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水錶不走自動預警 誰說技術不能照拂老人

2020-12-11 光明時政

  作者:龍之朱

  誰說技術不能照拂老人?一塊水錶透出了社會的溫度。

  據媒體報導,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

  12個小時水錶不走字,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家裡很可能出現了異常情況,社區及時介入幹預,至少會為獨居老人添上一張安全防護網。這樣的新聞就像寒冬裡一縷陽光,讓人溫暖。這樣的技術設計,也讓獨居老人原本清冷的生活因為有了技術的照拂而暖意融融。

  新時代在飛速發展,信息技術正全面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與此同時,一段時間以來,「老人無健康碼乘公交車被拒、乘地鐵受阻」「老人購物不懂微信支付被拒收現金」「老人被家人抬著去機構辦理業務」……諸多老年人難以適應新技術新設備的情形時有發生。

  上述新聞讓人痛心,更讓人們開始反思我們對技術應用的態度,指明了技術進步的方向。技術的進步應該惠及更多的人群,而不應該成為隔膜與斷裂的「數字鴻溝」,老年人有權利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全社會都要想辦法等一等、拉一拉、幫一幫老年人,幫助他們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明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

  類似智能水錶、智能門磁這樣的操作,無疑就是技術點亮生活的鮮活案例。經由這樣的路徑,那些孤獨的獨居老人,也必然會與這個社會緊密連接起來。這不僅符合技術發展的特徵,也是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關鍵所在。

  這些案例也說明,連接的關鍵在於服務理念與服務意識。此前有網友呼籲,建議全國推廣「智能水錶」等。不過細思下來,推廣「智能水錶」當然沒問題,更重要的其實是江蘇路街道服務群眾的熱忱與精細化治理的思路。

  在智能水錶背後,實則連接著一整套精細管理、應急響應、悉心救助的制度體系。這同樣也意味著,技術從來不是孤立的,而是與種種「應用場景」緊密相連,與為人民服務的理念相輔而行。比如對社區獨居老人情況的精準掌握,比如各種幫扶措施的責任到人等等。一句話,人性有關懷,技術才會有溫度。

  據披露,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已達2.5億人,據推測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總消費將高達61.26萬億元。這既是一個龐大的銀髮市場,也是一個社會性難題。如何在做好這塊市場的同時,對老人多一些照拂,多一些關愛,多一些耐心,是人性的要求,也是共享現代化成果的必然要求。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 責編:王宏澤 ]

相關焦點

  • 「水錶不走自動預警」彰顯技術的情懷與溫度
    誰說技術不能照拂老人?一塊水錶透露出社會的溫度。據媒體報導,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 智能水錶概念股有哪些?
    人老怕孤獨,一些老人獨自在家故去很久才被發現的事件每次都刺痛了人們的心。如今科技這麼發達,是否可以從科技角度入手去解決這樣的問題呢?如今終於有了答案。據悉,近日上海推行智能水錶,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體現出了科技人性的溫度。  不得不說,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的這個創意確實是用了心思的人才能想得出來。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科技人性化,養老很溫暖!
    12月9日晚,一篇《上海: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的推文,在不到3小時的時間內,便有超500萬人觀看,並收穫了15萬以上的點讚。
  • 獨居老人水錶自動預警 貼心做法值得全國推廣
    「智能水錶」和「老人安全」看似沒有關聯,但在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一網統管」平臺,二者相關的邏輯清晰可見——當獨居老人家中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時,智能水錶系統會判斷老人家中有事,並及時向居委會預警。居委會幹部接報後立刻上門走訪,確認情況。
  • 上海: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近日,為了保證獨居老人的安全,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 人民日報點讚的NB-IoT應用: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建議...
    昨晚,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上海: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的推文,不到3小時的時間,超過500萬人看了這個視頻,收穫了15萬以上的點讚。記者對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走訪時發現,該社區為獨居老人安裝了門磁、煙感報警、紅外監測等系統來促進智慧養老的落地,例如智能水錶會將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設定為預警線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
  • 上海這個街道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
  • 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獨居老人「四件套」上線
    通過智能讀水錶儀的狀態、關注獨居老人的生活安全這個好主意,這兩天可算是火遍全網了。不僅僅是智能讀水錶儀,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一網統管」平臺嵌入的新功能,還包括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這幾大法寶。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全國都該學學上海這份心
    文|彈劍 「上海獨居老人家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近日引發熱議。在這樣的現實之下,獨居老人安全問題又該如何解決?總不能老是「空對空」吧? 上海為獨居老人裝智能水錶的做法無疑值得肯定,也具有極強的示範價值。如果12小時內智能水錶的讀數低於0.01立方米,很可能意味著老人失去了意識,已經具有一定危險性,系統會立刻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只是一種通俗的說法,背後是一整套的智能系統。
  • 獨居老人水錶自動預警 智慧「惠民」就該這樣
    近日,「上海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引發廣泛熱議。這個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會自動報警 「單身狗」不淡定了:求同步!
    近日,上海一項針對獨居老人的「小福利」在微博上刷屏: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這個超級實用的惠民新舉措不僅廣獲老人家的好評,網上的眾多80、90、00後年輕人也紛紛舉手:「申請全國推廣!」「申請給'單身狗'也安一個!」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低於0.01立方米自動報警感謝政府對老人的關愛
    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城市獨居老人日益增多,他們在家裡面臨摔倒,突發疾病等風險,每次看到那樣的新聞總會覺得無助難過。關愛他們的安全,政府這個做法真心溫暖,真的用心。家有空巢獨居老人,子女最擔心什麼?一是怕老人出現意外發現不及時,二是長時間一個人在家孤獨寂寞。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獨居老人在家中如果突然暈倒短期內外人不知道情況將會非常危險江蘇新聞也曾發過類似的新聞↓↓↓>獨居老人家中摔倒4天滴水未進,最後是這樣被發現的…獨居奶奶腦梗倒在家中,好鄰居憑一個細節發現異常:出事了!近日,一個熱議話題就與此相關據了解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就會自動報警
  • 上海給獨居老人裝智能水錶 12小時不走字自動報警
    【解說】近日,「上海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12月8日,中新社記者實地走訪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時發現,智能水錶只是智慧養老中的一個環節,除此之外還有「門磁系統」「煙感報警」「紅外監測」等。  家住江蘇路街道岐山居民區的86歲獨居老人張奶奶告訴記者,對於社區幫忙安裝的智能水錶,她是打心眼裡高興,而其他的門磁報警系統、煙感報警系統等都能第一時間發出預警。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動自動預警,網友邊表揚邊質疑:孩子去哪了
    日前,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的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水錶,水錶只要在12小時內的讀數低於0.01立方米(長時間不用水情況下)就會自動預警,隨後居委會會在第一時間上門探視。據介紹,街道此次為獨居老人家裡安裝的智能設備將接入「一網統管」平臺,除了智能水錶外,還有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以及紅外檢測,目前該街道已經為轄區內1200餘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四件套」,通過智慧科技讓老人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 獨居老人有情況,水錶會報警-一天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智能水錶將...
    水錶沒走,意味著老人家裡可能「有情況」。一天之內,智能水錶的讀數一旦低於0.01立方米,街道城運中心的「一網統管」平臺就會自動生成案件,從政務微信上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由居委會安排人員立刻聯繫老人、上門探視,並將探視情況上報給街道。這樣一來,獨居老人有什麼情況,大家第一時間就能知道。
  • 上海這個街道的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就會自動...
    有一說一這真的值得全國推廣!智能水錶的讀數一旦低於0.01立方米「一網統管」平臺就會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然後就會有工作人員上門看望老人以防老人一個人在家,出現什麼意外這樣的觸發機制是蠻好的但也有網友想得比較周到如果說,老人出門幾天不在家那不是也會數據異常然後觸發信息警報?
  • 正在閱讀:被科技拋棄的獨居老人,一塊智能水錶能改變什麼
    不過近日,一則上海將為獨居老人裝智能水錶, 12 小時不走字自動報警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這可能是近期繼老人存款事件、乘坐公交事件以來,讓人感到最為舒心的一件事了,所以事情一經報導也紛紛受到了網友們的肯定。
  • 科技改變生活,智能推廣公益:上海某街道用智能水錶監控獨居老人
    剛翻到朋友的一篇文章,寫的是在上海部分地區推行智能水錶,以監控獨居老人健康狀態,如果出現問題會自動報警。底下網友一片歡騰,大家紛紛高度讚揚,「給老人更多的關注是好的」、「應該推廣應用」、「此乃善舉,利國利民」。
  • 智能水錶可以更智慧
    近日,上海獨居老人家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獲網友點讚。據介紹,如果12小時內智能水錶的讀數低於0.01立方米,「一網統管」平臺就會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資,正常情況下水錶讀數會隨生活用水走動,通過監測異常用水關聯意外情況具有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