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綜合報導 關心科技教育的朋友們已經不止一次看到這幾個字母的組合:
STEAM
我們聽到越來越多的這個詞,到底什麼意思?
STEAM是五個單詞的縮寫:
Science(科學)
Technology(技術)
Engineering(工程)
Arts(藝術)
Maths(數學)
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於一體的綜合教育。 STEAM是從STEM教育計劃演變而來的,STEM是由美國政府主導的一項教育計劃,它倡導將各個領域的知識通過綜合的課程結合起來,加強學科間的相互配合,發揮綜合育人功能,讓學生在綜合的環境中學習,在項目活動中應用多個學科的知識解決問題。
STEAM與STEM相比,只是比STEM計劃多加了一項藝術,相對來說,STEAM比STEM注重的元素更加多元化,要求的學科能力更豐富多樣。
steam教育機構如雨後春筍
2015年9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十三五」期間 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到了未來五年對教育信息化的規劃,其中明確提到要「探索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
隨後,各類STEAM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老牌機器人教育公司,科技類硬體廠商,編程教育機構也玩兒起了跨界,開始研發推廣自己的STEAM課程。
今年,國內的STEAM市場又迎來了一批新玩家,他們較創業公司相比有著資本優勢,較資源豐厚的硬體廠商等跨界玩家來說又有著更好的品牌知名度,他們就是跨國公司,目前,培生、索尼、樂高、高通統統來華做 STEAM 教育。
STEAM教育為什麼在美國這麼重視?中國為什麼要引進提倡?
追溯一下,最初的倡議只有四個字母STEM,是美國反思其基礎教育在理工科方面漸漸呈現弱勢而做出的改變。近期加入了Arts,也就是藝術,變得更加全面。
STEAM教育有兩點非常值得借鑑和學習:
第一,注重學習與現實世界的聯繫;
第二,注重學習的過程,而非體現在試卷上的知識結果。
具體來說,STEAM教育更提倡的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完成他們感興趣的、並且和他們生活相關的項目,從過程中學習各種學科以及跨學科的知識。
那麼重點來了!
「STEAM其實是對基於標準化考試的傳統教育理念的轉型,更注重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本質上來說,我們敢於讓學生們犯錯,讓他們嘗試不同的想法,讓他們聽到不同的觀點。與考試相反的,我們希望孩子們創造能夠應用於真實生活的知識。
所以STEAM教育不是在桌椅整齊的教室上課,而是在充滿樂高、木板、銼刀、畫筆、電線、電路板、晶片、3D印表機、以及各種奇怪教育科技產品的工作坊。
據:澎湃新聞、 搜狐、芥末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