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女子爆料稱,在北京亦莊的一家飯店裡,自己在洗手間的女廁中,一名6歲的男孩強行撞開了門闖入。她找孩子的家長理論,家長不僅沒有讓孩子道歉,反而對女子進行言語侮辱,「都是老娘們,就你金貴怕看,你比別人多長一個?」
母親護子心切可以理解,但護子也要分場合,分是非黑白,不能一味包庇自己的孩子。其實這位母親也承認自己的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但她還是以孩子小為藉口,選擇了包庇。她辱罵對方事多,強調自己的孩子只有6歲,即使闖了女廁所,也不會對女子造成什麼傷害。這無疑是給孩子傳遞了一個錯誤的信號,他這樣做是被允許的,媽媽支持他的行為。
有研究顯示,孩子在3歲左右開始就有性意識了,6歲的孩子已經有了性別方面的認知,不過這個時候的孩子還是在性領域的探索階段。家長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學習相關的知識,幫助他們樹立規則和邊界。就像男孩闖女廁所,這件事本身是錯誤的,但是孩子可能意識不到,家長不去教育和制止他,他以後就有可能還要做這樣的事情,甚至做更為嚴重的事。
年紀小並不能成為做錯事的藉口。孩子是可以犯錯的,關鍵的問題在於,在孩子做了錯事以後,家長是什麼樣的態度。如果家長能夠耐心和孩子溝通,指出孩子的錯誤所在,讓他為自己所犯的錯誤道歉,那麼孩子必然能夠從事情中得到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以後的生活中去。而一味得只強調孩子的年紀小,認為年紀小做了錯事就可以不承擔責任,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形成一種遇事逃避責任的心理。
也許這些家長們意識不到,「他還小,不懂事」這樣的話,正在慢慢的毀掉自己的孩子。人一旦養成了一種習慣,便會不自覺的按照這種習慣去做事情,當孩子習慣了犯錯以後找藉口,他的三觀將變得不再健康,他意識不到事情的嚴重性,也意識不到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之前,一個男孩在四下無人的時候,對著電梯的按鍵撒尿,導致了電路板短路,電梯門無法打開。當物業找到男孩的家長的時候,家長馬上否認了物業的說法,稱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在電梯內撒尿,也尿不到那麼高,男孩對自己的行為也矢口否認。直到看到了視頻,家長和孩子才不得不在事實面前低下了頭。
男孩的作法,不僅對公物造成了損害,同時也給自己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危險。如果說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那麼孩子出現的問題,首先就是家庭教育的問題。父母在孩子犯錯後,一再幫孩子開脫,就是在給孩子做出錯誤的示範,那麼孩子就有可能犯下更大的錯誤。
幾年前,上海曾經發生一起殺妻藏屍案。朱曉東殺死妻子後,將屍體放到冷藏櫃中,達三個月之久。後來,在父母的陪同下,才向公安機關自首,法院經調查取證後,終審判處朱曉東死刑。朱曉東的母親曾為自己的兒子辯白稱,他不是故意的,他還是小孩,沒有經歷過什麼事情,他也是害怕。而當時的朱曉東,已經29歲了。
也許,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但是6歲的孩子犯了錯誤,沒有給對方造成巨大的困擾和損失,尚且可以原諒。29歲的孩子,殺了人,無論是法律還是人情都不會再原諒他。
其實,有的時候,並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家長沒有教會孩子懂事,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