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再次走進北京大學

2021-01-12 正義網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再次走進北京大學

  姜偉講解智慧法院建設、實踐與前景

  正義網北京1月11日電(檢察日報全媒體記者李鈺之)智慧法院是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的司法形態,也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原創概念。12月18日上午,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走進北京大學。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姜偉以「智慧法院的跨越發展」為主題,通過生動的例證,為現場師生展示了智慧法院的建設成果、實踐意義以及未來前景。

  智慧法院建設蹄疾步穩

  首先,姜偉介紹了世界範圍內智慧法院建設的基本情況和發展特點,並詳細講述了中國智慧法院的歷史根源和現實依據。他表示,中國智慧法院的迅猛發展得益於體制優勢、技術優勢、制度優勢。

  姜偉指出,我國司法信息化經過電子化、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四個階段的發展,具有目標牽引、迭代發展、創新驅動三個特點。雖然前半程起步晚、發展慢,但後半程加速度、快追趕,發展勢頭迅猛。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法院信息化建設高速度、高質量發展,實現了從自發到自覺、從粗放到集約、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從司法信息化的『追兵』成為智慧法院的『標兵』。」姜偉總結道。

  智慧法院實踐意義深遠

  姜偉指出,智慧法院具有「網絡化」 「陽光化」 「智能化」三個特點。網絡化在於智慧法院涵蓋包括網際網路、法院專網、涉密專網、外部專網和移動專網在內的五大專網,整體統一協調。陽光化在於建成審判流程、庭審直播、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司法公開的規模和質量在世界範圍內進步最快、規模最大、在線程度最高。「智能化」的標誌則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為審判執行等工作提供智能輔助支持,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姜偉表示,我國智慧法院目前形成了以數據為中心,以智慧審判、智慧執行、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四大應用為主幹,以若干平臺為依託的總體框架。實踐證明,智慧法院建設在提高訴訟效率、維護公平正義、提高司法公信、再造訴訟規則、重塑審判程序、優化工作流程、強化監督管理等方面意義深遠。智慧法院可以讓司法變得更公正、更高效、更便捷。

  智慧法院前景廣闊有序

  姜偉表示,隨著信息技術與司法過程的深度融合,人民法院正進入更加便捷、透明、高效的「智慧時代」。

  「司法的理念追求和價值導向仍然是公平正義,這一根本原則不會改變,技術賦能司法帶來的效率應當是保證公平正義的增量。」姜偉明確指出,雖然司法領域已經走進由信息技術驅動行業變革的智能化時代,但堅持司法活動規律的底線不能偏離,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仍然是基本價值追求。

  「經常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未來法律智能是否會取代法律人』『人工智慧能不能取代法官裁判』。」面對臺下聽眾,姜偉提出了一個法律界聚焦的熱點議題。

  姜偉表示,智慧法院建設要注重司法倫理,避免對機器的過分依賴。「機器終究是人類研究出來,數據和智能不可能、也不應該取代人的思想、人的意志。人工智慧只是司法輔助工具,最終仍由法官自主作出裁判。」姜偉強調,「智慧法院是司法文明的新高地,是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我們將堅持公正司法、司法為民,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努力創造更高水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文明。」

  在互動交流環節,北京大學師生圍繞智慧法院領域,就類案指導、加強應用推廣、司法公開與隱私保護的關係、複雜法律問題處理、助力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等熱點、難點問題踴躍提問。對此,姜偉均作了耐心細緻的解答。

  活動前,姜偉與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進行了交流會談。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葉靜漪主持活動,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北京大學有關負責人及師生代表出席活動。

相關焦點

  •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再次走進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警察網訊 記者付靜報導:12月13日上午,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再次走進中國政法大學。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景漢朝結合多年來參與司法改革實踐和頂層設計的親身經歷,向中國政法大學200多名師生講解了司法改革為什麼改、改了什麼、怎麼改等重大問題。
  •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1月7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走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司法部副部長劉振宇為主講人。)有趣的漫畫插圖、清晰的圖解圖示、真實的調解現場照片……調整後的PPT,生動活潑。也有網友留言「追問」:「大講堂什麼時候能來我們學校?」一個可以透露的「福利」是,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將舉辦多期,全國各地的高校師生,都有機會現場聆聽政法大咖的精彩傳授。
  •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首場專題講座開講 最高檢檢察長張軍為北京大學...
    10月18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首場專題講座在北京大學開講,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為主題做專題授課。10月18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首場專題講座在北京大學開講,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為主題,與300餘名北京大學師生熱烈互動,共話法治。
  •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再次走進中國政法大學景漢朝講解司法改革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法系統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改革的重點是什麼?又有哪些啟示?12月13日上午,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景漢朝結合多年來參與司法改革實踐和頂層設計的親身經歷,向中國政法大學200多名師生講解了司法改革為什麼改、改了什麼、怎麼改等重大問題。
  • 最高檢檢察長張軍為北京大學學生授課
    10月18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首場專題講座在北京大學開講,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為主題,與300餘名北京大學師生熱烈互動,共話法治。張軍寄語北京大學師生,要深刻理解和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貢獻力量。
  • 司法改革的「三條線」|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法系統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改革的重點是什麼?又有哪些啟示?司法改革為什麼改?改了什麼?怎麼改?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再次開課!12月13日,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景漢朝圍繞「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路徑、重點與啟示——以司法責任制改革為主線」這一主題,與中國政法大學200餘名師生交流互動。景漢朝認為,我國的司法改革如火如荼,成就輝煌,為全面依法治國,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有些方面向世界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他將司法改革概括為「三條線」。
  • 中國政法大學「學思享」 大講堂第一講開講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義, 12月3日,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主辦的「學思享」大講堂第一講開講。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學思享」大講堂第一講開講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安傑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義,自覺用以指導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和法治實踐,12月3日,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主辦的「學思享」大講堂第一講在北京開講,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張文顯教授專題講授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 【走進民法典 學習正當時】大同法院組織幹警參加「人民法院大講堂...
    【走進民法典 學習正當時】大同法院組織幹警參加「人民法院大講堂」民法典第四場講座 2020-08-03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學學科排名: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並列第一!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中國進入法治社會,法學專業成為近年來的熱門專業,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成為特色熱門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星級評估均為8顆星,辦學層次均為世界一流學科,為此百分比均為前1%,地區排名均為第1名,全國排名均為第1名;
  • 中國政法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大學的法學碩士哪個更好考一些?
    中國人民大學被稱為中國法學教育的「工作母機」和「法學家的搖籃」,法學學科排名全國第一,中國政法大學穩居第二,北京大學排名第四。歷年法學學科考研複試線分析,中國人民大學與中國政法大學基本一致,比北京大學稍高。針對於題主的問題,三所高校均為全國高校的標杆,能考上就賺大了,個人認為可優先考慮中國政法大學,在三所高校中應該是相對比較好考點。
  • 山西律師大講堂——走進忻州
    12月12日,山西律師大講堂(忻州站)專題講座在忻州市舉辦。忻州市律師協會副會長白俊傑主持會議省律協憲法與行政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山西中呂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勁以「行政複議實務問題淺析」為題,從行政複議制度定位、歷史變遷及現行法律規定情況、行政複議實務問題案例分析兩個方面,結合豐富的案例,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交流。
  • 大同市民大講堂
    大講堂不僅暢談文學藝術、金融養生、百家雜談,同時特邀專家解讀十八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帶一路政策精髓,讓大講堂成為城市宣導政策的窗口。十八大報告起草人韓振峰來同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客座教授遲福林、白巖松一起來同對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前外交部長李肇星話說大國外交。  2、走出講堂、傳播文化。
  • 如何運用思維導圖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北京大學溫思涵博士走進「北大名師大講堂」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中國教育協會「學校教與學改進項目」首席專家,北京教育學院創新協同項目特聘專家,中國臺灣Study Methods創辦人,澳大利亞
  • 走進名校74:中國政法大學
    一、學校概況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1計劃」和「111計劃」(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直屬於國家教育部
  • "理律杯」全國高校模擬法庭競賽中國政法大學校隊選拔賽
    為促進海峽兩岸法學院校之間的雙向交流,提高法律專業學生法律實務能力,從2003年起,「理律杯」全國模擬法庭競賽開始在大陸舉辦。至今,其已成為大陸地區極具影響力的模擬法庭競賽,每年有數十所全國著名高校的法學院系參加比賽。其中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等。競賽由「理律杯」全國高校模擬法庭競賽組委會主辦,臺灣理律文教基金會和臺灣理律法律事務所協辦,屆時將在清華大學舉辦。
  • 2020中國政法大學同等學力申碩《民法總論》上課通知
    現任職於中國政法大學,曾擔任民法教研室副主任,主講民法、商法、智慧財產權法等課程。現任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民商法專業導師組副組長,民法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並擔任北京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北京市民商法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
  • 梁雅麗律師被聘為西北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實務導師
    2019年3月30日,國內知名刑事辯護律師、京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梁雅麗被聘請為西北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實務導師。這次聘任儀式由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教育學院與刑事辯護高級研究院聯合舉行,均為「刑事辯護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實務導師。
  • 著名刑事訴訟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導嚴端逝世
    本文圖片均來自「中國政法大學」微信公眾號中國政法大學微信公號6月24日消息,我國著名刑事訴訟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嚴端先生因病於2020年6月24日8時逝世,享年86歲。嚴端(1934年10月24日—2020年6月24日),江蘇省南通市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嚴端先生是新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的奠基人和主要學科帶頭人,為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理論研究和立法實踐、普法宣傳作出了重要貢獻。1952年,18歲的嚴端先生投考北京大學法律系,因全國院系調整北大法律系併入北京政法學院,而成為北京政法學院的首批學生。1954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