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寫《水滸》軼事

2020-12-11 奇趣歷史人文

施耐庵(約1296年一1371年)原名耳,名子安,以字行。祖籍姑蘇(今江蘇蘇州市)人。元至順時進士,曾出仕錢塘(今杭州市),後棄官回鄉。三十八歲時,立志編寫《水滸》,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終於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水滸》。他死後一百五十多年,《水滸》才刻印出版。施耐庵寫《水滸》時,有許多軼聞趣事,現介紹三則於下:

跺折樓板餓死狗

相傳,施耐庵寫《水滸》 時,住在一間舊木樓上。每當他碰到疑難的地方而寫不下去時就咂嘴,「嘖嘖嘖」。他家養了一條狗,聽到主人咂嘴聲,以為是叫它吃食,就連蹦帶跳上了樓,朝著主人搖頭擺尾,施耐庵一見狗來就用腳跺樓板,趕狗下去。施耐庵寫了一會,又遇到難題,又咂嘴,狗又上來,他又跺樓板,趕狗下去。如此,咂嘴,狗上來、跺樓板、狗下去。久而久之,樓板跺折了,狗也餓死了。人們風趣地說:「施先生寫《水滸》,跺折樓板餓死狗」。

真人打的紙老虎

據說,公元1368年9月,朱元璋派軍師劉基(伯溫)去請施耐庵出山作官。劉伯溫到了施耐庵書齋附近,遠遠就聽見激烈的撕打聲吆喝聲,推開門一看,原來,施耐庵正在奮力和書案上一隻栩栩如生的紙老虎在拼打,這是先生在寫武松打虎的故事。

劉基見了先生,施耐庵弄點小菜招待。劉基乘著酒興,有意吟詩道:「聞說江南一老牛,詔書徵下已三秋。主人有甚相虧處,幾度加鞭不轉頭」。施耐庵聽罷也乘酒興吟道:「老牛力竭已多年,項破皮穿只愛眠。犁地已休春雨足,主人何必再著鞭」。劉基聽後,知道施耐庵因寫《水滸》不願出來作官,便告別回京,

對付奸商改《水滸》

相傳,施耐庵家境貧寒。女兒要出嫁沒錢買嫁妝,只有將他寫的《宣和遺事》交給女兒去換錢。書商一見書稿心中驚嘆是一部奇書,對施女道:「將書稿留下,讓我們仔細看看,三天後聽回音」。施女走後,書商僱了許多人連夜抄寫,三天時間把稿抄完了。當施女去問回音時,書商道:「書稿寫得平平,我們不能刊用」。誰知一個月後,施耐庵寫的內容成了書,在街上賣開了。

施耐庵父女知道受騙,為了對付奸商,他秉燭達旦再寫,將原來三十六人的內容,改成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零八將,計一百二十回。

後來,施耐庵寫的《水滸》一問世,《宣和遺事》就沒人看了,結果,奸商偷雞不成反蝕米。

相關焦點

  • 不為人知的張士誠系列補充篇——施耐庵,把俠義人生過成《水滸》裡的英雄樣子
    水,不僅流淌在施耐庵的生活中,更融入了他的內心,他在水邊寫故事,在水邊歷經人生的起起伏伏、風風雨雨。20歲前,施耐庵早已對《百家姓》、《千字文》等瞭然於胸,還反覆誦讀四書五經。博覽經史子集之餘,施耐庵尤愛宋元話本。
  • 《水滸傳》中的「水滸」到底有何含義?原來施耐庵的寓意這麼深刻
    隨著年紀漸長,越來越覺得老師的解釋不夠有說服力,「水滸」是否有水邊的意思,暫且不說,況且這樣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它的命名難道只會考慮到故事發生的地點嗎?後來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把《水滸傳》譯到國外,採用的名字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這部作品的核心內容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忠義、英勇,至於故事發生在哪,似乎不是很重要。
  • 寫水滸的施耐庵是一個文弱書生?劉伯溫:陛下,此人才學勝臣十倍
    曾國藩的知名度之所以很高,是因為他在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中取得了勝利,而施耐庵雖然也參加了很多的軍事活動,但卻並沒有取得如曾國藩那樣令人目眩的勝利,他之所以有一些知名度,全憑他寫了一本名為《水滸傳》的小說。
  • 水滸中有幾個明顯的錯誤,施耐庵的地理學得不咋樣
    很多人看了水滸之後有一個感覺,那就是七十回合的寫得更精彩,而越到後面就越亂,什麼徵田虎、徵王慶、徵大遼這些戰役中,武將們的打鬥顯得和前面掛不上鉤,邏輯上也有說不通的地方。除了這個之外,水滸傳中還有一些硬錯誤,比如一些地理名詞的錯誤,比如一些情節中,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所需要的時間的錯誤等等,這些錯誤如果不去較真,其實也沒什麼。
  • 《水滸傳》只是施耐庵的夢中自傳
    好在中國有句話叫做少不讀水滸。我想不讀《水滸傳》對少年的成長是有利的,但是施耐庵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是不是傳說中的元末進士?除了做文章,他又會醫病、卜易、命相、看風水、打拳等等……。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不是,那個進士頭銜純屬子虛烏有。:元統元年(1333年)三月,廷試進士,一百人及第。根本就沒有施耐庵(施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這個人。
  • 斜眼看水滸:太尉走脫魔頭,施耐庵四罵庸官,卻無半個貶字,高!
    莫大先生老家有句俗語:「少不讀水滸,老莫看三國。」意思就是少年人容易被《水滸》中的故事人物和情節所吸引,從而產生模仿的欲望,天天喊打喊殺,那就完蛋了。可見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水滸傳》是一部快意恩仇,縱馬江湖的武俠傳記。
  • 紫石街、獅子橋就出自施耐庵故裡大豐白駒
    中國水滸學會副會長浦玉生介紹,鹽城學者早就發現《水滸傳》楔子裡的的「北極殿」和結尾的「蓼兒窪」,分別在大豐草堰鎮和白駒鎮一帶。「北極殿」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經常率隊聚義的地方。中國水滸學會副會長浦玉生說,據鎮上的老人介紹,在他們10多歲時還看到街上豆沙色的紫條石,後來陸續被居民搬到河邊壘碼頭,而今在河岸上還能找到條形的紫石。據說,這些紫條石是古時運鹽船空返時的壓艙石,運回後用於鋪設集鎮道路。「紫石街是東西向的,與小說相吻合。」 浦玉生說。
  • 《水滸傳》中的「水滸」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講的是「一百單八位好漢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但是為何不叫《梁山傳》或《水泊梁山》,而叫《水滸傳》呢,「水滸」是什麼意思,除了一個書名,書中都沒提到「水滸」啊。所以,《水滸傳》很有名,但「水滸」的意思卻不好理解,以致在翻譯成外文時,都不好處理。那麼,「水滸」到底啥意思呢?
  • 漲知識 | 《水滸傳》中的 「水滸」 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講的是「一百單八位好漢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但是為何不叫《梁山傳》或《水泊梁山》,而叫《水滸傳》呢,「水滸」是什麼意思,除了一個書名,書中都沒提到「水滸」啊。所以,《水滸傳》很有名,但「水滸」的意思卻不好理解,以致在翻譯成外文時,都不好處理。
  • 你知道《水滸傳》中的「水滸」是什麼意思?
    」是什麼意思,除了一個書名,書中都沒提到「水滸」啊。所以,《水滸傳》很有名,但「水滸」的意思卻不好理解,以致在翻譯成外文時,都不好處理。那麼,「水滸」到底啥意思呢?這要說到中國人寫文章的一種慣用手段:「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水滸」就是用典,其最早出於《詩經·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 【國學智慧】《水滸傳》中的「水滸」是什麼意思?
    」是什麼意思,除了一個書名,書中都沒提到「水滸」啊。所以,《水滸傳》很有名,但「水滸」的意思卻不好理解,以致在翻譯成外文時,都不好處理。那麼,「水滸」到底啥意思呢?這要說到中國人寫文章的一種慣用手段:「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水滸」就是用典,其最早出於《詩經·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 四大名著的名字都簡單明了,「水滸傳」中的水滸二字是什麼意思?
    我們中國人寫文章有一種慣用手法叫「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直白或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水滸」就是用典,我們來看一下「水滸」這一詞最早額出處,它來自《詩經·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 《水滸》中兩個水性楊花的女人都姓潘?五大原因,為你解密!
    說起水滸,大家津津樂道的一個是英雄好漢,另外一個就是潘金蓮們,正面,反面的,都是達到了極端的地步,而極端的事情,往往最為吸引人的球眼。《水滸》被外國人翻譯成《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的故事》,雖是笑談,但也側面反映出水滸是男子的傳奇,而女人只是配角。
  • 在《水滸傳》裡,達到什麼程度,才能成為施耐庵筆下的好漢
    《水滸傳》裡的好漢是什麼標準:《水滸》裡英雄和好漢的距離實在是相差得很遠。如果按字典解釋或我們心裡對好漢的理解,水滸裡的一百零八個條「好漢」好像沒有一個夠格的。可然而,在《水滸傳》裡他們確確實實是被稱為好漢的。難道施耐庵筆下的好漢是貶義詞?為什麼這樣說呢?
  • 興化:左手鄭板橋,右手施耐庵
    鄭板橋塑像  江蘇省興化市歷史文化底蘊豐厚,近年來,他們在對外推介時,必提「板橋故裡,水滸搖籃」,因為在這片古稱昭陽的土地上,誕生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不管《大滬莊》寫得如何,一位50歲才開始創作的農婦,已有兩本小說問世,並能擺放到星級賓館供人取閱,確實令人驚訝。難道這是受施耐庵的影響嗎?  我有點興奮,可興化的朋友笑著說,「這不奇怪,前兩年,有位在『垛田黃花』風景點賣臭豆腐的農婦,也放下手裡的生意,回家寫小說去了。」  「你不是在說笑吧?」我有點給逗樂了。  「怎麼會騙你呢?
  • 假如金庸寫水滸傳會怎麼樣呢?這樣是不是能夠讓更多人接受?
    有人問,假如金庸寫水滸傳會怎麼樣呢?這樣是不是能夠讓更多人接受? 當然用金庸的文風筆法跟施耐庵相比,對二人都不公平,時代差得太遠,語言習慣和當時的社會民風完全不一樣,雖然都是中國人,都以傳統文化為基礎,不可同日而語。還真不能說,誰高誰低。 從意識形態來講,金庸比施耐庵更有世界觀和格局。但是從封神入庫的角度來說,專家會尊重金庸,絕對不會允許他高於水滸傳,因為畢竟四大名著已經成為習慣。
  • 《水滸傳》作者很可能是個南方人,為何署名只剩下傳說的施耐庵?
    現存最早版本的《水滸傳》,如明嘉靖本《忠義水滸傳》、袁無涯本《忠義水滸全傳》,題的都是「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另外有筆記中,記載著「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題為施耐庵集撰」等說法。反正是莫衷一是。後人因資料不足,甚至署上「施耐庵、羅貫中合著」。
  • 《水滸傳》的「水滸」一詞竟來源於此?怪不得外國人翻譯很奇葩
    對此,小編也不得不佩服寫這本書的作者施耐庵先生了,起出來的書名也是讓很多國外翻譯難以理解。但是小編也相信,很多網友們都不明白《水滸傳》為什麼會起著這樣的名稱,《水滸傳》當中的水滸到底有著怎樣的含義?這就要追溯到我們國家奴隸制社會的時候了。《水滸傳》當中的水滸這一個詞語,最早也是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詩經》當中。
  • 《水滸》堪稱一部曠世名著!但梁山一百零八將稱得上英雄好漢嗎?
    文:立早閒人,公共管理碩士(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水滸(傳)》,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流傳極為廣泛,作品裡一百零八將的角色更是家喻戶曉,影響中國甚至是世界各地。施耐庵寫《水滸傳》的本意,後人是很難把握住分寸,更是無法精確地揣度到位,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環境不同時代也有不同的用意。可不管什麼深意,都離不開正面的、中性的甚至負面的三種評價。第一種,水滸的最原始的本意。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在水邊建立了周朝基業對抗商湯王朝。宋江等人也是在水邊(水泊梁山)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聚義廳),與北宋王朝對著幹。
  • 水滸中,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裡,一傳十十傳百,毀了有禮節的女士
    水滸中,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裡,一傳十十傳百,毀了有禮節的女士在中國的古典名著中,有四個頂尖的存在,四大名著。其中有一個水滸,他有很多的文學作品和漫畫作品是以水滸來創作的。其中呢有一個漫畫作品是叫,武大郎開店。他上面寫道,王倫遺風。就是說王倫此人,嫉賢妒能,不能用能力比他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