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
視頻截圖
網友評論
不少網友表示:建議全國推廣。
你覺得這項便民新規如何?
延伸閱讀
朝陽區酒仙橋街道試點家庭養老床位項目:發現異常及時聯繫老人
長期以來,高齡獨居老人普遍面臨這樣的養老困境。而在朝陽區酒仙橋街道,試點推出的家庭養老床位項目正在嘗試尋找突破口。
「我們在老人的床上安裝傳感器,服務人員、老人和家屬都可以通過下載App,隨時查看老人的心率、呼吸等數據,以及老人的日常作息規律,比如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覺,以及睡眠狀況如何等。」
負責人表示,自今年一月份項目正式啟動開始,在社區養老驛站設有後臺監測平臺,工作時間由服務人員監測,夜間和周末則由養老機構值班人員監測。同時,第三方公司作為項目監管方負責全程監督。如果發現老人夜間離床時間過長,或者有心率異常、呼吸暫停等情況,後臺會主動報警,提醒相關人員及時聯繫老人或家屬。
「有了家庭養老床位以後,現在睡覺特別踏實,心理上也放輕鬆了。就算再出現意外,也能有人知道。」期間,周阿姨便收到過一次暖心問詢,「有一次我可能是幹活累著了,覺得腰有點疼,吃完午飯躺著就一直沒起來。下午,養老驛站的小姜就給我發微信,問我怎麼了。」姜立娜表示,老人平時生活非常規律,下午兩點多就會下床,當天卻發現三四點鐘還在床上,擔心老人身體不舒服,因此聯繫老人確認情況。
「我說沒大礙她才放心,還告訴我有事兒儘管說,需要買東西就打電話。天陰的時候還提醒我多注意點,腰不好,別著涼,我心裡覺得特別暖,真的很感動。」回憶起這些,周阿姨感慨萬千,「說實話,自己的孩子都未必有這麼細心。」
原標題:上海: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
來源:綜合@人民日報 網友評論 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u004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