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阿富汗戰爭,蘇聯是如何一步步入坑的?

2020-12-20 戰爭藝術001

01

近現代史上,阿富汗絕對是超級大國的超級絆腳石,英國、蘇聯、美國等超級大國都在阿富汗留下了無法言說的傷痛。

1838年—1919年,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三次大舉入侵阿富汗,均以失敗告終。

1979—1989,紅色帝國入侵阿富汗,折騰了十年,筋疲力盡後被迫撤退。

2001年—2014年,美國對塔利班政權的反恐戰爭,耗資7000億美元,結果並不理想。

為什麼這麼多國家喜歡搞阿富汗?

在超級大國的全球戰略中,阿富汗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阿富汗是一個位於亞洲心臟地帶的內陸國家,北部與3個斯坦國家接壤,東部與中國和克什米爾(巴控)接壤,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西部與伊朗接壤,佔領阿富汗,就佔了亞歐大陸幾何中心,佔領了世界的十字路口。

在蘇聯沒有解體的時候,阿富汗北部的三個斯坦國家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因此,阿富汗與蘇聯是鄰國。

蘇聯的鄰國,一般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做敵對國,要麼做階級兄弟。

50年代,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因為領土問題差點爆發戰爭,蘇聯力挺阿富汗,趁機把阿富汗拉進了兄弟陣營。

投入了蘇聯懷抱,自然要聽蘇聯的話,阿富汗國王查希爾不聽話,所以蘇聯1973年支持國王的堂兄弟達烏德發動政變,廢了國王和君主制,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國。

達烏德雖然號稱紅色親王,但是他對蘇聯的愛有所保留,不想完全聽蘇聯擺布。

達烏德的「獨立自主」引起了蘇聯和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的強烈不滿,蘇聯決定再次換人。

1978年4月,在蘇聯的支持下,人民民主黨領袖塔拉基領導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政變,推翻了烏達德政權,建立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塔拉基是極端親蘇分子,對蘇聯的指示絕無二話,他掌握阿富汗最高權力後,為了感謝蘇聯「兄弟般的無私幫助」,在短短幾個月內與蘇聯籤訂了40多個協定和條約,把蘇聯顧問、專家、軍事人員引入黨政軍要害部門,允許蘇聯在阿富汗建立軍事基地和駐軍,實際上把阿富汗變成蘇聯的第十五加盟共和國了。

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塔拉基著手對阿富汗進行蘇式改造。

阿富汗雖然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並沒有統一政權,由於交通不便、民族眾多,阿富汗割據勢力很強大,農村地區基本被極度分散的部落所控制,中央政府掌握的地方只佔30%左右,完全不具備動員能力和激進的全面改革。

阿富汗有3000多萬人口,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當暴風驟雨般的社會改造,與沿襲了一千多年的宗教文化和傳統習俗相碰撞,就會產生社會無法承受的陣痛。

塔拉基一手推行蘇式改造,一手舉起屠刀,大肆逮捕和處決反對派。恐懼的人們發動了暴動,反政府武裝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阿富汗陷入巨大的混亂之中。

02

此時,人民民主黨最高層爆發了權力之爭。

塔拉基有個副手叫阿明,阿明有氣質、有能力,有功勞,有野心。他一面麻痺推崇塔拉基,獲取其信任,一面背地裡磨刀霍霍,不斷拉攏反對塔拉基的人,步步蠶食塔拉基的權力,逐漸架空了塔拉基。

1979年3月,阿明逼迫塔拉基辭去總理職務,7月,逼迫塔拉基辭去國防部長,把塔拉基供成了精神領袖。

阿明

塔拉基十分鬱悶,找蘇聯人告狀,請求蘇聯搞掉阿明。

貿然搞掉阿明顯然不明智,蘇聯還需要考察一段時間。

考察的結果是:阿明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對蘇聯不忠誠。

又是一個不聽話的!

蘇聯人指示駐阿富汗大使和克格勃人員配合塔拉基,除掉阿明。

阿明這麼多年來也不是白混的,鬥爭水平比塔拉基不知道高很多。塔拉基不僅沒有搞死阿明,反而把自己搞死了,阿明和蘇聯人關係徹底破裂。

阿明強烈反對蘇聯控制阿富汗的情報系統、秘密警察以及軍隊,他還向其他國家公布了塔拉基政變的內幕,要求蘇聯召回駐阿大使,搞得蘇聯很沒面子;蘇聯則裝成一副大國風範的樣子,多次邀請阿明訪問蘇聯,並稱阿明是蘇聯人的老朋友,計劃用鴻門宴搞掉阿明,阿明不上當。

阿明的政策比塔拉基還激進,他強力推動國家統一,主張用武力打擊割據勢力,鎮壓一切反對派。在他的統治下,阿富汗內戰愈演愈烈,隨時有失控的危險。

蘇聯人坐不住了,決定以雷霆之勢剷除阿明,消滅反政府武裝,保證蘇聯在阿富汗的利益。

蘇聯軍隊

對蘇聯這樣的世界大國而言,進攻阿富汗肯定不僅僅是為了搞掉阿明,阿明沒那麼大臉。

蘇聯入侵阿富汗有四個主要目的:

一是搞掉阿明,殺雞嚇猴,警告其他衛星國,別動歪心思。

二是穩住阿富汗局勢,避免伊朗和阿富汗的穆斯林勢力影響蘇聯南邊幾個加盟共和國的穩定,因為這幾個國家的人也是以穆斯林為主。

三是防止阿富汗倒向美國,阿明為了對抗蘇聯,準備走美國的門路,蘇聯自然不會讓美國在家門口撿現成。

四是南下戰略,佔據了阿富汗這個亞洲心臟位置,就可以繼續南下印度洋,威脅中東,從側翼包圍歐洲,形成對西方世界的戰略優勢。

此時蘇聯的老大是勃利日涅夫,一個有重度勳章控的老男人。

勃列日涅夫

勃利日涅夫統治的18年,是蘇聯國力的巔峰時期。彼時蘇聯一心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蘇聯軍力狂飆,世界為之顫抖,美國都不敢與之正面交鋒。

以80年代初期的坦克為例,華約70000輛主戰坦克往東歐一放,整個歐洲都處於蘇聯的恐怖威懾之下,根據當時軍事專家的估計,莫斯科一聲令下,蘇軍鋼鐵洪流一個星期就可以蕩平整個歐洲。那時,北約的26000輛坦克,無論質量和數量都無法與華約匹敵,只有被碾壓的份。

北約與華約對峙示意圖

以上只是坦克,至於兵員、火炮、戰機、飛彈、核武器等,蘇聯的數量也超過美國。

再舉個例子,在著名的「西方-81」演習中,蘇聯輕鬆出動了50大軍,動用了上萬輛坦克,難怪當時毛熊能腳踩西方,拳壓東方。

03

蘇聯敢於對阿富汗動手,不僅是因為自己很牛逼,也是算準了美國不敢出手

美國在越戰中栽了之後,患了輕微的戰爭恐懼症,在世界舞臺上低調了很久,無心也無力操心阿富汗,更何,當時美國正被伊朗伊斯蘭革命和伊朗人質危機搞得焦頭爛額,沒空阻止蘇聯。

勃列日涅夫

12月24日,西方平安夜,寧靜而美好的夜晚,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戰機轟鳴,晝夜不息。蘇軍大型運輸機往來不絕,將士兵和武器裝備源源不斷的運往布爾國際機場和巴格蘭空軍基地,27日晚,進駐喀布爾的蘇軍佔領了阿富汗國防部、郵電中心、車站、銀行等要地,並出動特種部隊進攻總統府,殺了阿明及其全家。

蘇軍入侵阿富汗

接著,蘇軍扶持卡爾邁勒傀儡政權上臺,塔斯社立即向世界宣布:阿富汗發生政變,蘇軍應邀開進阿富汗。

28日,早已做好戰鬥準備的6個蘇軍師(約8萬人),兵分兩路,越過邊境線向阿富汗發起了鉗形攻勢,1月2日,東西兩路大軍會師,短短一周內,蘇軍就佔領了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蘇軍入侵阿富汗示意圖

阿富汗政府軍一直在打醬油。

蘇軍顧問早已深入到了阿富汗軍隊的營一級,基本上掌控阿富汗軍隊。入侵前夕,蘇聯顧問以保養和更換裝備為名,將阿富汗軍隊的重要武器裝備和彈藥燃料拆的拆、收的收,使阿富汗軍隊失去了抵抗能力,大部分阿富汗政府軍投靠了卡爾邁勒傀儡政權,少量軍官和士兵加入了抵抗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蘇聯克格勃還對阿富汗高級官員們的食物下毒,導致入侵當天大部分阿富汗高官被送進了醫院,政府基本癱瘓。

就這樣,蘇軍輕而易舉的拿下了阿富汗。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的嗎?

蘇軍的敵人並不是阿富汗政府軍,而是阿富汗反政府武裝,也就是各部落的遊擊隊。

阿富汗遊擊隊

按西方軍界估計,蘇軍要完全控制阿富汗,至少要出動50萬軍隊。實際上,蘇軍在阿富汗的駐軍長期只保持在10萬多一點。蘇軍人數世界第一,自然不缺人手,只出動10萬人是因為蘇軍的後勤補給只能支持10萬人。

阿富汗位於伊朗高原東部,全國4/5的地方是山地,北部和西南部有小塊山麓平原。其中部地區多是高山峽谷,興都庫什山脈自東北斜貫西南,南部地區為高原沙漠,自然環境惡劣,交通十分不便。

阿富汗地形

阿富汗沒有鐵路,沒有港口,只有幾條公路,駐阿富汗的蘇軍補給,都是蘇聯從本國用卡車拉過來的。山地運輸的運載量和速度遠遠比不上平原,更何況上千公裡運輸線路上,活躍著反政府武裝,費勁辛苦拉來一車彈藥,遊擊隊一迫擊炮過來,全部報銷。

阿富汗遊擊隊

為了保護輸血大動脈,蘇軍不得不出動大量直升機和步兵戰車為卡車隊護航。

脆弱的後勤補給,使得蘇軍吃不好、喝不好、穿不好,加上高原地區溫差大、空氣稀薄、高原反應,大量蘇軍士兵因水土不服而生病,嚴重打擊了蘇軍士氣。

糟糕的地形和交通也不適合大兵團作戰,不利於機械化部隊發揮威力,先進坦克和裝甲車爬不上陡坡,重型火炮在山地環境下仰角不夠,自動化武器和機器因風沙天氣和山地地形而加速磨損,故障率攀升,事故頻發,同時,本已十分脆弱的後勤保障也因此而壓力倍增。

04

蘇軍所面臨的不利之處,正是阿富汗遊擊隊的有利之處。

遊擊隊的戰鬥小組,騎著毛驢、馬匹或摩託車,挎著AK47,扛著火箭筒和迫擊炮,在大山深處神出鬼沒,他們時而裝成放羊的牧民觀察盯梢,時而隱藏起來打黑槍,時而在交通線上埋設地雷,防不可防。

阿富汗遊擊隊

對付這樣的人,用飛機和飛彈划不來,只合適出動直升機,它既能快速機動,又能火力壓制,還能運送士兵和傷員。這其實和美國當年打越南差不多,只是叢林換成了山地。

米格-24直升機

蘇軍的米-24直升機(紅警中的「雌鹿」直升機)在阿富汗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這款戰場小能手既能運輸,又能火力輸出,常常追著遊擊隊掃射,兇猛的火力打得遊擊隊頭都抬不起來,出盡了風頭。

然而好景不長,遊擊隊很快裝備了可攜式防空飛彈,對蘇軍的直升機造成了巨大威脅,蘇軍再也無法像之前一樣歡快的追擊掃射遊擊隊。

阿富汗遊擊隊裝備的毒刺飛彈

在遊擊隊裝備的可攜式防空飛彈中,以美國的「毒刺」飛彈最為著名。FIM-92毒刺飛彈採用紅外製導,能跟蹤飛機尾氣熱流全方位攻擊,射程4800米,射擊高度3000米,飛行速度2倍音速,扛在肩膀上就可以發射,命中率接近80%。

遊擊隊怎麼會有這麼先進的武器?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美國在搞鬼。

當年美國打越南,蘇聯給越共輸血,現在蘇聯打阿富汗,美國能坐視不理?

越戰美軍

來而不往非禮也!

阿富汗戰爭爆發後,美國不僅在全球收購蘇式武器,還出重金請相關國家生產蘇式武器,轉交給遊擊隊。後來,美國又在巴基斯坦靠近阿富汗的邊境深山裡建立基地,培訓和指導阿富汗遊擊隊,傳授他們遊擊戰戰術,還為阿富汗遊擊隊源源不斷的輸送武器彈藥,並出動偵查衛星,替遊擊隊提供情報。

阿拉伯世界也同仇敵愾,紛紛出錢出人,支持阿富汗遊擊隊。

賓·拉登在阿富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年輕而富有的賓·拉登也懷揣著熱血與激情,以志願者的身份參加了阿富汗戰爭,並長期活躍在抗蘇第一線,直到勝利後才離開。在此期間,拉登並與美國中情局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中情局甚至稱拉登為英雄!

有美國和阿拉伯世界的鼎力支持,有無數難民為遊擊隊補充兵力,除非蘇軍殺掉所有阿富汗人,否則這仗沒法打。

電影《第一滴血3》的背景就是阿富汗戰爭

這就和中國抗日戰爭的模式一樣:蘇軍佔領城市和交通要道,遊擊隊則控制了大部分山區和廣大農村。在阿富汗政府(類似於偽軍)的配合下,蘇軍不斷掃蕩圍剿遊擊隊的根據地,擊隊則以山地和農村為依託,進行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積小勝為大勝,使蘇軍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這仗沒法打了!阿富汗戰爭成了蘇聯日夜不的流血的傷口。

1989年2月15日,駐阿富汗蘇軍全部撤回國內。

蘇軍撤回國內

相關焦點

  • 阿富汗戰爭和蘇聯解體有直接關係嗎?
    阿富汗「帝國墳場」的稱號可不是白來的,蘇聯是上世紀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在軍事力量絕對碾壓阿富汗的情況下,阿富汗面對蘇聯軍隊的入侵,堅持了近十年,讓蘇軍傷亡五萬餘人,最後被迫撤軍阿富汗,這對蘇聯而言毫無疑問是沉重的打擊,但是蘇聯的解體並不是因為某一場戰爭失利造成的
  • 強大的蘇聯為何搞不定阿富汗?照片暴露問題,終於明白美軍的苦衷
    ·卡爾邁勒卻遇到了很嚴重的政治危機,因為有其他武裝分子反對巴布拉克·卡爾邁勒的統治,於是巴布拉克·卡爾邁勒開始向蘇聯進行求助,蘇聯隨即出兵,但是在這場長達十年的戰爭當中,蘇聯卻並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直到一組老照片公開之後,人們才知道原因為何,同時明白為何美軍在阿富汗地區也得不到便宜。
  •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阿明總統血濺達魯拉曼宮
    蘇聯由此陷入長達10年的阿富汗戰爭,直至1989年2月蘇軍才全部撤出阿富汗。2009年12月是蘇聯入侵阿富汗30周年紀念。30年間,阿富汗依舊在貧窮、戰亂中掙扎,蘇聯人來了又走,塔利班來了又走,美國人來了,什麼時候走呢?
  • 烏克蘭警告:俄羅斯膽敢對烏開戰,將陷入類似阿富汗戰爭的泥潭
    雖然俄方斷然否定了軍事入侵烏克蘭的可能性,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烏克蘭朝野上下還是繃緊了弦,嚴陣以待。 1月4日,頓巴斯問題三方聯絡小組烏方代表團信息政策顧問阿列克謝·阿列斯託維奇接受媒體採訪,向俄羅斯方面發出警告:如果俄羅斯敢膽進犯,烏克蘭將成為「加強版的阿富汗」,給俄羅斯帶去無盡的噩夢。
  • 蘇聯能擊敗強大的德國,為何卻打不贏一個弱小的阿富汗?
    在二戰時期,德國和蘇聯在東線戰場上打得非常慘烈,而最終蘇聯擊敗了強大的德國,贏得了二戰的勝利,蘇聯也因此獲得了極高的國際地位,這也就是得二戰結束以後,蘇聯成為了世界上惟一一個能夠與美國直接抗衡的國家,而二戰結束後,美國領頭成立了北約組織,而蘇聯則創建了華約組織
  • 澤連斯基:烏克蘭是又一個阿富汗,俄羅斯重複前蘇聯悲劇
    因為突然之間,烏克蘭高官集體渲染戰爭的可能性。先是烏克蘭外長聲稱,烏克蘭已經和俄羅斯徹底決裂,無論西方接納不接納,烏克蘭已經成為了西方的一部分,烏克蘭再也不會回到俄羅斯世界,烏克蘭的明天在西方,而不是在東方。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聲稱,烏克蘭軍隊計劃,圍繞克裡米亞,建立一個巨大的攔水壩,斷絕克裡米亞水源,除非克裡米亞歸回故土。為了阻擋烏克蘭,俄羅斯大軍很可能以克裡米亞為基點,攻擊烏克蘭。
  • 老照片 阿富汗遊擊隊的高射炮 小孩的玩具
    阿富汗的小孩,隨意地擺弄著高射炮。這些殺人的武器,就這麼成為了他們的玩具。    1979年12月末,蘇聯悍然入侵阿富汗,這是蘇修霸權主義對另外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蹂躪。    蘇軍的入侵,給阿富汗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導致了一場長達十年之久的戰爭,這就是阿富汗戰爭。蘇軍入侵阿富汗,阿富汗遭到了極大破壞,大約100萬人死於戰火,60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 蘇聯最殘忍的玩具,無數阿富汗孩童變成殘疾,全球呼籲立即停產!
    現如今這個和平的社會上,很多地方都處於和平發展狀態,但是還是有一些地方,依然會發生戰爭。 比如說中東地區,經常會有一些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向他國發起戰爭。 只要有戰爭的地方,受傷的總是老百姓,而生活在中東地區的百姓,也是飽受戰爭的摧殘。
  • 阿富汗40年戰亂起點,特種作戰範例,蘇軍48人拿下總統府擊斃阿明
    連續的政變使得該國的政局更加動蕩不安,1979年8月16日,蘇聯策動的旨在推翻當時阿富汗總統阿明的武裝政變失利,導致其支持的塔拉基身亡。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決定赤膊上陣,直接動手除掉阿明。▲蘇軍裝甲部隊開入阿富汗但阿明對蘇聯抱有高度的警惕,他一方面要求莫斯科撤換大使,一方面反對蘇聯向阿富汗增兵,同時積極緩和與美國的關係。
  • 協約剛籤訂時,蘇聯篤信將贏下冷戰,多年後才發現誤入可怕泥潭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越戰的失敗令美軍士氣低沉,國內反戰情緒高昂,政府公信力大跌,已經到了不得不求變的關鍵時刻,同時,美國政府也意識到,靠強權與蘇聯當面硬碰硬,這恐怕是行不通的。而站在蘇聯的角度來看,倚仗著極其強大的軍力,蘇聯綜合國力已強大到了同美國平起平坐的程度,外界甚至有觀點認為,蘇聯實際上已經超過了美國。
  • 美三軍總司令突訪阿富汗,有蹊蹺?是想「逃跑」還是幹一場大的?
    川普與美軍士兵一起用餐前一天還在推上秀肌肉的美軍三軍總司令,在第二天突然出現在阿富汗軍營,這其中有什麼蹊蹺?分析指出,別讓美軍從阿富汗跑了!但是,美軍在全球各地部署了大量的軍事力量,為什麼美軍三軍總司令選擇在阿富汗「秀肌肉」?在三個月前,美軍首腦做出了決定,終止同阿富汗的武裝力量(塔利班)談判,這次突防阿富汗之後宣布了將重啟談判。川普稱,阿富汗的武裝力量想要停火,想要達成協議,美軍也願意,雙方都願意,所以他就來到了阿富汗宣布重啟談判。
  • 杜達耶夫在尋求車臣獨立之前,在蘇聯軍隊中,是個什麼樣的人
    車臣獨立後不久,強大的蘇聯也在一夜之間轟然解體。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對杜達耶夫明目張胆的分裂行為忍無可忍,發動了第一次車臣戰爭。在付出了慘重代價後,俄軍終於攻陷了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將杜達耶夫趕到了南部山區。
  • 美國三代總統布下的驚天騙局,耗資萬億美元,阿富汗戰爭意義何在?
    我們都知道,阿富汗被稱作「帝國墳場」。200年前,英國折戟阿富汗,30年前,前蘇聯也被阿富汗拖垮,而如今,全球的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同樣深陷在這裡舉步維艱。 這麼過超級大國為何盯上了阿富汗?那麼阿富汗戰爭到底在打什麼?
  • 美國人深陷在阿富汗舉步維艱,那麼美國在阿富汗究竟在打什麼?
    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200年前,英國人折戟阿富汗。30年前蘇聯敗走喀布爾,現如今美國人深陷在這片「帝國墳場」裡,舉步維艱,那麼美國在阿富汗到底在打什麼呢。2001年9月11日,美國四架民航客機在劫機者的挾持撞向美國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造成近三千人遇難,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
  • 來自中國的這款重機槍火力兇猛:阿富汗戰場曾讓蘇聯人苦不堪言
    但是其實除了這機槍,還有一種機槍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這就是蘇聯的德什卡重機槍,而其中國版產品則是54式重機槍,進入了世界上很多國家服役,和M2重機槍並肩作戰或者互相開火。【坦克上的德什卡機槍】憑藉著過硬的性能和質量,在我軍的海軍艦艇,陸軍裝備等上面得到了廣泛的裝備,而且還大量出口海外,為友好國家的軍事力量建設和武裝鬥爭提供了保障。
  • 阿富汗孩子的一生:從挨餓開始
    這還要從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說起。為了抵抗來勢洶洶的蘇軍,阿富汗中央政府只得將軍權下放,要求各部落武裝自行組織遊擊隊進行反擊。1987在阿富汗的蘇聯軍隊其實這時候蘇聯已經被拖垮了撤軍只是早晚的事( 圖片來自wikipedia@КувакинЕ)但請神容易送神難,在山地縱橫的阿富汗,部落勢力本就是各自佔山為王,中央權威懸於脆弱的平衡之上。
  • 全球最讓人不敢惹的國家,打退蘇聯、打怕英國,連美國都被打服了
    但是,這些石油資源也被很多國家覬覦,因掠奪而引發的戰爭時常發生,中東地區常年也是動蕩不安,身處於中東地區百姓幾乎很難過上安穩的日子。在中東地區有這麼一個國家,它被人稱作是全球最讓人不敢惹的國家,曾經打退過蘇聯、英國,就連世界霸主的美國也不敢去輕易招惹它,號稱「帝國墳場」,這個國家就是阿富汗。
  • 拖垮蘇聯,打贏海灣戰爭,有如此豐功偉績的老布希為何沒能連任?
    小布希當了兩屆總統,在位期間美國爆發了911事件,此後小布希打響了著名的反恐戰爭,美國接連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相繼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和薩達姆政權,小布希在位時期可謂是「窮兵黷武」。跟小布希相比,他的老爹老布希也不遑多讓,其在位期間也沒少打仗。
  • 部署阿富汗的蘇聯內務部「鈷」特戰分隊解密圖片
    1980-1983年部署在阿富汗的蘇聯內務部「鈷」特戰分隊。任務是協助阿富汗內政部控制當地秩序、建立親阿富汗政府的部落政權,同時對阿富汗內政部人員進行培訓。▼蘇聯內務部鈷特戰分隊,1980-1983年部署在阿富汗,目標是協助阿富汗內政部控制當地秩序。黨人碑:名字就霸氣有調調兒。槍管偏移:那確實,較之什麼飛禽走獸,這個逼格高出八條街。
  • 前蘇特種兵攻佔阿富汗前總統府
    本報特約撰稿人 羅容克  1979年12月27日,蘇軍特種部隊突襲了阿富汗的權力中心——阿明宮,打死阿富汗總統兼國防部長阿明,長達10年的阿富汗戰爭從此爆發。蘇軍僅用1個小時就完成了這次突襲行動,而制訂作戰計劃的時間也不足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