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中北大學對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貢獻

2020-12-25 小生博士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助力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秀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起飛,順利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八火箭主要聚焦於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的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到4.5噸,同時還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需求,集繼承性、先進性、經濟性、適應性於一身,能為我國後續衛星組網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並具備提供商業發射服務的能力。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運載火箭型譜,提升了我國火箭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順利開啟「十四五」期間各項航天發射任務奠定堅實基礎。其中,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科研團隊研發的衝擊傳感器、振動傳感器、數據記錄器、記錄器地面測試臺、指令變換器測試臺,數字量變換器測試臺,模擬量變換器測試臺助、推電量變換器測試臺等產品助力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為航天強國建設增添新動能。

在地面測試階段,有由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研發的數據記錄器及記錄器地面測試臺,完成了在飛行試驗前期的大型地面試驗數據記錄及回收工作;指令變換器測試臺,數字量變換器測試臺,模擬量變換器測試臺,助推電量變換器測試臺完成了對應箭上單機的研製生產以及試驗考核任務,縮短了飛行試驗的研製周期,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中北大學研發產品——地面測試臺

在火箭升空階段,有我院所配套的量程10萬g的衝擊傳感器以及振動傳感器。為保證航天各項任務的圓滿成功,在配套研製過程中,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研究人員精益求精,嚴格執行,以期滿足各項使用要求,為航天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中北大學研發產品——各類傳感器
中北大學研發產品——各類傳感器

長徵火箭家族中的「中北儀電足跡」

多年來,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在祖國航天項目中,始終默默書寫著屬於儀電人的堅守和奉獻。科研團隊及歷屆研究生依託國家級電子測試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在動態測試領域耕耘多年,在諸多科研領域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

科研團隊研製出了以振動傳感器、衝擊傳感器為主的力學參數測量系統傳感器單元等多類產品,能夠對5g~1000g信號值範圍監測,並實現了對最高10萬g信號的測量,研製的產品性能可靠、靈敏度高。曾為神舟八號、長徵七號、嫦娥四號、長徵五號、長徵三號等航天工程研製產品提供環境參數數據支撐。

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合照

長徵一號到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此次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56次發射,下面讓我們一同回顧長徵火箭家族中的「中北儀電「足跡吧!

長徵二號FT2火箭

發射時間: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任務概況:託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騰空而起,奔向太空。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貢獻:主要承擔火箭飛行過程中關鍵部位力學參數的採集和多路圖像數據的存儲任務。

長徵三號乙遙三十運載火箭

發射時間:2019年12月6日11時58分

發射地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任務概況:成功將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貢獻:承擔了長徵三號乙遙三十運載火箭衝擊傳感器及衝擊變換器的研製。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

發射時間:2020年5月5日18時

發射地點:海南文昌發射中心

任務概況:成功將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貢獻: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配套的振動、過載傳感器與數據壓縮單元滿足首飛各項使用要求。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

發射時間: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

發射地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任務概況:「一箭20星」首飛成功,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貢獻:承擔長徵六號運載火箭衝擊傳感器及衝擊變換器的研製。

長徵七號運載火箭

發射時間:2016年6月25日20時

發射地點:海南文昌發射中心

任務概況:為滿足載人航天工程發射貨運飛船的迫切需求而優先發展的中型運載火箭。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貢獻:為「長徵七號」火箭配套的主要產品有:數據壓縮單元、數據壓縮單元地面測試儀、外系統等效器、助推電量變換器測試臺及 PCM 流有線測試儀等。

相關焦點

  • 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於2017年5月正式立項,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該火箭採用綠色環保液體推進劑,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集繼承性、先進性、經濟性、適應性於一身。此次發射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為「組合型」,後續,研製團隊還將進一步提升火箭性能,縮短研製和測發周期,發射更為先進、更加經濟的「融合型長八火箭」,充分滿足不同用戶的發射需求。
  • 不止長徵五號,新一代長徵運載火箭家族個個不凡
    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長徵六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一箭20星」首飛成功,不僅標誌著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而且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這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 2020年11月6日,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充分繼承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技術成果,採用無毒無汙染推進劑,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整流罩直徑4.2米,捆綁2枚直徑2.25米助推器,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
  • 中北大學「智造」助力嫦娥五號順利「回家」引央視關注
    近日,中北大學科研成果助力嫦娥五號順利「回家」一事引起央視關注並被央視視頻報導,小編依據視頻報導內容為大家揭露中北大學助力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在中北大學山西省新型工業總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臺臺儀器正無聲運轉,一位位科研人員正一絲不苟地專注工作。這支36人的科研隊伍中,90%都是中北大學的優秀畢業生,整個團隊的平均年齡只有26歲。這支朝氣蓬勃的隊伍為此次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注入了一份來自中北的青春力量。
  • 中國「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現任總師交流火箭研製情況
    中國「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現任總師交流火箭研製情況 (8/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中北大學航空航天科技教育研究院成立
    12月13日,中北大學航空航天科技教育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儀式在瑾瑜國際會議中心第二會議室舉行。研究院由太原市教育局、中北大學、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三方共建。太原市副市長車建華、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常務副主任馮春萍、太原市教育教育局局長梁宏宇、中北大學校長沈興全共同為研究院揭牌。太原市教育局局長梁宏宇、中北大學副校長雷鋒斌、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岫彬代表三方在協議書上簽字。
  • 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完成第100次發射,今年北鬥太空密織網
    4月20日22時41分,青山環繞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響起巨大轟鳴聲,一枚火箭拔地而起直衝雲天——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被成功送入太空,這也是第44顆北鬥導航衛星。衛星進入工作軌道並進行一系列在軌測試後,將與此前發射的19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進行組網,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導航服務。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02次飛行,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00次飛行。
  • 中國航天人為何用「長徵」命名運載火箭
    >■本報記者 曲延濤 宮玉聰 通訊員 宗兆盾寫在前面6月25日,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8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跨越千山萬水,歷盡千難萬險,勝利完成二萬五千裡長徵,翻開了中國革命的新篇章。80年後,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七號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騰空而起,中國航天徵程踏上了一個新起點。從長徵路到飛天路,貫穿其中的是精神的薪火相傳。
  • 填空白 可重複 高智商——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三大關鍵詞
    新華社海南文昌12月22日電 題:填空白·可重複·高智商——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三大關鍵詞  新華社記者胡喆、周旋、郭良川  22日午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 填空白·可重複·高智商——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三大關鍵詞
    新華社海南文昌12月22日電 題:填空白·可重複·高智商——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三大關鍵詞       新華社記者胡喆、周旋、郭良川       22日午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 高能,我國「長徵」系列運輸火箭
    長徵一號是在兩級中遠程飛彈上再加一個第三級固體火箭所組成,火箭全長29.86m,起飛總重81.57t,起飛推力為1040kN,有甲、乙、丙、丁四個型號。該火箭共進行兩次衛星發射,成功率100%,現已退役。長徵二號運載火箭曾運載神七、神八、神九、神十長徵二號運載火箭是中國研發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之一,為二級液體運載火箭。
  • 全新動力組合助推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航天六院供圖 攝中新網西安12月22日電 (阿琳娜 成楠 荊磊)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簡稱「航天六院」)提供全系列動力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22日在海南文昌發射場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載荷送入預定軌道,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航天六院為此次發射用運載火箭提供助推、一級、二級發動機及輔助動力系統。
  • 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航天軍工業提速
    證券時報e公司訊,12月22日12時37分許,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新成員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首款國家立項的面向商業市場的運載火箭,具有低成本特點。信達證券認為,航天經濟與戰略為大國剛需,政策扶持完善行業成長環境。國海證券認為,航天軍工屬於典型的高科技行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 火箭成功發射,為長徵八號首飛貢獻「河北智慧」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裡,3名河北籍業務骨幹憑著率真、執著的河北人精神特質,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助力火箭準時點火,成功發射,為長徵八號首飛貢獻「河北智慧」。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意義重大,作為共產黨員,更要帶頭衝在前面,全力幹好工作,為火箭成功發射貢獻力量!」張春鋒說。   三河小夥李乃錚: 以苦為樂,認真負責做好發射場的一顆螺絲釘   航天人的奉獻精神和責任心是什麼樣子?
  •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大推力「無級變速」陝西造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翟羽佳) 在圓滿完成探月工程後,今天(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位於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為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提供全系列動力。作為一款專門為太陽同步軌道設計的新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火箭未來將成為起我國進軍商業衛星發射的主力火箭。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亞太6C衛星
    5月4日0點6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亞太6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亞太6C衛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的第12個國際在軌交付項目,依據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於2015年10月籤署的亞太6C衛星在軌交付合同實施,將用於亞太等地區的衛星通信和衛星廣播服務,在進一步提升亞太系列衛星通信服務功能的同時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家福來了!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包括長徵一號、長徵二號、長徵三號、長徵四號等系列十多種型號,具有發射從低軌到高軌、不同質量與用途的各種衛星、載人太空飛行器和月球探測器的能力。長徵家族系列:它是中國運載火箭的基礎型號,共執行過4次發射任務。以長徵二號火箭為原型,先後研製出長徵二號甲、長徵二號丙、長徵二號丁、長徵二號E、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形成長徵二號系列運載火箭。目前,「長徵二號」已退役。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西北工業大學人再立新功!
    這兩型火箭均採用了120噸推力的液氧煤油燃料無汙染髮動機,在發動機的研發過程中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航空宇航製造精密加工技術團隊與西安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共同攻克了複雜結構整體加工的編程及工藝等技術難題。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星座組網刺激中型運載火箭發射,復用技術已在路上
    作者:時代財經 盧潔萍 編輯:史成超圖片來源: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灰濛天氣中,延期一天後,12月22日中午長徵八號終於順利發射升空。這是長徵八號的首飛,也是今年長徵系列火箭的收官之飛。從長徵三號甲系列、長徵五號到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中國運載火箭型號已然不少,但長徵八號有其獨特之處。根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介紹,目前在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3-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運載能力尚存空白,而長徵八號則正好填補了這項空白。
  • 解碼「一箭九星」再次海上發射的長徵11號運載火箭的背後意義!
    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近兩年的表現不知道軍迷朋友們還記得在2019年6月5日12時06分在黃海海域實施首次海上發射試驗的中國長徵11號運載火箭,該箭成功將7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同時,那次發射標誌著我國海上發射技術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