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水錶自動預警 智慧「惠民」就該這樣

2020-12-13 老丁評熱搜

近日,「上海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引發廣泛熱議。這個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

中國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獨居老人也越來越多。獨居老人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因為平時社交關係有限,萬一在家中發生意外,很難及時察覺。現在老舊小區改造也考慮到了老人的這種情況,為老人家庭安裝相應的網際網路報警設備。相比讓老人們另外支付一筆錢,上海的創新更令人讚嘆,可謂真正把老人的難題放在心上。0.01立方米讀數的「智慧」用心,也意味著養老工作要下足「繡花功夫」。

其實還有很多我們日常生活必須用到的公共設施,都可以考慮在進行物聯網升級的時候,增加這樣的功能設置,比如天然氣表的監控,長時間工作也應該作為報警的一種手段。電錶如果出現短路跳閘,也同樣,畢竟生活中的水電煤,都可以用來反應生活狀態。關鍵是怎麼高效方便地做到。這不能不說上海「一網統管」的功勞。

上海給獨居老人裝智能水錶,正是藉助了「一網統管」的功能。據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戴濤介紹,通過一網統管、多措並舉,隨時掌握老人居家的動態信息,能夠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安全。接下來隨著「十四五」的規劃的推進,把老年群體作為一個重點,藉助一網統管這樣一個城市運行的平臺,去開發智慧養老整體性一些場景和模塊,把為老服務相關內容,納入到這樣應用場景當中。

智慧「惠民」,詮釋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從市民日常生活,到工業生產、社會治理,「智慧」的因子在上海正變得無處不在,讓這座城市變得「聰明」起來。上海通過AI賦能,進一步彌補了老小區硬體設施、服務力量、周邊配套等方面的不足,在服務多元對象、緩解康養供需矛盾、優化小區管理、強化精細治理等方面實現突破,從而讓居民們享受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今年恰逢上海智慧城市建設10周年,12月8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上海市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顯示,2020年上海市智慧城市發展水平指數為109.77,較去年提高3.91,連續7年保持增長。

目前,各地都在加快築牢城市「數字底座」,深入推進5G等數字新基建,構建基於全面感知的新型智慧城市,上海「繡花功夫」的經驗值得借鑑。

相關焦點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 智能水錶概念股有哪些?
    人老怕孤獨,一些老人獨自在家故去很久才被發現的事件每次都刺痛了人們的心。如今科技這麼發達,是否可以從科技角度入手去解決這樣的問題呢?如今終於有了答案。據悉,近日上海推行智能水錶,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體現出了科技人性的溫度。  不得不說,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的這個創意確實是用了心思的人才能想得出來。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科技人性化,養老很溫暖!
    12月9日晚,一篇《上海: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的推文,在不到3小時的時間內,便有超500萬人觀看,並收穫了15萬以上的點讚。
  • 獨居老人水錶自動預警 貼心做法值得全國推廣
    「智能水錶」和「老人安全」看似沒有關聯,但在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一網統管」平臺,二者相關的邏輯清晰可見——當獨居老人家中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時,智能水錶系統會判斷老人家中有事,並及時向居委會預警。居委會幹部接報後立刻上門走訪,確認情況。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全國都該學學上海這份心
    文|彈劍 「上海獨居老人家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近日引發熱議。媒體記者實地走訪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時發現,智能水錶只是智慧養老中的一個環節,除此之外還有「門磁系統」「煙感報警」「紅外監測」等。 「我最害怕的,是死後沒人知道」,這是很多獨居老人的終極噩夢。我們也在新聞報導中看過太多「空巢死」的悲劇。如何守護獨居老人的生命安全,向來是城市治理中的痛點問題,而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這一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動自動預警,網友邊表揚邊質疑:孩子去哪了
    日前,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的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水錶,水錶只要在12小時內的讀數低於0.01立方米(長時間不用水情況下)就會自動預警,隨後居委會會在第一時間上門探視。據介紹,街道此次為獨居老人家裡安裝的智能設備將接入「一網統管」平臺,除了智能水錶外,還有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以及紅外檢測,目前該街道已經為轄區內1200餘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四件套」,通過智慧科技讓老人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 人民日報點讚的NB-IoT應用: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建議...
    昨晚,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上海: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的推文,不到3小時的時間,超過500萬人看了這個視頻,收穫了15萬以上的點讚。記者對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走訪時發現,該社區為獨居老人安裝了門磁、煙感報警、紅外監測等系統來促進智慧養老的落地,例如智能水錶會將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設定為預警線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
  • 上海: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我國的獨居老人基數其實非常大,或者是因為家裡兒女出門打工,或者是兒女不顧老人,獨留老人自個在家,又或者是老人想留在更有感情的老家。但不管何種原因,老人的安全都成為了人們關心的問題。近日,為了保證獨居老人的安全,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會自動報警 「單身狗」不淡定了:求同步!
    近日,上海一項針對獨居老人的「小福利」在微博上刷屏: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這個超級實用的惠民新舉措不僅廣獲老人家的好評,網上的眾多80、90、00後年輕人也紛紛舉手:「申請全國推廣!」「申請給'單身狗'也安一個!」
  • 上海給獨居老人裝智能水錶 12小時不走字自動報警
    【解說】近日,「上海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12月8日,中新社記者實地走訪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時發現,智能水錶只是智慧養老中的一個環節,除此之外還有「門磁系統」「煙感報警」「紅外監測」等。  家住江蘇路街道岐山居民區的86歲獨居老人張奶奶告訴記者,對於社區幫忙安裝的智能水錶,她是打心眼裡高興,而其他的門磁報警系統、煙感報警系統等都能第一時間發出預警。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獨居老人家中摔倒4天滴水未進,最後是這樣被發現的…獨居奶奶腦梗倒在家中,好鄰居憑一個細節發現異常:出事了!近日,一個熱議話題就與此相關據了解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就會自動報警
  • 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獨居老人「四件套」上線
    通過智能讀水錶儀的狀態、關注獨居老人的生活安全這個好主意,這兩天可算是火遍全網了。不僅僅是智能讀水錶儀,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一網統管」平臺嵌入的新功能,還包括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這幾大法寶。
  • 上海這個街道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低於0.01立方米自動報警感謝政府對老人的關愛
    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城市獨居老人日益增多,他們在家裡面臨摔倒,突發疾病等風險,每次看到那樣的新聞總會覺得無助難過。關愛他們的安全,政府這個做法真心溫暖,真的用心。家有空巢獨居老人,子女最擔心什麼?一是怕老人出現意外發現不及時,二是長時間一個人在家孤獨寂寞。
  • 正在閱讀:被科技拋棄的獨居老人,一塊智能水錶能改變什麼
    此外,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卻經常都能聽到獨居老人在家突遇意外沒有被及時發現,錯過救治;獨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發現這樣的新聞。老人、特別是獨居老人似乎被科技、被這個社會所拋棄。  不過近日,一則上海將為獨居老人裝智能水錶, 12 小時不走字自動報警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這可能是近期繼老人存款事件、乘坐公交事件以來,讓人感到最為舒心的一件事了,所以事情一經報導也紛紛受到了網友們的肯定。
  • 關愛獨居老人,讓"會報警"智能水錶更多一些
    近日,上海市給一些獨居老人的家裡,安裝了「會報警」的智能水錶。如果水錶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就會自動報警,社區居委會收到警報後上門探視老人,能夠及時發現老人異樣並施救。有網友評論,這樣的做法很用心很溫暖,值得全國推廣。  獨居老人,家裡沒「伴兒」照應難免感到孤獨,但更危險的是,如果突然犯病昏迷或在家摔倒跌倒,手邊沒電話,腿腳不靈便,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過去,獨居老人在家中發生意外後,因為無人發現而耽誤搶救的新聞,並不少見。
  • 獨居老人有情況,水錶會報警-一天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智能水錶將...
    水錶沒走,意味著老人家裡可能「有情況」。一天之內,智能水錶的讀數一旦低於0.01立方米,街道城運中心的「一網統管」平臺就會自動生成案件,從政務微信上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由居委會安排人員立刻聯繫老人、上門探視,並將探視情況上報給街道。這樣一來,獨居老人有什麼情況,大家第一時間就能知道。
  • 光明時評:水錶不走自動預警 誰說技術不能照拂老人
    作者:龍之朱  誰說技術不能照拂老人?一塊水錶透出了社會的溫度。  據媒體報導,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
  • 「水錶不走自動預警」彰顯技術的情懷與溫度
    誰說技術不能照拂老人?一塊水錶透露出社會的溫度。據媒體報導,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
  • 智能水錶可以更智慧
    近日,上海獨居老人家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獲網友點讚。據介紹,如果12小時內智能水錶的讀數低於0.01立方米,「一網統管」平臺就會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資,正常情況下水錶讀數會隨生活用水走動,通過監測異常用水關聯意外情況具有合理性。
  • 智能水錶「會報警」 「智慧養老」多多益善
    新聞背景:近日,上海市給一些獨居老人的家裡安裝了「會報警」的智能水錶。如果水錶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就會自動報警,社區居委會收到警報後上門探視老人,能夠及時發現老人異樣並施救。對於獨居老人來說,「會報警」的智能水錶是可以自動撥打的「120」電話,是絕望時的「救命藥」,是24小時全天候的「默默守護」,既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老人的健康安全,也讓子女們在外工作更放心、更安心。隨著老齡人口越來越多,加上現代社會老人和子女都追求有自己的空間,因此純老家庭和獨居老人的現象越來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