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位於東莞石龍鎮南面的西湖村,是東莞歷史最為久遠的村落之一,現為東莞經濟發達村,更擁有「東莞市文明標兵村」「綠色示範社區」「東莞市環境優美社區」和「廣東省生態村」等諸多美譽。
「藏」在公園中的鄉村
在新時期鄉村振興的歷史機遇中,西湖村緊扣自身特色與時代發展要求,結合周邊完善的配套設施,積極設計符合自身需要的特色精品項目。
西湖村作為東莞市「特色精品示範村」創建村之一,城市公園升級改造項目、西湖村村民活動中心(鄉風文明類)項目已納入莞版鄉村振興重點項目。
西湖村是東莞市第一個「廣東省生態村」,村內到處楊柳依依、曲徑悠悠、廊臺水榭、繁花似錦。其中,佔地34萬平方米的城市公園,是石龍鎮現今最大的公園,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南區以山景為主,北區以水景為主。另外還有西湖江畔公園沿東江而建,全長約4公裡,公園內設有籃球場、綠道服務驛站、水邊棧道及親水廊臺。
城市公園升級改造項目結合石龍鎮彩色林建設,完成了在公園原有設施基礎上進行的升級改造,打造了一條特別的「彩虹橋」。據悉,彩色林建設是推動美麗東莞建設的重要部分,也將是不斷充實宜居宜商石龍品質內涵的重要內容。石龍鎮把彩色林建設與城市精細化治理相結合,打造美麗的彩色石龍。
在保護與改造中傳承
西湖村還投入修繕西湖祠堂項目,以東莞清中期祠堂建築風格為基調,並與村內竹溪公祠、東沙公祠、春宇公祠相協調,採用一路三進五開間平面布局,重新修繕後的祠堂同時作為村民活動中心使用。一直以來,西湖村十分重視村裡的文物保護和利用,旨在傳承文化薪火,留住歷史文化之根。目前,西湖村的四間宗族祠堂,仍然保留著青磚瓦,紅石階、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的韻味。隨著社會的日新月異,西湖村委會在保留原本建築特色基礎上對宗祠進行了改建。西湖村的「東沙公祠」「春宇公祠」「飛卿公祠」「竹溪公祠」已成為村中景觀的新亮點。「東沙公祠」內還開設了市圖書館石龍分館西湖服務點。而最大的「竹溪公祠」成為了老人活動中心,讓老人們能在這裡相聚聊天。這些改建和保護措施,讓古祠堂綻放新魅力,成為村民文化活動的主要陣地。
此外,西湖村打造產業興旺工程,完成原西湖綜合肉菜市場轉型升級為石龍中心農貿市場項目,該項目形成了頗具規模、功能完善、設備齊全的現代化農副產品生鮮市場。
全面優化把優美環境留給下一代
村民們回憶起以前,感覺西湖村的環境變化很大:「以前說來到我們西湖不見湖,後來利用一些魚塘聯通起來,形成現在的湖,整個水面差不多80畝,這塊地在我們整個村中心,也是我們的『肺』,是我們村的一個很大的肺部,我們大家一直以來都是想留一些可以呼吸新鮮空氣的地方給下一代。」下一步,西湖村將繼續結合創建東莞市「特色精品示範村」對整個城市公園規劃再升級。包括村內有綠化的地方,都將進行升級改造,綠化面積進一步擴大,利用村頭村尾的小空間改成小公園,把整個村容環境來一次全面升級。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石忠情 通訊員葉曉彤)
[ 編輯: 彭忠粵 ]
【來源:大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