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大的敗局:叫釋放孩子的天性

2020-10-22 櫻櫻子

很多父母把「放養」捧上了天,並找到了一條很好的理由:「釋放孩子的天性」,他們以為這樣的愛很偉大,但其實很廉價,這種廉價的愛,正在一步一步廢掉我們的下一代。




PART 01

某電影院裡,大家在認真觀影,只有一位孩子在位子上跳來跳去,時不時大笑一聲,從進場到現在,鬧了差不多半小時,他的媽媽就在旁邊。

旁邊的一個大人有點受不了,對孩子的媽媽說,能不能管下你的孩子,太吵了。孩子的媽媽頭也沒回,說,孩子天生就這樣啊!然後繼續觀影。

之後,孩子離開座位,在電影院跑來跑去,跑了一會兒,累了,卻發現找不到媽媽了,裡面太黑了。然後哭著喊媽媽。

喊了幾聲,沒人回應,一位陌生男子衝他吼道:你媽媽死了!孩子愣在那裡,不敢動彈。

在中國,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孩子身上所有的特點,都可以歸之為天性,無論是好,還是壞,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辯駁、不可壓制。

一位清華教授憤慨: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




PART 02

孩子沒有規則意識

江蘇無錫的一家火鍋店,大人都在位子上用餐,只有一個小孩在走道裡跑來跑去,從這頭跑到那頭,又從那頭跑到這頭。

他的媽媽就慢悠悠地跟在後面,沒有責罵,更沒有制止,他們一定覺得,自己的孩子活潑可愛,根本沒有必要管吧。

在跑到一處拐角的時候,恰好撞上了轉彎的服務員,服務員的手上還有一鍋烤魚,孩子的額頭剛好貼到滾燙的烤魚鍋上,悲劇瞬間發生,孩子多處被燙傷。

事後,孩子的父母在未經過任何鑑定,也沒有任何法律程序的情況下,態度囂張地索取39萬賠償:「錢不錢的不重要,誰家小孩被燙成這樣不值39萬?」

孩子和父母的責任甩得一乾二淨。

為什麼中國的孩子普遍缺乏規則意識?

因為在很多父母眼裡,孩子的天性高於規則。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所以可以跑、可以鬧,可以肆無忌憚地大聲喧譁。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孩子無視規則,也有越來越多的悲劇因此而釀成。




PART 03

孩子沒有敬畏意識


就在前幾天,湖南隆回發生了一起殺人事件,一名73歲的老奶奶被人殺死在自家門口,民警立即趕往現場,不到5個小時,案件即被破獲:

殺人的是名小孩, 13歲。案發的那天下午,小孩在老奶奶家附近逗留,被老奶奶一頓責罵。

小孩二話不說,拿起門口的一把篾刀,徑直衝向老奶奶,用盡全身的力氣,朝著老人頭上就是一刀,老人當場死亡。隨後,這名小孩又將老人身上的700塊錢搜走,最後逃離現場。

在不遠處的湖南邵東,也曾發生一起類似事件:2015年10月18日,三名留守兒童商議去新廉小學溜達,因當天放假,學校大門緊閉,三人便翻圍牆進去。

進入學校後,他們撬開了小賣部的門,盜走裡面的麵包、棒棒糖之類的食物,恰好被值班的女教師發現,因為害怕被抓,三名孩子直接用木棒將女教師活活打死,之後逃跑。

第二天,三名孩子被公安機關抓獲。

留守兒童,算是最徹底的放養,沒人照顧,更沒人管,天性算是得到了最徹底的釋放,最後的結果,以悲劇收場,連最正常的成長都無法完成。

每個孩子的心中都藏著一個惡魔,在沒有約束與管教的前提下,無條件的放養、釋放,只會讓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PART 04

孩子沒有自律意識

作家毛南見過一位媽媽,很普通的一個家庭,父母普通,孩子也普通,說是讀了某位著名專家的書之後,決定效仿他的育兒方法——放養。

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媽媽從來不管,因為她覺得孩子有對自己負責的意識;至於學習成績,興趣是最關鍵的,決不做任何強求。

結果呢?三年後,悲劇發生了,成績就不說了,本來還是中等偏上,三年過後,基本都是墊底,別的孩子都有一到兩項特長,她的孩子呢?沒有任何特長。

打遊戲倒是很厲害,別的孩子從不帶手機去學校,她的孩子從來不管,每天玩手遊的時間超過八個小時,上學經常遲到,一次還悄悄往遊戲衝了兩千塊錢……

她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好的教育方法,到頭來會是這種結果?其實,被放養毀掉的孩子,又何止這一位。

我從不懷疑,孩子有自我管理的意識;我懷疑的是,孩子的自律意識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卻被很多父母無限誇大。可能到最後,不是孩子控制了命運,而是手機控制了孩子。

一個不懂得自律的孩子,是永遠不會有未來的,放養、釋放,只會讓孩子喪失最基本的控制力。在將來,這樣的孩子沒有任何競爭力。




PART 05

孩子沒有教養


網上見過一個段子,一名女生在排隊買奶茶,排得好好的,突然跑來了一個孩子,7、8歲的模樣,直接就插到她的面前,他的媽媽就在後面。

女生看不下去,這麼小就這樣,以後還得了,質問他媽媽,你是怎麼管教小孩的。他媽媽滿不在乎的說,孩子就這樣,你讓一下嘍。

女生冷不丁地來了一句:「憑什麼要讓他?他長那麼醜!」他媽媽氣得臉都青了,拉著孩子就往外走了。

前幾天見過一個更奇葩的。

3月27日中午一時左右,河南鄭州一小區,兩個孩子正在乘坐電梯,其中一名小孩突發奇想,嘗試在電梯內做伸展運動,一邊用手撐住牆,一邊用腳抵住電梯門,然後用力一蹬。

沒想到的是,電梯內側的安全門一下子飛了出去,電梯的主控制板被彈出牆壁,要不是有外牆保護,後果不堪設想。

更沒想到的是,事發之後,熊孩子的媽媽在業主群裡轉發監控視頻,無理取鬧:「這電梯是紙做的嗎?」「要說物業還得感謝我兒子呢?」

三觀都被顛覆。

這樣的熊孩子到處都是,防不勝防。每個熊孩子的背後,一定有無作為的父母。對於孩子的任性和無知,他們選擇了閉眼,也選擇了放棄作為父母的責任。

他們肯定沒想到,放養的背後,一定是熊,一定是任性,沒有例外。




PART 06

最無力的教育:放養


這些年,放養被很多父母捧上了天,孩子要快樂、要自由、要釋放他們最完美的天性、要讓他們獨立自由地成長。

看上去很美,實際卻糟糕得透頂。很多父母根本不是「放養」,他們眼中的放養,其實是放棄、是放縱,最後成了犯戒、甚至犯法。

《不平等的童年》一書中寫道:至少在一定範圍內,美國精英階層普遍實行協作培養,大致可以理解為「圈養」,而工人階級和貧民實行的育兒方式才是順其自然的成長,也就是我們說的「放養」。

看吧,被你們捧上天的「放養」,不過是美國底層人民無奈的選擇罷了,就像大部分的中國人一樣,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去教育他們的孩子。

背後而且更嚴峻的現實是:放養出來的孩子,根本沒有實力同精英家庭的孩子相競爭,放養的代價可能是,你將永遠失去上升的通道。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享不盡它給你帶來的利息,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一輩子都在償還無盡的債務。

其實,任何國家都一樣,精英教育從來就不是放養出來的!




PART 07

不能越過「界」


教育學者丁琳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前段時間,她家裡來了一位美國客人——一位三年級的小姑娘。

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樣,小姑娘對糖果沒有絲毫的抵抗力,吃完第一顆,還想吃第二顆。

她問媽媽,是否可以。媽媽很明確地說,不可以。小姑娘只好平靜地接受。

很多人都喜歡講國外的教育多麼自由、多麼先進、多麼地尊重孩子的意願,卻有意無意忽略掉了,這自由的前面,還有一條清晰可見的邊界,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堅決不能做。

歐巴馬是美國總統,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但有一個身份更令他自豪——兩個孩子的父親,歐巴馬對孩子的教育,堪稱美國精英教育的典範。

歐巴馬有兩個女兒,在她們分別10歲和7歲的時候,他制定了九條家規,內容並不複雜,但操作性強,而且極具意義:

家規1:不能有無理的抱怨、爭吵或者惹人討厭的取笑;

家規2:一定要鋪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潔而已;

家規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衝麥片或倒牛奶,自己疊被子,自己設置鬧鐘,自己起床並穿衣服;

家規4:保持玩具房的乾淨;

家規5:幫父母分擔家務,每周一美元;

家規6:每逢生日或是聖誕節,沒有豪華的禮物和華麗的聚會;

家規7:每晚8點30分準時熄燈;

家規8:安排充實的課餘生活:跳舞、排戲、彈鋼琴、打網球、玩橄欖球;

家規9:不準追星。

這樣看下來,你會發現歐巴馬最重視的還是規則的養成,而且都是生活中切切實實可以操作的事情。父母應該給與孩子自由,但這個自由不是無限制、無規則、無節制的,更不是縱容和無作為。

一定的釋放和寬容沒有錯,但在釋放的面前,必須有一條清晰的界限。

有些事情可以容忍,但有些界限堅決不能跨越。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釋放孩子的天性是中國教育最大的騙局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優秀的人才,長大之後能有所成就,然而在孩子成長的這條道路上,卻非常曲折。在中國有這樣的一種教育,被廣大家長稱之為「釋放孩子的天性」!但是很多孩子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成長,並沒有長成父母想像中的樣子,相反他們變得沒有教養,沒有規矩,成為了大家眼中的不折不扣的「熊孩子」。
  • 教育最大的騙局,叫做釋放孩子的天性
    很多父母把「放養」捧上了天,並找到了一條很好的理由:「釋放孩子的天性中國教育的最大的三個教育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扭曲著中國孩子的成長。旁邊的一個大人受不了,讓孩子的媽媽說管一下孩子。這位媽媽卻說「這就是孩子的天性啊,我不能抑制他的天性。」這種不理會他人感受,一昧放縱孩子的行為不叫「釋放天性」,只能讓別人說你家孩子沒教養。釋放天性不是說要對孩子身上的一切特點都聽之任之。作為家長要把控好你孩子的各種天性是否合理,是否是對他有利的,再決定是否要釋放。不要打著「釋放天性」的口號,害了孩子。
  • 家教最大的騙局:放養,釋放孩子的「天性」,快樂成長
    01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天性教育」的觀念,叫釋放孩子的天性,他們把孩子捧上了天,把釋放孩子的「天性」,當做了天賦人權、理所應當。他們認為孩子身上所有的特點,都可以歸之為天性,無論是好,還是壞,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評判、不可壓制。這種觀念居然佔據了我們社會精英們的頭腦,中高收入家庭、高學歷人士,寧可委屈自己,也不可委屈孩子。甚至舉美國例子,父母違背未成年人的意願,強迫孩子,會被判坐牢或社區勞動等。一位北大老教授曾憤慨說: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論、學歷無用論以及釋放孩子天性論。
  • 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實則是「垃圾教育」?
    在中國,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這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孩子愣在那裡,不敢動彈。在中國,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孩子身上所有的特點,都可以歸之為天性,無論是好,還是壞,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辯駁、不可壓制。
  • 教育最大的騙局,叫做釋放孩子的天性(深度好文)
    在中國,有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分別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些教育理念認為,孩子身上所有的特點,都可以歸之為天性,無論是好,還是壞,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辯駁、不可壓制。一位清華教授憤慨地說,這三種垃圾教育,純粹是一個騙局。
  • 釋放孩子的天性,是對孩子的一種「放養」,將導致孩子缺少教養
    那麼,大部分人認為釋放孩子們的天性,對他們的教育是否真的有用呢,而這樣的教育真的對孩子好嗎?釋放孩子的天性,會讓他們缺失自律的意識對於現在的家長來說,孩子的教育是當前最大的事情,應該要從小抓起孩子的學習成績與學習習慣,而有些家長則不這麼認為。
  • 謹慎釋放孩子天性
    天性釋放存在以下誤區:1、缺乏吃苦教育2、缺乏規則教育3、缺乏自律教育快樂式教育,孩子非常開心,家長也省時省力,皆大歡喜。然後就是放飛自我,天性釋放、各種大人和小孩一起娛樂放鬆式玩耍,親近自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盡情地玩耍。
  • 對於教育,一知半解比無知更可怕——天性的釋放
    或許從某種程度上講,當今教育的很多問題都是從家長的「覺醒」開始的。以前要束縛住「不聽話」的孩子,而現在講究釋放孩子的天性。然而,究竟什麼是孩子「天性」,是不是所有的「天性」都可以任由孩子肆無忌憚地釋放出來,很多人並沒有弄清楚。
  • 快樂教育和釋放孩子天性這些育兒觀念正在坑害孩子,你覺得呢?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國出現了「快樂教育」和「釋放孩子天性」等等這些,主張溫柔對待孩子,甚至是所謂 「放養」的育兒觀念。有家長說,這些舶來品育兒觀念,不適合我國國情,還是傳統的「棒下出孝子」好用;也有些家長,樂此不疲地接受並執行著這些外來育兒觀。反對的人說,這些觀念簡直就是坑害了孩子。
  • 那些釋放天性的兒童教育理念永遠不會告訴你兒童情緒管理陷阱
    這種不理會他人感受,一昧放縱孩子的行為不叫「釋放天性」,只能讓別人說你家孩子沒教養。不要打著「釋放天性」的口號,害了孩子。在中國,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一位清華教授憤慨: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
  • 你以為孩子這樣是釋放天性,別人眼中,這就是沒規矩、無教養
    釋放天性的教育某電影院裡,大家在認真觀影,只有一位孩子在位子上跳來跳去,時不時大笑一聲,從進場到現在,鬧了差不多半小時,他的媽媽就在旁邊。孩子愣在那裡,不敢動彈。在中國,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
  • 快樂教育,解放天性,這碗毒雞湯毀掉多少孩子了
    有一種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他們把孩子捧上了天,把釋放孩子的「天性」當做必然、當做合法、當做理所應當。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孩子沒長成父母想要的樣子,熊、野蠻、沒教養、沒規矩成了這類孩子的最好代名詞。這不是天性教育,是垃圾教育,聽出來很刺眼、很扎心,卻很現實。
  • 釋放孩子的「天性」≠「沒教養」,父母教會孩子規則意識很重要
    澤寶奶奶說,那孩子的媽媽就在一邊笑咪咪地看著自家孩子,還滿不在乎的說「孩子天性就這樣,您別和孩子一般見識」澤寶奶奶說:「我真想懟她一句『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麼?』」。動媽很能理解澤寶奶奶的心情,一方面氣自家寶貝被別的孩子」欺負」,一方面又氣對方家長的「視而不見」。
  • 教育最大的騙局,正在毀掉孩子!
    關於教育的三個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扭曲著孩子的成長。釋放天性。在電影院裡,當大家都在認真觀影時,有一位孩子在位子上跳來跳去,時不時大笑一聲,鬧了差不多有半個小時,而他的媽媽就坐在旁邊不管不問。旁邊的一個大人受不了,讓孩子的媽媽說管一下孩子。這位媽媽卻說「這就是孩子的天性啊,我不能抑制他的天性。」
  • 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釋放孩子的天性(深度好文)
    近年來,總有人大肆談論「釋放孩子的天性」,說是要還給孩子自由成長的權利。 每個孩子小的時候都兼具善與惡、懶與勤、乖巧與調皮的兩面性。 我們要釋放的是孩子積極向上的好天性,然後管控孩子「惡」之元素,引導孩子往「好」的那一面去成長。 「除非我們每個人在生命一開始,就有一個媽媽能夠向我們一點一滴地介紹世界,否則我們是不可能發展成優秀的人。」
  • 天童美語:釋放孩子天性,衝破應試枷鎖
    天童美語告訴你:尊重孩子個性,釋放孩子天性,衝破應試枷鎖。但這個時期的孩子也同樣具有好奇、好活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注意力容易分散,貪玩,坐不住,坐不久,這並不是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不好好學習的表現,而是這個時期孩子們的天性,是他們身心發展的外在表現。所以在這個關鍵的時期需要我們給予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來幫助他們激發出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專注力。
  • 六一兒童節:運動場地是孩子釋放天性的最佳場所!
    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孩子們的經驗、技巧、身體素質以及耐力等等,一個舒適、安全的運動場地能讓孩子們充分地釋放天性,讓他們愛上運動!隨著全民健身、校園體育的磅礴發展,體育地材行業迎來了高速成長期,運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問題越來越被社會廣泛關注和重視。
  • 快樂教育能釋放天性?復旦教授:這碗「毒雞湯」扭曲了孩子的成長
    英達的教育理念:「快樂教育」下的孩子,將來難成大器一部《我愛我家》讓英達成為了一名家喻戶曉的知名導演,雖然他對大兒子巴圖很少過問,但對小兒子英如鏑的教育卻十分嚴格。英如鏑3歲的時候喜歡上了冰球,由於比賽的衝撞性動作比較多,所以經常會出現骨折、被打掉牙等情況,但他從不叫苦,最終在9歲那年獲得了冰球世錦賽的冠軍,並且他還是當時的MVP。看了英達兒子的案例,很多父母或許不認可,認為這是個例,並不是普遍現象,但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並不這樣認為。
  • 孩子在釋放天性的時候,你有制止過嗎?
    旁邊一位老師看到了,對我說:讓他摸,這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正是通過看,摸,聞,嘗來了解世界的!作為老師的我真慚愧,只考慮到孩子把衣服,手弄髒了很難洗或者不衛生,反而把最重要的天性給磨滅了,或者也是我太忙了一個勁兒的催寶寶快點去教室,那位老師說你去忙吧,我陪他看蝸牛!寶寶乖乖的跟我說,再見!然後跟老師一起蹲著看蝸牛。現在又多少家長和我一樣,碰到孩子本來天性的釋放,卻總以所謂城市文明化的感知去教化,反而弄巧成拙了呢?
  • 美術教育,請不要壓抑孩子的天性
    看完這兩個故事,我們來聊一聊&34;說道少兒美術教育,我們發現,家長們在魚龍混雜的藝術市場上挑選合適的孩子參加的培訓班,在這些&34;家長認為不錯的機構中,究竟哪個才是合適孩子去學習的,究竟要遵循怎樣的理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