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助力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秀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起飛,順利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八火箭主要聚焦於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的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到4.5噸,同時還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需求,集繼承性、先進性、經濟性、適應性於一身,能為我國後續衛星組網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並具備提供商業發射服務的能力。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運載火箭型譜,提升了我國火箭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順利開啟「十四五」期間各項航天發射任務奠定堅實基礎。其中,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科研團隊研發的衝擊傳感器、振動傳感器、數據記錄器、記錄器地面測試臺、指令變換器測試臺,數字量變換器測試臺,模擬量變換器測試臺助、推電量變換器測試臺等產品助力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為航天強國建設增添新動能。
在地面測試階段,有由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研發的數據記錄器及記錄器地面測試臺,完成了在飛行試驗前期的大型地面試驗數據記錄及回收工作;指令變換器測試臺,數字量變換器測試臺,模擬量變換器測試臺,助推電量變換器測試臺完成了對應箭上單機的研製生產以及試驗考核任務,縮短了飛行試驗的研製周期,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在火箭升空階段,有我院所配套的量程10萬g的衝擊傳感器以及振動傳感器。為保證航天各項任務的圓滿成功,在配套研製過程中,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研究人員精益求精,嚴格執行,以期滿足各項使用要求,為航天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長徵火箭家族中的「中北儀電足跡」
多年來,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在祖國航天項目中,始終默默書寫著屬於儀電人的堅守和奉獻。科研團隊及歷屆研究生依託國家級電子測試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在動態測試領域耕耘多年,在諸多科研領域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
科研團隊研製出了以振動傳感器、衝擊傳感器為主的力學參數測量系統傳感器單元等多類產品,能夠對5g~1000g信號值範圍監測,並實現了對最高10萬g信號的測量,研製的產品性能可靠、靈敏度高。曾為神舟八號、長徵七號、嫦娥四號、長徵五號、長徵三號等航天工程研製產品提供環境參數數據支撐。
長徵一號到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此次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56次發射,下面讓我們一同回顧長徵火箭家族中的「中北儀電「足跡吧!
長徵二號FT2火箭
發射時間: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任務概況:託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騰空而起,奔向太空。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貢獻:主要承擔火箭飛行過程中關鍵部位力學參數的採集和多路圖像數據的存儲任務。
長徵三號乙遙三十運載火箭
發射時間:2019年12月6日11時58分
發射地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任務概況:成功將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貢獻:承擔了長徵三號乙遙三十運載火箭衝擊傳感器及衝擊變換器的研製。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
發射時間:2020年5月5日18時
發射地點:海南文昌發射中心
任務概況:成功將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貢獻: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配套的振動、過載傳感器與數據壓縮單元滿足首飛各項使用要求。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
發射時間: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
發射地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任務概況:「一箭20星」首飛成功,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貢獻:承擔長徵六號運載火箭衝擊傳感器及衝擊變換器的研製。
長徵七號運載火箭
發射時間:2016年6月25日20時
發射地點:海南文昌發射中心
任務概況:為滿足載人航天工程發射貨運飛船的迫切需求而優先發展的中型運載火箭。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貢獻:為「長徵七號」火箭配套的主要產品有:數據壓縮單元、數據壓縮單元地面測試儀、外系統等效器、助推電量變換器測試臺及 PCM 流有線測試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