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國粹中唯有它一枝獨秀,它是啥呢?

2021-01-21 祭祀文化網

中國的國粹可謂數不勝數,五千年華夏文明傳承的精華實在太多太多。享譽中外的四大國粹:中國京劇、中國武術、中國書法和中國醫學,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只可惜很多國粹在現如今這個文化斷層、信仰缺失的年代,或被遺忘、或失傳、或被丟棄,已經不復當年盛世。然而中華傳統國粹中有一支「奇葩」的力量,至今仍然不斷創新,不斷改變,不斷發展,還能帶動了一大批新型產業。更強悍的是,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經濟危機」,它仍然屹立不倒,一派生機勃然,欣欣向榮。那麼它究竟是什麼呢?

沒錯!相信你已經猜到了,它就是哪怕到了奧運會中國也可以穩穩奪冠的項目——麻將!

麻將是誰發明的?網絡稱:漁民!

為什麼?

漁民捕魚論什麼?一條二條三條!

漁民捕魚之後放哪裡?一筒二筒三筒!

漁民捕魚做什麼?賣錢!一萬兩萬三萬!

漁民關注什麼?出海打漁最關注東西南北風!白板是船帆、紅中是桅杆、發財是目標……

咋一聽還真是那麼回事。但如果簡簡單單這麼來評價麻將的話,那就稱不上是國粹了。麻將之所以成為國粹,最主要的就是它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和玄機。

麻將,是當今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博戲。據《史記》和其他有關文字的記載,古代博戲的產生至少在殷紂王之前。學者們普遍認為,現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戲娛,無不是在博戲的基礎上發展、派生、演變而來的。長期以來關於麻將的起源問題,一直是眾說紛紜,其中不少傳說相當精彩,如起源於古糧倉、起源於鄭成功、起源於唐朝的葉子戲、起源於馬吊牌等等。現如今,我們已沒必要去研究麻將究竟起源於哪裡,因為無論如何,麻將作為中國傳統國粹,至少都會有上千年的發展歷史了。從麻將牌的組合設計來分析,一副麻將牌中的任何一張牌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具有鮮明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和意境,更蘊含著中國古代的樸素哲學觀。

我們知道,我國古代的樸素哲學觀以陰陽五行學說最為著名。五行學說認為,世間萬物無一不可用五行來概括。五行為金、木、水、火、土,其方位相配分別為: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在古人的「天圓地方」世界觀之中,他們認為「宇宙」應該是由什麼組成的呢?東南西北四方,上有天,下有地,中間有空氣。是不是很清晰了,麻將中,東西南北風的前後左右環繞,「發」是頭髮,在人的最頂部,代表天;「白皮」代表地;而「紅中」代表天地之間的人。這就是古人的傳說中的「三才觀」。

在古人的數字觀中,我們曾經講到過「九」和「五」的重要意義。事實上,「十二」這個數字也被認為是最「吉利」的數字。比如「十二生肖」、「十二時辰」、一年有十二個月、天幹地支也是用「十二」這個數字。在麻將當中,天罡星36和地煞星72,都是12的倍數,而麻將的總牌數(144),更是12的平方。也有傳說稱麻將的108張(不算東西南北和中發白),都是以水滸傳108將為原型,如九紋龍史進、雙鞭呼延灼等等。還有傳說認為,玩家四人分別坐於東西南北四方,代表著春夏秋冬,而每人的13張牌代表著每季的13個星期(364天),最後和牌的人多出的1張,正好是暗合一年的365天。

此外,我們知道,麻將中有四個花牌,分別是「梅蘭竹菊」,代表著春、夏、秋、冬的「四君子」,「梅」代表著高貴,「藍」象徵著優雅,「竹」蘊含著虛心,「菊」則暗示著冷豔。可以說除了東南西北和中發白之外,每一張牌的圖案都是有某種寓意,暗含了某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訴求。甚至有一種說法認為,連「中發白」都代表著仁愛、真誠和孝心的傳統美德,至少「孔子」是這麼認為的。

我們之所以稱麻將為國粹,正是因為其中蘊含著數不清的中華文化、哲學思想以及古代人民的智慧。現如今,麻將作為逢年過節餐桌上的最佳「調劑」,縱然全國各地風俗習慣各不相同,依舊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帶動了諸多行業的發展。我們在娛樂消費的同時,以之為寶,愛不釋手,欲罷不能,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麻將的來歷、歷史、傳說和其中隱藏的玄機呢?如果以後有人再反對你打麻將,你完全可以用這些常識來為自己證明,「哥玩的不是麻將,是中華的文化和智慧」!

(《祭祀文化網》小編溫馨提示: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凡事都應適度,不可過於沉迷)

相關焦點

  • 道說中國傳統文化工藝,盡顯中國國粹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
  • 中國古代十大國粹中醫第三,京劇第四,第一名居然是它
    古老而神奇,歷史的悠久,文化的璀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的十大國粹有哪些?中國國粹第十名:刺繡中國刺繡又稱絲繡、針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中國是世界上發現與使用蠶絲最早的國家,人們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經開始養蠶、繅絲了。
  • 中國十大國粹:中醫第三,京劇第四,它排第一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中國十大國粹吧……10. 刺繡。刺繡是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術,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的歷史。刺繡織物主要是絲綢和絲線。中國四大名繡:蘇繡、湘繡、粵繡、蜀繡。
  • 京劇是國粹,桌球是國粹,未來,羽毛球也可以是國粹!
    京劇是國粹,桌球也是國粹,我想未來的某一天,羽毛球是否也可以成為國粹呢?京劇的功課有「四功五法」之說,所謂四功,就是唱、念、做、打,而五法是指手、眼、身、法、步了。「四功」中的唱、念、做、打很好理解,唱即唱腔,念是指道白,做則是指舞臺上的各種手勢動作,打專指武生在舞臺上的打鬥功夫。至於「五法」,一般的解釋是,手指手勢,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指臺步,其中「法」是指戲曲表演所不能背離的規矩和法度,它是演員在舞臺上展現戲曲表演意境和神韻的基本原則。
  • 譽滿中外的「中國三大國粹」,這是我們的國粹,我們的瑰寶!
    國粹,是指一個國家固有文化中的精華。中國國粹,是指完全發源於中國,中國固有文化中的精華。中國的國粹有很多,其中譽滿中外的中國京劇、中國畫、中國醫學,被世人稱為「中國的三大國粹」。代表人物:扁鵲、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書法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 三禾鍋具——國粹美學的踐行人
    國粹美學興起 伴隨著國潮熱的興起,東方美學正在以一種高調的姿態復甦。新東方美學、逆代購、老字號網紅、中國原創設計、中國智造等5大國潮趨勢下,各行各業開啟了傳統煥新的步伐。
  • 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十大國粹」,你都知道嗎?
    中國的書法有五種基本書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2、中國武術 中國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很重要一環,是中國民族體育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用以鍛鍊身體和自衛的一種方法,故稱之為功夫,民國初期簡稱為國術(後為中央國術館正式採用之名稱);被視為中國漢文化之精粹,故又稱國粹。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及它的基本特徵
    而中國飲食文化就是在特有的重食傳統和觀念中成長起來的。中國人的重養、重味等觀念都是以重食為基點而產生的。重養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命題。養者,養生也,就是養的方式以求得人身體保持健康狀態並達到長壽的最佳效果。倘若說重食的目的是為了生存,那麼,重養則是追求人的生存質量的問題了。
  • 日本視為傳統國粹的木屐,被中國出土的文物錘了?
    木屐,一種走起來吱吱作響的木底鞋,中國古代的一種傳統鞋類,但離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有點遠,而且現在說起來,大家普遍都會想到穿著和服踩著木屐、走著小又快步伐的日本女性,並覺得木屐是他們的傳統木鞋,這種印象太令人深刻了。這裡不得不說一句,他們的文化輸出做得確實挺不錯的。
  • 起源中國的「摺紙術」,被日本人發揚光大後,如今成為了日本國粹
    而它就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對於人類的影響十分重大。而對於摺紙其實我們就沒有那麼注重,並且如今它還成為了「日本國粹」,很多外國人都以為它是日本人發明的。摺紙的起源因為紙張難以保存所以無從考證,於是中國起源說和日本起源說乃至西班牙起源說的出現。但在國內外專家看來,摺紙的起源就是來自中國,並且時間可能在2000年多年前就起源於中國。
  • 老外評出中國「最好吃」的糕點,圖1是家常便飯,圖5堪稱國粹!
    老外評出中國「最好吃」的糕點,圖1是家常便飯,圖5堪稱國粹!中國的美食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名氣的,很多老外都喜歡吃中國菜,不僅吃中國菜,對於中國的糕點也是非常喜愛的。很多老外到中國旅行品嘗了美味的中國糕點之後都會讚不絕口,甚至還有一些人特意來中國學習製作糕點的方法,把這些糕點引進到自己的國家去。所以現在在國外也可以見到一些中國的糕點。老外評出「最美味」的中國糕點,圖1是家常便飯,圖4堪稱國粹!
  • 事業單位備考:《中國的三大國粹》考點清單
    中國的三大國粹  國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獨特內涵的深受許多時代的人們歡迎的文化遺產。中國的國粹有很多,其中譽滿中外的中國京劇、中國畫、中國醫學,被世人稱為「中國的三大國粹」。  京劇  京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又稱平劇。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 河南夏邑:臉譜續傳統 國粹進課堂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拔萃雙語學校開展「臉譜續傳統 國粹進課堂」主題活動。通過老師在課堂上講解京劇臉譜知識,學生動手畫臉譜等環節,增加小學生對傳統文化和國粹藝術的了解,拓寬學生思維,開闊學生眼界。 苗育才/IC photo
  • 讓「八字」基本道德成為驕世的國粹
    這八字基本道德構築了炎黃子孫道德準則的基石,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美德,是我們可以驕世的國粹。「忠孝仁悌,禮義廉恥」是我們的祖先對於如何做人、做事的精闢總結,是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有千條理由萬條理由繼承和發揚光大,沒有一條理由可以把它忘卻了,只有學習和踐行,人們的情操必會趨於高尚,社會必會趨於和諧。
  • 國粹京劇歲末燃爆土耳其,一點資訊異國「烹調」傳統文化大餐
    活動當晚,小視頻獲獎者、旅遊達人、各界藝術家與土耳其方代表、媒體記者齊聚一堂,共同回顧一點資訊與YEE此前的合作,見證中土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暢談合作新機遇。YEE總裁謝裡夫·阿特斯博士對遠道而來的「一點傳其大使」表示歡迎與感謝,並表示,期待中國與土耳其能夠開展更多這樣的交流活動,期待與一點資訊展開更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 晨光文具「盛世新顏」全球亮相:讓世界愛上中國國粹
    活動現場,晨光文具運用高科技投影技術,在南京城牆上投射出融國粹藝術特色與時尚元素於一體的「4D時光戲院」,以傳統京劇藝術演繹時尚新品,為觀眾呈現全景沉浸式大秀的同時,也傳遞出晨光文具堅持將傳統國粹與現代時尚相結合的全新品牌升級理念。
  • 國粹金魚現在真的不流行了嗎,就應該被現在的快節奏所淘汰嗎?
    因此也有一部分魚友在說,我們的傳統國粹金魚已經不時興了,全都過時了,它們早就應該被時代所淘汰了,誰還會有那個閒工夫,整個小庭院、擺個小瓦缸、沒事撈魚蟲、天天去換水,用那種既費時又費力的方式去飼養這些傳統國粹金魚呢,那不是沒事找事幹嗎?事實真的如此嗎?
  • 中國國粹文化戲曲,這些你可能不太了解
    這些虛擬的動作,都有一套基本固定的格式,叫程式化的動作,是從生活中提煉,經過藝術誇張的的規範動作。我國戲曲講究用「唱念做打」四種藝術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種技術方法來表現人物。另外,戲曲中的唱腔、龍套(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臉譜、服飾以及表演出場地所涉及的露臺、廟臺、舞臺等都有他們獨特的韻味,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 簡述:國粹京劇藝術的民族特色和濃鬱的藝術魅力
    國粹京劇藝術以其豐厚的內容、完善的形式、精湛的技藝,達到了戲曲藝術發展的高峰,它的突破時間空間界限的虛擬化表現方式,從化妝到表演的藝術誇張和寫意手法,凝聚了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所積澱的美學品質和藝術手段,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鬱的藝術魅力,不但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而且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精品
  • 旗袍是中國的國粹,但旗袍兩邊開叉有什麼作用?說出來令人害羞!
    旗袍是中國的國粹,但旗袍兩邊開叉有什麼作用?說出來令人害羞!旗袍可以說是在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了,並且他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其實在民國的時候這件服飾也是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並且到了至今,也是有很多人喜歡穿這樣的旗袍,可以說,它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的重要的標杆之一了,旗袍是在上個世紀20年代的時候製造出來的,並且它也用來參與重要場合的禮服,當時也是掀起了一段時間的風潮,就連西方國家的美女們,都是喜歡上了中國的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