,成都市新增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鎮檢轉播】監督官員與侵犯隱私的邊界
    2015年11月,開始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加強公民信息保護的立法趨勢:犯罪主體身份不限,信息獲取方式不限,最高刑提至7年。公民監督中的調查取證,有了禁區和風險。  隨後,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黃巖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原民警池文撞到了槍口上。2017年7月7日,時任黃巖公安分局副局長周祥輝報案稱,自己的私家車保險槓底部被人安裝了GPS定位跟蹤器。  警方展開調查,發現定位器的買家是池文。
  • 家長如何,正確處理,孩子的隱私
    在小的時候,孩子需要我們的照顧,他的思想、意識、情感獨立不了。但是當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他非常會在意自己的私人空間。特別是進入青春期以後,如果做父母的我們去收拾他的房間。就會讓他們顯得非常的不高興。因為他們的房間裡會有一些屬於他們自己的小秘密,那麼我們如何對待孩子的隱私呢?
  • 房管局稱個人隱私不能查 「大修金」信息公開咋就這麼難
    原標題:房管局稱個人隱私不能查 「大修金」信息公開咋就這麼難  「今天結束後,結果必然是不同意公開。」說話時,孫德安語氣平靜。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被稱為小區住宅「養老錢」。因懷疑「養老錢」被盜用,孫德安以個人名義申請信息公開,得到的卻是被遮擋了業主籤名的信息,理由是籤名屬個人隱私。業主籤名真的涉及個人隱私?
  • 換臉app隱私保護狀況調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陳璐 實習生 張芸倩)「僅需一張照片,出演天下好戲」的APP「ZAO」一上線火速爆紅,但同時迎來了公眾不斷對於其「霸王隱私協議」的責問,最終在上線5天後,「ZAO」團隊最終選擇了道歉並修改使用協議,「全面保護個人信息和數據安全
  • 網上叫賣個人隱私信息:銀行流水和開房記錄輕鬆查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網絡中存在大量公開售賣包括酒店開房信息等僅在少數渠道可以獲取的公民個人隱私信息,準確度之高令人觸目驚心。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數據大量來自「內鬼」和「黑客」渠道,建議有關部門及時從銷售渠道端追查非法交易,遏制「黑產」泛濫。銀行流水、開房記錄付款可查原本保管嚴密的居民個人信息,卻可以被任何人在網上以幾百元至上千元的價格買到。
  • 妻子想查丈夫隱私被騙500塊,夫妻之間能不能多點信任?
    近日,有一位女士就因為懷疑自己的老公,想要查看老公隱私因此被騙了500塊錢!寧波奉化的孫女士和老公結婚兩三年了,近段時間,兩個人鬧了一些小矛盾,關係有點緊張。老公又經常玩手機,所以孫女士就懷疑老公在和別人聊微信。於是在社交軟體上找到了一個有關專業查隱私的用戶,加為好友,想要查看老公的聊天記錄。
  • 被池子指責侵犯個人隱私中信銀行已道歉 事就了了嗎?
    「你也沒有我的身份證,你也沒有我的銀行卡,你也沒有司法機關的調查令,笑果文化竟然能從中信銀行拿到我近兩年的流水,還列印出來,你為什麼不乾脆把餘額全取出來拿走呢?之後我們打電話給中信銀行,中信銀行說這是配合大客戶的要求。」池子在微博中稱。
  • 妻子看完《手機》猛查老公手機 律師稱侵犯隱私
    果然,30日就有讀者宋先生看完電影後給本報熱線來電訴苦:「以為是部喜劇片,帶了老婆兒子一起去看,沒想到自找麻煩,現在老婆天天吵著查我手機,還和別人鬧了大誤會!」  宋先生34歲,是某廣告公司業務主管,結婚6年,房子車子妻子兒子俱全。做廣告這行,競爭厲害,應酬頻繁,他的CDMA手機辦理了包月,基本上24小時都在開機狀態,妻子以前從來不注意他的手機。
  • 湖南一公司推出手機定位服務被質疑侵犯隱私
    與陳恩所說不符的是:定位查詢時,被查詢手機號機主並未收到任何提示。     記者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人只要發送他人手機號碼到「05058」,無需被查找方同意,即可獲得其所在準確方位的回覆。僅有少數人在使用該項服務時,系統會詢問被查找方是否同意他人獲取自己所在方位的信息。     市民反應:確實方便,但是否侵犯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