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考遇上疫情,考生該如何正確應對壓力?4個竅門送給你

2020-12-15 醫聯媒體

目前受疫情所迫,大部分學生無法正常返校學習,需要在家進行線上教育,一時讓許多學生無法適應。與此同時,由於臨近高考,許多考生可能因為測試成績達不到理想目標。

或者特殊時期在家作息紊亂、精神狀態不佳,導致學習計劃被打亂;學習、調節能力較弱的考生也害怕自己跟不上進度等,這一系列的狀況讓考生們無形中承受著許多壓力。長時間的精神受壓,對於考生的身心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疫情期間,考生們又應該如何面對壓力呢?

壓力大給考生帶來多方面的危害,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

精神壓力大對考生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可能會有失眠、頭痛、胃腸不適、胸悶以及氣促等表現,可以感受到身體功能受到損害;還有一部分會表現在精神功能方面,例如焦慮、抑鬱、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等,這對於考生而言是極大的威脅。

此外,受壓力影響,精神、身體上的變化讓考生們陷入雙重焦慮的惡性循環當中,持續發展會帶來身心的疾病。比如腸易激症候群、失眠症、高血壓、糖尿病,甚至胃潰瘍等等這一系列疾病。部分人還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等疾病,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痛苦。

值得注意的是,情緒的失調也會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而在疫情期間,免疫力的下降會增加感染病毒的機率。因此,面對壓力,我們需要警覺、積極應對。

疫情期間,考生該如何應對壓力?

從上文可以了解到,壓力往往給考生的身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阻礙著考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學生的壓力通常來源於學習成績達不到期望,其次是來源於同輩跟同學之間的關係,當然還有父母、老師的關係。若想要排解壓力,通常要從產生壓力的因素著手。因此,特殊期間,考生可以嘗試做出以下調整:

1、嘗試重新建立作息節律,可以在白天的空餘時間適當運動,午睡儘量不要超過半小時。晚上睡覺在床上不要玩手機或者做與睡覺無關的事,養成上床就是睡覺的條件反射,爭取每天十一點前入睡,七點起床。當然,也不要急於求成,一點一點地去糾正就可以;

2、調整作息的同時,考生也應該調整學習狀態,適應網絡課程。部分學生可能不擅於合理安排學習計劃,或者學習能力較差,跟不上課程進度。建議可以將上課的內容錄製保存,課後再反覆溫習;有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尋求老師、同學的幫助;參考同學的學習計劃,再修訂適合自己的;

3、考生需要給自己重新定位,給自己定下合理的目標,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逐步達到理想成果。不要給自己定太高的標準,因為這也是壓力增加的來源之一。當然,還是要保持適度的緊張的狀態,增加學習動力。與此同時,考生還可以試著向家長、同學、老師傾述,尋找排壓出口;

4、勞逸結合,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適當加強身體鍛鍊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可以提高睡眠質量以及自身的免疫力,這對身心健康的調節以及預防病毒感染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迎戰高考,考生和家長該如何應對
    6月7日和8日是每個考生最重要的日子。為了這個日子,考生們晝夜奮戰,家長們如臨大敵。  然而究竟如何備考?考前複習大腦何時最清醒?高考超常發揮有哪些竅門?臨近高考如何預防感冒?高考減壓方法有哪些?……  希望我們整理的這份備考計劃,能幫您增添一份從容。祝各位考生能夠金榜題名!
  • 當高考遇上疫情年,學子該如何正確應對
    2,資源好比如我們在以清華北大校園裡,你隨便遇到的一個老師都可能是教授,這在其他學校是根本不敢想的待遇。3,有頂級的人脈資源。總結一句話就是,成功的人生大多都是自身的實力+廣大的優質人脈資源,所以,高考是我們人生真正的起跑線。二,如何正確對待今年的高考。
  • 疫情備考雙重壓力 中高考考生該如何緩解焦慮?
    疫情備考雙重壓力,中高考考生該如何緩解焦慮今年參加中高考的考生恐怕是最焦慮的一屆。先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校停課,考生們猝不及防地被放了一個「長假」,只能靠自己在家裡「雲聽課」「雲自習」。很多人表示,自己在家裡複習備考,「缺少學習氣氛,難以集中精力,也害怕落下複習進度,心裡沒底」。
  • 考生該如何應對高考後心理?
    高考結束了,備戰已久的學生從心理上並沒有真正放鬆,隨之而來的對考試結果的預測和獲知,以及由此帶來的考生的種種心態變化和行為表現,尤其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密切關注。據歷年來有關資料統計,考試結束到錄取工作終結這段時間,往往是許多考生心理問題的「井噴」期。考生該如何應對 「高考後心理」?①充分認識分數。
  • 高考進入倒計時,考生該如何緩解心理壓力
    距離高考只有幾天的時間了,這段時間高三學生的心理壓力也成上升趨勢!那我們該如何的避免有這種心理壓力呢?要想有效地緩解學生的考前心理壓力,先要了解到底,學生心理壓力來自於哪裡?一、錯誤的認知一部分學生由於不能正確對待考試,擔心、害怕考試,思想上產生壓力,又因壓力超過心理負荷而造成過度緊張。
  • 疫情之下,高考生該如何應對備考焦慮?
    今年參加中高考的考生恐怕是最焦慮的一屆。先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校停課,考生們猝不及防地被放了一個「長假」,只能靠自己在家裡「雲聽課」「雲自習」。很多人表示,自己在家裡複習備考,「缺少學習氣氛,難以集中精力,也害怕落下複習進度,心裡沒底」。
  • 考生必讀|與壓力和諧相處
    案例:不知不覺間,開學已滿一個月,高三生已經體驗了緊張、有序、充實的高考備考生活。相信每個人的感受很多,這些都需要大家及時總結,調整狀態,在下一階段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進步。在這些感受中,壓力感可能是很多考生的突出感受,而如何看待、應對壓力,是需要仔細思考、正確處理的。
  • 快要高考了如何緩解考生的壓力
    今年是個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給社會帶來了恐慌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節奏。疫情造成的開學延遲,還有網課的不成熟和效率的低下,都給學生帶來了不小的心理壓力。一方面學生們害怕著病毒的危險,另一方面又遭受著學業不順的焦慮。
  • myOffer解讀:高考OR留學,應屆考生該如何選擇?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基數日益龐大,高考的升學壓力也在逐年激增。據教育部表明:2020年,中國高考報名人數已達1071萬,創歷史新高,而各省份錄取率卻未見上升。重壓之下,選擇高考還是出國留學?疫情環境下該如何規劃學業?高考成績被哪些海外大學承認?
  • 考試季遇上梅雨季,專家教您如何正確化解腦疲勞
    考試季遇上梅雨季,專家教您如何正確化解腦疲勞 2020-07-09 0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腦科學與教育】明日高考,腦科學專家教你如何應對高考壓力
    【腦科學與教育】明日高考,腦科學專家教你如何應對高考壓力 作者:周瑩 秦紹正 發布時間:
  • 高考戴不戴口罩有講究,考試過程中發熱有規定,考生該如何應對?
    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是全程佩戴口罩考試的。另外,監考相關人員也都是要全程佩戴口罩。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考試每個考點都會設置備用隔離考場,用來應對發熱等突發情況,這些考場的監考人員是需要穿戴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時可穿戴防護服。 考試中途發熱如何處理?
  • 高考過後,家長們該如何選擇讓孩子們釋放壓力?
    今年因為疫情,高考延期一個月。在這裡我祝福考生們都能考出好成績,考上理想的大學。 但不得不說,高考很快就過去了莘莘學子面臨填報志願和釋放壓力調節心態。 高考結束後到成績公布前的這段時間,不少考生因為壓力過大或者過於放鬆而「崩潰」,出現抑鬱、自閉、等症狀。有的同學變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幹些什麼。這就需要引起家長們的重視。往年出現高考過後瘋狂上網導致失明、過度酗酒住院等。今年又是特殊的一年,因為疫情。 如何給考生釋放壓力也成了家長們關心的話題。但是有些孩子不喜歡家長幹預自己的事。
  • 如何應對考前壓力,心理專家幫你支招
    隨著中、高考臨近,每一位家長和考生都繃緊了弦,由於壓力過大,一些學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煩躁等心理問題,這讓家長們很是著急。記者從第904醫院了解到,最近心理諮詢的門診數量激增,如何應對大考前的壓力,成了許多學生眼下的頭號難題。
  • 只剩下一個月的高考——家長該如何應對
    在如今馬上就要步入六月,國內的疫情除了少部分地區已經接近清零。想必大部分人都會鬆一口氣,可卻有那麼一批人,神色不見半點放鬆,反而隨著時間推移,而愈加擔憂,而這批人則正是高考考生的家長。原來,高考已經靜悄悄的來了。古人云:寒窗數十載,而從小學到高考,則要足足12年。
  • 疫情下的特殊高考,該如何調整心態?
    2020年高考馬上到了。至今尚未消退的疫情更給高考增添了新的心理壓力或焦慮情緒。取得好成績是每個學子都有共同的目標,但在此時,不同的人卻有著不一樣的狀態,在最後「衝刺」的過程中,考生要面對前途不確定、怕發揮不好等心理的煎熬,還要承受疫情下特殊學習模式、戴口罩等多種不適,同時還要面對來自周圍人各種對健康等問題的詢問、「關心」。這些都會讓原本就被高考緊逼的考生面對的心理衝突,應引起家長足夠重視。
  • 疫情防控常態化,高三考生如何備考?心理學專家給出指導建議
    隨著時間推移,因疫情推遲一個月的高考即將到來,一千餘萬考生即將面臨考驗。在這特殊的一年,有著特殊學習體驗的高三考生,面對高考時的心理狀態調節,變得更加重要。今天,我們邀請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的藺秀雲教授,指導考生調節心理狀態,應對臨考的各種情緒,也提醒家長如何做好陪伴。
  • 給每個考生家長提個醒:高考前後,你最該思考的兩件事
    今年的考生,無疑是最特殊的一屆。 面對疫情和高考的雙重壓力,當下家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孩子的壓力管理。 而所謂的考試焦慮,就是身體的緊張程度超出了應對考試所需要的正常緊張水平。 產生這種嚴重焦慮和壓力的原因,一般情況下就是除了內部壓力源,孩子還承擔著來自父母、老師、同學和學校環境等外部壓力源,尤其是父母的期盼。
  • 廣西高考:教育部提醒,疫情期間高考考生赴考需要多帶些什麼?
    家長們儘量不要在考生面前表現出過分緊張和期望的狀態,以免給考生造成壓力。除了正常的關心考生的學習狀態和身體健康之外,家長們還需為考生準備這些東西……2020年高考遇上全民抗疫,今年的高考與往年有所不同,除了高考延期,備考也要結合抗疫防控,爭取讓考生無壓力赴考。
  • 當新高考改革遇上千年疫情,除了考試延期,這件事讓家長更揪心
    時值當下,最讓各位家長和中高考學子揪心的莫過於延遲開學和中高考是否延期的話題了。教育問題關係民族未來和千千萬萬個家庭的未來,再怎麼重視都不過分!針對延遲開學,2月27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給出的官方意見是:大中小學、幼兒園原則上繼續推遲開學。「原則」二字,既表明了態度,也留有一定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