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40年戰亂起點,特種作戰範例,蘇軍48人拿下總統府擊斃阿明

2020-12-23 築壘地域Z

1979年12月,山國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戰雲密布。由於蘇聯長期以來插手該國事務,使得在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這個小小的內陸國已經發生了3次武裝政變。連續的政變使得該國的政局更加動蕩不安,1979年8月16日,蘇聯策動的旨在推翻當時阿富汗總統阿明的武裝政變失利,導致其支持的塔拉基身亡。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決定赤膊上陣,直接動手除掉阿明。

▲蘇軍裝甲部隊開入阿富汗

但阿明對蘇聯抱有高度的警惕,他一方面要求莫斯科撤換大使,一方面反對蘇聯向阿富汗增兵,同時積極緩和與美國的關係。但冷戰期間小國的命運往往不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他的這一番舉動不但沒能挽救自己,反而加速了蘇聯「換人」的決心。

▲蘇軍坦克行駛在阿富汗公路上

1919年12月14日,蘇聯開始抽調了最精銳的克格勃下屬的「阿爾法」突擊隊赴喀布爾。第二天中午,阿明的侄子,阿富汗秘密警察頭子就在家因食物中毒死亡。阿明感覺到事情不妙,但他無力扭轉事態。此時蘇軍已經在喀布爾郊外的巴格蘭姆空軍基地集結了超過1萬人兵力,他雖然徒勞地命令調第7裝甲師到首都來保衛自己,但遍布阿軍的蘇聯顧問早就已經設法以檢修車輛,並扣住車輛重要部件的方法使得整個裝甲師無法調動。

▲阿富汗的崇山峻岭給蘇軍帶來很大的麻煩

就在阿明徒勞地企圖自救時,蘇軍特種部隊也一步步地加緊了對其落腳點---市郊的達拉拉農宮的偵察。這座宮殿是修於查希爾國王時期,由英國人設計的。與其說是宮殿,不如說是一座要塞。完全由鋼筋混凝土建成,上下共四層,裡面有高射炮、迫擊炮、輕重機槍等武器。阿明在侄子死後,便帶著200多保鏢來到這裡。但阿明做夢也沒想到,這裡早就被化裝成阿軍軍官的蘇軍特種部隊給摸清了。

▲蘇軍特種部隊和直升機合影

1979年12月27日晚19時15分,蘇軍特種部隊炸毀了喀布爾的通訊中心,癱瘓了整個城市的有線和無線通訊,阿富汗戰爭的第一槍就此打響。隨後蘇軍特種部隊的48名隊員分乘數輛裝甲車,分2路直撲阿明的駐地。

蘇軍的突擊行動遭到了阿軍的抵抗,密集的火力向蘇軍的裝甲車打來,指揮官羅曼諾夫乘坐的第一輛車靈活地避開了對方的火力,但第二輛車卻中彈起火。蘇軍隨後以猛烈的火力企圖壓制守軍的火力,但因為達拉拉農宮的城牆極為堅固,炮彈無法穿透,蘇軍只能以準確的火力直接向那些窗子射擊,在打掉幾個火力點後,蘇軍特種部隊取得了主動權。

▲偽裝成阿富汗抵抗力量的蘇軍特種部隊

隨後蘇軍突擊隊突入建築內部,與阿富汗士兵展開了近戰,雙方相互對擲手榴彈,並且使用各種武器猛烈開火。由於阿明的保鏢死戰不退,蘇軍突擊隊傷亡很大,其中一支突擊隊的24人在衝上2樓後就傷亡了13人,只能暫時轉入防禦。

但阿明的命運沒有因為保鏢的抵抗有任何轉機,晚24時,駐喀布爾的蘇軍開始採取行動解除阿軍部隊的武裝。全城槍炮聲大作,蘇軍很快就控制了全城,並且派出了援軍支援特種部隊攻擊達拉拉農宮的戰鬥。

▲部署在喀布爾巴格蘭姆空軍基地的蘇軍部隊

戰鬥持續到第2天上午8時,蘇軍已經完全佔據上風,開始逐個房間地清除抵抗,蘇軍先是以火箭筒直射房間,隨後向裡面投擲手榴彈,最後再衝進去猛烈掃射。在混戰中,阿明被打死。他的屍體蜷縮在辦公桌後面的牆角,他是被蘇軍的火箭彈擊斃的。整個房間被炸的一片狼藉,但蘇軍突擊隊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他們立即對阿明的屍體進行拍照和攝影,並且通報上級。

阿明之死極大地動搖了阿富汗軍隊的士氣和鬥爭,同時由於蘇軍癱瘓了整個阿軍的指揮體系,使得蘇軍主力在6天之內就控制了阿富汗全境。掀開了一場持續了40年的阿富汗戰爭的序幕。

相關焦點

  • 俄媒披露1979年蘇軍奇襲阿富汗總統官邸內幕
    1979年蘇軍入侵阿富汗時,第一時間攻下了阿富汗總統阿明的官邸(阿明宮)。那麼,防衛森嚴的阿明宮是如何被攻克的呢?俄羅斯《星火》雜誌披露了有關內幕。直到見到阿富汗軍隊的軍服,154部隊的官兵們才恍然大悟:自己將被派往阿富汗。  1979年11月9日,154部隊攜帶裝備抵達阿富汗巴格拉梅市,這支部隊表面上的任務是前往喀布爾「加強對阿富汗領袖的保護」。由於阿明成為總統之後,明顯親近美國,使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大為惱火,決定除掉阿明。  阿明宮是一座防衛森嚴的堡壘,坐落在一個山崗上,只有一條狹窄道路通往外界。
  • 突襲阿富汗領導人阿明的王宮時,蘇軍為何不投入阿爾法特種部隊?
    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上臺後,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阿明擔任總理,為阿富汗第二號人物。人民民主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讓婦女接受教育,土地改革等,觸犯了傳統社會和宗教,蘇聯曾勸說阿富汗政府,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此時大權已經被阿明掌握,阿明在這方面比塔拉基激進的多,殘酷迫害反對者。喀布爾的監獄擠滿了政治犯,平均一天就要處決50人。
  • 前蘇特種兵攻佔阿富汗前總統府
    本報特約撰稿人 羅容克  1979年12月27日,蘇軍特種部隊突襲了阿富汗的權力中心——阿明宮,打死阿富汗總統兼國防部長阿明,長達10年的阿富汗戰爭從此爆發。蘇軍僅用1個小時就完成了這次突襲行動,而制訂作戰計劃的時間也不足3天。
  •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阿明總統血濺達魯拉曼宮
    蘇聯由此陷入長達10年的阿富汗戰爭,直至1989年2月蘇軍才全部撤出阿富汗。2009年12月是蘇聯入侵阿富汗30周年紀念。30年間,阿富汗依舊在貧窮、戰亂中掙扎,蘇聯人來了又走,塔利班來了又走,美國人來了,什麼時候走呢?
  • 十年阿富汗戰爭,蘇聯是如何一步步入坑的?
    塔拉基有個副手叫阿明,阿明有氣質、有能力,有功勞,有野心。他一面麻痺推崇塔拉基,獲取其信任,一面背地裡磨刀霍霍,不斷拉攏反對塔拉基的人,步步蠶食塔拉基的權力,逐漸架空了塔拉基。1979年3月,阿明逼迫塔拉基辭去總理職務,7月,逼迫塔拉基辭去國防部長,把塔拉基供成了精神領袖。
  • 手榴彈擊敗坦克:蘇軍兵敗阿富汗查普查勒山口
    可是,在蘇軍入侵阿富汗的戰爭中,裝備簡陋的阿富汗遊擊隊就在查普查勒山口把這變成了現實。  蘇軍入侵阿富汗後被阿遊擊隊的各種破襲活動搞得晝夜不寧,狼狽不堪,因此準備對其進行一次徹底的清剿。1980年5月12日10時,蘇軍裝備有3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的第1156機械化步兵團從薩曼甘向達拉蘇夫進發,企圖消滅這裡的阿遊擊隊。
  • 俄羅斯尖兵特種小組:僅20分鐘就斬首一國總統,任何情報過目不忘
    這是一支略顯年輕的特種部隊,組建於1974年,目的是為了打擊恐怖分子。建立之初這支部隊只有30人,但無一不是精銳中的精銳,除了擁有強悍的體能和精湛的格鬥技術外,他們還要求擁有一個過目不忘的大腦,任何情報只要看一遍就能記住。而且不管是地上跑的汽車,天上飛的飛機,還是水裡遊的輪船,他們都能熟練駕駛。
  • 阿富汗死亡隧道困擾美軍 曾為蘇軍入侵通道
    【環球時報記者 邱永崢 本報特約記者 羅山愛】美國《星條旗報》21日報導稱,距離美國從阿富汗撤出作戰部隊的最後期限只剩26個月了,大量軍用物資急需從長約1.6英裡的薩朗隧道運往北方的塔吉克斯坦,但有著「死亡隧道」之稱的薩朗隧道的維護和整修工作卻極大困擾著美軍工程人員。
  • 是十支特種作戰力量圖賞
    說起特種部隊,很多人會立刻想起海豹,三角洲,SAS等等,甚至有的還把他們來個排名,什麼十大。 一支部隊戰鬥力的強弱高下有很多因素,如裝備,訓練,臨戰時的心態士氣和發揮,還得看對手,作戰環境,情報支援,部署指揮得當等等,甚至優良的傳統作風也是戰鬥力的保證。
  • 阿富汗戰爭和蘇聯解體有直接關係嗎?
    阿富汗「帝國墳場」的稱號可不是白來的,蘇聯是上世紀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在軍事力量絕對碾壓阿富汗的情況下,阿富汗面對蘇聯軍隊的入侵,堅持了近十年,讓蘇軍傷亡五萬餘人,最後被迫撤軍阿富汗,這對蘇聯而言毫無疑問是沉重的打擊,但是蘇聯的解體並不是因為某一場戰爭失利造成的
  • 波詭雲譎的朝韓特種戰
    當國際社會把目光聚焦在朝鮮核設施和「舞水端」飛彈上的時候,不應忽視還有一個因素也在半島局勢中發揮著重要影響力,那就是雙方的特種作戰部隊。    實際上,在朝鮮半島整個南北對峙的歷史中,特種部隊一直是朝韓之間直接交鋒的核心力量,雙方展開的多次特種作戰行動都對朝鮮半島局勢產生過和產生著重大影響。
  • 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自投羅網被蘇軍處決的黨衛軍上將菲利普斯
    黨衛軍第七歐根親王師,組建於1942年4月,這支部隊一直是黨衛軍在巴爾幹地區的主力部隊,主要擔負反遊擊作戰任務,期間犯下多起屠殺平民的戰爭罪行,然而,該師的第一任師長,卻並不是德國人,而是一個來自羅馬尼亞的舊軍人,他名叫阿瑟.菲利普斯。
  • 最後一次閃電戰,蘇軍擊斃8萬日軍俘虜60萬,此人回憶一悲慘遭遇
    在中國戰場上,日軍最終戰敗,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但不容否認的是,侵華日軍在14年裡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然而二戰結束之後,日本一直都在美化侵華戰爭。並且鼓吹所謂的侵華戰爭是幫助中國從歐美殖民者的鐵蹄下解救出來,堪稱是無恥至極,但良知還是在的,有許多日本老兵後來良心發現,紛紛站出來懺悔自己當年的罪行。
  • 阿明在政府中散播塔拉基謠言,迫使塔拉基將總理一職交與阿明
    塔拉基以為,背靠著超級大國蘇聯,可以讓阿富汗安全、穩定地發展起來,卻沒想到蘇聯扶助阿富汗的意圖並不那麼單純。這也為日後蘇聯幹涉阿富汗內政、侵略阿富汗埋下隱患。在條約籤訂的同時,已經有大量蘇聯專家湧入阿富汗,他們滲透至阿富汗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角落,熱心地「指導」阿富汗人工作,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尤其在阿富汗的軍隊中,突然出現了很多蘇聯的軍事顧問和專家,這些人中還包括團一級的高級官員,他們都堪稱蘇聯的忠實子民,在身處阿富汗的日子裡,恪盡職守。
  • 對越反擊戰民兵的特種作戰,秘密潛入越南境內9公裡幹掉全部敵人
    文/紀布話說,1979年我方被迫發動對越自衛還擊作戰,越軍戰敗後仍然肆無忌憚地對我邊境地區襲擾,百姓苦不堪言。就這樣中越雙方的矛盾一直「升溫」。此處越軍駐紮兵力1個排(30人),配置了3門82迫,7個40火,衝鋒鎗30支,手雷若干,營地三面環山。這個駐軍氣焰甚是很囂張,經常在我方邊境偷設地雷與襲擾百姓。不僅如此,他們還經常掠奪從中國貿易點返回的越南人,簡直就是土匪,還多次搜搶無辜邊民家中財物,布雷阻止中越邊民經濟往來。
  • 來自中國的這款重機槍火力兇猛:阿富汗戰場曾讓蘇聯人苦不堪言
    一提到重機槍,很多人首先會想到著名的美國M2重機槍,畢竟其從誕生至今已經跨越了100年的歷史,更是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裝備。但是其實除了這機槍,還有一種機槍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這就是蘇聯的德什卡重機槍,而其中國版產品則是54式重機槍,進入了世界上很多國家服役,和M2重機槍並肩作戰或者互相開火。【坦克上的德什卡機槍】憑藉著過硬的性能和質量,在我軍的海軍艦艇,陸軍裝備等上面得到了廣泛的裝備,而且還大量出口海外,為友好國家的軍事力量建設和武裝鬥爭提供了保障。
  • 美國人深陷在阿富汗舉步維艱,那麼美國在阿富汗究竟在打什麼?
    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200年前,英國人折戟阿富汗。30年前蘇聯敗走喀布爾,現如今美國人深陷在這片「帝國墳場」裡,舉步維艱,那麼美國在阿富汗到底在打什麼呢。2001年9月11日,美國四架民航客機在劫機者的挾持撞向美國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造成近三千人遇難,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
  • 阿富汗孩子的一生:從挨餓開始
    即使在首都喀布爾和大城市賈拉拉巴德,阿富汗人仍然生活在恐怖組織的陰影中,無法安享太平。喀布爾的天仍然是那麼藍 (圖片來自@wikipedia)戰亂年代,成年人可以選擇加入某一方的隊伍,至少短暫地搏一個「富貴險中求」。但對於婦女和兒童來說,事情就要糟糕得多了。尤其是阿富汗的孩子,可能是歐亞大陸上生活最艱難的一群人。
  • 俄羅斯的反恐,真的是:「人質已被擊斃請儘快投降」麼?難道是?
    說起俄式反恐,彩虹六號玩家就不困了,他們覺得俄羅斯的反恐作戰計劃,就是裝甲車火力覆蓋,直升機空中支援,然後特種部隊破窗一頓突突突,緊接著俄軍特戰員大喊:「裡面的恐怖分子投降吧,人質已經全部被我們擊斃了!」但事實上,真正的俄式反恐可沒有那麼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