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疫情所迫,大部分學生無法正常返校學習,需要在家進行線上教育,一時讓許多學生無法適應。與此同時,由於臨近高考,許多考生可能因為測試成績達不到理想目標。
或者特殊時期在家作息紊亂、精神狀態不佳,導致學習計劃被打亂;學習、調節能力較弱的考生也害怕自己跟不上進度等,這一系列的狀況讓考生們無形中承受著許多壓力。長時間的精神受壓,對於考生的身心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疫情期間,考生們又應該如何面對壓力呢?
壓力大給考生帶來多方面的危害,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
精神壓力大對考生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可能會有失眠、頭痛、胃腸不適、胸悶以及氣促等表現,可以感受到身體功能受到損害;還有一部分會表現在精神功能方面,例如焦慮、抑鬱、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等,這對於考生而言是極大的威脅。
此外,受壓力影響,精神、身體上的變化讓考生們陷入雙重焦慮的惡性循環當中,持續發展會帶來身心的疾病。比如腸易激症候群、失眠症、高血壓、糖尿病,甚至胃潰瘍等等這一系列疾病。部分人還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等疾病,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痛苦。
值得注意的是,情緒的失調也會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而在疫情期間,免疫力的下降會增加感染病毒的機率。因此,面對壓力,我們需要警覺、積極應對。
疫情期間,考生該如何應對壓力?
從上文可以了解到,壓力往往給考生的身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阻礙著考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學生的壓力通常來源於學習成績達不到期望,其次是來源於同輩跟同學之間的關係,當然還有父母、老師的關係。若想要排解壓力,通常要從產生壓力的因素著手。因此,特殊期間,考生可以嘗試做出以下調整:
1、嘗試重新建立作息節律,可以在白天的空餘時間適當運動,午睡儘量不要超過半小時。晚上睡覺在床上不要玩手機或者做與睡覺無關的事,養成上床就是睡覺的條件反射,爭取每天十一點前入睡,七點起床。當然,也不要急於求成,一點一點地去糾正就可以;
2、調整作息的同時,考生也應該調整學習狀態,適應網絡課程。部分學生可能不擅於合理安排學習計劃,或者學習能力較差,跟不上課程進度。建議可以將上課的內容錄製保存,課後再反覆溫習;有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尋求老師、同學的幫助;參考同學的學習計劃,再修訂適合自己的;
3、考生需要給自己重新定位,給自己定下合理的目標,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逐步達到理想成果。不要給自己定太高的標準,因為這也是壓力增加的來源之一。當然,還是要保持適度的緊張的狀態,增加學習動力。與此同時,考生還可以試著向家長、同學、老師傾述,尋找排壓出口;
4、勞逸結合,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適當加強身體鍛鍊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可以提高睡眠質量以及自身的免疫力,這對身心健康的調節以及預防病毒感染都有著重要的作用。