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釋放孩子天性

2020-09-03 在海邊撿貝殼的人

自媒體時代,雞湯文大行其道,有的文章看似有道理,其實存在相當的誤導

天性釋放存在以下誤區

1、缺乏吃苦教育

2、缺乏規則教育

3、缺乏自律教育

4、缺乏規劃引導

缺乏吃苦教育

人總是潛意識地接受那些迎合自己本性的方案。

人性的基本特徵是「好逸惡勞」「拈輕怕重」,偏好有趣好玩,迴避枯燥晦澀、延遲滿足。

大人小孩都一樣,當某些理論和觀點合時宜地出現的時候,父母就會「如獲至寶」地為自己的好逸惡勞和貪玩找到了理論依據 。

快樂式教育,孩子非常開心,家長也省時省力,皆大歡喜。

然後就是放飛自我,天性釋放、各種大人和小孩一起娛樂放鬆式玩耍,親近自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盡情地玩耍。

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1、目的性、適度性

釋放天性,親近自然,應該適可而止,目的性要明確:保證體魄得到足夠的鍛鍊、戶外課堂(第二課堂)獲得足夠知識。

實際執行中,變成純玩瘋玩,造成小孩收不住心,心耍野了,一到周末就想出去玩。

戶外應該合理分配周末時間,需要留足夠時間用於在安靜的室內環境,進行閱讀、寫作和對話。

山裡的孩子天天親近自然,他們並沒有明顯的優勢。

親近自然,父母和孩子都要提前做好必要的功課。邊接觸自然邊講解、身臨其境學習各種知識,大自然成為戶外的第二課堂,讓親近自然更有意義。

實際執行中,變成了各種形式的消費消遣式一日遊,家庭三五成群,大人打麻將聊天,小孩成群的漫無目的地玩耍。

小孩開心、大人樂意、學習成績慢慢滑坡。

2、父母身體力行、榜樣作用

父母首先要幫助孩子建立「尊重知識,知識改變命運」的價值觀。(如果不認同、無話可說)

同時要身體力行,為孩子樹立「拒絕平庸、終身學習、自我教育、苦中尋樂」的榜樣。

讓孩子從小就明白 「不吃學習的苦,就吃生活的苦」,具體的可以讓孩子嘗試吃吃生活的苦。

缺乏規劃引導

教育特別是早期教育,核心在於恰當地利用兒童的幼小,一張白紙、容易接受外界影響,可塑性強的有利時機,對兒童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家庭教育,父母要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和同學。

啟蒙階段,家長想要把孩子塑造成什麼形式,就能塑造成什麼形式。您把他往哪裡引,他就往哪裡走。

整體是系統工程,每個細節都很重要,如果無法達到這個效果,說明從最開始就缺乏系統性地進行家庭啟蒙教育。

1、錯誤的輸入將對孩子造成最持久的傷害。

這個時期所有的外界信息輸入,家長必須嚴格把關,

包括:故事、寓言、遊戲、音樂、玩具、圖書、電視、視頻、短視頻。

包括:大人(包括父母、親人,及其朋友)和玩伴(接觸到其他小孩)的言行舉止。

包括:身邊的環境和氛圍,麻將桌、吃喝玩樂、娛樂至上、無釐頭、低俗娛樂方式。

包括:隔離錯誤價值觀:讀書無用論、成功靠人脈、背景、交際。

讀書和學習的作用就是決定您:最終能擁有什麼人脈,和什麼人交際、下下一代有什麼背景。所以不用過早的去掌握人際交往技巧,掌握了也沒有太大用處,還是先把書讀好、先擁有足夠的知識積累、足夠的思考能力,足夠眼界和視野。這些都是可以通過閱讀獲得的。

如果覺得讀書會讀成書呆子,還是社會大學重要(如果已經這麼想,那無話可說)。


2、體育和音樂的重要性

根據孩子的特點,為孩子選擇一門體育愛好,一門音樂愛好

用體育來鍛鍊身體,用音樂來陶冶情操。

興趣的選擇不需要高大上 ,避免攀比式炫富式興趣選擇

興趣選擇不是為了功利性,目的性,和職業選擇,所以不是非的花錢報班,考級和參加比賽。

在這方面相反應該「順其自然」。

興趣選定之後,就必須堅持,沒有大目標,但是必須有小目標。

比如每次必須練習固定時間,目的是培養和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3、閱讀和寫作的重要性

閱讀讓人完美

寫作讓人準確

交談讓人敏捷

勞動讓人堅韌

人類的思維是建立在「語言」之上,人類無法離開「語言」去思維,語言不僅是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思維的工具。

閱讀的基本作用和目的是掌握詞彙,建立語料庫。

就像指揮千軍萬馬,您得先要有兵。閱讀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作為「元帥」的您招兵買馬,並且熟悉每一名士兵的,最適合最恰當地派出每一名士兵,這就是寫作和交流的目的。待您擁兵百萬時,您就能「建功立業」,為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

閱讀、寫作、交談的更進一步的目的和作用,就是讓您們積累知識、開拓視野,訓練思維能力。

也就是用您的士兵通過不停的實戰,積累經驗,提升戰鬥力,然後去幫助您保家衛國。

人類文明的成果,基本都濃縮在了最經典的那些書籍裡面。

適合小孩看的最經典書籍也挺多的,

經典書籍幫助構建孩子的構建「精神世界」。

擁有精神世界的孩子,更充實,在現實世界中就能更泰然自若,可以減少很多現實世界中的煩惱。


4、啟發式對話的重要性

培養優秀人才的關鍵在於注重孩子的思維訓練,讓孩子在被動傳授知識之外,掌握自主獲得知識的技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啟發式對話至關重要。

安排固定的時間,或者在日常生活接觸中,以孩子為中心,啟發孩子思考,讓孩子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始終處於主動地位,讓孩子主動提出問題,一問一答,引導孩子思考,並最終得出正確答案。

這個對高知家庭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對於普通家庭的父母來說,就需要提前做好各種功課,多學習多積累,然後活學活用

這些技能可以參考「孔子」和「蘇格拉底」

缺乏規則教育

有的家庭的小孩,要嘛父母過分寵愛,要嘛父母無暇管教(隔代養育)。

導致孩子個性放任式地野蠻成長,孩子特別自私,唯我獨尊,蠻橫胡鬧、說一不二、不考慮他人感受。

孩子普遍缺乏規則和邊界意識,

在自由的前面,必須有清晰可見的邊界,有些事可以允許,有些事堅決不能超越。

比如孩子存在以下行為:

1、對長輩(主要是6+n裡的6)說話沒大沒小,有時激動了還會動手動腳(雖然沒有太大傷害性)

2、稍微不如意就大喊大叫、長輩教育自己的時候,捂住耳朵不聽。

3、大人很忙的時候,非得要求大人陪自己玩。

4、稀缺少見、昂貴的食物自己獨佔,不分享。

缺乏自律教育

缺乏專注力、缺乏好的習慣

比如孩子存在以下行為:

1、吃飯很慢,邊吃飯邊做其他事,有的很大了還需要家長餵飯,有的甚至追著喂。

2、東西亂放丟三落四,想要的時候總是找不到。

3、個人物品擺放亂七八糟,東西經常掉地上,吃飯食物掉桌上和地上。

4、早上賴床、晚上很晚都不睡,作息沒規律。

5、沒有做家務的習慣,很簡單的事那怕幫忙遞個東西都不願意。

6、注意力不集中,做一件事的時間不會超過五分鐘。

7、白天經常在沙發和床上躺著。

8、學習用品和玩具亂放,東西用完從不歸位。

需要讓孩子明白:

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享不盡它給你帶來的利息;

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一輩子都在償還無盡的債務。

用「可塑」來替代「釋放天性"式的自然生長,才能回到正確的家庭教育的道路上。


歡迎關注「在海邊撿貝殼的人」與作者一起交流分享兒童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經驗

相關焦點

  • 教育最大的騙局,叫做釋放孩子的天性
    很多父母把「放養」捧上了天,並找到了一條很好的理由:「釋放孩子的天性中國教育的最大的三個教育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扭曲著中國孩子的成長。旁邊的一個大人受不了,讓孩子的媽媽說管一下孩子。這位媽媽卻說「這就是孩子的天性啊,我不能抑制他的天性。」這種不理會他人感受,一昧放縱孩子的行為不叫「釋放天性」,只能讓別人說你家孩子沒教養。釋放天性不是說要對孩子身上的一切特點都聽之任之。作為家長要把控好你孩子的各種天性是否合理,是否是對他有利的,再決定是否要釋放。不要打著「釋放天性」的口號,害了孩子。
  • 清華教授:釋放孩子的天性是中國教育最大的騙局
    只會毀掉孩子不少家長都認為,「愛鬧」是孩子的天性,應該包容他們,讓他們盡情地釋放天性。這年頭,很多人都把孩子大聲尖叫、粗魯、沒禮貌、說話沒大沒小、搶東西等等當作釋放天性。這多麼可悲,你以為的釋放天性,其實在別人看來是沒有教養、野蠻的表現。如今,很多父母捨不得讓孩子吃苦,說要給孩子快樂和自由,釋放孩子的天性,於是就不知不覺變成了放養孩子。我們一定要看到這天性二字背後的惡習,比如自私、任性、胡鬧、懶惰、愚昧等。
  • 釋放孩子的天性,是對孩子的一種「放養」,將導致孩子缺少教養
    那麼,大部分人認為釋放孩子們的天性,對他們的教育是否真的有用呢,而這樣的教育真的對孩子好嗎?釋放孩子的天性,會讓他們缺失自律的意識對於現在的家長來說,孩子的教育是當前最大的事情,應該要從小抓起孩子的學習成績與學習習慣,而有些家長則不這麼認為。
  • 教育最大的敗局:叫釋放孩子的天性
    很多父母把「放養」捧上了天,並找到了一條很好的理由:「釋放孩子的天性」,他們以為這樣的愛很偉大,但其實很廉價,這種廉價的愛,正在一步一步廢掉我們的下一代。孩子愣在那裡,不敢動彈。在中國,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孩子身上所有的特點,都可以歸之為天性,無論是好,還是壞,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辯駁、不可壓制。
  • 家教最大的騙局:放養,釋放孩子的「天性」,快樂成長
    01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天性教育」的觀念,叫釋放孩子的天性,他們把孩子捧上了天,把釋放孩子的「天性」,當做了天賦人權、理所應當。他們認為孩子身上所有的特點,都可以歸之為天性,無論是好,還是壞,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評判、不可壓制。這種觀念居然佔據了我們社會精英們的頭腦,中高收入家庭、高學歷人士,寧可委屈自己,也不可委屈孩子。甚至舉美國例子,父母違背未成年人的意願,強迫孩子,會被判坐牢或社區勞動等。一位北大老教授曾憤慨說: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論、學歷無用論以及釋放孩子天性論。
  • 釋放孩子的「天性」≠「沒教養」,父母教會孩子規則意識很重要
    澤寶奶奶說,那孩子的媽媽就在一邊笑咪咪地看著自家孩子,還滿不在乎的說「孩子天性就這樣,您別和孩子一般見識」澤寶奶奶說:「我真想懟她一句『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麼?』」。動媽很能理解澤寶奶奶的心情,一方面氣自家寶貝被別的孩子」欺負」,一方面又氣對方家長的「視而不見」。
  • 孩子在釋放天性的時候,你有制止過嗎?
    旁邊一位老師看到了,對我說:讓他摸,這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正是通過看,摸,聞,嘗來了解世界的!作為老師的我真慚愧,只考慮到孩子把衣服,手弄髒了很難洗或者不衛生,反而把最重要的天性給磨滅了,或者也是我太忙了一個勁兒的催寶寶快點去教室,那位老師說你去忙吧,我陪他看蝸牛!寶寶乖乖的跟我說,再見!然後跟老師一起蹲著看蝸牛。現在又多少家長和我一樣,碰到孩子本來天性的釋放,卻總以所謂城市文明化的感知去教化,反而弄巧成拙了呢?
  • 快樂教育和釋放孩子天性這些育兒觀念正在坑害孩子,你覺得呢?
    讓孩子快樂成長和釋放孩子天性,我不知道是誰提出的,但感覺和一本書《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倡導的理念有些相似。我們讓孩子快樂,讓孩子釋放天性,但絕不是任意放養,對孩子不管不理,書中反而是明確指出,教育孩子需要愛與規則界限。
  • 對於教育,一知半解比無知更可怕——天性的釋放
    以前要束縛住「不聽話」的孩子,而現在講究釋放孩子的天性。然而,究竟什麼是孩子「天性」,是不是所有的「天性」都可以任由孩子肆無忌憚地釋放出來,很多人並沒有弄清楚。每每出現關於「熊孩子」的新聞,總有一些憤怒的網友指責那些無原則地放任孩子的家長。更有人說,「熊孩子」背後,必然有一個「熊家長」。所謂「熊家長」,多數是沒有把握好釋放孩子天性的一個度,他們常常覺得,小孩子就是這樣的。如果說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跑來跑去還算是「小事」,那推搡孕婦、把髒水灌進輸液瓶、把妹妹關進電梯等等,可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了。
  • 天童美語:釋放孩子天性,衝破應試枷鎖
    隨著國際化的高速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很多家長也都選擇讓孩子從小就接受英語學習,但是孩子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沒有興趣、學習效率差、過目就忘等情況,為什麼會這樣呢?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孩子輕鬆快樂的就能學會英語呢?
  • 40元不到的3D列印塗鴉筆 釋放孩子創作天性
    很多父母想要給孩子買一些益智類的兒童玩具,如果沒有獎勵措施的話,一般孩子對一個玩具的熱情只能保持在一周左右,所以玩具對於孩子來說,最好是具有創作性的。學生3D列印塗鴉筆能對孩子有很好的益智作用,孩子在創作的過程中,會充分調動孩子的手、眼、腿、腦。設計師在細節處不斷探求摸索,只為給孩子不一樣的繪畫體驗,釋放孩子天性。
  • 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實則是「垃圾教育」?
    在中國,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這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孩子愣在那裡,不敢動彈。在中國,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孩子身上所有的特點,都可以歸之為天性,無論是好,還是壞,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辯駁、不可壓制。
  • 你以為孩子這樣是釋放天性,別人眼中,這就是沒規矩、無教養
    釋放天性的教育某電影院裡,大家在認真觀影,只有一位孩子在位子上跳來跳去,時不時大笑一聲,從進場到現在,鬧了差不多半小時,他的媽媽就在旁邊。孩子愣在那裡,不敢動彈。在中國,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
  • 教育最大的騙局,叫做釋放孩子的天性(深度好文)
    在中國,有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分別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些教育理念認為,孩子身上所有的特點,都可以歸之為天性,無論是好,還是壞,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辯駁、不可壓制。一位清華教授憤慨地說,這三種垃圾教育,純粹是一個騙局。
  • 六一兒童節:運動場地是孩子釋放天性的最佳場所!
    仿佛就在腿邊一伸手仿佛就能接到小夥伴扔過來的沙包似乎還聽得到運動會上為比賽加油的吶喊聲這個兒童節讓孩子在運動場上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孩子們的經驗、技巧、身體素質以及耐力等等,一個舒適、安全的運動場地能讓孩子們充分地釋放天性,讓他們愛上運動!隨著全民健身、校園體育的磅礴發展,體育地材行業迎來了高速成長期,運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問題越來越被社會廣泛關注和重視。
  • 把世界裝進畫板 裕鼎手寫板讓孩子釋放天性健康成長
    把世界裝進畫板 裕鼎手寫板讓孩子釋放天性健康成長 2018年11月28日 16:47作者:王動編輯:王動 孩子有著天性的童趣和強烈的表現欲,他們的喜怒哀樂躍然紙上。
  • MissNella兒童彩妝 釋放愛美天性,給寶寶一個炫彩童年
    愛美的天性需要得到安全的護航和正確的引導,主打兒童彩妝的Miss NELLA,就為市場帶來了一股釋放天性的清新之風。  品類繁多的同時,安全性也未曾落下,Miss NELLA妮拉小公主兒童彩妝符合歐盟標準,有著SGS認證和敏感肌測試。給寶寶用的產品,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 孩子愛玩沙子是本能,父母應鼓勵孩子玩沙子,在沙堆釋放自己天性
    孩子愛玩沙子,這幾乎是孩子的一種本能,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事情。最近,一個小朋友玩沙子的視頻,就意外爆紅網絡。 視頻當中,小朋友是一個人在自家樓下玩,在孩子玩耍的不遠處,有一處施工現場,場地內有一大堆沙子。 沙子堆對於孩子的誘惑,明顯非常大。
  • 把放縱沒規矩當成「釋放天性」,「熊孩子」都是被家長慣出來的
    導讀:把放縱沒規矩當成「釋放天性」,「熊孩子」都是被家長慣出來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把放縱沒規矩當成「釋放天性」,「熊孩子」都是被家長慣出來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那些釋放天性的兒童教育理念永遠不會告訴你兒童情緒管理陷阱
    「孩子天生就這樣,我不能抑制孩子的天性。」這種不理會他人感受,一昧放縱孩子的行為不叫「釋放天性」,只能讓別人說你家孩子沒教養。作為家長要把控好你孩子的各種天性是否合理,是否是對他有利的,再決定是否要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