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 北京 「我們可以吃苦,但不能忍受自己像商品一樣,被人隨意愚弄……」昨日,小李撥打本報熱線,講述了他求職被騙的經歷。
小李今年26歲,第一次來京,選擇了上網找工作。在58同城網站上,物流跟單員的工作吸引了他:「第一個月工資六千元,第二個月八千元……肯幹的拿的更多。」李先生認為,跟單員就是貨車的「副駕駛」,專門負責保障運貨安全。在他的老家山西,這可真是個來錢的行當。
在木樨地一公寓樓內,自稱天億恆通物流公司的「李經理」和小李籤訂了合同。對方告訴他,要先進行十15天的安全培訓。小李輾轉來到通州區北京融創物流公司院內的一家安保公司。在這裡,他成為了一名保安,培訓內容是每天給大型演唱會、會展維持秩序。同時參加「培訓」的有近50人,都是毛頭小子,為了能被錄用,大家都幹得很賣力。
就這樣,小李幹完了15天培訓期。當他詢問「李經理」能否轉正時,對方卻責備他「不上進、缺乏職業素養」,並稱他再幹三個月後,可推薦工作。小李追問是什麼工作,對方稱不能確定,但還將進行一次培訓,「經不住磨礪的人,難堪大用。」
「這是陷阱!咱們不能再這麼被愚弄下去了。」小李說,他和工友反應過來後,一起找到保安公司要求離職,但對方拒絕支付薪水。此前他們的身份證都被上繳,對方告訴他們,「想離開可以,先交300元取證罰金,若留下當正式保安,就會有薪水。」
這個說法,讓所有人進退兩難,他們多是一些80後、90後的年輕務工者,出自偏遠山區,身上的路費本來就不多。小李說,很多工友捨不得再花錢,就像「認命」一樣,真轉行去當保安了。這些人後來告訴他,物流公司在「按人頭賺錢」,他們每騙來一個人,就從保安公司那裡掙500塊錢。聽了這話,小李也斷了當保安的念頭。更讓他覺得可怕的是,騙術還在反覆上演,每天都有七八個新人上當。
此前,本報曾披露30多名大學生暑期赴京兼職,騙子以「培訓」為名逼他們剃頭當保安、廚師的遭遇,引發了社會關注。為何類似騙術滋生,卻得不到遏制呢?北京漢威律師事務所朱孟春告訴記者,這是缺乏斬斷騙子公司與安保公司經濟鏈條的監管力量。小李的遭遇中,騙子公司巧立名目成為其他單位勞務提供者的行為觸及了勞動法,已經涉嫌合同欺詐。目前,受害者們能做的是保留一切相關合同、收據作為證據,向工商部門舉報。但從他此前的經驗看,基層農民工法律意識薄弱,大多選擇了忍氣吞聲,但千萬不要加入這種保安公司,這只會讓人陷的更深——後面強制加班、拖欠工資的事情將屢有發生。
目前,李先生已向市工商局、市勞動監察大隊反映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