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教育
「知識新概念 快樂學文科 」
一周時政 | 歷史常青 | 文學趣談 | 日曝成語 | 教育資訊
今天的日曝成語給大家講一個很兩面派的成語:「文恬武嬉」[wén tián wǔ xī] 。
為什麼說它兩面派呢?我們先來看它的由來,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先生的《平淮西碑》中的一句「肅宗代宗,德祖順考,以勤以容。大慝適去,稂莠不薅,相臣將臣;文恬武喜;習熟見聞;以為當然。」
這段話的現代文意思是:肅宗、代宗、德宗、順宗這四位先帝,都是勤於政務而且寬容大度。罪大惡極的安史之亂剛剛除去,但禍國殃民的奸佞臣子還沒有完全清除。朝上的文武百官,文官安閒自得,武官只顧玩樂,這種事情大家司空見慣,好像覺得是理所當然一樣。
公元817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逝世,他的兒子吳元濟在沒有朝廷允許的情況下,私自宣布自己為候補節度使。朝廷任命宰相裴度為淮西宣慰處置使、兼彰義軍節度使,前往淮西地區進行平叛。裴度和韓愈是考生時代的老相識,一場同窗也算是和韓愈關係不錯,於是聘請了他做行軍司馬。
這場軍事行動進展得很順利,朝廷自然也要論功行賞,還讓韓愈撰寫了《平淮西碑》,用來紀念這次勝利。雖然後來因為一些問題,碑上的印刻被唐憲宗命人磨去重寫,但到了宋代,又有人將韓愈的原文重新刻上去,只可惜上面已經不是韓愈的手跡了。不過,後代文人都對這篇碑文大加讚賞,李商隱、蘇軾都就這個故事進行過文學創作。
說它是兩面派,是因為這個成語說起來有兩個意思:第一種是形容天下太平,文武百官都可以不用幹活,不過這個用法一般都是用來拍馬屁,不常用。第二種是形容文官武官都一味貪圖享樂,不關心國家大事的腐敗現象,這是常用用法。所以這個詞雖然兩面派,但是我們好歹也要記住其中一種,就是它貶義的用法。
歷史上有很多朝代的滅亡,都是因為朝政腐敗,文恬武嬉,最後走向了滅亡的深淵。
唔~上遊君組了微信群和QQ群,聽說群裡在討論題目,你還不趕快進來圍觀?
學生黨來這裡
請各位童鞋先加MISS S微信,備註好「地區-年級-暱稱」(如「深圳-高二-小明」),待MISS S通過後拉你進群
家長們來這裡
請各位家長先加MISS S微信,備註好「地區-暱稱」(如「深圳-小明媽媽」),待MISS S通過後拉你進群
❤各位同學們,有任何問題(關於情緒的、學習的、開心的、迷茫的)可以在上遊學文科公眾號留言,或者在微博@上遊教育 問上遊君,上遊君樂意給你解答❤❤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