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一位網友爆料稱自己的女朋友上廁所時,因門鎖損壞,被一名6歲男孩打開了門。據該網友的女朋友描述,「開門的小男孩瞪著眼睛看著我並且惡作劇一樣地笑」。
隨後,當這對情侶去找男孩詢問當時這麼做的理由時,卻遭男孩母親破口大罵,「你這麼大一個女的了還怕被看?」「你跟六歲孩子較什麼勁呢?」話語間不乏帶有髒字。最後,這對情侶表示無法繼續用餐,便先行離開餐廳。
針對此事,網友表示:「對蠻不講理的人十分無奈,怪不得這種素質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是那個樣子」,「女孩的要求也不過分吧,就只是想讓男孩道個歉,這位媽媽至於在這裡罵人嗎?」
小男孩的舉動,應該說是不妥當的,雖然沒有證據表明他出於主觀惡意,關於六歲男童是否有性別意識雙方也各有各的說法,但就誤闖入有其他人在的隱私空間的行為,哪怕不是故意的,也理應道歉。
小男孩可能並不理解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但男孩的媽媽卻不能不清楚女性上廁所被別人打開門時的驚恐。她的種種言行,非但沒有幫助自己的兒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反而會讓他覺得其行為並無不妥,萬一成年之後再有此舉動,到時就不僅僅是道歉這麼簡單了。
關於女性上廁所被未成年男孩偷看,這並不是第一例。上個月,紹興一女子在海底撈就制止了一名男童「偷看」,險些被男童的男性家長找麻煩。(此前報導:紹興女子在海底撈女廁制止男童「偷看」 男孩家長卻報警了)
筆者認為,年齡並不是護身符,「他還是個孩子」並不代表他不能學習如何做一個尊重別人、懂禮貌的孩子。這時候,讓孩子道歉,並不是在跟一個六歲孩子較勁,而是在教育孩子該如何做一個文明的現代人。
家長的言行舉止是在給孩子做示範,「熊孩子」背後,多半是不講道理的「熊父母」。孩子做錯了事情,不論是出於主觀還是客觀,既然影響到了別人,就應該道歉。家長也應該及時指出孩子行為的不當之處並加以引導,防止此類事情再發生,而不是一味袒護自己的孩子,是非不分。這樣才能使得孩子待人接物時變得和善,無論面對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都能做到有禮貌講文明。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