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旅遊市場回暖,人們懷著一顆浪漫的心踏「春」賞景。中國美麗鄉村安吉迎來了2020年的首個旅遊小高峰,據了解,小長假期間,安吉縣共接待遊客25.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94億元。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鄉村披上了錦繡,農家扮成了新景……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在安吉徐徐展現,引得遊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圖說:餘村「兩山」石碑。石紅巖 攝
「兩山」轉化四時充美
安吉是「兩山」理念的誕生地,經過15年的發展演變,生態優勢已日益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眼下,安吉文旅產業快速推進,22個新開工及19個續建文旅項目,在竹鄉大地多點開花。把整個縣當做一個「大景區」來打造,安吉以全域旅遊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成效明顯:2019年,該縣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 2807.4萬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旅遊總收入388.2億元,同比增長 19.5%。去年,該縣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
「我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豐富的旅遊資源是重點。除了傳統景區和旅遊項目,12年美麗鄉村建設讓每個村莊都成為景區;其次是安吉旅遊領域『敢為人先』,在全國率先設立『總規劃師』、在全國率先實施鄉鎮個性化分類考核、在全省率先對旅遊項目招商進行預審評估等,破解了發展全域旅遊的體制障礙。」安吉縣文體旅遊局黨委副書記羅福娣介紹,近五年來,安吉每年整合政府部門涉旅資金8億元以上、撬動社會資金超50億元以上,「真金白銀」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疫情期間,安吉文旅產業遭受重創,文旅部門立即推出政策支持和服務。圍繞「三淨之地」「縣長請你來安吉」等特色主題,提前設計研學、親子遊、團建、療休養等精品旅遊產品,聯合全國30餘家媒體官微線上聯動營銷,打通旅遊鏈。
農旅融合美益求美
四月是安吉白茶的盛產期,走入茶園,清香撲鼻。安吉白茶主產區溪龍鄉黃杜村不僅聚集了全國各地的採茶工,遊客也絡繹不絕。三五好友結伴同行於茶園體驗採茶之樂。
圖說:溪龍鄉黃杜村萬畝白茶園。石紅巖 攝
近日,在該村第一家「茶家樂」芝林茶場內,主人李群正在嘗試「抖音直播」:「大家看,這裡背靠萬畝茶園,景色宜人,我邀請朋友們都來安吉黃杜走走看看,也可以背上背簍上山採茶,或者騎上自行車,滿山撒歡,都不成問題……」
一場30分鐘的直播結束,3筆茶葉生意,1個遊客的入住訂單是李群該場直播的收益。「清明小長假期間,我的一部分客戶就來自網絡。」據李群介紹,我今年剛嘗試直播,起步比較艱難,但過幾年累積「粉絲」後,生意一定更紅火。
無論是「賣風光」還是「賣茶葉」,今年「直播」徹底惹火了這個小村莊。在溪龍鄉白茶青年聯盟會會長賈偉的帶領下,黃杜村10餘名「茶二代」開始「試水」直播,探索新的銷售渠道。「前不久安吉縣副縣長也在線『直播帶貨』,幫助茶農們雲端銷售,效果很好。我們年輕一輩也要趕上潮流,在新市場分得一杯羹。」賈偉說。
美麗鄉村串珠成鏈
這幾天,安吉縣遞鋪街道田園魯家旅遊區內,小火車又「忙」了起來,坐上小火車,美景盡收眼底。魯家大草坪上野餐,農場裡觀賞,茶園內體驗,圍灶煮美食。「趁著清明小長假,帶著一家人出門,來安吉遊玩,大人小孩都很開心。」來自上海的遊客吳女士說。
圖說:魯家小火車。夏鵬飛 攝
「有農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是魯家村的真實寫照。它以一個農場為核心,18家特色家庭農場錯落有致地分布四周,村即景區,景區即村。
「受疫情影響,旅遊市場低迷。為了刺激消費,小長假期間我們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活動,如一人票升級雙人票票價不變等,更多的遊客到魯家放鬆身心,感受美好的田園時光。」魯家村黨支部書記朱仁斌告訴記者,此次親子自駕遊佔多數,三天時間共接待遊客萬餘人次,僅小火車單項收入4萬餘元。
今年春天,「復甦」的村莊不止魯家一個,全縣188個美麗鄉村串珠成鏈,一村一韻,一村一品,推出各自的「拳頭」產品,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賞春。遞鋪街道安城村的古色古香讓都市客駐足,感受文化味;山川鄉馬家弄村的山鄉小巷乾淨整潔,釀酒等特色民俗活動使人「醉」在鄉村。
新民晚報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俞瑩 胡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